目前分類:靈修修靈禪修修行 (2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jpeg

你的心門打開了嗎?

修行者的成長是須要經過無數次的磨練,才能一次次的成長,所以一個懂得修行的人,不要凡事執著外境,要展現你的包容性,就像海能納百川,有容乃大,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打開心門,展現人人本自具有的菩薩心,菩薩心「有如清涼柔和的月光」,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卻能讓人感到無限親切與慈祥。

修行最怕的是以「吹毛求疵、小鼻子小眼睛來看週遭的一切人事物」。應打開心胸往好的方面去思考-『退一步原來是向前』。

當你遇逆流考驗時,別忘了提醒自己:「放輕鬆,轉個念,較能海闊天空」。修行當知「心窄路窄,心寬路寬,若心平氣和,凡事皆順」,何必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批評?此即為-看得開、放得下的無我心境。

天地之道,無所不納,心善若水,無所不容。現今修行者不是追求這個名利,就是追求那個權勢;連自己修行的角色都不清楚,怎能發揮道氣而扭轉乾坤(局勢)呢?

先賢云:「智慧、德性要內斂,鋒芒要忌諱光芒畢露,道本自然平淡,要依理依序而行,才能一階一階地成長」。

心靈慈悲要像清水、明鏡一樣不受塵擾,一旦事過境遷,立即恢復澄清,不留任何色彩。因此,以清淨心做善事,就是無量功德;若捨不得,沒有歡喜心,去做善事就僅是福德。

每個人都喜歡去道場「聽經聞法」,但更不要忘記要開啟每個人心中之道場,聽聞佛法若是能夠落實在生活中,那叫行佛法。

人間一切逆境-皆是成佛增上緣。
天上一切妙境-皆是志士逍遙地。

現今道場,講究的是「外表包裝」,一般人都忘不了表面外在裝飾,反而忘掉不該忘掉之「道的內涵」。

「浮華如夢幻,淡中能見真」,熱鬧繁華之境,過後頓生淒涼,清高平淡的修為歷久越蘊含恬淡意味。

般若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清楚告訴我們~六根雖具全,沒有真空妙性是無法起作用。本性雖靈妙,沒有六根是無法顯現如來妙義。

大家都知道,短暫旅行,需要攜帶行李,而我們修行一生中,一直不斷揹著:「身、口、意」三個包袱,一直揹到人生終點站,下一站輪迴再重新來過,難道不辛苦?不會無奈嗎?唯有「丟掉它」才能真正地得到自在解脫。

禪宗云:「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當風吹向稀疏的竹林,竹葉會發出聲響,當風吹過去後,竹葉並沒有留下任何聲音。

同理: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面對橫逆、潦倒時,也會起心動念,去面對、處理、化解,但事情過後,仍會回到原來「清靜心境」一點也不染著。

故修行開悟者~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處事時,不被事境綁住,才能隨處見真。

所以修行者當知:「並非疾病傷害人,而是煩惱、妄想蠶食人」。逆境不一定會毀滅一個人,而是身陷逆境中,妄想、煩惱會障住你的心性,而阻礙你的修行與修為。

「人生不滿百,常懷百歲憂」~一個人如果一直煩惱過去的事,或憂慮還未發生的事,那麼整個人就會像「枯木一樣,無生機可言」。一個修行者,三心四相斷不了,煩惱罣礙一大堆,怎麼修行呢?

濟公活佛云:「時代潮流都會褪色,我們學的就是那一點『真常』,唯有真常之性,才能常清常靜」。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清淨本體,像「海洋深處一樣,永遠不起波浪」。

今天修行所要尋找的就是那個「寧靜的本體」-內在的自我。當我們「心情起了波濤時,就是善用這個平靜的深度,去化解外來壓力,使它迅速恢復平靜」。

獨木橋若是放在地上,便可以來去自如,若懸於斷崖上則寸步難行,為什麼?「環境不一樣,心境也就不一樣」。一個修行者,若能煉就-平常心,不為境所牽,不患得患失,任何順逆環境都能來去自如矣!

俗話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明知自己是來修行來了願的,卻糊裡糊塗跟「世俗潮流」過日子。要知道,生死輪迴的時間愈長,所累積輪迴的力量就愈大,在世間所造的業力-叫輪迴業力,也叫輪迴力量。

而這股輪迴力量「讓六道輪迴眾生習慣造業,習慣走原來的路」,只因習慣成自然了。諸佛菩薩一再呼籲大家:「在下一次輪迴還沒有完全定局之前,這個時機你一定要契入修行」。

修行者須知把握修道時機:

1.有智慧者當知藉修行來改變人生,用很渺小人力去平衡大自然的力量~我們稱之為「四兩撥千斤」。這就是我們時常講的「修道時機」。

2.趁著每人心中這盞明燈「未熄還在」,趕快「快馬加鞭」,以最短時間來換取「將來」的逍遙自在。

眾生若欲離塵出空,不染身心,唯佛德妙慧可依估!佛法中之入世、出世法,以財食養身命,功德養慧命,澈底清除心地上之塵垢;啟開自縛之心結,打破黑暗地獄之窗,以得自在安樂,享盡無窮之清淨福報。

須知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那裡有混亂,我們透過修行而生發智慧,那裡才有寧靜的境地;佛法講的解脫無非就是~解脫痛苦和煩惱,這正是學習佛法、道法的真正目的啊!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2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對於「靈修」你瞭解多少?

「靈修」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非常地熟悉,但可知在最近這幾年裡,眾多修行者為何會ㄧ直被修行、靈修所困擾著?而且極力地想尋找「心靈的出口」?

這無非就是我們的「靈」已經迫不急待,或說已經等得不耐煩,祂知道若是再不尋回靈源以契合源頭的「修真」之路,這一生的修行考卷將會「繳交白卷」,那麼你說祂能不急嗎?

一般的修行者常會忽略的一件事,他們習慣把自己的肉體(假我)當做真我在對待,而把地球的家當成永遠的故鄉,孰不知「靈源之鄉」豈是肉眼凡胎所能想像得到的,識神假我豈能和「真我」之先天靈相提並論呢?

但又有幾個修行者願意為著《斷輪迴》,下定決心立願為著修行與提昇而努力呢?「因為大多數的修行者均懷疑~靠著修道修行、行功立德、靜坐禪定、清償宿怨、陰陽兩利,漸進式的積功累德,能夠為靈性的揚昇而奠定穩固的基礎」。

修道修行應瞭解的~識神解說:

識神是在身體大腦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體行為的意識體。生命體從誕生那一刻起就不斷地用身體(包括肌膚和神經)和感官接收天地間各種事物的資訊能量,

包括風雲、光影、陰晴、冷暖和聲音,在人類生命體中還會不斷接受人文事物,特別是大量地接受知識和生活教導,在大腦裏積累了很多知識資訊和事物資訊。

大腦具有特殊的生物性資訊加工功能,大腦功能與資訊能量之間產生能量旋機,形成大腦思維,不斷複製、演化、創造和提煉新的資訊,使大腦內的資訊迅速膨脹,

資訊能量也隨之增大,形成資訊能量場,具有能量感應性。這種感應性不斷增強,又產生在大腦中,最終與大腦機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體功能的意識體,這就是識神。

但是無論識神怎麼強,都受到大腦機能和儲存資訊的制約,人的思想會千差萬別,也不會產生超出大腦機能的思維能力,不會產生超越所儲存知識資訊以外的思維能力,

所以人的思想必然局限在大腦機能和所儲存的知識範圍內。識神與大腦機能混成,是生命體的有機構成,人的情感、欲望等都與識神密切相關,都在識神的作用和控制下發生,所以人的識神具有情感和欲望的因素。

修道修行的目標可略分為下列幾項:

1.能充分了解自我,深入經藏解析得更加清楚。
2.為了增長智慧,解脫人世間的煩惱。
3.藉由修行而能夠對生死的看淡、看破。
4.修行為求~尋找本身靈性的靈源、靈脈、認主歸宗。
5.藉由修行而能達到靈性的開悟、漸悟、頓悟。
6.修行、靜坐、禪坐的修煉能夠改變我們的氣質。
7.修煉仙道炁功而能夠達到靈性的提昇與昇華。

不管你是選擇哪一項基準做為修行的目標,其實都離不開身、心、靈的這三個區域,倘若修行偏向哪一方,對於自我靈性之成長均會造成影響;

要知道,物質世界越文明,心靈世界就會愈空虛,再加上外在環境的壓力,可說是內憂外患,如果找不到「心靈的出路」,便會如火車偏離了軌道,弊端叢生。

這是現今修行者常會面臨到的心靈困境,內心常會感覺人生了無生趣,為何要來到這人世間投胎轉世呢?沒有方向目標,看不到希望、願景,到底為什麼而修?為著什麼而努力?為了什麼在奮鬥、忙碌著呢?

太多太多的疑問真的是無解嗎?錯了,當初妙德住持被逆境折磨得快要失去求生意志時,還好有妙心宮主的陪伴、心靈輔導、心靈療癒、精神資糧的補充(進入道聖門學修道學課程),及堅持ㄧ年多的寄放善書,

不管晴天、颱風天、下雨天,持續的在做發放善書、整理擦拭各宮、廟、堂的書櫃,以行動去執行(無畏佈施)、助印善書⋯等等,才幫助心靈慢慢地從谷底攀升上來,這些心路歷程若非當事人是無法體會與理解的;

但只要你有經歷過苦磨的人生歷練,對於其他有緣之眾生的悲苦將能夠感同身受。正所謂羅馬並非ㄧ天所造成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修行的成長也必須要靠ㄧ步一腳印慢慢地累積出成果。

因而在對一切靈媒、靈乩、通靈、靈通者……等等的靈訊接收,若是可以放下身段,而融合於天地萬物,加以真實的演繹過程,讓自己去思考一切在當下中所接受的靈訊,正是對自己的缺失可以作摒除與彌補的動作。 

凡塵的一切事相,對有情眾生來言,正是處在二元對待的世界,若無法能明晰對此陰陽兩極的限制。必然無法真實的放下身段,因在是非、對錯、正邪中,僅人類才有的心態與觀念,將會影響修行人的判斷與抉擇。

若是可以破除於此二元的限制,則對於有情眾生的生存當下,必然是作超越的根本性。亦對此兩極化的限制來作個大轉圜,甚且不會再造下業因業果業障與累世的牽纏,而把自己纏得無法脫離。

聖賢云:「萬般皆有因緣註,知命了命苦」,世間萬項皆有其因緣存在,而生命過程,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因緣使命,當逆境來臨時才能從~

「消舊業、了苦根」中解脫出來,才能在修道因緣上好好把握,盡心盡力去獲取修行最重要的東西—慈悲與智慧。

在這人生的舞台上,每個人各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位置,「不排斥、不比較」,更不可嫉妒、與不可譭謗而產生了對待、產生了得失心。

要知道:「接納他人的成就、欣賞旁人的特色」。這是智者無為的心境,因為他能用包容心與智慧去看待這一切的人事物。

想想好花須要綠葉襯,才能顯出花兒的美麗,在人生的大花園裡,每一朶花、每一片葉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不應該被否定。修行最重要的是「怎麼讓自己發光發亮,也接受別人的光與亮(光環)」。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2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你的修行觀念正確嗎?

眾生為何是眾生?因為很容易起心動念,這是潛伏在我們內心的貪、嗔、痴、慢、疑、惡見⋯等等,因其尚未根本斷除,才讓「烏雲時而遮日」,遮住我們的天理良心「純真天性」。

修行需要把凡夫心量轉換為菩提道心,把複雜心念轉換為單純心「純真之心」;透過修行的人性煉就,不斷地自我反省、懺悔,以導正偏失的觀念與行為。

禪宗云:「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修行若能守住本心,讓本性如如不動,世間一切恩怨、是非、妄念、不如意⋯等等,就讓它「來就來、去就去」不要存於心中而罣礙著。

認清生命過程一切帶有天意與宿業,也更要認清我們修道立德,不是為著別人而活,而是為著自己的成就而努力。因此真修行「怎會被外境拖著走」、「怎會被激動情緒趕走真良知」?

情緒不能控制的人,要得到平靜,就必須去除私心與偏見,凡事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一起無明就鑽牛角尖,把「道」往外推,外表裝做若無其事,其實這樣與凡夫也沒有什麼分別。

聖賢云:
若是能為別人想~就無是非。
若是能常思己過~就無怨悔。
若是能用平常心~就無執著。

聖佛云:「處處處低,人跟你;處處處高,人離你」。要知道,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濶、坦蕩外,還有一種「自我淨化的功能」。

修行常言道:「清淨自心,智慧如海」。唯有透過智慧而達到以下的自我身心靈的淨化:1.洗滌我們的煩惱與無明。2.撫平我們受傷的心靈。3.洗盡內心三毒及一切諸惡念、與惡行。
 
用人心、私慾去處事,所觀察到的僅是萬物的表相而已。要知道,一般眾生的心態就是:「分別、對待、挑剔」,講話尖酸刻薄,專挑別人的「小毛病、小缺點、小過失」,若是有這種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及改善過來。

修行即是在修持我們的心量,你心愈虛、愈低下、愈謙讓,就如同大海納百川,如虛空包含萬事萬物,若心胸不寬敞、寬容,一粒細沙也容不下,如何談論《修真》之道?
 
修道、修行不是僅在外相上追逐,而是要往內在心性上下功夫,不論天時多緊急,災難有多少,你辦的道場有多大多寬?但還是離不開修改毛病、去掉習氣、改變脾氣⋯等等心性、品性的修正與調整。

我們常說:心頭、心頭-這個心還沒有起念頭的那一刻便是「無念之本性」;修行就是要修這個「止念」的功夫,須知每一個細微的起心動念均是我們的輪迴種子啊!怎可不慎之呢?

末後收圓,天演淘汰,在此暴風雨的寧靜,誰能經得起「考驗」,誰又能扭轉頽勢,把漸行漸遠的道心找回來?修行者唯有韜光養晦,心靜無波,任外在的風怎麼吹,也不要讓心中無明之風再度吹起。

時下修行可分為三種人:
1.把握時機快馬加鞭之人:認清時局,用心修行,披星戴月,頂著風雨在跑的人。別人一生幾十年修行,未必能達到究竟,我們幾年之中,甚至到最後都還能堅持到底!

「該了的塵緣就該去了」、「該行持的任務趕快去執行」、「該還的無形債趕緊還」、「該斷的趕快斷,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以不達彼岸誓不甘休的決心去完成今生靈性昇華之任務。
 
2.易受環境左右之人:道心、智慧、耐力不夠堅定。要知道,修行處在「平順、安逸、無事」之時,很難看出一個人的真功夫,而是面臨「橫逆、困窮、潦倒」壓力來臨時,你還能固守本位,展現你的歡喜心,才是真修行者。
 
3.我行我素之人:要不要修行,該不該修行,全憑個人之喜愛。只要不順、無明來臨時,「管你什麼叫修行」,「管你什麼道心與包容」,當人心起、道心隱,怎會有道可修?真的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之人啊!
 
修道常言:「心志堅定,腳步踏穩,才能乘勢而行」。修行雖然著重在心性圓滿、智慧圓融,但修道成與不成,主要因素則在於「你的願力,是否有做到?」。

縱然你記得三寶、記得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回去願沒了」,還是要再下來的(六道輪迴)。
 
一個出家眾,這一輩子雖出家,但沒證道,下輩子還會再來當一個出家人,生生世世一直到你證道才能了脫生死。
 
在家修行,雖皈依佛門或求道,但世情看不開、放不下,立願而未能了願,加上習性、稟性未改,怎能修得有所成就?因此生生世世反反覆覆地輪迴投胎轉世,有道緣而無道果!

於是犯了累世投胎轉世之習性:「每次來時都說記得自己所發的誓願,要好好的努力,結果來到人世間面對花花世界,又什麼都忘記了」。
 
修子們:目前已到了日落黃昏時,更要快馬加鞭行,修行不光只是聽,更要身體力行,重要的是:「聽時就要印在心裡,記在腦海裡,在日常生活中去把它實踐出來」。
 
濟公師父云:「道沒有往身上紮根」。修行者不是沒有道,而是道根紮得太淺了。而時下的修行者,大多求內在心靈平順,外表好看者居多,而能真修實煉、實實在在修的人真是寥寥無幾。

修行者須改正的錯誤修行觀念:
1.世人常常都認為,只要在道場「遊走」「出入」,吃素齋、念佛號、聽經聞法,就認為「已在修行」,但這僅是剛進入修行的門檻而已,

甚至還停留在「表相修行」中,對修行還真的是ㄧ知半解。而當你被凡塵俗事所綁而失去了道心,「不知責任、使命為何物?」,

「不知己立立人為何事?」一切舉止行為以及心境複雜,實與凡夫無異。此時雖還披著修行的外衣,實際上離道已是漸行漸遠。
 
2.一生修行前半段,雖很用心、善盡職責,但到了後半段「遇難退縮、遇考退志」,在最後五分鐘沒有辦法堅持下去,而起了退道心,凡事找理由、找藉口、我行我素,那麼就枉費之前的努力與辛勞的付出,豈不是功虧一簣了。
 
3.一個修大乘佛法者,不懂死守善道、藉假修真、渡人渡己,以顯光明智慧。反而不務正業,陷入旁門左道(阿修羅道)、習慣性批評他人,

拿著顯微鏡在放大他人的缺點,把自己當成正義使者,還自認為沒有錯,此時已「天簿除名,輸在最後」,而且輸得很徹底。
 
用心耕耘自我心田

修行過程很難都一帆風順,在不同成長階段,必定會飄來幾陣風雨。有人因承受不住風雨侵襲,生命逐漸凋零,有人藉風雨將自己鍛鍊得更加茁壯。

為何同樣身陷苦境與挫折,其結果是不一樣呢?一言蔽之~其實是「沒有用心耕耘自我心田」!
 
現代人修行並非「內在深度」的用心思惟,而是表面習慣的一種反射作用。講得更清楚點~即是習慣性什麼時候「禮神、拜佛、參班」,在宮、廟、堂還能收斂你的心性,

但一踏出宮、廟、堂,轉個頭,又恢復你的凡夫本性。雖然一生也跟著修行團體非常熱絡地參與修行行列,但最後還是抵不過凡塵俗世的牽纒,留下的只是「修道落空,修行成果一片空白」。

要知道每個人內心深處均有「心靈寶藏」—自性佛。為何變成自閉佛~困死在自己城中?是情慾阻礙良心?還是凡業親情綁住?亦或私心偏見困住?被心中嗔恨、不平、計較障住?

一個真行者若是能常常做自我心地的淨化,則二六時中均可幫助心靈清澈無染,甚至覺性、覺知通明、開發悟性矣!

淨化情緒~可得到好的性情。
淨化慾望~可知足常樂。
淨化思想~可通權達變。
淨化心境~才能自在無礙。 

老子所謂:「和其光同其塵」。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外在世界多麼大、多麼好,而是要觀照我們內心世界是否清淨圓融。或許我們無法影響外在的環境,

但我們可以轉化我們的心境。人類無法左右外面天氣,但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悟入內心最深處的自己,才能喚醒我們良知,顯露我們的清淨道心!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2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反觀內省與靈性的提昇               

正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要知道,人類之所以常會忽略自己的過錯,其最大的因素是人性中的『貪婪心、自私心與虛榮心』。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是孟子引述尚書「太甲」篇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自然界給人們造成災害,人們或許尚能逃避而得僥倖生存;但人們自作的罪孽,卻是要自行承擔惡果,是無法逃避的。

修道、修行常常因爲私心、私慾~欲使他人寬恕自己,更因虛榮心~而令他人標榜自己,逐漸地養成苛責別人、突顯自我,造成習慣性合理化地寬容自我、饒恕自己。

聖賢云:
不知自己欠缺~便是無知。
知而不去彌補~則是頑劣。

修行切忌僅注重『表面裝飾』,這樣只會讓我們的習氣越陷越深、離道漸行漸遠。唯有秉持純真、樸實、踏實的心,才能通過重重的考驗與關卡。

要知道一棵千年大樹,經歷過多少風霜雨淋,都不曾擊倒他,而最後被擊倒的還是~『根部蛀蟲的腐蝕』,一個修行者的障礙主要是~

來自於『被內心深處所揮之不去的心魔給羈絆、糾纏住』,因此才說最可怕的敵人,其實就是你自己。

學習寬恕所有的人,即使有再大的仇恨,也要試著去寬恕他、原諒他,原諒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內心ㄧ直存著恨心埋怨他人,其實直接受到傷害的也還是自己,不要拿著對方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必須完全放下對他人的仇恨心,如此心量才能逐漸寬廣,心靈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修行者的成就,就是從寬恕中所得來的。

常言道,縮小自己,才能包容別人。意指:頭要低,心量要大,大智若愚,才能包容天下眾生的恩怨、是非。故修持心性必須要往內紮根;

藉事練心、藉假修真、藉凡修聖,若只是做表面功夫,天天聽經聞法,引度眾生再多,而習氣、秉性一點都沒改,還是沒有辦法成就的。

修道常言:修行路若能越單純則內心將會越清淨;修行要專心一致,不可華而不實,若是能擁有清淨單純的環境,還要學習做到不虛妄、不造作、踏實,如此方能激發出內在的潛能。

華嚴經云: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意指:非僅是在文字般若,而是需深入經藏參悟了義,並與我們內在的『良心經』相契印,才能喚醒本身之良知本性,進而開發本自具足的智慧潛能,也才能如大海般寬廣的胸懷而去普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一個真修實證者,他的智慧必定無邊無量,才能引導眾生體悟佛法、道法,而於日常生活中力行佛法、道法,進而開啟本覺之自在解脫,三世諸佛亦是透過智慧而有所成就的。

需知修大乘菩薩道必定要智慧圓滿,才能「入生死而不畏,行大慈而無緣,轉煩惱為菩提,住世間如涅槃,轉法輪如禪定」

人是最不瞭解自己的複雜動物,因為在每個人『心智的天空上,少有晴空萬里無雲之時』,是何原因?

常被恩怨、不平、嗔怒所遮蔽,或「受到外境之紛擾與影響,逐漸蒙蔽純真之心智」,其究竟的原因就是尚未得到正確的方式來認識自己、瞭解自我。

透過明師的指點,而打開了自性明燈,才能準確地正視自己,瞭解自己的優點及缺點,脆弱不足的地方再加強,心志堅強則可善用,

唯有毅力、智慧、道心,加上刻苦耐勞,才能克服一切困難,突破一切關卡,長此以往,外在風雨再大,也難以影響我們的修道之心。

試想世間人每天辛苦努力工作,為的是什麼?是什麼力量在推動,使他們這麼用功?是名?是利?短暫人生的得意,終究難逃生死輪迴。

而佛菩薩既不愛名也不愛利,祂們在三界中普化眾生「比我們還要辛苦、還要努力」,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呢?
 
『那是出自於內心的不捨與愛護,這個愛就是大慈大悲心』。如果沒有佛菩薩那份「慈悲堅持」,那來眾生離苦得樂呢?

現今社會學佛、學道的人非常地多,也有很多的前輩者~都會講經、傳道,道理也懂得很多,為什麼不能成為真正佛子、道子?究其原因不過是在「紙上尋佛法」上鑽研,

沒有真正契入佛法、道法之真實義,「看得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缺失」,怎麼也無法展現自我內在的菩提悲願!
 
一個人若是「心無菩提,心無悲願」,即是無覺,就算背熟了三藏十二部經,能說能讀,還只是凡夫俗子一個,距佛的境界非常地遙遠,

外表看起來雖很努力、很用心,其實心境上尚存有「我執、私心與貪著」,如此修為與眾生無異,因為缺乏了菩提心、與悲願心之故。
 
真正菩提心,內心深處是清清明明,常懷歡喜心,面對塵境一塵不染,行事公正、光明正大,將道氣展現在慈容,讓眾生感受到那股親切與柔和,也就是我們俗話常講的「親和力」。
  
古人云:「修道要感情凝固」。唯有凝固後天自私自利的感情,才能發揮先天「至情」「至性」的菩提心,也才能渡化無量無邊的廣大群眾,也即是所謂的「把個人之小愛化為大愛,把慈悲心轉化為大慈大悲心」。

當我們心清淨無罣礙時,走路、睡覺也覺得滿心歡喜,當下你的家、你的事業即是道場;如果「滿心煩惱」、「我執恨意」一大堆,就是掃地、吃飯,所接觸的一切無不是煩惱與埋怨。
 
我們身處於變化萬千的社會環境中,要慎思!一念被迷住,不知何時才能走出迷惑?所謂「一念遍三千」,即使是一個妄念可以延伸出許多的「煩惱種子」,而讓自己無法清靜。

修行要注意的是:「一起心動念,業報隨時會到」。當業報來臨時,山崩地裂,過去所修一切即將化為烏有,唯有不斷地廣植福田,

以功德力來迴向、轉化自身之業力,才能安然地度過業力的反撲索討期,並且可以藉由修行之淨化、靜化、進化的階段以達到陰陽兩利之勢。
 
故展現「菩提悲願」,就是靈性的覺醒,唯有透過自我覺醒的願力,才能從許多攀緣和苦惱中解放出來,故覺醒本身就是一種「能淨的智慧」,經由覺醒才能「化掉一切黑暗」、化去一切障礙、一切阻力、一切痛苦。
 
菩提悲願~即是菩薩深切的大悲心-《志在菩提,心存眾生》,真正做到「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眾生,而不著我相,徹徹底底的付出心力與願力」。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18~~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請自我檢視是否真修行?             

千千萬萬人都在學佛、學道、修行,為什麼還有生死?除了尚未明心見性外,大都只是表面功夫(表相修行),未真正去實行參悟佛法、道法之真實義。

要知道修行是實踐的功夫,不是空洞的理論。時下學道者談玄論妙,求外表好看居多,能「真修實煉、用心參悟」畢竟少之又少。

如果修行只是習慣性的:參班、聽經聞法、唸佛、禪坐,而不是用來渡人渡己,將佛法、道法落實在生活中,太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真修行要有正知、正見,智慧才能圓融,不可執著於「我修的才是正法,別人都是外道」,跟我修的不一樣就排斥它,基本上就產生了分別對待,這不是佛法慈悲的本意。

要知道人自無始以來,為何一直在生死苦海中徘徊、流浪、輪迴,不知歸處,就是執著於「如痴」「如幻」「如夢」「如醉」的世間、

假境中迷失了自我,入假境不知其假,入苦海不知其苦,生而死,死而生,永墜輪迴中。

世人常言:「人生如戲」。你只管盡情去演,但別太入戲而忘了真正的自己。台上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只是戲,不要太執著。千萬別為了「台上的你,而忘了真正的我」。

一個修行者,要知道人生不是一條絶路,而是看你如何把握輪迴的空檔期,而真正契入涅槃妙法的覺路,真正悟透超生了死的妙法。

因此,將來的成就~不是你的能力與才華,也不是你渡化多少人,道理講得多妙,更不是你的位高權重,道場有多大、人數有多少;

而是內心深處所流露出來~更具妙智慧、更加謙虛、心量更寬廣,這樣才能正心處事,處處接納、處處圓融。因此「立願了願、心性圓滿」,才是抉擇今生修行的成與敗。

※世人都自認為自己在修行,請自我檢視做到幾點了?
1.乘願而來,是否做到了願而歸?
2.凡塵俗事看開、放下了嗎?
3.是否被事業、親情、感情綁住而忘記自己聖業與誓願?
4.名利、權勢捨掉了嗎?
5.人心、私慾去除了嗎?
6.習性、稟性改了嗎?

想想披著修行外衣,「表面的」、「習慣性的」那些參班、道場服務人員,而未往心性下功夫,是不可能成為修行的增上緣。

帶著人心、私慾以及世間執著、攀緣、牽纒,如何回歸西方淨土?那淨土豈不是又變成一個人間苦海呢?

現今修行要「身在凡塵心出家」,遠離心靈枷鎖。有些修行者,雖名修行,但世俗煩惱、罣礙一大堆,甚至到了佛堂或宮、廟、堂,心裡還牽掛著身邊的生活瑣事,

而無法練就出活在當下的功夫,請問這樣如何洗滌歷刧以來的塵垢呢?如何去除自己的習性、稟性呢?又如何改變今生此世的命運呢?

※修行當知:「不要自以為在修行,其實被命運牽著走,又走上另一個輪迴!」

古人云:「掌握生命的轉折處」要~把腳步放慢一些,仔細觀、用心思考:我所擁有的是什麼?缺失的又是什麼?小心謹慎渡過困難與橫逆,善用它們,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我們一生中不斷面臨生活週遭的困擾與煩惱而產生痛苦,但不要忘記:「懂得放下,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當你放下我執、不與人計較時,剎那間心靈深處所釋放出來的是 ~何等清靜自在,何等平和喜悅,這才是真正清淨的菩薩心。

無論在家或出家修行,眾人檢視的標準都是一樣,一個「修行」幾年或幾十年,當你聽到社會大眾在批評茹素吃齋的修行人「心肝最壞」,

當你聽到此話時作何感想?是眾生批評錯了?還是我們要自我反省、檢討?
當你在道場表現虛偽的佛心,回到家庭以及工作環境或生活週遭又回覆到你的霸心,展現自我人心、私慾,失去修行應有的氣質與風範,你就知道其中之原因。

想想一個修行者表裡不一(言行不一),再加上在世俗中攀緣攀得太多,六根不清淨,「這裡色相綁,那邊塵境困」,怎能跳出生死苦海呢?時下有些人僅僅只是吃了幾年素齋、辦了幾年道、修了幾年佛法,

就異想往生西方淨土或回歸無極理天,簡直是痴人說夢話,孰不知古聖仙佛當初的修行、修道與悟道過程,是下過多少的苦功與磨練,

才能有所成就與證道,如果不立願了願、心性不圓滿、智慧不成長,那裡都不是你的歸處,而白白浪費此生普渡因緣,還得等下次再來。

古人云:「真道有真考,真道真人修」,斷生死的大道,要有大根器之人才修得起,不是湊熱鬧、行福報、結善緣而已。俗話說:「牛有千斤之擔,蟻有米粒之力」都是盡心、盡力矣。

一個修行者的能力、智慧若有十分,如果尚未盡到一半的努力,能有成就嗎?世俗路~短暫人生,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去安排、爭取,讓生活更好。

修行路~萬八聖業、生死大事,怎奈不知自我規範、自我的督促而讓身、心、靈有機會得以揚昇?

時下修行者若不用真心,只是表面上應付、交差而已。「說穿了,凡業重於你的生死(斷輪迴)之聖業,如此長久以往將會矇蔽了自我良知」。

※如何脫離生死苦海之法:立願了願、把握當下

在修行過程中,責任擔不起、願不能了,我們總是有那麼多的理由,要知道在真理之前沒有「理由」這兩個字,在聖佛眼前更沒有「困難」這兩個字,只問我們下定決心了沒有?

「立願了願」是此次驗收成與敗的主要關鍵,因此在三施五法的願力中,你就是要藉這些願力來了斷生死。

Ps.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五法:即相、名、覺想、正智、真如。其中覺想,即是分別,即是了知。前三者是世間法,后二者乃出世間法。

道場上~不「要求」別人善待自己,只問自己對道場付出多少?
親情上~父母心就是菩薩心,以親子之心、同等的用在週遭同修或眾生上。
凡業上~用做事業的精神來耕耘你的聖業,沒有不成功的。

人事上~不與人爭妄,歡喜就好。
心境上~順逆皆喜,隨緣自在。
工作上~把工作場所當作道場,藉人際關係隨緣渡化。要知道:「唯有堅定心志,才是修行紮根的基礎」。

聖人與凡夫最大差別在:一樣走修行路,一樣受挫折與考驗-聖人是堅持到底 ,凡夫是遇難退縮;勇氣+堅持~一路走來才能始終如一 。

古人云:「任勞容易,任怨難」。任勞:我們修行犧牲奉獻、吃苦了苦,這是每一個修行者應盡的使命,無可貴可言。

任怨:面臨橫逆、窮困、潦倒時,依然能坦蕩、公正、無私,展現內在的歡喜心,才是英雄中的英雄。

「沒有揮汗的耕耘,那來含笑的收穫?」要知道佛菩薩在世時,對眾生有如「母親對待子女」一樣,不厭不倦提攜照顧,願為眾生頂罪,眾生未得救~誓不成佛。

修行要開啟每個人心中道場,而不是僅做表面功夫(表相修行),要身體力行去付出,不要做一個道場的『觀光客』。

故修行常言:「條條大路通羅馬,入佛道也是門門皆通」,簡單方法:「由三寶門可入道」。

信心門~由性而入。佛:二六時中時作返照,常保自性清淨無染。
慧心門~從心而入。法:開啟心靈世界寶藏,遠離一切習性稟性。
慈心門~從身而入。僧:發大願心立堅固願,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修行切勿執任何法門,以平常心、平等心、歡喜心,遠離一切塵境與色相,才能對境無心,心不隨境轉,而由心轉境,如來佛性才能自然彰顯出來。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1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行心要~3

在台灣有標榜修行的人還真的不少,既然想要修行,那就想要能夠開悟證果。但是,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恐怕較少,也是因為沒有抓住修行的方向,所以修得有成就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而佛教徒,即使天天看經讀典,甚至天天在經典上字裡行間邏輯推理,想要知道什麼是「佛」、「明心見性」、「真心」,而摸索幾十年結果,卻還是渾渾噩噩。而佛學知識一多,「我執」與「成見」不斷成長,結果還是凡夫俗子一個。

人們對於修行總有個誤解,總想在修行上得到什麼!其實修行不見得是這樣修。相反的,基本的修行是在去除什麼!

那要去除什麼呢?若想開悟證果修行有成,那修行的主要核心就是要除去「無明」,但是表相修行的人連「無明」的字眼都沒有,更別提能成就道業呢!

那麼什麼是無明??就是人性意念中的無知、不健康觀念、不好的意念(念想),只是當事者不知道這些意念就是「無明」,也不知道自己有這些念頭、觀念,會造成無知與無明!

無明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意識」、「自我中心」、「自以為是」的意念或想法,這些意念就是苦惱的根源,甚至就是慢性病的禍首。

所以若想修行有成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能發覺自己的「無明」,若你能自我察覺某個意念是「無明」,是不該有的,那麼無明就從此消失。

換言之,在開悟的前提下,就是要能夠消滅無明,當「根本無明」被發覺之後,此無明就被淡化,也就是「開悟」了。

在佛經中有個「四聖諦」,但是真正會用的人很稀少,其實,你只要會用這「四聖諦」來做為修行基礎,那就邁向開悟證果之途。

列舉 四聖諦的修法:

一、苦:你能發覺自己內心的「苦」嗎?其實這是很容易察覺的,只是你長期忽視它而已。當你能發覺心中的「苦」之後,則進行第二個步驟。

二、 集:當發現某個「苦」之後,則要找「苦」的來源,也許你要自問這苦是從何而來的?但是你在尋找苦因的時候,很容易把答案怪罪在別人頭上,或者怪罪於外在因素,

其實,「苦因」通通在你內心深處。第二個修行步驟其實是在找「無明」。因此,當你發覺「苦因」時,這可能是淺層的答案而已,你必須層層深入去追查苦的根本,

若你能發覺自己的某些意念是不該有的,這就是「悟」。也許你還能發覺各種苦都是這個「根本無明」惹的禍,那就是「開悟」了。

三、滅:既然你能發覺這苦是從「無明」引發的,那無明就消「滅」了。當你常常這樣修煉,常常發覺無明而消滅無明,那你的無明就越來越少了,這也更接近證果的修煉。

四、道:當你能消滅無明,那最後就能證果,乃至「成道」了。當你能以苦、集、滅、道這四個步驟而修,這就是解脫之「道」了。

人性的各種無明中,有的只要發覺,它就能被消滅,但有的無明根深蒂固,發覺一次還不足消滅它,還要常常檢舉它,它才會淡化或消滅。因此修行到此階段時,還要行「八正道」,而後才能讓證果圓滿。

以上「四聖諦」的修行,既可以開悟證果,也可以預防或治療慢性病,此種修法可以說身心皆修,可以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修法了,也是佛陀告訴世人的高明修行法。

Ps.八正道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亦名「八聖道」。所謂「正道」者,可令眾生苦集永盡,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遠離偏邪,故稱「正」;修之能轉凡愚、成聖智,故稱「聖」;通乎涅槃,故稱「道」。依據八正道修習,可以淨化心靈,遠離偏邪不正,轉邪念成正念,轉凡愚成聖智,進而達到寂滅、涅槃的境界。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6.01.1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世人之命運如何造化?                    
 
行為之軌跡稱為造,有形之異動稱為變,無形之影響稱為化,而行為之軌跡是前因,無形之影響是後果,有因必有果,世人常嘆說命運不好,

其實一切之命運皆是自作自受與自造自化,我們的思維會決定我們的行為,而行為久而久之便會養成一種習性,習性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成個性,

而個性不論善惡與好壞~皆會影響我們的命運,故每一個人的命運其實皆是由於他自己思維之造作~所得到的無形變化之果報。

渡人是救慧命~救人是救助物質肉身之生命,但渡人卻是救渡精神法身(靈性、靈體、亦可稱之為靈命)之慧命,物質肉身生命僅一世,但是精神法身之慧命卻是永生,故渡人重於救人。

何謂法身、化身、報身

法身:即依法修煉而證得之身,佛家稱為清淨法身佛、自性佛、如來佛,道家稱為真人、本靈性、靈體、世靈,妙智師妹曾經看過妙心宮主氣海中,有現出一位唐朝禪宗上師,

及尼泊爾密宗上師,也曾經看過從妙心宮主體內現出秦朝時代的日本武士將軍(這些都是過去世的妙心),妙徳住持也看過妙心的本靈性出體。 

妙智師妹曾經看過妙徳住持身上,最初現出了日本~秦朝時代的鳳姐(因是秦朝東渡到日本),更從妙徳身上~看到了尼泊爾密宗上師,

化身:即證得法身之後,再繼修而得之分身,例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即聚合各種分身和法寶能量所展現出來的化身像。

妙智亦曾經看到妙徳體內~現出一隻七彩鳳凰,與虛空法界飛進一隻金鳳凰,形成雙鳳相應之法相。 

報身:即圓滿報身佛,就是成就法身之後,能夠與神聖仙佛合體應化,圓滿法會、聖事、三曹普渡。

 時時皆可修行
 
修行的重點在於心悟,故沒有地點之限制,亦無時間之區別,任何時間身在局內,心在局外,肉身在塵,心識(心靈)出塵,那麼這樣何時不能修行呢?

娑婆世界無處不是道場
 
娑婆世界中萬事與萬物皆負陰而抱陽,有陰陽相對待或衝突之處即隱含了真理在其中,因為處處皆能啟發世人之悟性,故無一處不是道場。

人道不修,仙道難成
 
眾生因為起心動念~造了善惡之業障必須遭受討報,所以才會墮入生死輪迴,靈體有了軀殼當然就無法獲得解脫,故修行之目的~~

一方面是為了肉身徹底了業,另一方面是為了靈體究竟解脫,所以修人道~旨在了斷累世業障,而修仙道則~旨在靈體究竟解脫;

若是肉身之業障未了,則靈體必有罣礙,心若有罣礙則靈體又如何能解脫,故說人道不修仙道難成即是此意。

自心未解脫即是活在地獄中
 
所謂地是指重濁之陰氣所凝結之物質而言,而獄則是指囚禁的意思,因此凡是自心執著於物質而難以解脫,因而產生煩惱與罣礙者,

猶如自心被物質所囚禁而無法脫離,此現象即是活在人間地獄當中。

在靈體的因果業障方面,討與報雙方的關係如同陰陽一樣,所以會相互吸引而產生各種關係,以利業障之討報,所以緣不深的人~

是不會結為夫妻的,不是一家人也不會進一家門,因為靈體要無任何因果業障才能徹底解脫返回靈鄉,所以自己造什麼因一定會受什麼果,

如此才能陰陽平衡,所以害別人就等於害自己一樣,對別人好也等於是對自己好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自作自受」與「自造自化」的道理,

因為對任何人好與壞都是在造善業與惡業,如此都將導致自己的靈體墮入輪迴,所以宗教的千經萬典都在告訴我們不執、不著與不染即是此意。

諸緣息滅即是「真閉關」~一念不生、斷絕塵緣污染自心,使一切外物、外境或外相皆不染著於自己的本心即是「真閉關」也。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1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實相修行與表相修行

之前曾經提到過《深藏修行》,何謂深藏修行?無論任何宗教派門都可以作深藏修行,即是「清命骨」,清我們自身的靈體、靈氣、靈魂,使得靈體乾淨無污染、無穢氣,

人吃五穀雜糧偶而會吃到不新鮮、有毒素的食物,必須藉由運動流汗、多喝水藉尿液排毒、靜坐淨化心靈、沉澱心思、接收宇宙能量的洗滌與釋放負能量場~

以達到身、心、靈的同步淨化;倘若能再多利用空檔時間來閱讀已證道仙佛之佛學、道學、經典、善知識,將能夠幫助身、心、靈的同步提昇!

不知是否已經走在揚升的道路上?請捫心自問~問問自己裡面的「真我」,問問祂:今生的修行路徑是否走對了呢?我們每個人在下來投胎轉世之前,即已經有一套投胎前的生命計劃「命盤」,

而這套命盤即是前世的自己,利用了ㄧ生的做為而為自己的未來寫下的~「考題」,今生將如何面對今生的課題、考題?這樣說有點模糊,換個方式來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的道理,認為一個人今生今世一切的遭遇,不管是好是壞、是福是禍,

均與其過去〈包括前世〉所種的業因關係極其密切,所以有恩者必報恩,有仇者必報仇,有債者必還債,害人者終必被害;

因果之間如影隨形,永難逃避(除非事後努力行善以贖前愆,加以彌補)。然而要接受這種觀點,事實上頗不容易,一般人大都必須~

經過長時間的體驗,甚至一再地付出很大的代價,最後才能逐漸領悟出這種道理,這就是輪迴「人道」所必須經過的路程。

修行是否修到自身骨子裡呢?修行是否真正的做到深藏修行,還是僅停留在表相修行上,光修肉身表面之行為,如果內心的觀念沒有改變,那麼同樣的過錯還是會一犯再犯;

而光修正觀念但如果行為完全沒有改變,那就是一種「空談」而不是修行,因此看某一個人是否在修行,看他的觀念與行為是否朝正道方向改變即可窺知,所以「修行」兩字的定義~

就是修正我們自己以往錯誤的觀念與行為~使之符合中道之思維與行為。中道之思維指的就是「正念」,中道之行為指的即是「正行」,那麼何謂「中道」呢?

所謂的「中道」就是指大中至正、不偏不倚、大慈大悲、公正無私、至道至德與無私無我的哲理,偏離了這些哲理~偏邪的觀念與行為皆是「表相修行」之範疇。
 
人有外表和內心之相,若是形諸於外色的,自然顯而易見;若是存乎於內心的,每每千變萬化,而且隱藏難知。 故,內心所想與外在所作所為,
若是果業尚未成熟之時,實在難以預料其成敗定局。如同所為之事,終究能否成功,須看整體事態的演化與進展,目前實難以預料。

當未蓋棺之前~實難論定其善惡功果,總需等到三寸氣斷之時,善惡方可定論,功過才能分明。 若前半生為人善良;後半生卻犯下罪大惡極之事,此等違天之罪業,足以影響破壞前半生所累積的一切善行善德。 

故當人尚未蓋棺論定之前,實在無法論辨他人是真善或是真惡。猶如未見到光明之時,陰陽難分;智慧尚未顯現之時,正邪難辨。

人的天性本無善惡,方當一念未動。但是遇到因緣境遇之時,方才引生善惡之分,是非之別。故觸發的因緣,實際是善惡重要的關鍵。 

人處於各種環境中,如果沒有《妙智慧》因應凡事境遇,則突如其來的事情,必然令人不知所措。每個人的心性不一,想法各異,各具禀性;有的人不輕舉妄動,穩如泰山;有的人則輕浮、草率,懵懵懂懂。

究竟實情,皆出自個人的業力習氣,乃衍生出不同的偏好趣向及見解想法。如果見聞正法的時間短促,資質淺昧,自然就經不起逆境的考驗,即刻垂敗傾倒。 

只要外緣的境遇突顯,隨時攀生意念,觸發心思,繫緣外境,而在心地之中演化出某種觀念; 致使心靈意趣頓生變化,迫使內心之中隱藏的惡行惡跡表露出來,

顯露出反覆變化的偏邪情境。所以,一般初機學修佛法、道學的初學者,由於缺乏定力,難有覺明之智,以達恆持穩定清淨的心性,而難得其輕安自如之境。 

因為心性之變異,是無形無色的,外觀難知、難見;難以明白其分秒的變化,有如天地之詭譎,風雲之變化莫測。 由此便可得知,修行需先修出智慧,穩定其心性,恆持自我之清靜心!

「身在局內,心在局外」或「身修入世之道,心修離世之道」這是身與心的修行方式,身不入世則累世的業障無法「了業」,心不離世則無窮的煩惱與罣礙無法獲得「解脫」,

至於「心」的修持那是屬於高中之層次,心不能定則靈是無法修出智慧的,因此心最重要的修持要訣即是「定」,「定」的真諦就是~

《太上清靜經》中所說的「真清」與「真靜」,(心若想真能「定」則必須藉由靜坐、禪坐才能達到「心定」的境界)。

若無法修至心性兩空之《真修行》,如此以往不但在道業上難期有所成就,可能還會害自己的靈體墮入累世輪迴之中,而流浪於生死之間!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1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個案分析解讀~啟靈、靈動、靈語                                                                                         

在無極天界眾多天尊身邊的武將, 副將, 執事,.....雖然職位不同, 階級也有高低但降下凡塵後統稱為[九龍],列位王母身邊的侍女(仙女), 如執扇仙女、如意仙女、跟班、帶劍護衛 ....職司不同, 階級不同,

但降下凡塵後也是統稱[九鳳] ,不論九龍或九鳳均是奉旨下凡投胎轉世, 其目的只有一項, 就是修成混元氣體, 完成天命回歸無極天覆旨, 稱為[真靈歸原復古修圓 ]!

太極天靈雖然不用回天覆旨, 但是也要修行助長本身功果

Ps:太極西天佛靈的修持法則另有不同

元靈在天界時的靈體是以氣體形態存在, 但要降下凡塵如果還是以氣體形式存在凡塵豈不是會[嚇死人]!!所以就被壓縮成[一點靈光]託身於肉身,這就好像我們電腦裏的[龐大檔案]用RAR或ZIP壓縮成小檔案一樣,

等到要使用時再解壓縮,[一點]靈光, 存在於肉身的胸口心窩處, 由於降下時肉身的[先天蓋]已經被封住, 所以無法再回復原來的形態, 需要藉肉身的打坐練氣,用本身的真元氣體(先天炁)修煉,培靈 , 養靈,

使元靈的一點靈光能逐漸壯大, 就像我們在孕育胎兒一般, 同時也是在培養肉身與元靈間的契合( 靈體合一 ), 等到元靈回復成氣體時, 便是元靈開始執行祂在凡間的天命的時候~

(但是要培養元靈的ㄧ點靈光壯大,我們本身須先修煉出先天ㄧ炁,由這股先天炁來培靈、養靈,才能助長靈體的成長至~恢復元靈原有的氣體形態)。

當肉身死亡時便脫離肉身回到靈界, 就是復古修圓, 也就是所謂的[修靈]; 當元靈知道我們在幫祂修行時, 祂也會回報我們身體健康, 事業順利, ......這是唇齒相依, 互為因果的功課,

當肉身知道了自己的元靈後~就要開始為自己 [學道], 為元靈[修靈],

如何修靈?

修靈就是一般所說的[靈修], 但末學以為靈本身並不會修, 在修的是肉身, 幫靈修行的也是幫肉身修行, 所以應該稱為[修靈],修靈會很困難嗎? 要準備什麼道具? 要在那裡修? 要怎麼修? 其實一點也不困難,

就是從我們的自身修起(修道), 修口、修心、修身、修言、修行、修德、修禮、修格、修性、修體,這幾點我相信大家都懂 , 問題只在於剛開始實踐起來可能有點困難, 但還是要多多努力認真的去做。

培靈

元靈來自理天乃是一股清純之氣, 靈自降下凡胎後先天一炁便轉為後天氣,因呼吸得來的氣則是(空氣)濁氣, 必須借由修靈煉氣把後天氣修煉成真氣~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先天炁已成)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但過程長短因人而異,端看各自所下的功夫!

懷孕不是女人的專利, 包括男人也會懷孕, 只是懷的不是肉身的胎兒, 而是[靈胎] ,要讓胎兒長大, 肉身胎兒吸收的是母體的養份, 那靈胎吸收的是什麼呢? 在前面說過元靈原本就是氣,那當然吸收的也要是氣囉,

而且是要〔純淨〕的氣,所以每天多花點時間 靜坐,調氣, 運轉本身的氣機以氣培靈(養靈), 使靈體由微小的[一點靈光]逐日強健, 活潑, 壯大, 終而啟發元靈的智能(喚醒沉睡中的元靈)。

啟靈

一個小嬰兒在酣睡中逐漸成長( 一眠大一寸 ), 這不是最自然的事嗎?等到該醒的時候他自然會醒,酣睡中被你莫名奇妙把他叫醒, 你說會有怎樣的情形?因為沒睡飽而哭哭啼啼......

啟靈是一種自發現象, 猶如瓜熟蒂落, 藉由外力加持啟靈的修行者也是大有人在{因本身靈體的能量不足無法自發性啟靈,但又有嚴重的靈逼體現象~不得不借重外力及仙佛的能量來加速啟靈的過程},但啟靈之後的引導修行非常重要,所以妙徳是不輕易的幫人啟靈!

同時也藉由靜坐拉近肉身與靈體間的距離, 讓肉身與靈體能相互溝通,這就好像樓上樓下鄰居平日雖常見面卻從未打招呼, 互不認識,現在開始每天見了面先從說 Hello開始, 然後慢慢聊天, 相互瞭解增進感情, 最後培養默契, 達到〔靈體合一〕的境界,當您與靈體有了契合, 而元靈已回復氣體形態,

祂自然會引領您做進一步的修行,當肉身與元靈有了共識後,肉身也可以跟元靈相互交談, 向元靈請領教益(迷者師渡,悟者自渡), 元靈也會竭盡所能回答肉身各種問題,使肉身能夠更加增長智慧!甚至喚醒元靈塵封已久的記憶而得知您的前世, 累世(開發累世的潛能,圓滿過去世的不足)!

靈動

在修靈的過程中會發生[靈動][靈語], 這都是正常現象, 不要在意也不要理會, 那只是靈睡醒了伸伸懶腰, 活動一下,甚至會看到一些異像或聽到一些異音, 都無需理會, 只要正心正念好好的修靈即可渡過。

靈動是一種自然現象, 而不是外來因素造成,當靈體於肉身中甦醒時, 發生的自然現象好比嬰兒由沉睡中甦醒哇哇大哭, 手足舞動吵著要喝奶, 又如蠶繭要破繭而出 , 小雞鴨鳥要破殼而出, 蠶繭或蛋都會陣陣晃動,只是隨著靈的強弱, 及肉身體質強弱的不同, 而有靈動強弱的不同;

靈動只是一個過程, 通過這個過程靈動自然消失, 小嬰兒喝飽了奶水自然不哭不吵了一般. 但是如果不餵食奶水, 小嬰兒自然哭鬧的更兇,同樣的道理, 對於靈動如果不予理會, 也會靈動的更兇, 讓肉身更加難過;

如果因為忍受不住靈動的苦而異想天開, 藉由壓制或使用暴力強行束縛或使用法力硬行將靈體(元靈)綑綁, 雖然可以暫時讓肉身免除靈動的困擾及痛苦, 而沾沾自喜以為從此太平無事,卻不知飲鴆止渴的作法已為自己埋下禍根。

元靈在肉身是一道靈氣, 在理天卻是我們所稱能降乩, 降駕濟世法力無邊的神, 聖.....在肉身上的靈氣雖然法力不及神,聖.....但也絕不是軟腳蝦, 雖因一時失察被綁, 假以時日一旦爆發掙脫, 受苦的還是肉身,再則主神、元靈守護神豈會眼睜睜見元靈被綁而視若無睹??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果是難以想像。

靈動是靈體甦醒或世靈(自己本身的累世朝代靈,由於過去世修行未達圓滿境界,會甦醒過來是要重修、補修過去所不足的課程),或已經準備要大展鴻圖的時候, 因為肉身的不知修、尚未修或是走錯路徑,

而對肉身的催逼現象, 有頭暈、頭痛、想吐、心悸、四肢無力、四肢冰冷、發燒難退、莫名的哭泣、身體的抖動、身體晃動、手舞足蹈、比劃蓮花指、打手印、打拳、跳舞、轉圈......等等的表現,靈動也是靈體在幫助肉身調整健康狀態 ,

或幫助肉身排除體內屯積已久的廢棄物、毒素, ....讓肉身能夠更容易與靈體契合, 而達到靈體合一的境界,畢竟過去元靈也是神靈(但是要修煉元靈回復到氣體形態,也是須要恆心與毅力,且要看個人所下的功夫而定), 神靈喜好清、淨、靜,肉身如果不能達到清、淨、靜,

靈體是很痛苦、難受的,以靜坐, 修靈, 訓體,...方式化解靈動, 對於肉身還有一個莫大的好處----暢通全身經絡, 打通任督兩脈(小周天), 功力高的還可通奇經八脈, 強身健骨, 益壽延年,更別說不易生病了. 當有個小感冒、著涼了、頭痛、頭暈、精神不濟, .... 只要打坐運氣來兩圈小周天, 保證又是一尾活龍。

靈語

靈語就是天語, 也就是靈界的語言, 版本有很多種, 但基本上都能互通,只要是無極靈都有說靈語的能力, 靈語也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不需特別去學習, 況且能以特殊儀式引導!

當靈體強壯時, 或世靈開始要執行天命時, 自然就會開口說靈語,但只有靈跟靈要對話時才會說出口, 如果對話對象不是靈祂是不會說靈語的, 所以不用擔心[出槌]的問題。

靈文

靈文通稱疏文, 是靈界使用的文字, 書寫的報告,當元靈有事情要向靈界稟報時, 會藉肉身以朱砂筆在黃陵紙或大天金上書寫一些像(蚯蚓)般的文字, 向天界稟報。(靈文也有很多種類的字體,例如我們人類的文字一樣~每一個國家都有屬於他們的文字!)

訓乩

肉身胎兒在母體子宮內被充滿羊水的胞衣包裹住, 經由臍帶吸引母體養份, 也同時吸收了母體的污穢. 所以胎兒出生時體內就不是純淨的肉體, 年齡稍長各種的垃圾食物及不當的作息時間, 環境污染, ......造成肉身的渾沌。

元靈(靈體)既是神靈也是清純的氣體, 住在這樣渾濁的環境下如何能安穩? 又如何能發揮?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先來個[大掃除]囉! 嘔吐、訓乩、打拳、跳舞、轉圈都是在幫助肉身排除體內濁氣、污穢, 讓肉身成為一個清純適合神靈居住的環境。

會靈

雖然元靈在天界各有職務各有 神通,但降下凡塵轉世投胎在肉身上, 因為先天蓋被封住, 所以只是沉睡中的小巨人, 經過肉身的修道, 修靈後喚醒了祂, 但還是迷迷糊糊不知所以,這時肉身就要帶祂先去[認主歸宗]了!

四處尋訪祂的靈主 、靈母 、靈師或主神;但每個人的際遇不同,也不一定能會晤到自己的靈主 、靈母 、靈師.....,在這方面還是隨順因緣,有時是自己本身功德不足,所以時機尚未成熟之故!

靈光病

元靈在累世的轉世中難免會出一些狀況, 如果前世的肉身有心臟的問題或氣管的毛病, 又沒有治療好, 就可能導致元靈在今世也出現心臟或氣管的病況(由前世帶來) ,而由靈體的不適~導致肉身不舒服的狀況就稱為靈光病!

人的身體, 有時候不舒服並不完全都是肉身出了問題, 有一部份的人是因為靈體出了問題, 所以身體才會不舒服的, 但也並不是全部身體不適都跟靈體有關. 靈體出問題的原因很多, 但是往往因為人不知道是靈體的問題,

所以一直累積, 等到靈體負荷不了, 就反應在肉身上面,大部份的靈光病只要正確的修煉或是靈修, 就有助於靈體自行治療, 所以會有人修行了之後, 身體健康就後變好了的情況。

魔考

在修靈的過程中仙佛們為了要考驗靈子修靈的成績和修道的決心, 一定會出些考題來考考靈子, 考財、考色、考情,.....不一而足, 也有人稱之為魔考(心魔),特別是考色 , 仙佛常會在睡夢中讓靈子夢到單戀的對象或初戀的情人或投懷送抱的異性,

如果靈子把持不住一旦與對方發生了性關係, 呵呵呵....那您就考不過了,沒關係您還是可以繼續修, 等下次補考,只要您有決心不管怎麼考您總會過關的。

太極西天佛靈也要[修道]但以[學佛]代替[修靈],至於學佛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 就是吃齋唸佛禁慾, 潛心鑽研佛理, 悟空得性,往生淨土。

西天佛靈以唸經學佛為主, 所以常聽佛子對一些親人健康不良的人說[您趕緊唸XXX 經迴向健康就會轉好],末學實在不瞭解眼看親人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搏鬥時, 心亂如麻平日又沒有唸經的習慣,

在那種氣氛心情下能完整唸好一部經嗎? 還是只唸一句佛號或咒語來的實惠? 再者唸經迴向的意義是以唸經所產生的功德迴向給親人, 若平時並無累積功德臨時唸經就能馬上產生功德的話,

那世間就沒有冤親債主的存在了,殺人後唸幾遍經就消業障, 每個人都成佛去了, 沒有世間人了,或者常聽佛子說[ 家裏不乾淨請一部佛經放家裏就OK了 ]。

末學斗膽敢問如果把佛經丟在火裏不會燒燬, 丟在水裏不會溶解, 末學就相信佛經確有驅魔鎮鬼的功效,否則佛經只不過與漫畫書一樣用紙張去印刷的書籍罷了,希望大家在崇敬宗教時也能用心想想不要迷於表象, 否則就成了[迷信]!

遠古時代沒有書籍, 更沒有人讀書, 所以以佛經來教化世人, 讓世人從讀佛經中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讀佛經不是兩片嘴唇唸唸有詞就能榮登極樂淨土, 唸經要唸懂經文內容, 瞭解其經義, 身體力行才能產生功德。

說過了道靈學道, 佛靈學佛, 再來談談佛道雙修

相信您一定聽過佛道雙修, 或師父指點您要佛道雙修,既然學道學佛不能修錯, 又為什麼要佛道雙修呢? 不是很矛盾嗎? 因為現在社會奢靡, 世人只知追求名利權勢, 一下子轉要學道或學佛, 惟恐不能完全透徹真義,

所以才要佛道雙修,但還是有主, 副之分, 就像求學也有主修科目和選修科目,道靈的主修科目當然是學道,選修科目就是學佛了, 相對的佛靈子學佛就是主修, 學道就成了選修。

道靈子學佛並不是要您同佛子一樣的整天吃齋唸佛, 而是要您從佛經中領悟真義, 虔心懺悔今世的過錯, 發心行善修德, 才能以一身的潔淨回到靈主身邊,而在肉身修行過程中~才不會做個敗德的行者。

佛靈子學道也是要佛子從[道]中體認自然純樸的心向佛, 而不會做個偽善的比丘比丘尼, 欺佛滅祖.

學佛是要[悟空], [空]不是[虛無]不是[沒有], 虛無了沒有了, 還會有佛嗎? 空是看清一切事物的假象, 肉身會腐爛化歸塵土, 大石會碎為小石化為塵土, 財富會失去, 權勢會被奪,...........只有精神永恆, 只有靈生生不滅!

學道是要[返樸歸真], 尋找那當初開天闢地所得的[自然][純真], 以絕對的[真人]才能[復古修圓], 回歸真靈。

妙心隨意窩首次發表~~2012.11.0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為何需要靈修?

眾生之「靈」原本清淨無為,但受世俗迷惑,窮其一生只知追逐功名、利祿、權力,而迷失本性。所以靈修的意義乃是靈歸本源,人回本性而不再迷失,能早日脫離四生六道輪迴之苦。

但是如何能幫助靈歸本源、人回本性呢?就是要修行。『修』是戒除貪慾、嗔慾、癡迷、傲慢、遲疑之毒,以修心養性,立其德。『行』是指力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以濟世渡化世人建其功,如此才能使人心性清淨,回歸母源母根,各歸其根脈。若有帶天職旨令任務者,更該代替上蒼辦理懲奸罰惡、濟弱扶貧者,化解各種災厄,完成本身職責之任務,

帶領眾生回歸母源歸母根,幫助母娘做復古收圓,化解累世恩怨,一切了結完清,莫再墜入四生六道輪迴之中。但盼各位修行者切莫以神通、法力⋯等為靈修之所求,時時刻刻不要忘記以修己利眾為己任。

亦可透過已經有在修行的師兄師姐的推薦,或是以較為客觀的角度,選擇比較正派的宮、廟、堂,下定決心來修持,相信宮主的指導,則可成為你靈性修行的有形導師(引導師)。

修行修道的主要目的:
●修行.修道首重修出自己的慈悲心,為了尋回自己本性.天性(明心見性)。日日精進、進而利益眾生。

●修道著重在修心養性、修身養命、修靈養神、棄除惡習、棄惡從善,而不是一眛地追求神通。

●靈修.修道.修行要認理歸真,依「道」而學、依「理」而行、順應自然,不執着於神通.顯化。

●靈修.修道.修行者須默默耕耘、勤積功德與陰德,使今生的功課圓滿;但不能執着於功果.功德及「表面修飾」表象修行。

●靈修之人應著重於身、心、靈三方面齊修並進,以達到身心靈合一。

●修道要注重倫理、道德,只要心中有愛、人間有情,到那裡都是快樂的天堂。

●修道乃是人生之終生大事,並非僅是一時一刻,有所成就時,須時時反省自己,方不致產生自大傲慢心而自毀道業、根基。

●靈修.修道.修行可望早日脫離四生六道輪迴。

●修道.靈修可靠行功積德迴向累世冤親債主,以靈得道、心修道、身行道,並徹底化解累世之三世因果,以達到復古收圓,回歸母源(源頭)。

其實每個人都各有天命,只是任務不同;眾靈子散佈在世界各個角落、從事各行各業,盡其義務、享受權利;只是有些人帶『天職』配合神明濟世救人,處理肉體觸摸不到的靈界事件。而依不同的神明,所以任務有所不同。

『修行』只要是人都須要修行,只要是『人』也已經皆在修行(修人間道);修持-自己的行為舉止、修持-自我的心性.品德,修持-待人接物的態度、修至能夠功德圓滿。

「行」使該盡的本份、「行」持該累積的功德、「學習」助人為善、「學習」放下自我、「戒除」一切壞習慣。所以說,人人皆可修行,人人也皆在修行;人人皆可修行.修道。

修行靈修之人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就是人事與神事要劃分清楚。人生在世,肉體所需之衣食住行、養兒育女,是人事必經過程,一定要先盡好人事,將責任盡了,就是在修行;

針對現實、解決問題、吃苦受難,卻能逐一突破,這一切過程就是在修行(修持人間道)。

帶有天職的師兄、師姐們,其所受的考驗將會比一般靈子多更多,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但是只要我們能循規蹈矩、謹守四維、八德的做人處事原則,

神佛定會幫助師兄、師姐們『點亮心燈』照亮前程;讓我們看清前方的修行路,若有坑洞則可小心踏過,若有坎坷也可小心閃過,不致摔得粉身碎骨,亦能幫助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凡是帶『天職』的人都有一定的時間要與元靈會合,進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此生所帶下來的任務。可是有些人時候到了,因為凡塵中有許多的事情,例如:『不相信天職.天命或是不願意配合,或是不知道要修行等......』,

當一方不願意配合時,另一方則不能如期履行天道,進而完成使命、歸天繳旨,所以不得不顯現一些神蹟、用一些方法,來讓不願配合的一方有所感應、覺醒、覺悟,以共同完成使命、歸天繳旨為目標。

只要是人就會經過吃苦、磨練,經歷層層的考驗與歷練,此為人事,人事、神事,須劃清界線。帶天職者除了要經歷人事外,另加上神事,要完成神明救世的任務,實在不容易~

除了盡人事外,還需要盡神事,所以會經歷很多的考驗與磨練,以增加其能力與耐力。就因神佛會給予帶天職辦事者的法力,所以更要以較多的考驗以驗證此人之心性是否正直可靠?

心量是否慈悲寬大?不會「假傳聖意」?不會亂用神明所給予的法力,行斂財劫色傷人之事?如此通過層層的考驗後,其能力與法力也隨之增加,待一切功德圓滿時,一切考驗皆終止。

佛道雙修,首應注重「人道」修持,然後再修仙 ( 佛 ) 道,可藉由經藏.道學.佛學來增長大智慧,而取得正知、正信、正覺、正念,並藉由師尊的開示來啟發我們的良知良能,

進而惜生、惜靈、惜緣、惜福,而不迷惘,並樂善好施,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等等的佈施,來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廣積陰德與功德,以消除累世業障,功德圓滿,回歸母源,並復古收圓!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6.01.0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成就之關鍵是否契合大道            

上蒼設教旨在指點「原靈」找回「自己的主人翁」
以理闡教,無非藉假而修真。

1.《真》者何物?

幾人識得[自家珍寶](精、氣、神)?幾人識得[真如之妙用](真人、自性佛、亦稱為清靜法身佛)?

[明察者,歸途明朗]明明白白,入於人世亦只是「遊戲人間」而已,自在逍遙,應時應機,廣澤蒼生是也。

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八識淨化,「前念」已成,只能轉化後續之《業力作用》~「後念」慎發,當下「覺察」不淨時,即轉為「正念」;
入於[第九意識](含藏識亦稱為如來含藏識)本即清靜,何須轉?

八識方入「分別」汝等慢慢體悟,日常行、住、坐、臥、「時時刻刻」皆是「體證、驗收」之契機。
好好在心性上,下功夫吧!盼不久之後,連功夫皆不用了,自然呈現[佛性顯現]!

2.《成就之關鍵在於可否契合大道》

當中亦區分諸多層次⋯「剛入門修行者」必由先聞道開始,漸漸認識「道」之面貌(然道之全貌難窺得),
「再進而學習」「道」之運行與自然之作為。
然一切造作卻難「真正契合於大道」。
唯有真修實行者[頓悟真我][無相解脫]
雖人身仍住於凡塵,卻時時念念(無念)與道合真,
名為得道。[得道者]雖入陰陽,但不受陰陽所限,
雖在正邪,但不涉對待,而可以⋯⋯

超然自在、不受後有、依緣行化、瀟灑無礙、

慈悲入世、心蓮不染、相雖凡夫、實登聖域、

承諸佛力、隨機渡化、人天導師、成就當世。

人跟人相處都是一種緣分,雖然有緣起與緣滅的時候。因此,當相處的時候,就應該要學習以及珍惜緣分!畢竟,芸芸眾生裡,能有緣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3.《能量接收⋯⋯心為樞紐》

天地之間充塞著一股所謂靈氣「能量」,亦是宇宙天地間之[一道動能]。此靈氣動能於此陰陽對應的世界,隨著[緣起緣滅]佈織因緣,藉因緣之觸發,引生一連串的循環運動,成就此世界的種種花花萬象。

《人》秉天地靈氣而生,由[身、心、靈]三者之聚合,而成就人身(生),此宇宙之靈氣注入於人之軀體之中,成為肉身的[領導中樞]此亦是人之生命藉由有形「軀體」與「無形靈識」之結合~~

成為一個《活命之生物》否則僅靠肉軀四大假合[地、水、火、風](獨缺金)之聚合,無天地靈魂之引導,必然無有生命之出生,此乃「人類生命」含包「宇宙生命」之奧秘。

又人身之生命循環作用,恰如天地「四大假合之循環過程」然人僅是宇宙天地之縮影而已也。
人生除了生生不息的[四大假合]循環生命過程,其實最主要的[靈魂關鍵]乃在於「人具思考作用」「有記憶」可分判,能創發一切因緣。

諷刺的則是此[思考][記憶][分判][創造]卻也是「人類生生世世」「輪迴不息之主因」也。為何會形成如此的局限?乃在於《人心》落於「善惡、是非、對錯」之種種分判,造成了心性世世難以《解脫輪迴之關鍵》也。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1.2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與因果業障

《啟靈》乃是喚醒我們的先天靈與後天之靈性(本靈、世靈、潛意識),以達到靈體合一之後,開啟靈性的修行過程稱之為《靈修》。

人乃是由肉體與靈性的組合而成,所以人是靈性的動物。肉體既是父母所生,而靈性則是先天祖靈(靈主.靈母.主神)所化下之先天一炁 ( 炁化所成 ),此靈性降下凡塵投胎轉世,卻因受環境及各種物慾所蒙蔽,迷失本性,

無法覺悟自己的靈性從何而來?該歸何處?又加上我們累世因果、業障、冤親債主的索討,未於歸返,一直沉淪於四生六道輪迴之中,無法超脫。靈修的目的須藉著行功積德來迴向給我們的冤親債主,以消除累世的因果業障。

因果業障是我們累生累世的所作所為,有損害到他人所犯下的錯業,因此造成對他人的虧欠難以彌補,譬如:『我們向他人借錢是「前因」,未還給人家,現在遭債主碰上了,

債主要我們還錢就是「後果」,簡稱「因果」。我們積欠對方債務的那個人,稱為「債主」,現在人家要催討還債,一天到晚逼迫得很緊,產生心煩難過,這也就是所謂的「業障」』。

太上感應篇云:「欲成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成地仙者,當立三百善」。由此可知,「行功積德」之重要性。我們行功立德,非但可彌補過去世的業障,以消除因果,

多餘的功德累積到一千三百善可成天仙、累積三百善亦可成為地仙,未到三百善亦可增加自己的福報,或留給子孫,也就是祖宗積有陰德。

我們在遇到累世冤親債主現前討報時,可以誠心地奉請無形的神、聖、仙、佛來為我們做主,並且向冤親債主請求暫時停止索債,待我們積功累德達到相當程度,再將功德迴向 ( 還 ) 給祂們。

神尊會在我們學道修道的過程當中,來教導我們修行與修煉,指導本靈、世靈,幫助靈子更加精進,作為我們的後盾,如開靈文、演法、渡化⋯等等,這是我們學道修道最重要的課題!

在剛開始修行時我們並無法感覺到祂的存在,慢慢的也會讓你知道祂是誰,當知道祂是何方神聖的時候,接著就要開始進行拜師 ( 無形師 ) 的動作。祂就是要指導你一輩子靈修的師尊,

(在拜師之後,肉體若是只依賴無形師的蒞臨才要用功,況且平時並不想精進,也無法自我要求、自律,無形師也是會把鬆懈怠惰的靈子給放逐,並且留校察看三年喔!這點靈子須特別注意。)

開靈文、演法、渡化,一切都必須請祂為我們做主,每人的師尊都不一樣,隨順因緣吧!一切聽從師尊的教導一步一腳印地向上成長,直到回歸母源認祖歸宗,認清根源母脈(源頭)。

我們既已進入靈修殿堂,就要隨時保持一顆空杯的心、謙卑的心,要持有正知、正見、正思惟、正行、惜緣、惜福、惜生、惜靈,尊重仙佛、尊師重道、尊重先進、尊重賢能者。

因果的問題是要自己去行功積德,來迴向給冤親債主;如: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關懷弱勢團體....等等多做善事,才能彌補。功德便會漸漸圓滿,也為自己轉運漸入佳境。

行持六度波羅蜜:「持戒、佈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是菩薩修行的法門。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這六度修行圓滿,才能開悟。

修行開悟者~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處事時,不被事境綁住,才能隨處見真。

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千萬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要曉得一分努力,便有一分功夫,修行講真功夫,不是口頭禪,能說不能行,是無用處。不但對開悟無幫助,反而成為障礙。

修行、靈修切忌僅注重『表面裝飾』表象修行,這樣只會讓我們的習氣越陷越深、離道漸行漸遠。唯有秉持純真、樸實、踏實的心,才能通過重重的考驗與關卡。

修行唯有不斷地廣植福田,以功德力來迴向、轉化自身之業力,才能安然地度過業力的反撲索討期,並且可以藉由修行之淨化、靜化、進化的階段以達到陰陽兩利之勢。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6.01.0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啟靈的原理】

一般來說,靈分成兩種,一種是.本靈「未啟靈前的靈性,及自己累世世靈亦稱為朝代靈、靈體、潛意識」,一種是.他靈。他靈包括外靈、祖靈、纏身靈、共修靈、高級靈、低級靈、地縛靈、鬼魂、一些遊魂的靈等;

而本靈就是自己的靈(本靈、世靈、朝代靈、靈體)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個「靈性」(未啟靈前稱為靈性,啟靈之後稱為本靈)然而靈性藏在阿賴耶識裡面,雖生如死,是被禁錮於禪心輪,被禁錮的靈不但不能跑出體外,甚至不能在體內四處遊動。

靈體雖被禁錮,是在「沈睡中的靈」,但卻可以依靠神佛的能量或先天炁之能量加持將靈性喚醒(亦有自發性啟靈是不需借外力加持而自然甦醒、自然啟靈)幫靈體甦醒使其解脫束縛,如此本靈則可遊行身中,而這種神靈的突破禁錮,就叫做「啟靈」。

很多人始終無法成功啟靈,究其原因,有可能是業障較重,還有就是心性尚未調整好~不適合啟靈!師尊認為,罪業深重的人要想啟動本靈,就得先清淨業力,故應多造善功;先行功立德再來淨化靈體、轉化心性之後才能真正的啟靈!

【練靈──築基三年】

啟靈後的下一步,就是築基。

啟靈後的人,身體內靈體如電一般,由心意產生頻率,四肢百骸則是靈體該訓練的第一課程(簡稱為訓體),若不知練靈的程序,則可祈求外在的靈來指導我們,而這個指導的靈就是「指導守護靈」,又稱「靈師、指導靈」。
靈師在冥冥之中會指導我們修行的方法,把修行者的身體鍛練得非常健康,而鍛鍊的過程便稱之為「訓體」。

倘若一個身體病弱的人想修道,ㄧ定得從消業、化解因果業障、行功立德開始做起,再來累積資糧後身體、命運才會開始平順!「若是啟靈了就是開始累世因果總清算了~累世欠人家的該還,還是要用歡喜心去做、去還,這就是為何走入修行、靈修的人都會被磨得很苦的原因」!

修行煉功一定要從「築基」著手,訓體強身可消除百病之體,妙德本身當初也是體弱多病,也是藉由訓體來改善身體的各種毛病!自己治療自己的毛病~效果甚為驚人。

但是築基不簡單,必須要有耐心、毅力、恆心才能成功,築基的過程會很乏味,甚至會讓你感覺不到進展,但是只要你能夠持之以恆,再加上引導師「有形師」的指導,按步就班的修煉~假以時日定能修出一個好成績的!經過無形師的審核考驗通過之後,靈格就能步步提昇了!

啟靈過的人若念力一動,便可產生靈動;念力一停,靈動亦馬上停止,手足全身可自由控制。我們在啟靈、練靈的過程中,意識絕對都是清清楚楚「練靈、訓體在訓練的過程中會接收到宇宙的能量,這也就是為何訓體能強健體魄!」

但是有人在練靈的時侯,會運用自己的意識去做動作,這樣練靈的效果會比較差,因此練靈時一定要完全讓靈師帶著你做。練靈、訓體就是要擴張經絡打開穴道,讓氣血循環的速度更快。練靈的方法並非每個人都相同,練靈之後,有的人會出汗,有的人不會;有的人動得很激烈,但也有人不會,而只是輕微的顫動我們稱之為氣動!

一般而言,男眾與女眾的指導靈不同,因為女修行者的動作不會太激烈「基於體能方面的因素」,因此大部分會比較偏向~瑜珈術與舞蹈的動作,但亦有練劍、打拳等等動作,男修行者則會打拳、武術、或做出蓮花步等動作,因為指導靈會換,而當我們自身本靈的程度一直提昇的時候,帶領我們的靈師、指導靈之層級也會一直往上提昇。

【啟靈的最終目的】

啟靈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認知身體是屬於假體(在百年之後還是會退化老死~靈體便會離開肉體),這就是常言道的借假修真,藉由修靈的過程階段性的過關~提昇靈格,這才是今生靈體甦醒的重大任務,靈體是不生不滅也更是肉體真正的主人。

而當你親自體驗到自己的靈體之後,你會去思索為什麼會有這個靈的存在,靈跟身體的關係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從來沒有學過的動作,現在卻可以做出來?這種通電的感覺牽動身體的動作是很明確的,而且是在意識很清醒的情況下,你很自然地會去往另一種思考方向探詢!

啟靈就像一個嬰兒出生,練靈就像在培養小孩,在它成長的過程中,你要給它一整套的學習,而道學、佛學的經典、善書、個案就能給予最好的教導「因為修行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在持續不斷練習一、二年的訓體(動功)及打坐、禪坐(靜功)把基礎打好之後再來看道學、佛學的經典,你會較容易明暸書籍內所要闡述的摘要、重點!

【啟靈的禁忌與規矩】

啟靈的目的,是為了要訓練自己的身體、喚醒靈的靈敏度。

然而有人在啟靈的時候,滿腦子都想要「通」,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旦動了這個念頭,就會讓一些外靈(如怨親債主、祖靈、遊魂等靈)有機可乘。 如果啟靈、練靈時一心想通靈,就容易陷入顛倒妄想的境界,此時就會有一些不可思議的狀況出現。

一般而言,正常的正神、指導靈來的時候,會先教導我們築基,讓我們的身、心、靈都能夠達到較高層次的層級,但是冤親債主、祖靈或低級靈則不管那麼多,當顛倒妄想的意念一起時,這些低級靈的機會就來了,而當它一來~就會開始吸收你的正能量,因此啟靈乃至練靈、訓體皆應抱持著正心正念的心態去學習、訓體、受訓!

靈氣一經由禪心輪開發之後,身體自然會產生氣動,我們應安住在呼吸上的吐納來配合,遇到病痛之處,也會自然產生靈療作用。所以我們在練靈(禪坐)的過程中,只能有一個念頭,就是為了練身體,進而恢復、提昇靈的頻率,提昇它的覺知!

因此剛開始練靈的時候最好在有引導師或同修~的守護下進行練靈才是較安全的,有些人在練靈的過程中,突然發生唸唸有詞、哭得很傷心,或是吟唱歌劇等情形,那都是純屬於個案,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些現象!

「在妙德所帶的靈駕當中,就有較特殊的案例~就是在103年5月初淑卿師姐的孫女(十二歲),因連續發燒退燒一個星期未見好轉,當時妙智師妹幫她收驚之後請我過去:為何幫她收驚時小女孩心跳的更快?在請示主神 準提佛母後~得知小女孩的靈性靈逼體~需要馬上幫她啟靈!

於是請求主神準提佛母作主,妙德開始啟動靈駕為小女孩做啟靈儀式!在啟靈過程中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分鍾左右,卻是一個靈性甦醒的轉捩點!啟靈之後小女孩馬上就開啟了三界法眼~初階她能看到無形界、現在已可以看到人身上的能量光及穢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啟累世的潛能]!」小女孩啟靈後講的第一句話:《感覺好像又活過來了!》

「啟靈」的成功與否,端看個人的因緣與功德是否具足,應順其自然,不要去強求;同時要護住自己的心念,秉持正心正念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畢竟,這世間法的種種,還是一種有為法,唯在勝義諦中(世間的道理稱為世俗諦,超越世間的道理稱為勝義諦)!安住在清淨的本性,究竟離苦得樂,明心見性的頓悟法門,才是根本的解脫之道。

【啟靈不是附身】

「啟靈」不是「附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與「乩童」請神靈降身,或所謂被靈「佔舍」附身是完全不同的。「啟靈」最主要在啟動自己的「靈覺」,藉由高靈的幫助喚起「靈覺」,產生氣動,進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靈媒」或「乩童」被附靈時,我們可以了解他們僅僅是人與靈界交流的一個媒介。一般來說,當神靈來降乩童身時,乩童自己本身無法控制且神識退開~他開口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乩童本人完全不知(這是屬於神靈降十分駕)。

但是我們在啟靈、練靈的過程中,意識絕對都是清清楚楚的。練靈時,是由靈師、指導靈帶著我們的本靈來做動作,練靈的主體是「我」,指導靈只是一個指導的角色,當我們想停止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停止,所以,啟靈絕對不是附身。 想要啟靈的人,首先必須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正心、正念,亦不可抱持戲謔的態度來嘗試之!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1.2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世人的身、心、靈要如何修行呢?           

「身」、「心」、「靈」之修持是修行不同的層次與次第,而「美」、「善」、「真」與「戒」、「定」、「慧」則是這三者修行之目標,「身」、「心」、「靈」三者表相看起來是三種不同的事項,

但其實卻是合「一」的,這個「一」在凡塵中就是指我們的「命」,在先天則是指我們的「性」,只修命而沒有修性之人,最後只能達到「肉身了業」的修行成果,而只修性卻沒有修命之人,也只能達到「靈體解脫」的修行成果,但兩者皆非修行之究竟。
 
「身」、「心」、「靈」的「身」指的即是我們世人的肉身,而「心」指的就是我們世人那一顆不安定的凡心,「靈」則是指吾人之本性也,因為凡人的肉身是由體內之識神在控制,而識神即是「凡人之心」,所以我們的思維會決定我們的行為,因此肉身要以「戒」為主,而凡心則是要以「定」為目標兩者須同時修持。
 
光修肉身表面之行為,如果內心的觀念沒有改變,那麼同樣的過錯還是會一犯再犯,光修正觀念但如果行為完全沒有改變,那就是一種空談而不是修行,因此看某一個人是否在修行,看他的觀念與行為是否朝正道方向改變即可窺知,所以「修行」兩字的定義就是修正我們自己以往錯誤的觀念與行為~使之符合中道之思維與行為。
 
中道之思維指的就是「正念」,中道之行為指的即是「正行」,那麼何謂「中道」呢?所謂的「中道」就是指大中至正、不偏不倚、大慈大悲、公正無私、至道至德與無私無我的哲理,偏離了這些哲理~偏邪的觀念與行為皆是「表相修行」之範疇。
 
那麼肉身修「戒」應該如何修呢?首先就是要將偏離道的行為完全戒除掉,對那些可有可無的行為亦不需執著或罣礙在心上,有的人執著三餐一定要「吃素」,但有的人卻執著三餐一定「不吃素」,不管執著「吃素」或「不吃素」,那都是執著,也偏離了道,所以都要戒除掉那些罣礙;

有些人執著一定要抽煙、嫖妓、喝酒(因為他們認為這樣五項全能,才能算得上是男子漢),那也都是可有可無之事,不能讓它們罣礙在我們心上,若連這些惡習我們自己的心都無法控制,那我們的肉身還能超脫嗎?

如此的話我們的肉身與靈體便就會被這些濁氣拉扯住而無法脫殼飛昇。「當然這是修行的較高境界,若是有的修行人不想把目標定的太高,也就隨順個人因緣業力而走自己該走的修行途徑」!
 
至於放生、當義工、做善事...等等的行為也是要「心無所求」,不可刻意去做或強求,一切隨緣(在修行的前提下是必須要先修持菩薩道的慈悲心),因為刻意去做便是「人為」而非「自然」,不是自然當然就不符合「道」的原則;

尤其千萬不要為求來世更好、今世健康、快樂、賺大錢或是做了之後可以獲得多少功德而拼命的去做,因為那就是一種將本求利的商人做生意心態而非真修行,否則當義工之後身體沒有變的更健康難道就不做了嗎?這是與上蒼在交換利益而不是在修行。
 
「身在局內,心在局外」或「身修入世之道,心修離世之道」這是身與心的修行方式,身不入世則累世的業障無法「了業」,心不離世則無窮的煩惱與罣礙無法獲得「解脫」,因此肉身要戒除的事項非常多,身的修行在外在,那是修行的基礎工作;

如果肉身不能修持好那就好像國中以下的基本知識沒有學好,那是無法繼續求學讀好高中課程的,而離世之道應以儒家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三達德或忠孝節義為範本去修持。
 
至於「心」的修持那是屬於高中之層次,心不能定則靈是無法修智慧的,因此心最重要的修持要訣即是「定」,「定」的真諦就是《太上清靜經》中所說的「真清」與「真靜」,(心若想真能「定」則必須藉由靜坐、禪坐才能達到「心定」的境界)!

心若是真清則「無物」,心若是真靜則「無念」,無念即是「正念」,而「無念」是指連無念這一個「念頭」都不能有那才能稱為真正的「無念」,如此的無念才能達到「心定」之境界。
 
一般修行人都是停留在這一個層次打轉,無法向上突破,為什麼呢?因為有的宗教要求信徒要「念佛」,有的宗教要信徒「禱告」,有的要求信徒去寺廟「跑靈山」,有的要求信徒到處去「放生」或是「辦法會」,

(這麼多的法門均是在學的階段,尚未進入到修的階段,更何況還有行、證、悟的種種次第門檻)。以上那些念頭及習性都是識神作用~這樣會障礙靈性修行的提昇。心中若充滿了「識神」當然就沒有「元神」在正位上,如此的話那麼「心」怎麼可能會「定」呢?
 
在各宗教派門的擴大傳教下,修行的人雖多但悟道的人卻少,大家因有文字相與語言相的所知障!障礙了修行參悟的能力與潛能!(古聖先賢的經典均是為了引導眾生引迷入道~而留傳至今,為的是眾生的靈性、悟性境界不等,需要藉由經典文章來詮釋修行次第)!

而把肉身之「假我」當成了靈性之「真我」,將凡間建築物之「表相道場」當成了凡心之「真道場」,若無法修至心性兩空之「真修行」,如此以往不但在道業上難期有所成就,可能還會害自己的靈體墮入累世輪迴之中,而流浪於生死之間。
 
因此在「靈」這一個階層就要修「慧」與「真」,「真」者不虛假也,而整個宇宙之中只有正道與真理是「真」,那就是指混元一炁生化之哲理也,宇宙間的物質皆是由非物質的炁所生化、變化或幻化而成;

因此只有「混元一炁」是真~而其它皆是虛假之表相也,修行人「修真」即是要悟出這個真理出來,而「慧」指的也是悟出這個真道之後~所產生處理凡間事務之「真智慧(妙智慧)」。
 
一個修行人若沒有修出真智慧(妙智慧)來,那麼就很容易被假相或表相所迷惑,以為眼前所見的即是真相,「放生」與「廢除死刑」等觀念即是一種被迷惑的典型例子,只看到所慈悲對象眼前受苦受難的「後果」,但卻看不到牠們當初淪為畜牲道或殺人放火做惡之「前因」,

胡亂的同情加害者,造成了宇宙間天道之不公,更違反天律與冥律之執行,那不是在「行善」而是在「造孽」(亦是所謂的阻斷因果」,如果修行人能參透大道並悟出「真理」來,就會知道「大慈大悲」才是真理。所以吾等修行人「身」、「心」、「靈」皆要修持,否則真智慧(妙智慧)是不可能產生的,不是嗎?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1.25~~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現代人的修行觀                          

一、見地不清

好多人誤以為透過學習佛法、祖師大德的經典文章,僅憑經典及心性修行就有機會得道成佛;殊不知沒有經過萃煉(煉功.靜坐.禪定)、魔考(心性.脾氣的考驗)、印證(把所學的經典理論~落實在自渡渡人當中),

舉凡未達到以上種種階段者,其實都是ㄧ種表象的基礎學修而已;好奇心與嚮往而去尋師訪道虛心求教,被誤認為是一種貪求神通的妄念,這就是見地不清。

二、相信因果

在六道輪迴的眾生們,都要知道『人身難得』!

所謂「一世論」就是認為物質世界乃是唯一的真實,而人生不過是個體存活的這段期間而已,一旦死亡便「一了百了」,一般唯物主義者多持有這種觀點;然而也有不少學者卻以永恆的觀點來看待生命,認為人短短的一生並不是我們存在的開端,

而是永恆時間中的一個瞬息而已,佛教的觀點亦是如此;因此強調所謂「三世因果」〈亦即前生、今世與未來〉的存在,認為所有的眾生都有一個永不消滅的靈魂存在〈眾生會死的只不過是他的肉體部分而已〉,

而且每一次的出生均以不同的身體,甚至以不同的族類來轉世和輪迴〈眾生以造業、果報的類別,可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等六道中生死輪迴〉我們稱之為六道輪迴。

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的道理,認為一個人今生今世一切的遭遇,不管是好是壞、是福是禍,與其過去〈包括前世〉所種的業因關係極其密切,所以有恩者必報恩,有仇者必報仇,有債者必還債,害人者終必被害;

因果之間如影隨形,永難逃避〈除非事後努力行善以贖前愆,加以彌補〉。然而要接受這種觀點,事實上頗不容易,一般人大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體驗,甚至一再地付出很大的代價,最後才能逐漸領悟出這種道理,這就是輪迴「人道」所必須經過的路程!

六道輪迴、三世因果,只要是有其生命皆有靈,這是宇宙不變的定律,無論學禪也好,學密也好,學淨土也好,學修之人在學術上,經過歷煉、參悟的極其少數,更何況要在實事上能求證到的,更是難上加難——這是值得我們反省的地方。

三、神通之真相

佛法道理談得頭頭是道,卻沒有深入研究靈性(自性)。若是自己的奇經八脈打通了,三脈七輪打通了,又比如已經有神通了,這些現象都是經過內觀、內煉、內證的過程,若是沒有累世的修行基礎《根基》,絕對沒有辦法一世成就!

真正的修行,必須經歷真修實證,達到金線接引、天人合一之真道,而不是經典文字之學修而已。真正的行願就是~認主歸宗之後,才真正開始行使天職願力!

四、尋師訪道求法

我們平日煉功、靜坐,為什麼不能進步呢?大家一定以為是方法不對~才無法精進、提昇,為什麼不能入定?是因為心性沒有轉變。

只憑著佛學理論的人在經典文字上鑽研,是無法真正參悟及證道的,對於生命根源沒有掌握住,無論你如何用心學修也無法證得聖人之境界。

五、不知不覺跟著煩惱轉

煩惱不離生活,菩提也不離生活,生活能引生煩惱與菩提。煩惱當下覺悟~煩惱即菩提,離煩惱無菩提。

菩提由煩惱中淨化而得,這就是煩惱與菩提間微妙之關係,煩惱即菩提~若能正觀深入,即能入道。

菩提~~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修行不與中道法門相應,始終不得菩提,皆是門外漢,與佛道無緣,修行若是不能離開現世的生活環境,不得另尋他處以安心,則應以客觀的對待周遭的人事物,而得正等正覺。

正等︰是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宗派皆平等。

正覺︰瞭解這一切的實相,不執著妄相,心不向外求。

《維摩經》云:"煩惱即菩提。”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菩提是由我們在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所得的覺悟心境。

但是我們的心總在不知不覺中,跟隨著煩惱在轉、在波動著,修行人如何才能修煉到~心不隨境轉,而~由心來轉境,這才是真正的真功夫啊!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1.2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你是屬於極度敏感體質的人?】~下篇

為什麼會有敏感體質與靈異體質呢?為什麼會有陰陽眼或天眼《三界法眼》呢?各說紛云,有人說是遺傳的、有人說是有累世修行產生的、有人說是突發性的、有人說是腦電波接收頻率很廣,能接收到一般人收不到的頻率的,

也有人說是本身具有陰陽兩界的磁場,所以能看到人間(有形的)與靈界(無形的)的生命體;也有人說在雙眉間額頭上有個隱形的第三隻眼,靈異體質的人就是第三隻眼《天眼、三界法眼》打開了,所以能看到無形的生命體。

在上篇文章曾經提到開啟第三隻眼《天眼、三界法眼》之後,能夠啟動大腦內的隱形開關,自己決定開啟或是關閉,才不致於像陰陽眼的開啟,無法自由地掌控開關,而導致時常三不五時會受到驚嚇!

屬於敏感靈異體質的人會有以下幾點特性:

1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進入廟宇或道場時會有特殊感覺. (身體搖晃或練拳.舞劍.舞蹈.或是打嗝、頭痛、頭熱頭重的感覺)

2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不論任何教派,向神明禱告.祈禱時.會有感悟.甚至想哭.痛哭流涕.

3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經過磁場不好的地方,如喪事、車禍地點、命案現場、醫院⋯等等不好地方,身體會有明顯感覺,如頭痛、嘔吐、起雞皮疙瘩、身體某些地方會刺痛或痠痛、胸悶、以及被搔癢的感覺。

4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會接收到異度空間非人的聲音或被騷擾,或是會有鬼壓床的經驗。 

5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比較容易做夢,而且在平常有時候會覺得有做過同樣的事、說過同樣的話、去到某個地方似乎曾經來過的感覺。 

6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在磁場不好地方,心情個性隨時會突發性或偶發性感到難過、生氣,但不是自己本意非要這樣做,對自己所做出的種種舉動感到非常驚訝。

7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偶而會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如霧氣、黑影),或在陰暗地方偶爾會看到黑影在跑動,更嚴重陰陽眼的人會看到半透明的人型,但明顯地知道他是鬼魂。

8 .有些敏感 靈異體質的人-常常感應到神蹟。
敏感 靈異體質是現代修行人所冠上的一種名詞,簡單來說,你的前世.累世都有在修行或發願的修行者,或這一世有接觸修行.跟神佛有緣者,你的靈自然比一般的靈更加敏銳,感應度與感受度也會特別多。

例如:你的前世是一位辦事修道者,修持到有眼通的境界,下輩子若在因緣成熟之下,或許從小就能看到第四.五度空間的世界。亦或是由神佛所賜與的,方便能替祂們開辦聖事。 

而靈語本身是修行者的靈與神佛溝通的語言,那是為了不讓我們肉體知道~而洩露天機的一種語言,必須經過修行或神明開口,自身靈體願意主動開口才會在潛意識說出,亦有時機成熟經過加持力而開啟者。 

若你累世有皈依修行的神佛,隨著因緣與自己累世的靈主、靈母、或無形師見面,當然是像見了親人般的感動與親切,自然會流淚.也有的靈是因為累世做了錯事,下凡再將功贖罪。

看到母娘而向祂請罪,感謝神佛賜予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或許有些靈到現在還不知道過去世曾經做錯事、犯了錯業,不好好修行,看到神佛或自己的靈主、無形師擔心被處罰,

也會跪下來哭訴、哭泣,而請求神佛的原諒。所以我們的靈看到神佛、靈主、無形師會痛哭,是有他的原因與理由,不是我們能夠完全透測一二的。 

若是進到磁場較強的宮廟堂 會頭暈嘔吐~靈本身若是修行者或是需修行之人,本身能量還不夠,遇到廟宇能量超強的同時,有時也會產生負荷過大的情形,若是身上穢氣過多或是~

體內躲著共修靈,也會藉由嘔吐把體內的濁氣、穢氣或是共修靈給逼出體外!這類體質的人則需透過修行、修煉來增強本身靈體的能量與氣場。

看過許多靈子因擁有靈異體質的這個力量而害怕.強力控制、壓抑它而斷了修行之路,甚至有些被家人送去精神病院.吃鎮定劑的,亦有些人因有這些能力竟起了貪念,而行旁門左道的拐騙錯業,這都是需擔負起對方的因果業障!

若本身是位毫無感應的人,常被一些修行者說你要替神明辦事,如此的話且抱著聽聽而已,但當你修行之路的時間一到,該走還是會藉著因緣帶領你往修行之路走去,上述那些經歷~

我們從沒有感應到有所謂的靈異 敏感體質,自身經歷,僅供參考,建議你找間值得信任的宮、廟、堂跟隨修行,靈下來投胎轉世就是要了因果,了願,消業障的,我們抱著無所求。

無所得的心態,就當是心靈上的寄託也好,當心境愈平和,越懂得放下時,一旦遇到問題,也就能夠以比較客觀的態度去處理,自然也會覺得身心靈更加安定,修行的心態對了,才能修得自在與快樂啊!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12.2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你是屬於極度敏感體質的人?】~上篇

有的人看起來健健康康與常人無異,但卻自稱有靈異體質讓人百思不解,敏感體質與靈異體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到底與常人有何不同呢?

我們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僅是三次元的空間,所謂靈異體質就是可以看到四次元空間或是四次元以上空間的體質,靈異體質的人就是俗稱有陰陽眼或天眼《三界法眼》的人。

為什麼會有陰陽眼或天眼《三界法眼》呢?各說紛云,有人說是遺傳的、有人說是有累世修行產生的、有人說是突發性的、有人說是腦電波接收頻率很廣,能接收到一般人收不到的頻率的,

也有人說是本身具有陰陽兩界的磁場的,所以能看到人間(有形的)與靈界(無形的)的生命體;也有人說在雙眉間額頭上有個隱形的第三隻眼,靈異體質的人就是第三隻眼《天眼、三界法眼》打開了,所以能看到無形的生命體。

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反正靈異體質的人就是有能力看到一般人無法看到的東西。因為靈異體質的人比例很低,所以在周遭都是一般正常人體質的居多,靈異體質的人看到異度空間存在體時 通常選擇閉口不說,

因為說了沒人相信不打緊還會被當成精神異常!也會被說成是裝神弄鬼危言聳聽或是有幻想症或是精神分裂,心中的痛苦只有同樣有靈異體質的人才能夠理解,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的。

靈異體質可分為:可以自我控制與無法自我控制兩種,可以自我控制的就是腦裡有個隱形開關,想看的時候把開關打開,不想看的時候就把開關關上可以控制自己的雙眼,就是俗稱的天眼《三界法眼》。

無法自我控制雙眼就是腦中沒有隱形開關的,無法在不想看的時候關上,經常不想看卻又讓他看到了無形界遊魂,也就是俗稱的陰陽眼。

靈異體質的感應可分為眼睛感應、耳朵感應、身體感應的感通現象。靈異體質比較強的人也就是俗稱有陰陽眼或天眼《三界法眼》的人。

其實擁有陰陽眼是件很痛苦的事,經常被當成瘋子被送入精神病院的,大概就是屬帶有陰陽眼的人居多囉!

近年來流行請人開天眼,好像有不少人開了天眼之後後悔了,因為開的是陰陽眼而不是天眼!沒有隱形開關所以無法自我控制,才會經常看到無形界遊魂的恐怖影像,於是非常地後悔!

陰陽眼的人拼命想變回正常人,期盼不要再看到異度空間的無形界,希望自己能逃出苦難,並且過平常人的生活就好。沒想到卻有那麼多的人想開天眼(陰陽眼)想跳進苦難中,人真的是奇怪啊!

能夠單純當個平凡人,平安就是福氣,生活在恬淡中知足常樂最好不過了,可是卻有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亂追求不需要的天眼.神通力而自討苦吃呢!


【那什麼是敏感體質呢?】

之前我們粉絲專頁的文章中,也多次的提到敏感體質的話題,在此還是老調重彈,如果你的體質很容易感收到來自異度空間的干擾與受到影響,那麼你就是屬於敏感體質的人。

敏感體質與靈異體質的人較易發生下列一些現象:

1.記性差. 2.諸事不順. 3.倒楣. 4.人緣不好. 5.身體生病不容易好. 6.臉常常發青暗沉. 7.眼睛無神. 8.身體痠痛.9.胸口悶痛. 10.脾氣暴躁. 11.失眠睡不好. 12.感情失合. 13.經常性失眠. 14.、無明病痛. 15.心神不寧.

16.精神不濟. 17.意外不斷. 18.長期憂鬱. 19.有自殺念頭. 20.幻聽或幻視. 21.心神不寧. 22.容易幻想. 23.無精打彩. 24.感情路常有波折口角. 25.無異性朋友. 26.諸事不順⋯等等困擾,都是敏感體質與靈異體質所影響的困惱。

敏感體質的人其特質是~極度容易感受到異度空間的氣場、磁場,時常受到靈擾與干擾,並且時常會有卡陰.被無形界遊魂跟上,形成很大的困擾,而長期卡陰造成身體的健康出現問題。

其症狀很像感冒、過敏、氣喘、全身無力、昏睡、全身酸痛、刺癢⋯等等,有時靈擾.靈逼體.卡陰⋯等等的問題發生時,所造成的身體病痛,在醫學界是檢查不出病因的,

若是醫藥無效或是恢復的效果很緩慢,那麼就該往另一種方向思考!如果你是屬於極度敏感體質的人,那在此恭喜你,今生必須走入修行、修道之途徑,才能為自己的靈體與肉體~

修煉出防護網《金剛護體》,相信我,一步一腳印,只要有心有願有行動力(信願行),瞭解自我靈性之靈源靈脈之後(指月標)清楚了,再以正確的心態來看待修行、修道的人生大事,那麼你就能夠成為一個快樂的修行人。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12.2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mage.jpg

靈修心要悟語

修行莫過於修心養性、修身養命、修靈養神,但是眾多靈子均是知道但卻是做不到,真可謂是「知易行難」啊!在丹道修煉上修行次第~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此乃修煉次第功法,而且是需要一步一腳印,漸進漸行漸體驗,真修實煉的修煉次第可也急不得啊!見過眾多的學子、靈子,由於缺乏耐心和毅力,導致在修行修道上常常裹足不前。

而且甚多的靈子於修行過程中,他們所謂的「名師、老師」也是影響靈子在學修上無法精進的主因,由於一些前輩者沒有經過佛學、道學的一門深入法脈傳承,僅憑著個人經驗以套用方式引導眾學子,

而造成眾多靈子於修行、靈修、修道上,無法找到與自己相關案例的答案,產生眾多的疑慮,難於精進與提昇,會障礙修行道路的原因是~您還沒有找到自性靈脈的源頭!不是老師叫你別問那麼多,只要認真修行就可以解決靈性的需求。

學修之路必須要有歸依明師引導,明師引薦仙佛次第傳授修煉,才能瞭解每個過程的功課,有心有願才能接受仙佛的關照,有《捨》才有《得》,無捨即無得,一切順應天意方能順心如意。

靈修理應是道教一脈,卻為道教人士所斥責!就因坊間靈修者不以經典為依據,自己也無法解釋靈動的真實意及優點,因為多數靈修者沉迷於神通、求顯化,孰不知神通誤道啊!

修行最後的目地不在於求神通~而是在求解業~在求何以利眾!再求當無來生!得以了脫~ 靈修最大的障礙就是本靈、世靈、外靈分不清楚,因為被吹捧過度的下場就是會自然性的自負,

當你以為自己認知全部都是正確的時候,就很難接受他人的意見,所以沒去確認,或是根本就沒想過要確認,到底所接收到的靈訊來自何處? 

我們必須修出智慧才能夠跳脫、超越與提昇,走上真正的修道之路,靈修之路不是不可走,只是得步步為營、如履薄冰,把過多的執念和欲求放下,才能夠看清前頭的路到底該如何走。 

常言道「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切都是「己心所造,事在人為」你不去執行沒有人會勉強自己,而心會偏差、會有過多的欲求,都是人在做決定,而不是神明在幫你做決定。 

現今世風日下有心修道者不知那裡才是明師、那裡又是名師?抓著浮木當救命遊艇、危險嗎?很危險但又能如何?

妙心法語:真明師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1.能夠傳道、授業、解惑者才是真明師。2.能夠瞭解日月陰陽之理,乾坤坎離之道者才是真明師。3.能夠瞭解禪密靈修法門之真實義者才是真明師。4.能夠參透法界實相真實義者才是真明師。不知靈修者對於明師的定義為何呢? 

妙心法語:修行必須經歷《學、修、行、證、悟》的次第精進法門,無學不能修正、無修不能正心、無行不能實證、無證不能悟法、無悟不能證道、無法不能合道、無道不能化解。 

妙心法語: 無為是《道》、有為是《法》。無《法》不能證悟《道》為何物! 

妙心法語:靜功煉靈氣,動功煉罡氣,內觀煉真氣,築基煉三眛真火,下丹田煉先天ㄧ炁,丹成轉化先天無為法,吸納宇宙能量打通三關九竅。 

妙心法語: 純陽ㄧ炁河車運轉,先天八卦乾坤定位, 天人合一金線接引,能量訊息法傳天意, 行功立德化解業障魔考,內功心法必須口傳心授,才能達到印心禪法,當下印證天授使命。 

妙心法語:尋師訪道、尊師重道、虛心受教、法傳真意、靈脈歸源、認主歸宗、明心見性、得道真傳、超越法界、解脫輪迴、證悟道源。 學、修、行、證、悟次第修行觀,必須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凡事不能太主觀《我執、法執》,

以自我的主觀意識去否定別人的修行法門, 而沒有經過客觀歷練的求證,無形之中阻斷同修之間的法脈因緣,不能完全瞭解法界實相的真實義,真是不知《道》為何物?無知、無明造成貢高我慢,實乃現今靈修者的詬病!感嘆!無奈!

你的靈性、靈格要想提昇,就必須要經過重重的磨練與考驗,經過主神、天界審考官審核通過,才有機會往上提昇,而地球正是靈界的一個大考場,相信每個靈修者都希望~今生於修行道上能夠有所成就吧! 

我們人類常常被光鮮亮麗的表相所蒙蔽,正所謂高處不勝寒,修為不是表現在外在的包裝(表相修行),而是你的內德是否圓滿、德性圓融、佛性頓開,如何以內德引導眾生走入修行之正道,才是身為宗教傳道者該有的典範!

金丹乃是真人之元炁。子欲不堅修煉陽神之地崑崙之鄉。一心專注由外入內成就聖胎。內守胎元堅固胎嬰為仙道之宗。仙家以性命雙修、煉氣化神、煉神合虛、煉虛合道為次第法門。靈炁合一內證法界實相,。

羽化昇天、脫殼飛昇,七彩鳳凰、坤道成佛、真龍得丹、乾道成仙。聖胎法身俱足名真人。真人得丹昇天仙,仙佛法界合真意。各宗教靈性都是一樣展現妙化。而不是一直在筆尖尋佛法講道理。真修實煉現真相。

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妙根,
惟有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佛講經典三千卷,正法眼藏未明言,
末世有緣得此法,便是東方不老仙。
迴光返照心中鏡,恍如月光映幻境,
丹成迴天日光現,智慧法性印禪心。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12.2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靈性生活的十八個法則~2          

 6. 放下過去 .

*靈性生活的第六個法則是~需要擁有放下過去的能力.把過去當成一場夢,然後你就能回到當下,你將發現活在當下是不費力的.當你選擇放下過去時,你的心智、心靈才能回復到自己的當下.
 
*當下這一刻,當靈性被激發,即使是小小的火花也會轉變成光芒.而當你執迷於過去,火花將被灰燼覆蓋.活在當下並將過去的灰燼吹走.

7. 接受 .

*你必須瞭解如何去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你也許會認為是環境創造了你,但事實上是你創造了自己的環境.了知為何,然後如實接受(what is, is).接受可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接受當下是不可避免的,該發生的就會發生。假如你要它有所改變,唯有在下一刻才有可能.只有當你如實地接受事情的本貌並讓心平靜下來,如此方可有效的改變任何事情. 

*第二個層面:接受別人原本的面貌.無論什麼行為表現,都視為是他們在此時此刻最好的呈現(就算是缺點),去分析並為他們的行為尋找合理的解釋,同時讓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如此,接受將轉變成動力,環境也變得和諧. 

 8. 確認人將一死 .

*靈性生活的第八個法則是確認死亡,瞭解有一天你將死去.因為內在深處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死亡的,因此我們無法完全理解死亡的全貌;確認死亡會將你帶到當下,讓你從~帶你離開當下的細小誘惑中跳脫出來.一旦你瞭解終有一死,未來就不再糾纏你(釋放出心靈的不安、與恐懼,解除心靈的束縛).

  9. 人生無常 .

*第九個法則是~目前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周遭的狀況、環境、情緒和接觸的人都是無常的.瞭解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之後,那將有助於提昇靈性的層次,你的行動將更具有能量、熱忱和活力.

我們以為當我們承認一切皆是無常之後,將降低我們的熱忱,使我們變得漠不關心,不是的;對無常的正確瞭解會激發靈性,當靈性被激發,你將會體會到靈性提昇的重要性,熱忱和活力也就會隨之而出現.

  10. 信任 .

*去信任那至高無上、無限的宇宙創造界的智慧,它以基因、原子和分子有秩序的展現和互動,從這宇宙建構這整個創造界.

 *在整個創造界存在著一個基本的實質,一種蘊藏的智慧,一種一體性.它是充滿著活力.然而,我們卻從不把整個宇宙看成是有生命的東西,我們把一切都看成是死的事物,在我們眼裡僅有物質實體出現.

我們都知道在創造界中~有一個能量場、磁場,但我們經常把它看成是毫無生氣的.純淨的意識,是心智的根基,你和每一個人都是它的一部份,它是如此有活力的磁場.去瞭解、接受和信任這個智慧,它創造及維繫萬事萬物.這便是靈性生活的第十個法則.

  11. 創造界的一體性 .

*當人們的心智充滿壓力和緊張,就會產生論斷、分別、愛這個、不愛那個、造成疆界,如此一來就把自己與這個存在(existence)分開.與這個存在之流分隔開來稱之為疏離(separation),但它只是表面的.與存在分離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如果圓的一部份被移除,它就不再可能是個圓.瞭解到你就是這存在的一部份,至高無上智慧顯化的一個社區塊,有一股合一的力量一直都在整合這個創造界.一切都是一.這便是第十一個法則。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1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淺談修煉與修心                              

氣功修煉的過程,須要不斷地平抑自己這顆紛繁複雜、躁動不已的凡心,最終使自性顯現的過程。那麼該如何降伏自己這顆躁動不已的凡心?這就是「修心」的關鍵。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物質的世界上,心為物役,外感六欲,內重七情,要想降伏這顆凡心談何容易。“有我”,對“我”的過分執著。一個修煉氣功的人必須隨時注意 積累自己的福德,要廣結善緣。

須上結天緣,要順應自然規律;中結人緣,要養成真心誠意和諧的人際關係;下結地緣,要與萬事萬物和諧相處。這樣我們就可以與周圍世界結成一個良好的精神網絡系統。

如果我們能夠隨時隨地不斷地修持自己,不斷省察自己,我們就會逐漸地解脫對“自我”的過分執著。荀子云:“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而"《觀心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可靠修心方法,所謂“觀心”,就是放下自己的凡心,客觀的反省這顆躁動不已的 凡心,這是一種內觀自省的方法。

當我們這顆凡心躁動時,我們必須立刻警覺,必須馬上跳出情境圈外.從另外的角度觀察內心.我們的注意力就會由外而內,由凡心入真性。

這一轉化實際上是一個釜底抽薪的過程,這-過程本身將會 較大程度地削弱各種妄心。對於整個宇宙人生要採取這種「既能入乎其內,又能出乎其外地態度」,我們的氣功修煉才能逐漸進入較高的層次。

人心若有貪、瞋、癡、慢、疑的污染,在學佛、學道上就無法純真、精進。所謂修行,就是要把心中的污染,好好地懺悔洗滌。如能時時警惕自己,不貪念、不瞋怒、不自大、不貢高我慢,就能常存慈悲喜捨、以柔性地待人。

心境越是柔軟謙虛,才能夠時時聲色柔和地待人處事。修行就是要時時地反省,有錯立刻懺悔,如果知道自己不對,卻不肯承認,這就是錯誤。如果累積成一種習慣,就會自己障礙自己道業精進的進度!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3.1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