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靈修修靈禪修修行 (2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png

禪修法門⋯下篇

禪定不是用語言能講的清楚 , 也無法完全依賴文字表達出來  , 這必須要自己親身去實修 , 長期的磨練與印證 , 修到能夠自在任運融入 , 這時,才能得到禪定的三昧。

修法的時候 , 本尊是不會隨便顯現 , 本尊更不會輕易的放光幫你加持 , 入三摩地時也不可能輕易地跟你融合為一 。本尊之所以會來巡視 , 一定是修行修到將自己的身體 , 跟心靈完全交給本尊。

修行修至能夠定心於一 , 自我控制融入虛空 , 這是屬於『無記業』 。 修禪定就是『無記業』 。 這種『無記業』, 按佛陀所說的 , 是真善業。

我們可以隨喜的做善事 , 懂得把所做的善業 , 進入禪定的虛空 , 把所有的善業回歸於虛空 ,這才叫做『無記業』 。

不要故意去做善事 , 而是由自己的心靈自然而然的去做善事 , 唯有把自己所做的善業 , 全部無記不留 , 全部一筆勾銷 , 這種人才是真正的成就者 , 才是聖賢。

在密教裡面 , 必須於精神完全統一之下去修法 , 禪定入三摩地 , 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歡喜心 , 有了歡喜心出現 , 禪修者就能得到身心的輕安 。 

當一個行者精神統一的時候 , 就會把身上所有的元氣集中在一個點上 , 那麽很自然就會產生歡喜心和輕安 , 這是一種法味的快樂 。

要得到這種快樂以後 , 才能夠漸漸的集中精神修法 , 漸漸的進入三摩地裡面 , 得到一種定境 , 這種定境可以講是 『無過堅固三摩地』 , 表示將不會有退道心 , 也可以說你已經完全堅固了。 

修行一定要修到能實住虛空 , 能任運 , 自在 , 產生光明 , 才是真正的得道 , 最重要的是訓練自己的念力能夠任運。

在禪定中 , 妄念產生 , 行者是不執不惑不取 , 任它生起 , 任它自然消失 , 這是很微妙的境界 , 也算是『 止 』 。禪定能夠止妄念的話 , 行者心裡就會比較清明 , 對於一切事情~

可以看得清楚 , 行者智慧在增長 , 行者也能夠應用自己的智慧 , 在人生之中 , 漸漸得到自在 , 圓滿 , 任運這種境界 。只要妄念不生起 , 一切光明全在其中自然顯現。 

一個禪修者 , 每天必須要保持心情平穩 , 輕鬆 , 愉快 , 一個禪修者 , 他隨時隨地都在準備入定 , 三摩地是他唯一的要求 。三摩地就是『定』 , 定就是『不亂』, 三摩地就是『無事』。

Ps.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又譯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止」、「定」。

最早出自《奧義書》、《瑜伽經》中,亦為傳統印度教修行方式之一,八支瑜伽的第八支。後為佛教所吸收,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漢傳佛教經常將它譯為禪定。

在禪定之時 , 無論出現什麽樣的境界體驗 , 千萬不能執著 。不管覺受的好或壞 , 都應該將這些覺受 , 當做這是前往『法身』的道路。

一旦暸解禪定的方法 , 就能夠控制身、心、靈 , 身心相連的關係是透過本身的氣和呼吸 。呼吸停止了 , 身心的聯結就斷了 , 這種分離就是死亡 , 但是『你』 仍然存在著。 

許多的神妙功行 , 均是無上的 , 智者進入『槃』, 又從『槃』出來 , 在他的臉上有著宇宙的大光明 。他告訴世界上所有的弟子 , 

宇宙至上的大光明海 , 並非在很遙遠的國度 , 在『自我』之中便可看見 , 衹要心光發露 , 便把『自我』與『宇宙至上』合一 , 真正進入『槃』。 

禪定時感覺到全身已經有溫暖 , 或是感覺到身體很清涼 ,感覺到非常輕安 , 本身道心很堅固 , 你的光與宇宙的光開始對流 , 甚至可以進入光海 , 亦或則可以變大變小 ,

你有能力弘法度眾 , 能夠說法開示 , 這時,你已經產生智慧 , 有定力 , 這些都是修行途中的一些境界。禪定入三摩地的時候 , 行者祗有一心跟佛融合在一起 , 沒有其他的念頭了。 

禪定能夠止妄念 , 那麼心裡就會比較清明 , 對於一切事情可以看得清楚 , 也能夠應用本身的智慧 , 在自己的修行進程 , 得到自在圓滿 , 任運的境界。 

在修行禪定之中 , 能真正反觀自己內心的時候 , 可以隨意觀想自己變大變小 , 這是屬於禪定練習當中的一個項目。 

一個修行者在禪定中 , 能得到定力和智慧 。定力和智慧可以徹底地摧毀世間所有名利得失 , 愛慾苦惱的執著 , 使他真正的從身心繫縛中解脫出來。 

《禪定》是讓我們解脫束縛 , 停止鬥爭 , 放下執著 , 隨意而安的最好方法。

禪定時 , 你只要坐近師父或聖賢之旁 , 就法味充溢胸懷 , 足可解答從你心中所產生的任何疑慮。 一位修行者真正的目標是要達到『心靈』的寧靜和自我的了悟。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11.0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禪修法門⋯中篇

世上一切的因緣行止 , 都要觀察緣起 , 千萬不要被不實的外相所迷惑、愚迷 , 因為即使佛陀長久駐留在一處地方 , 許多人也會從佛陀身上 , 挑出許多瑕疵加以批評的。

我們自己要對佛法生起決定的信解 , 依正見如實觀察 , 不要輕信他人任何的妄見。不必質疑到底能不能一生修證圓滿佛果 , 也不必妄說非懂得多少的經文和密續才可以修持。

只要專心一意的修證深奧的三摩地 , 安住在三摩地中 , 必定能夠獲得圓滿。惟有佛法可以真實的利益眾生。

『妙法蓮華經』云: 『 若人靜坐一須臾 , 勝造恆沙七寶塔。』因為靜坐這一法 , 可以使我們脫離塵勞 , 使身心安泰 , 使自性圓明 , 生死了脫。一須臾者 , 一剎那之間也。

若人以清靜心 , 返照回光 , 坐須臾之久 , 縱不能悟道 , 而其正因佛性已種 , 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功夫得力 , 一須臾之間 , 是可以成佛的。 

我們心中的妄想 , 在平常的動念中並不知道 , 一到清靜修行靜坐用功的時候 , 才知道許多的雜念在不斷的起伏 , 在這妄念沸騰的當中 , 如果功行差 , 那就作不得主 , 

故難悟道 , 而流浪生死苦海中。一個禪修者 , 一旦建立起生活的紀律 , 心靈就會變得更加祥和 , 寧靜 , 這種祥和 , 寧靜即能生起信心。

禪定是把過去 , 在追逐各名利 , 潮流 , 歌舞 , 聲色場所的這種心 , 把它給找回來。其實禪定的第一個要義 , 就是把你在外面奔馳的那顆心找回來 , 這就是修煉禪定的用意。 

禪定不在於坐 , 禪定在於你的心能否安住?那麽安住久了 , 心光顯現的時候 , 這個就是開悟了。

所以禪定不一定要完全依靠靜坐 , 走路也可以禪定 , 寫文章可以禪定 , 吃飯一樣可以禪定。 其實外境干擾本來就沒有什麽妨害 , 主要的是內在的干擾才是最厲害的。

任何一個法門 , 一定要有『定』 , 沒有『定』決不能成就 , 所以禪定一定是要靠修煉而得。光看書 , 行善做好事 , 若是沒有修煉『定』功 , 還是在六道之中輪迴不息。

禪定時感覺到全身已經有溫暖 , 或是感覺到身體很清涼 , 甚至感覺到非常輕安 , 你的道心很堅固 , 你的光與宇宙的光對流 , 你可以進入光海 , 你可以變大變小 , 你能弘法度眾 , 你有「定力」 , 這些都是修行途中的一些境界。 

一個修行者一定要學會『觀空』。先觀想一個如月的小圈 , 然後把這個月亮的小圈漸漸放大 , 放大 , 放大到無盡無邊就是《空》。此時 , 行者正好禪定入三摩地 , 融入宇宙的意識裡。

觀空咒:「嗡。所巴哇。速達。薩爾哇。達爾嘛。所把哇。速都。杭。」 一個修行者在禪定時結『法界定印』 , 是能幫助行者入定的 , 所以由古至今很多禪修者在入定時選擇『法界定印』。 

『法界定印』------ 它是右手在上 , 左手在下 , 兩個大拇指互相的接觸 , 置於丹田的地方。十個手指頭就代表了四聖六凡十法界。地「小指」 , 水「無名指」 , 火「中指」 , 風「食指」, 空「拇指」。

地 , 水 , 火 , 風 , 空《右手》, 這是佛的五大。那麽眾生的五大也是一樣的 , 地 , 水 , 火 , 風 , 空也是五大《左手》。以佛的五大在上面 , 眾生的五大在下 , 然後兩個空指「拇指」相接觸代表了法界。

在密教裡面 , 右手是代表智慧 , 左手是代表禪定 , 就是智慧裡面禪定的意思。空指「拇指」相接觸 , 表示佛的五大跟眾生的五大是彼此之間互相在一起而不分開的 , 也就是由因向果 , 也有由果向因。

禪定功深的行者 , 他在禪修當中 , 什麽都不做的 , 連禪修也沒有 , 這個才叫做《一絲不掛》, 密教裡面講 『無事無心』。『無事』是什麽都不做 ,『無心』是連禪修的心也沒有。

這個時候 , 道家叫做《包含太虛》, 與自然之界完全融入合為一的狀態就產生出來。這時候 , 智慧的光明才會產生出來。 

在修行時 , 大多數的修行者是感應不到有佛菩薩的光明注照 , 就是佛菩薩的加持力 , 那是因為他們粗心 , 不專注 , 雖然也學禪修 , 但沒有實際的深入 , 或漫不經心 , 

也沒有恆心去修 , 所以他們不能感應到佛菩薩的放光加被。只有真正實修禪定的修行者 , 能夠融入虛空和本尊合一 , 才能體會到本尊的加持力 , 和宇宙法流的灌頂 。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10.3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禪修法門⋯上篇

唯有透過修煉禪定 , 才能發覺內心的真正本質與靈性 , 所以禪定是你今生給予自己最好的禮物 , 無論是日常生活中或是面對瀕臨死亡的來臨, 都極需要平靜的心和信心。

禪定和淨心的初級訓練 , 可以使學修者的心成熟開放 , 直接走上智慧和開悟的道途之徑。禪坐時 , 無論生起什麽念頭和感覺 , 就讓它如海浪般生起和消散 , 不要壓制强迫它 , 

不要執著 , 增強 , 沉溺 , 或緊抓著它 ; 不要追隨念頭 , 也不要迎接它 ; 就如海洋看著自己的波浪 , 或如天空向下俯視著飄過的雲朶。 禪定的時候 , 念頭就像風一樣 , 來來去去。

其中的訣竅就是不要去『想』 它 , 讓它流貫心頭 , 讓它自然離去 , 心要保持輕鬆和自然 , 不受到它的影響 , 讓它沒機會長久逗留 , 讓它來去無踪影 , 沒有留下一絲的痕跡在心頭。 

如果你靜坐、禪坐時 , 心與身沒有融合一致 , 你的身體就會覺得不自然 , 也比較容易產生雜念和障礙。如果你禪坐時心靈寧靜 , 富有啟發的境界生起 , 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姿勢 , 而能夠更自然 , 更不費力。

佛陀靜默莊嚴地禪坐著 , 天空在他四周圍上方 , 好像在告訴我們:禪坐時心要像天空一樣開放 , 沒有邊界 , 無拘無束。『天空』就是我們絕對的本性。『地』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生活 , 我們的心就像凡夫的心 , 看到地面上的事物就會生起執著和貪 , 嗔 , 痴的念頭。 

靜坐、禪坐閉上眼睛 , 是在靜靜的內觀自己的心靈和自性。你的內心寧靜了 , 能明明了了觀照時 , 就可以開眼凝視前面和虛空 , 靜中有定的如如不動你的心。這是《大圓滿》對禪坐視線的教法。

禪坐時 , 不要讓心有任何負擔 , 不要刻意控制心念 , 或企圖讓心平靜。不要太嚴肅 , 或覺得自己正在進行某種儀式或方法;甚至連正在禪坐的觀念都要放掉。

讓身體和呼吸保持自然 , 把你自己放鬆 , 想像成天空 , 擁抱著整個宇宙 , 一切都是很平靜自然的 。心的靜定 ------- 止。事實上 , 我們無法把自己固定在無念的狀態中。禪修的成果並不是無念 , 而是不再受念頭的干擾。

古代時禪坐的教法傳述:剛開始禪坐時 , 念頭毫無間斷地 , 一個接一個生起 , 像高山的瀑布。慢慢地 , 當你的禪定境界提昇了 , 念頭就像深峻狹谷的水流 , 然後像蜿蜒流向大海的大河 , 最後心念像寧靜沉穩的大海 , 只有偶爾興起的漣漪和波浪。

要進入禪定 , 就要創造一個寧靜 , 詳和的情境。相同的 , 只要把思想和情緒的紛亂平息 , 才可能安住於自性。當我們找到禪坐的穩定後 , 任何噪音和混亂都不會困擾我們。 

無意識地閉着眼睛 , 惱裏空空洞洞的 , 這是睡覺。閉着眼睛 , 而有知覺 , 這是靜坐的一部份。禪修者閉上眼睛 , 收歛感官的感覺 , 便跳脫出苦樂的相對世界。

閉上眼簾 , 是為了要睜開內在的眼睛 , 變成另一隻眼睛。一般人藉一雙小小的肉眼來看這世界的一切事物 , 是很有限的。 一位靈性的追尋者必須時時保持戒心 , 惕勵自己並且有恆心的練習靜坐。

在開始的階段不可期望太多。在靜坐上靈性的修練途徑其進程是沒有速成之法。現代的學者都希望能在靜坐中得到速成的功効 , 這種期望導致他們產生許多幻想與幻像 , 

並把這些當成是靈修的體驗 , 實際上這些感應只是無意識下 心靈的產物 , 並不真實。由於如此造成挫折 , 形成修行者的心智失調 , 而可能會停止繼續靜坐與修行 , 或是開始走上邪路 , 以致損害了身心 慧命及進步。

人類心靈潛藏著無限的能量。經過禪定及修行 , 行者利用這些潛在的能量 , 不論在入世或出世 , 都能達到最高最大的成就。受過歷煉的心靈 , 它能專一 , 向內在集中 , 

穿透到我們內心深處 , 還可以進入虛空及十法界(靈魂出體、出遊)。這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優良的 , 最精細和最強的工具 (武器) 。一個修行者要學習安靜下來 , 學習不說話 , 學習用心眼去看 , 用心耳去聽! 

聖人 , 瑜伽行者和靈修的大師們藉著深沉的靜坐來服務這個世界。他們利用一切交通方法中最精細的方法在靜寂中運轉著 , 幫助學生或眾生解決困難。 

一個學生若能全心 , 全意 , 全信地修行 , 那麽上師就會移走擋在他道路上的障礙。一個學生的悟道是經由上師和弟子彼此相互努力的成果。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10.3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該如何修行?~下篇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邪說」與「異端」…等等的名詞出現呢?那就是每一個人常常誤認為自己的說法是「正說」,所以才會指責他人的說法是「邪說」,誤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端」,

所以才會指責他人的觀點是「異端」,這正是目前宗教的通病,也是許多信教的人累世輪迴投胎都無法悟道的主因,為什麼呢?

不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些人「太執著」的原故,古德有云:「執著是修行悟道最大的障礙」修行人又豈能不深思呢?
    
目前全世界的政治人物與一般民眾也都是因為落入陰陽兩端之其中一端,故世界從古至今皆動盪不安,這正是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應該修行悟道的主因了,

所謂「民主」與「專制」、「統一」與「獨立」、「國際化」與「本土化」、「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愛情」與「麵包」、

「男女平等」與「女男平等」或「生男好」與「生女好」…等等的觀念,都是標準的「邪說」與「異端」,若執著在任何的一端,則紛爭必起,

小的問題可能會造成雙方的對罵互毆,若是大的歧見那很可能會導致內戰或世界大戰,宗教又豈能再陷入此兩端的巢臼之中而無法脫離呢!
    
其實修行跟信仰什麼神佛完全無關,否則釋迦牟尼佛與老子他們又是信什麼神佛才悟道的呢?修行也跟加入哪一種宗教信仰完全無關,世界上迄今又有幾個仙佛是因為信教才悟道的呢?

修行也跟「出家修」與「在家修」完全無關,因為成聖 成仙 成佛的古聖先賢們,有人在家修悟道,也有的人因為出家修而悟道,所以執著在「出家修」與「在家修」的哪一端其實都是在自尋煩惱。
    
那麼修行人在修行期間到底應該要「吃素」或「吃葷」呢?這種問題更是無聊,您看看釋迦牟尼佛與老子他們平時都吃什麼你就跟他們吃什麼就對了,

世界上迄目前為止有幾尊仙佛是因為「吃素」或「吃葷」而悟道的呢?如果沒有,那我們為何要執著在「吃素」或「吃葷」這個沒有意義的問題方面呢?只不過徒增自己修行期間的困擾與罣礙罷了,不是嗎?
    
其次談到要在哪裡修行最殊勝,如果有人自稱說在他們的教堂、佛堂、道院、寺廟、講堂、清真寺中修行才能悟道或他們的道場最殊勝,那麼您就不必到那裡去修了,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人智慧太低,恐怕無法啟發你的靈性,所以跟他們學習不但不容易悟道,而且還很有可能還會被他們的偏邪之說所誤導。
    
世間無處非道場,宇宙中又哪裡沒有真道呢?因此又何需一定要去哪一處道場修才能悟道呢?家庭、社會、學校、商場、機關、公司、

工廠…等等地方哪一處沒有道隱含在其中呢?我們會到某一處道場去修行,那是因為我們與那些道友有道緣或與那裡的神尊有因緣的緣故!

並不是說一定要到哪一處道場修才能悟道,如果到那些自稱最殊勝的道場修行就能悟道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哪一個人不能悟道呢?
    
宇宙之間的萬事與萬物處處都有陰陽,而有陰陽的地方也就有對立與融合,對立的人就是沒有悟道,融合就是圓滿也是道!

人之所以會有衝突、爭吵、對抗甚至計較,那是人們認為太軟弱會被他人看貶,如果不計較就會損失自身的利益!

如果他們對於宇宙間萬事與萬物的哲理能夠看得清、悟得開或想得透,那麼他們的內心又怎麼可能會有煩惱與困惑呢?

萬法由心生,萬惡由心造,萬魔亦由心起,每一個人只知道自己家裡的田長出了雜草就要去除草,以免田園荒蕪會導致農作物收成不好,

但是自己的心田充滿了雜念卻不知道要將雜念清除掉,如果一個人滿腦子都是雜念,那麼他心中的正念又哪裡有存在的空間呢?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4.12.1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該如何修行?~中篇                                  

到底要如何修行才是正確的方向呢?其實真經是沒有「文字相」的,而真理也是沒有「語言相」!為什麼呢?因為道是「活用的」哲理,

而各宗教法門那些文字經是「原則性」的觀點《不是規則性》,所以無法適用於每一個人,宇宙間的萬事與萬物本來皆是「負陰抱陽」,

而中間的那一處最圓滿的平衡點才是「道的精髓」,所謂中間的那一處最圓滿的「平衡點」不是指從正中間切下去對分一半的那一點,而是讓所有人都感到圓滿的那一點或是那一種感覺。
    
舉個例來說吧,每一個家庭在某一特定的時機都會遇到「分財產」的問題,但同樣是在分財產,有的兄弟姐妹會到法院去對簿公堂,有的會發生暴力衝突,殺的你死我活,

有的則會怨恨難消久久不能釋懷,但是有的家庭卻能夠分的皆大歡喜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紛爭,其道理何在呢?因為如何分財產是「道的哲理」而不是「法律問題」或「兄弟情誼」所能解決的。

每一個家庭之子女對這個家庭所作出來的貢獻不一樣,對這個家庭所傷害的程度亦不同,同樣的道理,父母對每一個子女之感情與喜愛程度也有差異,

而子女本身之經濟狀況也是有所差別,如果再加上每一個人的貪念、修為、個性、觀點、宗教信仰與未來規劃等因素,那麼如何將財產分的很圓滿就是一門大學問了。
    
如果以 有幾個子女劃分成幾等份去抽籤,平均分配財產,則在子女都能看開不計較的情形之下這是可行的,但如果遇到會計較的人那就不可行了,

因為房地產的位置、大小、價值、發展潛力…等等因素都會形成爭執的焦點,所以任何家庭要如何分財產所採取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不管怎麼分「結果圓滿」卻是每一個家庭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那一處分得最圓滿的平衡點就是。 「道的哲理」,也是每一個人都要去學習與體悟的精髓所在。
    
修行亦是如此,每一個人前世與今生之因果、悟性、道根、積德、造孽、觀念、執著點、興趣、因緣…等等因素都不一樣,

但是要證道 、悟道、成聖、成仙、成佛以使自己的靈體脫殼飛昇,永遠脫離苦海的目標卻是一致的,那麼每一種宗教的經典教義內容對該宗教的信徒而言卻都是一樣的!

宗教法門如同一所醫院,法師如同醫生一樣各有自己的專精,各有自己所學的科系,信徒如同病患一樣各有自己不同的身體狀況與病情,

而宗教的經典、教義內容就如同那些治病的~各種不同藥效的藥方一樣,如果醫生用對了藥方,那麼就能治好病患的病,但是如果用錯了藥,則不但無法醫治該病患的病,說不定還會讓這一個病患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呢?
    
因此同一個醫生開了同一種治肚子痛的藥方出來,這種治肚子痛的藥方真的能治好所有肚子痛的病患嗎?當然不可能,因為「肚子痛」只是一種表相,

它可能是胃痛、直腸痛、腹膜炎、十二指腸炎、盲腸炎、食物中毒、胰臟炎…等等疾病之徵兆,所以醫生若初步斷定肚子痛是因為胃部所引起,

這些說法其實都只能當做參考而已,病患千萬不能信以為真,還是要將自己身體內真正的問題都檢查出來才能對症下藥,否則若亂服藥或是服錯藥那是會鬧出人命的。
    
修行亦是如此,一個傳教者在佛堂或電視的宗教頻道上針對某一部經的經文內容在講經說法,佛堂裡面或是電視機前那些不同道根與悟性的聽眾們所聽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可能如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樣聽了之後突然開悟,有的人可能會如神秀等一千多位僧侶一樣,不但不能開悟,反而更執迷不悟,

因此所有修行人千萬不能將各宗教那些講經說法的名師,當成了啟發自己靈性的明師,否則自己的靈體有可能因而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而不自知。
    
某一些法師說「放生有無量的功德」或「千萬人念佛千萬人往生極樂世界」,這種說法真的是正確無誤的嗎?我想認同或不認同此觀點的人一定都各佔有相當的比例,為什麼呢?

因為每一個人的道根與悟性不同也,但是若大家對這種說法都深信不疑的話,那麼可能會誤導很多的人永遠都無法悟道!

說話的內容如果是偏離了正道與真理的話那就是一種「偏斜說法」,他們這種說話的內容與觀念也就是如同一般社會上所說的「公說公有理」

或「婆說婆有理」的普通道理一樣,也是如同「吃素有無量的功德」、「唸經可以消除業障」或「出家有殊勝的功德」…等等爭執的議題一般,都不是一種真理。
   
「吃素」與「吃葷」哪一種觀念較為正確?「出家修」與「在家修」哪一種修持方式比較能夠悟道?或是「唸經」與「不唸經」哪一種修持方式才有無量的功德…等等爭執的議題,

都是標準的「兩端」,因此只要落入這兩端的其中一端之說法其實都是標準的「偏斜之說」,這種偏於一端的觀念更是導致目前全世界或各國社會動盪不安的主因!

~~未完待續~~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4.12.1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該如何修行?~上篇                                 

目前全世界有億萬的人信仰宗教或是在修行,但他們卻不一定知道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是否是為正信,所修行的方式是否正確無誤,

當然也有成千上萬的人想要修行但卻不知道該如何的修行才能悟道,而另有更多的人卻完全不知道修行到底為何物或人類今生之中為什麼一定要修行,如果是如此的話,

那麼就要好好的深思了,否則我們不但今生有可能會白來一趟,說不定靈體來世還會墮入畜生道、餓鬼道與地獄道等三惡途之中,因而流浪於生死之間而永世不得解脫呢?
    
在選擇修行的宗教信仰與修行的方式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先瞭解何謂「修行」或為什麼一定要修行?瞭解了之後才不會產生偏差的修行,

或自己根本沒有在修行卻誤以為每天都在修行,「修行」就是指改變自己以往錯誤的觀念與行為,改掉累世的習氣、秉性使之漸漸的~

趨向於中道,並將所悟出來的中道哲理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與做人、處事方面,以解決自己身心所遭遇之困境,

而使自己的靈體能永遠的脫離苦海與生死輪迴漩渦,因此修行的主體是自己的「身」、「心」、「靈 」而非別人。
    
其次談到每一個人今生為什麼一定要修行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每一個人的靈體若附著在有形物質界的軀殼之中,那麼他這一生之中就需要為了這個軀殼之生存、名利、物慾、保養、

享受、給養、美化或毀壞而忙碌不已,而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靈體有可能受了自己內心的物慾、貪念、嗔心、恨意之誘惑或影響而指揮肉身去做惡、造孽與積業,

如此靈體便會墮入畜牲道、餓鬼道與地獄道等三惡途中,因而在累世之中產生惡性循環而使自己的靈體永遠陷溺於苦海之中而無法脫離。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寵辱章有云:「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萬靈蒼生皆係靈體與肉身之組合物,

因此有肉身才會有酒、色、財、氣之罣礙,許多的人執著「有我」,因此肉身受不了一點點的羞辱與刺激便會動氣而造業,又執著於有形肉身之保養,

因此一生之中不知耗費了多少的時間與金錢在保養這個色身上,但是從古至今又有哪一個人的色身在百年之後不會毀壞或腐敗呢?

因此自己的靈體若不求解脫,則每一世都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肉身在等待此靈體去投胎,甚至還會比今生更低更弱勢! 

《靈體必須借由修行來提昇靈能、與淨化》若是一生都這麼的忙碌於名聞利養的生活當中,那麼靈體還不是一樣陷溺在苦海之中。
    
因此每一個人修行最終之目的,就是讓自己的靈體能借由修行來淨化、提昇~不至於耗弱靈能!不管你今生能否悟道、能否證道,

都由衷的希望每個個體都能不虛此生來世間走一趟!基於這個觀念我們就應該仔細的思考一下,什麼樣的修行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修行方式,如此才不會枉費我們這一生的修行時間。
    
全世界最早的宗教是在二千多年前才創建出來的,但是在宗教尚未創建出來之前就已經有無數的人在修行,也有很多的人修煉有成而成佛成仙,

否則釋迦牟尼佛與老子他們又是信仰哪一種宗教才悟道的呢?所以想修行不要被這種問題或假相所迷惑。
    
那麼想修行的人能不能去信仰宗教呢?當然能,因為宗教是一種修行的助緣卻不是修行的目標,但它卻是心靈的依靠!

你將有關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義、修行的方式或應該信仰什麼宗教最好…等等問題,去請教各宗教不同的法師或神父等傳教者,

所獲得的答案絕對不一樣,有的甚至於還完全相反!為了因應眾生的根基而衍生出各種宗教法門的經典、教義 、教宗及傳教者的產生!

~~未完待續~~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4.12.1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如何自度與度人?~下篇                            

那麼何謂「自淨其意」呢?「自淨其意」的「自」字是指自己的意思,而「淨」字則是指清淨或淨空之意,而「其」字也是指「自己」的意思,

「意」字則是指「意念」而言,因此整句「自淨其意」的解釋,就是心中袪除所有的妄想與雜念,使自己的意念清淨之意,也就是說眼見宇宙間任何的事或物不會產生分別心、

比較心、是非心、貪婪心、愛慾心或嗔恨心…等等的人心,耳聽任何的聲音,自心也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一切隨遇而安、如如不動。

那麼又何謂「一念不生」呢?「一念不生」就是自心保持上蒼最初所賦予嬰兒當時之狀態,因此遇任何事情不起心動念,寵辱兩不驚,動靜兩無礙,

時時保持一顆平常心與清淨心,所謂「平」就是沒有起伏之意,而「常」就是不會變異的意思,「清」就是無染,「淨」就是無著,也就是保持一種中庸之思維。

那麼為什麼要自度才能度人,自覺才能覺他呢?因為自己已經悟道之後才能使本身之靈體由癡迷的此岸經過苦海、色海、煩惱海而到達覺悟之彼岸,如此才能算是得度,

自己已經覺悟得度才能稱為「自度」,因為自度的人已經悟了道,所以他的觀念與行為才會保持中道思維,也才不會偏斜,如此去度人的話才不會誤導其他的修行者或眾生。

「自覺」亦復如是,對於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現象,由原來真假、善惡、是非、對錯不分的癡迷現象而到了已經完全清楚與明白的境界就是「覺」,

自己如果不先自覺,那麼又如何能覺他呢?一個未自覺的人他所有的觀念與言行就會產生偏差,如此的話便會將假理當成真理,將善心當成道心,將人性當成佛性,將慈悲心當成大慈大悲心,將愚夫當成大師在崇拜。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兩者的境界差太多,前者是「迷」,而後者是「覺」,因此若兩者之差異之處分辨不清楚的話,那麼他就是一個標標準準的凡夫俗子,

既然他是一個凡夫俗子,那就表示他這個人還沒有自度,所以還不夠資格出來度化他人,因為他也還沒有自覺,所以也還不夠資格出來使他人也跟著覺悟。

但是目前各宗教法門的經師卻大部份都是這種未自度也未自覺的人出來講經說法,導致目前宗教的各項活動產生世俗化、商業化與綜藝化之現象,

讓僧俗二眾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在修行,但實際上所做所為卻又跟真正的修行背道而馳,也使眾生漸漸遠離了真道。道本自然,所以人心刻意去造作之言行就不能稱為「道」,

目前的修行者有太多的宗教圖騰、修行的表相、故意做善事、神佛的過度崇拜或商業化的宗教活動現象,這皆是那一些沒有自度與自覺的人所做出來的結果,所謂「入世」兩字是指「身入世」而不是指「心入世」,

而所謂「出世」則是指「心出世」而不是指「身出世」,也就是古德所說的「身在局中,心在局外」或是「肉身在塵,法身出塵」的境界,並非讓自己的身與心都陷溺在世俗之中,否則又如何能解脫呢?

惠能大師有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增一阿含經》有云:「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

這兩句話已經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像端坐在蓮花的雕像一樣,隱喻佛就是指那些心已經出離三界的人,其修行過程猶如蓮花出污泥、污水、濁氣而不染之意。

污泥形容欲界,污水形容色界、濁氣形容無色界,蓮果隱喻果位,因此端坐在蓮花座上的佛像就是隱喻祂們的心已經超越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等三界之考驗,並悟道而證得佛果,凡間所有成佛的人都是這樣修上去的!

「佛」字是一個隱喻字,「佛」字是由「弗」字與「人」字等兩字所組合而成的,「弗」字是指沒有、不是或無的意思,而「人」字則是隱喻人性,因此沒有那些人性的濁氣與罣礙,

清淨之炁體就以「佛」來隱喻即是此理,已經袪除分別心、比較心、是非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與嫉妒心…等等人性的性,

就是我們世人的本性或自性,本性或自性就是佛性的別稱,只有佛性沒有人性的清淨靈體就稱為「佛」,故稱為「自性佛」。

大公無私、不偏不倚、大慈大悲、無善無惡、至道至德、無佛無魔、無是無非、無人無我…等等的心就是「天心」,「天心」也是佛性的一種別稱,因此只有具備佛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佛,

若尚有一絲絲人性的人,那他就還是一個標標準準的「人」,既然是「人」那又怎麼能成為「佛」呢?人有人性而佛有佛性,道理非常簡單,只是看我們做得到或做不到而已。

我們很多的修行人很奇怪,表面上說要度自己的靈體解脫,但實際上起心動念之後,卻去做了一大堆的善事或惡事,來逼迫自己的靈體墮入凡塵去輪迴,為什麼呢?

因為世人做善事就要輪迴凡塵去受善報啊!那麼!同樣的道理,那些做惡事的人其靈體難道不要輪迴凡塵去受惡報嗎?既然靈體要去輪迴,那又如何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呢?不是嗎?

不是說做善事可以積功德消除我們世人的業障嗎?那可不一定,為什麼呢?因為只有真正的善事才能積功德消除業障,假的善事~

不但無法積功德消除業障,而且可能還會造業使自己的業障越來越重,這話怎麼說呢?因為「真善」才是善,但「假善」卻是惡啊!

「慈悲心」與「大慈大悲心」是兩種完全相反的境界,其實道心、天心、佛心、仙心或直心就是「大慈大悲心」。

世間的萬事與萬物本都是負陰而抱陽,利弊參半,福禍相隨,行善其實也是在造惡,造惡其實有時候卻是在行善,一切要順其自然,不要用人心去造作。

「善心」不是「道心」,行善也不見得就是在修行,但大部份的宗教卻都是停留在「勸人為善」的教化階段,那都是凡夫的觀念,沒有超凡是不能入聖的,沒有仙格是不能位列仙班的,

同樣的道理,沒有佛性也不能成佛,因此各宗教所有的經師一定要先自度才能去度人,先自覺才能去覺他,否則一言一行都是在誤導世人,那麼一生之中所造的罪孽就匪淺了。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4.12.1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如何自度與度人?~上篇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有云:「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那麼何謂「迷」?又何謂「悟」呢?所謂「迷」係指對宇宙間人事物的正邪、真假
或虛實無法正確的分辨出來,

但卻一味的盲從或信仰之意,有此種現象者皆稱為「迷人」,而「悟」字即是指對宇宙間人事物的正邪、真假或虛實已經非常的清楚與明白者謂之「悟」。
 
雖然說「迷時師度」,但是如果要度人的這個「師」他自己本身也沒有悟道,那又如何能去度化他的信徒呢?這種現象不是以盲引盲或是有如盲人騎瞎馬,臨淵不知險嗎?

如果有這種狀況發生那怎麼辦呢?所以這一個「師」字不完全是指人而言,大自然或宗教的經典、教義、道書無一不能啟發世人之悟性,也無一不是我們世人之師也。
 
古德有云:「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有人認為不是佛不願度眾生,而是眾生執著不給佛度,因此儘管佛是如何的慈悲為懷,

或是儘管眾修行的大菩薩如何的慈悲為懷,但是這些癡迷的眾生卻不願意去接觸佛法、道法,他們內心的執著性那麼強,因此佛又怎麼有辦法去度他們呢?
 

平時若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師長,不重視聖道,那就與佛無緣!就算是他本人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識也沒有用,為什麼?因為他連聽都不願意去聽聞佛法、道法,

那當然就不能接受佛法、道法或吸收善知識所說的話了,就算是去看經典也是看不懂的,因為他們會把經典內容的意思看歪,聽經也是一樣聽不懂,因為他們會依自己的想法去揣測經文內容的意思,因那不是經文真正的含義。

以上的大德對於「佛度有緣人」這一句話雖然都有自己的看法,聽起來也蠻有道理的,但事實上他們都將「佛度有緣人」這ㄧ句話誤解了!

其實這個「佛」字真正的意思是「覺悟」,而「度」字是指度化或是指由癡迷的此岸覺悟之後經過苦海、色海、煩惱海到達覺悟之彼岸之意,

而「有緣人」這三個字是指所有尚未悟道的凡夫俗子而言,因為已經覺悟的人他們早已經登上彼岸了,那又何需什麼佛或佛法來度呢?

為什麼說「有緣人」這三個字是指所有尚未悟道的凡夫俗子而言呢?要瞭解這一句話之真諦就要先瞭解這個「緣」字的真實義,否則很容易就會悟錯意思!

那麼何謂「緣」呢?在佛教的《緣起論》之中談到「緣起性空」的思想,所謂「緣起性空」概要言之就是說一切法由於無自性,因此得以隨緣幻現;而眾生所幻現出來的一切法,

雖然歷歷在目,但是卻如夢幻泡影一般,如露亦如電,因為宇宙本是空相,所以所謂的「有緣人」即是指那些心未清淨,但他的心中卻常存在一些緣起緣生與緣盡緣滅幻相、雜念與罣礙之人,那不是指所有的凡夫俗子又是指什麼呢?

因為這種「有緣人」的心中濁氣、幻相、雜念、煩惱與罣礙非常的多,所以仍然尚未覺悟,故惟有將這些心中的濁氣、幻相、雜念、煩惱與罣礙,一一的由癡迷的此岸覺悟之後~

經過苦海、色海、煩惱海度化到覺悟之彼岸去,惟有如此,他們才能真正的覺悟,這正是「佛度有緣人」這一句話的真諦。

佛法是一種「心法」,也就是說所有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之文字內容的第一義諦,都是要用「心」去悟才能悟出來的,而不是用「凡眼」去看經書就能看得懂的,

更不是用「肉耳」去聽經師講經說法所翻譯的那些表面意思就能聽懂佛法,否則佛法不就是跟一般的「世間法」一樣嗎?又豈能稱為「心法」呢?
 
萬法唯心造,萬識由心起,因此眾生只要消除了最初起心動念的這個「因」,那麼當然就沒有爾後「萬法示現」或「萬識緣起」的這些「果」出來了,

如此的話,那凡夫俗子的性不就能回到他們原本清淨無染的佛性了嗎?佛性人人有,只是被凡心遮蓋罷了,袪除了人性即能顯現出佛性。
 
金剛經有云:「凡夫、如來同具佛性,迷了即是凡夫,悟了即是如來。」就是這個意思,也許有些人對「凡夫、如來同具佛性」這一句話不是很瞭解,

我們可以試舉一例來隱喻之,例如汽水、污水、硫酸、果汁、冰塊、液體農藥與海水原來都是由水分子所組成的,而原來無味、無臭、無酸與無毒的水分子猶如世人最初一塵不染的「佛性」一樣,

但這些水分子由於因緣之聚合,到最後卻變成汽水、污水、硫酸、果汁、冰塊、液體農藥與海水等污濁程度不同的水,這種現象猶如目前凡夫累世輪迴所產生的不同心性一般,

但所有的水最初都是純淨無染的「水分子」啊,這與世人最初都是「佛性」到最後因執著事物之程度不同,而成為心性不同的凡夫不是同樣的道理嗎?

成「佛」其實可以自求,不需要再去求助於任何的外人,那麼眾生為何不能頓悟成佛呢?主要是一念的「迷」與「悟」之差而已,

一念若覺眾生即是佛,一念若迷佛即是眾生,那麼修行人應如何自度呢?其實只要靈體能量提昇到完全能夠「自淨其意」(此時已能~

完全的度化自己身上的所有細胞記憶,亦可稱之為已證得清靜法身佛)或是「一念不生」(此時已證得圓滿報身佛)的境界即能脫殼飛昇立即成佛。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4.12.1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行之目的                             

心為一切行為之根本依據,心之作用猶如道之作用,可正向,可負向,皆由源頭之作用、心念意識之串連產生意識形態的呈現,

而作為行為之根據,因此人之行為作用可說是人之心、識現象之反映而已。然而現今一切眾生只會由外相去分判一個人之善惡是非,

甚難深入探究行為背後之心念意識作用又是如何,則容易因為個人之好惡來論斷對錯,造成對於事物之錯誤決定,甚至誤解事務之真相。

修行之目的為何?

即是欲提昇、淨化、進化自身之靈性昇華。雖然修行之方法甚多,但就以當下之宗教教義,多半著重於有形有相、有為之法,

鮮少見到一個宗脈是真正來深入探究生命之真相,由根本輪迴之主因來參透。唯有真正明晰輪迴迷障,方能破迷、修真,入於清靜境地。

須知修行之人離此心法,皆不能稱之為修道者,充其量亦僅是宗教之信仰者、擁護者而已。修道者與信仰者、門徒,層次上有極大之差異。

一者能脫離輪迴,一世成就如來清靜法身,一切無礙,一切清靜,一切圓滿具足;而宗教門徒僅是鞏固宗教組織形成之成員而已,

一世庸庸碌碌、汲汲營營的跟隨、遵從,終日為了有所為、有所求、有所目的地忙碌於一些宗教活動,行使諸多有為法,頂多僅是累積來世之福報而已。

宗教設立之目的,原本是諸天仙佛佈化真理之有形道場,及有德有道之明師來代天宣化之機構。然而在現今科技發達的五濁惡世當中,

我們的身心靈受到了凡塵俗世這大染缸所影響、迷惑。原本 上蒼垂下之回歸天梯(道場),亦難免受人心之不良作用而變質,失卻了原本清靜之本質。

宏法傳道最主要之任務乃是在於~破除一些宗教之不良教義,防止無知修子因善良、純真而受到不正確之觀念所誤導,不再勞民傷財而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宏法引導悟參玄,靈脈源頭相合契,
聖凡雙修性理參,得道修法智慧圓,
法傳引渡證心法,信解行證悟禪機,
天授口旨傳法義,密法心傳誓願行。

《只要法門正確、靈源靈脈接得對,任何宗教、派門均能教導出超群有為、有德之修子》。

一生一世盲追求,可惜不識主人翁;
心力盡出一場空,不堪回首心濛濛。
上蒼慈憫有心人,開宗立脈大道弘;
智慧之人明真假,認理歸宗靈覺通。
人世短促須珍重,身入道場要慎重;
佛乘法門實難逢,有緣參與福德隆。
承辦殊勝大使命,秉持道心顯佛性;
因時制宜行佛事,內功外果當世就。

無上心法,佛乘佈化。明師指引,回皈本家。
出世真諦,合契純一。入世行道,圓滿如意。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25~~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行次第考驗                                  

其實眾生的靈質是與生俱來,人人皆有,只是差別在於感應的強弱。 有些修道子感應強一點,能感應到一般人感應不到的,甚至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此現象有好亦有壞,就如同所有的事物皆有正反兩面。 

也因如此,磨難與考驗比一般學修者多更多,無法承受的,不是自殺、就是精神異常、神經質、人格分裂…等,這些是負面的結果。

修行的必經過程: 魔考、魔擾、魔障,如果您把它當作障礙,那它就是魔障,如果您把它當作考驗,那它就是魔考,若能靠自己走出來,就能比一般人更了解(身)(心)(靈)的意義,在往後的日子裏,更能將心比心的來引渡有緣之人,這是正面的結果。

靈擾或靈動的方式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其實原因不盡然相同。 列舉下列幾種:

1.因果業障
冤親債主假藉神佛之名,鬆懈修道子之戒心,不知不覺中引導修道子走向自我毀滅之路,待驚覺發現時,已情財兩失,一無所有,目的讓你生無可戀,燃起輕生之念。

2.心魔
心正魔難生,內外皆不侵,心會生魔之眾生,起因大都心術不正,戀慾執迷,迷失真我,讓魔由心生,自造兩我,尤如將內心的善與惡~

分割成兩人,無論做善事或惡事,內心皆會搖擺不定,甚至也會假藉神佛之名,讓你相信祂說的是真的,要你照祂的話去做,不做就會有不幸的事降臨,藉以恐嚇你。

3.元靈
元靈之強弱有分先天與後天,《先天》乃是元靈下凡前所修之靈力,《後天》乃是肉身所修之靈力,彼此可謂息息相關,但因身處凡塵,所以最後取決常在肉身,

就算是神靈分靈之元靈,若肉身一樣不修,執迷情慾,元靈也無可奈何,只能用靈動或感應等方式來讓你~知道祂的存在與心情,而流淚是祂們最常用的方法,感嘆肉身之癡迷不悟啊。

4.陰靈
一般指屬陰之靈,人往生之靈,動物之靈皆可算是,若是一般的好兄弟,只要請主神作主幫其引渡即可,若是遇到冤親債主怨恨極深,亦或是眷戀世間不去之惡靈,

便要先了解其中原由,與其解冤釋結,因為有的最主要是要討命而不是錢,而動物之靈大都只要超渡便可,只有少數陰靈是有其特別目的(有冤屈代申或要事相託以了心願.....等)。

5.陽靈
一般是層次較低階之神靈或善靈,較高層次之神佛是不會附體人身的,如同已經成年之人,要穿嬰兒之衣物行事,本末倒置,豈不怪哉。

所以會附人身辦事之陽靈,大都是功果未成,借人身修功德,以求證得果位,或是求得更高之神職,一般以太極神靈居多或是尚未受封神職之善靈。

若無法分辨得出是否~為高層次的神靈所下凡,你可以考慮以能量磁場的強弱來判斷,舉凡高層次的神靈降駕時,周遭的氣場能量定會加強~

凡是敏感體質的人均能感應得到,若是感覺與平常無異《有時是自己的世靈因過去世有在修行,已經累積某方面的能力,但並非是真正的神靈降駕,但祂假藉神名而欲辦事,這在我們問事的過程中,也曾經遇到過;

擔心點明說白了之後,會打擊到修道子,只能婉轉的暗喻,但這就要視個人的業障輕重、心性調整、及是否開悟而得以理解》有以上的問題就需再多方面的評估、印證、考核。

而較高層次之神靈極少以本尊現身渡世,大都是其座下弟子下凡辦事,但其名號依然是用其師尊,所以眾生若知其因由,便會了解為何各地辦事之乩身,會有法力高低之差異了。

而高層次神靈下凡辦事,通常會以文言文開示、唱導《出口成章》,查事情也是直接以靈通方式傳導給辦事者,或是在辦事者腦海中顯相感應得知,藉此來解決眾生之問題,與神靈附體辦事之方式而截然不同。

所以修道子若是遇到靈動之情形,應先靜下心來,謹慎求知因由,莫一聽自稱是某某神佛便滿心歡喜而失去判斷之心,倘若不是真神佛豈不是自愚愚人,也莫急著去宮廟堂詢問,否則問五間五種解答,豈不是讓心更加混淆迷惑。

『在修行一段時間後,上面多少都會給我們一些考驗,就像我們讀書時也有大、小考試一樣,看看我們對於目前修行的進度如何,

這也就是所謂的"魔考"《磨考》,考看看對於修行是不是有堅定的信心,就像佛陀即將得道成為覺悟者時,魔王也要來考一番。

而魔考跟靈逼體感覺上很相似,但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靈逼體就是先天靈該修之人,還不知道要修,或是不知道該怎麼修,

亦或是有天命之人,忘記自己的天命,或是不知道怎麼從事我們的天命,而靈逼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人去走上正確的修行路,或是正確的從事自己該執行的任務。

而魔考《心性考驗》主要是考看看對於人生是否還有執著,對於酒、色、財、氣、愛、恨、情、仇等等。但是又跟靈逼體有很大的不同,

譬如說財考,當靈逼體時會讓工作事業什麼都不順,作什麼都失敗,做什麼賠錢,而負債累累。而魔考不會讓人負債,反而會讓人突然~

得到一大筆錢財,看看對於財富的看法及怎麼使用,會不會退失道心,從此奢華過日呢。

因為先天靈都是有任務在身的,都有很重要的事要做,所以先天靈已經走上修行之路後,應該是要開始幫助別人了,如果整天忙著賺錢,

還要為三餐打拚,那真的不是魔考,而是還在靈逼體的階段,也就是很多先天靈把魔考跟靈逼體搞混了,那又為什麼修行那麼久了,

還在靈逼體的階段呢?可能只有一個原因,修行沒有走在正法上,有可能走偏了還不曉得,上面在逼你走正路,你卻覺得上面在給你考驗。

當初魔王要考驗佛陀,當然是派出絕色妖媚的美女來誘惑佛陀,而名氣也是如此。所以魔考是給人很好很好的生活條件使人墮落,

而靈逼體是給人很壞很壞的生活條件,使人想去找出答案,而走上修行之路,所以靈修之人對於這二者要分清楚,對於判斷自己有沒有~

走在上面安排我們該走的路上,是很好的指標,如果是魔考,那考過就好了,那如果還是在靈逼體的階段,就該認真檢討自己是不是有走偏了。

最後要記住,諸佛菩薩都是慈悲的,絕不會是逼人走上絕路,只要好好修,生活一定會過得去,但是也不會太好過到什麼都不用做,而每天閒閒不知道怎麼過日子。 』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2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e.jpeg

如何達成進入修行的設定目標             

從踏入修行,修靈之後,如何達成進入修行的設定目標,這與當初自己進入修行修靈的行列動機與走的修行路線有關:

1.簡易的修行:藉靜坐,禪坐,念經,抄經,讀經持咒,持戒忍辱,修口修心修行為,修身養性,修品行,修智慧.

2.修靈修道行:藉由靜坐,禪坐,禪定,及熟讀已證道仙佛的經典、戒律、法則、善知識、閉關...等方式修靈及提高自己的《道行》或靈通能力,但我們希望你的初發心是為了淨化靈體與提昇靈格而修,而不是為了靈通而修.

3.勸世,醒世,濟世,救世,修功德:當神明代言人,靈媒安宮救世或通靈濟世,或宏揚道法佛法,基督教義..等, 傳道,授業,解惑,濟世,救世...等等,累積功德!

三條路看似是不同修行路線,但修行到某些階段,能力及境界達到一定程度,或者自己悟性高,領悟力強,皆可由修行修靈轉為修道與悟道行列.

尤其一開始走向第3項的道路最快進入修道與悟道行列, 而且只要有心,第1,2 項之修行也皆在涵蓋範圍,只是走這條路,一開始心裡就要有所準備:(想修行要有被磨難,遇難關,過考關,以及看淡紅塵的心理準備) 

 
從修行,修靈路線, 轉為修道與悟道路線, 有些觀念及做法一定要具備,否則,無法從規律的修行修靈,轉成修道與悟道之路線. 

悟道其實沒那麼困難或複雜,"悟"就是吾心,道就是道理,道義,宇宙萬物之間的道理,道義,所以悟道簡單來說就是:

=>我的心了解及參透宇宙萬物之間的道理及道義.

老天無口, 藉事開口,上天會利用各種機會讓人們去了解事情,領悟事情,只是一般人忽略了, 或不知其意,許多問題老天不會告訴你題目,也不會告訴你答案,只待有心人去破解,去領悟,去發掘問題!

這就是一般人常掛在嘴上的事------悟道,好像悟道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事,其實就在你我日常生活中,自己去發掘問題,自己去找答案.......

自己去發掘問題,自己去找答案! 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就是悟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所以才說,道在心中,道在人間,道在人群之中,道在日常生活裡,修行人往往離群索居,或藉由念經 靜坐 苦修 冥想,想要成道悟道,這是背道而馳的做法!

無法在日常生活裡,在人與人相處之間累積智慧跟人生經驗及歷練, 又如何能增長智慧跟知識呢?無法增長智慧跟知識又如何能修道及悟道呢?

修道與悟道初期看似兩件事,其實到後來是可以二合一的,修道在一開始可以從已知的道理去修行, 去奉行,去執行,就像上述所寫的進入修行修靈的行列動機與走的修行路線,遵循及奉行去做,達到一定程度,即已達到初步修道(含修行修靈)的門檻了.

從別人領悟的事情,開啟自己的智慧,增加自己的認知及常識,或專業,進而遵循及奉行去做,也能達到初步修道的門檻.

修行修靈達到一定程度,或達到初步修道的門檻之後,自己能夠領悟, 開悟,《洞燭》事情及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便能慢慢進入悟道階段,進入悟道階段也能與修道一併進行,兩者合一,悟到哪裡修到哪裡.

 
悟道不管是悟哪種道皆可

想從悟道進而提昇自己的等級及層級, 以及想累積自己更多籌碼,未來能夠贖身成功,拉高自己靈格,或者想脫離輪迴,跳出三界,不再受輪迴之苦,不是只有走宗教一途而已.

既然道在心中,道在人間,道在人群之中,道在日常生活裡,只要有心,悟性高,任何形式,任何做法都能成道悟道,不見得一定要透過宗教上的修行修靈才能轉化或完成.

人間存在各行各業,同樣, 神界比人間更複雜,科技更先進,需要的神才不是只有宗教方面的領導神才而已,需要的是各行各業的人才-->提升成為神才.

所以,如何在各行各業成為頂尖人物, 領導人物,在各行各業中建立體系, 擴大自己的體系(不管是明的還是暗的體系),藉由體系消化神界整頓及經歷的冤債,這也是修道的一部份!(佔神界兵將神明來源的九成)

社會上之中上階層,及政治人物,企業家,宗教領袖..等,本身就比常人擁有更多之資源及福份跟籌碼,如能領悟開悟, 善用自己的資源,造福百姓,造福鄉里,造福社會,動用資源建構自己明的體系,死後轉往神界的機率才會高.

升斗小民, 或位在社會中下階層的人,自己要去領悟開悟,才能跳昇層級,累積自己的福分跟籌碼.

除非本身投胎就很有來歷,否則一般人在先天不足的背景下,如能進入悟道及修道行列,才能有機會成就大功德!如無法成就大功德, 就無法累積足夠福份轉往神界,如連神界都上不去,遑論脫離輪迴了.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3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真之道                                 


講到修道一般人皆把它歸類為玄學,是一項高不可測的靈異之說;其實它是一門自然科學,如果你從這個角度去探討,就不會覺得是莫不可知的東西。首先有下列各項我們修道者所必須知道的:


一、我們身處於大自然宇宙中,必須觀查宇宙中各種自然現象,了解其中的定理《開悟》。修道的方法亦同,古人所謂道法自然就是此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自身個體也是一個小宇宙。


二、了解生死過程。我們都是由虛空中來,由虛->神->氣->精->形->嬰->童->少->壯->老->死,死復化為虛,此虛化神,神化氣,


氣化物,化化不斷,猶循還之無窮萬死萬生,不能脫離苦海,生生輪迴不絕,無始無終。


三、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化五形,然後再生萬物。


四、任督二脈:督脈起於會陰,依循脊椎龍骨而行於身之後,稱為真陽之炁《亦稱為龍脈》。任脈起於泥丸宮,依循心窩入氣海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真陰之氣。


五、東方五行屬木、四相屬春天、五色屬青色、五德屬仁有根、後天三魂重六慾、先天元情化六慾、五臟屬肝,震卦。


西方五行屬金,四相屬秋天、五色屬白色、五德屬義返陽、後天七魄重七情、先天元性化七情,五臟屬肺,兌卦。


南方五行屬火、四相屬夏天、五色屬赤色、五德屬禮返真、後天識神重有形名利,先天元神真空妙有、五臟屬心、離卦。


北方五行屬水、四相屬冬天、五色屬黑色,五德屬智還元、後天濁精還先天為元精、五臟屬腎、坎卦、玄關一竅。


中央五行屬土、五色屬黃色,五德屬信歸源、後天空氣歸先天為元氣、五臟屬脾、氣海、神、氣、精、魂、魄五氣歸元,精氣神合一,三魂七魄歸中宮,化作靈炁歸紫府。


六、假我、真我。假我:是指目前有意識,有七情六慾,有血有肉的個體,它是會生滅的,輪迴不斷,無始無終,暫且給它一個代名詞叫《假我》。


其實它也是真的,只不過是與不生不滅的個體不同而已。真我:是指要經過不斷的修練,從假我的個體中,運下丹田之鉛氣與上丹田~


頭部中的汞氣合一,再加上仙佛之《佛光電能》、光電、與宇宙的能量,不斷灌輸,才能去礦成金;丹成熟後再落黃庭處,再孕育成炁體


《道家稱之為聖胎》,我們則給它一個代名詞叫《真我》,它是不生不滅的,將來可回到無極天的能量體。


七、黃庭:黃庭是在後天八卦中土之真意,誠信運行天意降臨中宮,開啟八卦聚集真氣入炁海,氣足中宮真火降鼎爐,


煉得先天一炁聚丹田,心火三昧貪嗔癡,放下三毒現真火,修煉迴天需此境,抽砍填離返先天。


玄關者,大道之正門,故曰天地靈根,原始祖氣,至善之地,玄牝之鄉,玄牝之門天地根,玄就是指靈性,牝就是指先天一炁,


唯有靈炁合一才能開啟天地奧妙之門,也就是說妙智慧的一把鑰匙,這一道通路稱為中脈七輪《智慧之劍》,天人合一九轉法輪證法界。


八、活子時:


「復卦」這個地方道家又叫活子時,所以修道的人打坐,要想修到氣脈通了,必須懂得復卦的作用。復就是生命的恢復!


一個生理現象就反應在一個人的身上,一陽來復,每人陽氣的發生,時間不同,際遇不同,所以叫做《活子時》,要能活用!


談到大道,眾家解說,包羅萬象。無始夫天地有始也,一炁動盪虛無開合,雌雄感召,黑白雙凝,有無相射,混混沌沌沖虛至聖,


包元含靈神明變化,恍惚立極是為太易,是為有始之始也。此乃道生一,一也稱之為元始。一炁斯析,真宰自判,變映羅列,萬靈肅護,


陰陽判分是為太極,是謂一生二也。陰陽既判,天地位焉,人乃育焉,是謂二生三,然後三生萬物。


其次談到怎樣才算修道呢?各家門派說法不同,方法也不同。其實修道就是循原舊路,由下往上修回原“道”而巳《元脈、源頭》。


詳細論之修道有兩種,一種是修心、養性;另一種是修體,亦即是借我們現有之肉體,修我們之靈體成為炁體,也就是與仙佛同體。待肉體滅亡之後,才能有機會返回無極大羅梵天。


修性不只是到道埸聽經聞法而巳,最重要的是聽聞經典佛法~而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後,更要在日常生活裡去實現、力行、圓融。


簡單的講就是要扮演好你的角色,例如妻子角色,對丈夫的關係;對上公婆與媳婦的關係,姪娌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對下教育子女,


照顧子女,以及自己父母,兄弟姊妹,師長....等等。如果你有做得很圓滿,就很不簡單了。這就是修行也就是《修人間道》。


要修道,須先學會調適脾氣(掌控自己的脾氣),不要動不動就生氣,一動氣,不但心浮氣燥傷身之外,最易造口業《動了氣就輸了理》,


嚴重者,一句無心話就能害人至死。所以聖人常講,修心首重修口,就是這個道理。平時我們要養成常說“請”、“謝謝”、"麻煩你"等等心懷感恩之言。


修命者,體也。然而須知,性命實非兩況,性無命則不立,命無性則無存,故其實是渾然為一體之兩面,若要成道,就一定要性命雙修,方可成就。


那如何修體呢?簡單的說就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這些過程要靠每日不間斷的禪坐、打坐煉氣,才能得以—


步步精進~進而達到次第煉氣的提昇,若是無恆心那是一輩子也無法煉成的。另則修煉靜定功之要領也很重要,不得法亦難成!

Ps.若欲瞭解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修煉功法,可參閱粉絲專頁2015.08.30所發表「修道煉氣之秘訣~上篇」的這篇文章,將有更詳細的解說!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2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行為何須從行功立德著手?
人是帶業而來的,生生世世不知造了多少的過錯;今世能 求道 明理 修道,要把握機會行功積德,以備不時之需。人在歸空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功德)隨身。

呂仙祖降:「在日常間亦有頗多之不順,比如說,身體病痛、事業運途,家庭親緣,甚至朋友事務等,均可能漸進的折磨,此均在消除累世之業障,亦是間接在弭阻劫數的產生。

所以修道子必須明悟,欲證無上果,必須有累世善慧根之累積,而劫數正是阻礙修積善慧果的殺手。因而對道程中諸般突發的事件均須謹慎處理,並且智慧冷靜,堅毅的去面對它。

昔時修道者內修八佰果而要外行三千功,因內果潛修而外功不行,即要去面對劫數,一個應付不好,恐將沈淪於萬劫不復之境況。

其理所及,則是修道之中,內外兼修則是修道子了劫併行,則可望順利達成最高之修道境界,免除在過程中許多波折。今時修道者,有幸躬逢大道普傳之際,

能夠明悟「了劫」乃為修道不可或缺,更因道場遍佈,行功了愿亦易如反掌。故,三期末法之時,道子能得修成正覺而證無上果者,比前二期易而宏也。」
修道的功夫,大致上來說,不外乎「自渡」和「渡人」兩方面,也就是儒家所說的「明德新民」及「己立立人、已達達人」,和釋家所謂的「自覺覺他」。

自渡是內功,渡人是外功,內功屬於修道,外功屬於行道。換言之,內功是道,外功是德,道本屬空相,德才是實相,故無德不能顯道。

中庸云:「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內功是保存天性(明體),外功是發揮天性(達用)。明體就可以內果,達用就是外功。如此,才可說道明德立,知行合一。

修行者依正法修正自己因妄念而産生的種種錯誤,持戒以止惡揚善,通過持之以恒的實踐,而達到求證佛果的目的。佛的成就也是在人世間經過多生多世積德行善才修成正果。
因此學道修行,必要行功立德,內外兼修,謂之外功內果也。古人云:有功無果按無足。有果無功自不全。又曰:功圓果滿脫殼飛升。

功雖圓;果未滿,還要再修。或果雖滿;功未圓,亦要再辦。必修足三千功八百果。方謂功圓果滿也。

呂仙祖降:「三仟功八佰果即是在了斷因果的行持。三仟功屬外行之功德,依據天律所載,一道功為一千功,是以三仟功即為三道功;此在行功立德之間,各道場均有依據天律而明示功德。

唯修行三仟功之間並非只記所得而已,尤在行持之中功過均須綜評;而前功不可補後過,後功必須補前過,累積而達三仟功之圓滿也。
八佰果乃謂內性之自修。但何謂一果?大體上以心性修持中除一雜念、一惡念,以至於剋制浮動心相、火性、執著、愎意等,均皆屬於一果。換言之,八佰果亦即是必須將內性的修持,

由日常間的人性習慣,糾正而凝聚,使其從後天的污染蒙蔽中,再回復到先天所俱的真善美的境界。在佛家有八正道、八齋戒;在道家有五時心;儒家之定、靜、安、慮、得等,

均為內修八佰果之修持心得也。⋯⋯⋯⋯一旦能夠進入道中修持,就應盡可能立志精修,以期完全了斷因果,而達到修行圓滿三仟功八佰果的境界。

在行持三仟功八佰果圓滿之際,則達證道之境界,可不受因果輪迴的干擾,再進修更深層次的道果,未始不是修道的一條捷徑,世之眾生明乎此理也!」
成聖成仙成佛,我們在世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差別只是在于我們有沒有那個心,我們是否有志於此。雖然現在我們只是一個普通人,

如果能夠醒悟發心,如果能夠發菩提心,趕緊精進修道辦道,未來就是神、聖、仙、佛,不僅人人稱羨,即使是鬼神也會欽佩我們的。
修行是要修菩薩行。什麽是“菩薩”?“菩薩”是梵語,意思是“覺悟”。 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與佛菩薩的思想、佛菩薩的見解、佛菩薩的言行,標準相應,我們就是在學菩薩行。
無論如何精進修行都只是手段,在幫助你重新找回當下清淨的一念,但是這不是最終目的,目的在於找到之後要守護,修行最終目的在於讓本來的如來本性做主,

看住凡夫的知見、妄想執著,讓本我看著這個凡夫的我,挑毛病修改習氣,讓煩惱成爲自己的上師,你還會隨業力轉嗎?

化煩惱為菩提(轉識成智)。業力轉的是什麽,就是你那顆妄動的心,無明分別妄想執著沒有了,天天捨己利他,誰還轉得動你啊!
修道路是唯一不害人的路。功夫有二--迷時師渡(覺他),悟時自渡(自覺)、渡人(覺人)。觀自在即是內修,觀世音即是外王。

修道不離自身,修行的功夫有兩種,一種是內功,一種是外功。內功修己,外功渡人。也就是正己成人的功夫。
成道歸根的過程中:1.聞道(際遇),2.求道(緣份),3.得道(內證),4.悟道(慧根),5.修道(內德),6.行道(外功),7.了道(還愿),8.成道(歸根)。
修道就是修內德,要我們藉假修真,去濁歸清,改毛病去脾氣,變化氣質,恢復本性。也就是六祖壇經所提到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本心,直了成佛。

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為人應珍惜有限的歲月,以期將來能夠功果圓滿,榮返極樂淨土。仙佛常云:「天上的果位人間定。」我們如不行功培德,怎能位證九品蓮臺呢?

若能日積月累,積沙成塔,何患功德不圓滿,又何愁不成仙作佛呢?缺內功則本源不清,少外功則德行不圓。「防意如防疫」可知行功立德,在於外功促進,更在內功慎獨。

此時三期末劫,辦功在先,修果在後,內外功之修持,必同時進行。內功乃保守天性內德,外功則辦道渡人,濟世救人,將內德推己及人。

尤其三期普渡,萬佛降世,神人共忙,三曹會議,全靠功德為急,功多果自強。 為人當下最重要的功課,就是恪遵古聖先賢之倫理綱常而修,倫理綱常圓滿可以成就內德。

時時刻刻參與道場之渡化工作,就是行外功,協助求渡眾生,以期「內德」與「外功」如果能夠皆圓滿,將來方能成聖成佛受人景仰矣!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10.0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學修之道~2                              

學道容易修真難,人不可盲修瞎煉,需要有明師指點迷津,因有心向道探討人生究竟者,往往缺少明師指點而亂了方寸,不能登堂入室。

因此學道修行者是車載斗量,成道者是鳳毛麟角。至今現代社會已不像古人思想單純,即使現代人想修,可是容易被名聞利養的物質社會所迷失;

貪嗔痴慢疑迷惑本心,無法一心向道,非常可惜。今日各位同修欲求道,可說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古時候的人想求道,需千里求明師,萬里求口訣。各位該乘此時此刻明師在世時,踏實精修實煉,莫把寶貴時間浪費在遊玩享樂方面。

修行不離開功德,任何宗教都要有功德,擁有外功內果才能回歸到我們的源頭,有錢有權有勢固然很好,但時候一到,卻一文不值。

人生本如戲,到頭來只是一場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有我們的靈性昇華,靈格的提昇,及今生所造之功德才能帶得走。

如何行功立德?

要知三施齊佈!三施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不拘多少,貴在虔誠發心,量力而為,即使是一圓,功德乃如須彌山。因為有一顆虔誠之心,把自己的錢財捐出幫助他人,奉獻自己心力財力,這是上天所要的人。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心出心。自然有捨就會有得。要了解此道理。但不可有自私之心,有所求之心,否則就無功徳可言。

法施:用一股真誠的善念,幫助人家祈禱、誦經、祈福,都是法施。更好的方法是將所學的道理、法理傳播給他人,使他人升起上進心,棄惡從善,自我覺醒,這是最好的《法雨佈施》。

無畏施:有大公無私無我之心,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之心志,人家所不為而我為之,別人所不敢而我敢為之,只要能為大眾離苦得樂者,叫作無畏施。

修道不容易,是非常坎坷的一件事。只要一心不亂,持之以恆,都會過關的。因受考者不受劫,受劫者不受考,如果自己心一動搖的話,

心魔就會侵入你的心腦,擾亂思維,無法淨心行道,因此必須要好好的做四門功課。有過要懺悔、多行功立德、消自己罪孽、好好靜修,

以便自渡渡人,天天如此,自己培養出愛心、善心、正念。而心魔則自然驅除,找回真我之面目。修行人需要接受磨練,先苦而後甘,

含辛耕耘,才有歡樂的收穫。很多修行者經不起憂患,因此修道如毛,成道如角。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迷時師渡,悟時自渡。

日常生活就是道,不要沉淪安樂而迷失本性。人生難得,中土難生,三期難逢,明師難求。人生四難今都具備,請勿失去難得之機緣。

因此學道修行,必要行功立德,內外兼修,性命雙修,福慧雙修,謂之外功內果也。古人云:有功無果按無足。有果無功自不全。

又曰:功圓果滿脫殼飛昇。功雖圓;果未滿,還要再修。或果雖滿;功未圓,亦要再辦。必修足三千功八百果。方謂功圓果滿也。

所謂三仟功八佰果即是在了斷因果的行持。三仟功屬外行之功德,修行三仟功之間並非只記所得而已,尤在行持之中功過均須綜評;

而前功不可補後過,後功必須補前過,累積而達三仟功之圓滿也。

八佰果亦即是必須將內性的修持,由日常間的人性習慣,糾正而凝聚,使其從後天的污染蒙蔽中,再回復到先天所俱有的真善美的境界。

修道就是修內德,要我們藉假修真,去濁歸清,改毛病去脾氣,變化氣質,恢復本性。也就是六祖壇經所提到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本心,直了成佛。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1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學修之道                            
學道是從學習中讓自己更加精進、成長,而修行要有正確的法門作依循,才不致盲修瞎煉走冤枉路,真修實煉者若能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不斷地自我要求學道學得勤,修道修得真,讓生命更趨向圓滿而成爲ㄧ個快樂的修行人。

為何要學道修道呢?
古人云:學而後知不足,又說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多用心鑽研證道仙佛的經典,可從經典中得到啟迪而產生智慧,去明辨是非善惡,

並進一步懂得如何去轉化心性,學道不怕慢只怕起了退道心,這是每個修行人都可能遇到的過程。而修行是點滴的功夫,俗話說:

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平常二六時中都能迴光返照,遣欲淨心。生命才能顯現出它的價值觀,成為一個消遙自在的修道人。

如何學道修道:

在「學道」部份:
1、從參研道書、經典、教義中增長善良種子:平時接受經典、教理的薰陶,在潛意識中深植善良種子,一旦逆境現前時有教理、經典依循作為導航,產生自我提醒的能力,行為不致有太大的偏差。

2、從佛規禮節中要求守戒的功夫:佛規禮節可改變散亂昏沈及偏邪心,並可讓生活有規律、有方向。禮者理也,節是節度,喜怒哀樂愛惡欲,發而皆中節。無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對象中,都能表現得體。

3、參加道場進修班培養渡人的能力:進修班是人才的進階過程,只要用心、耐心地參與學習,就可培養出無礙的辯才,真正成為渡人的高手,甚至是道場中全方位的操辦全才。

4、從學習參辦中增長福慧:只要道場有需要,掌握行功立德的機會,隨時參與幫辨的行列,能歡喜服務大眾的人,

必定心胸寬闊、人緣寬廣,無形中自性流露慈、悲、喜、捨。智慧也在不斷的付出之中展現,同時也可累積無形的福報。

在「修道」部份:
1、端莊自己的言談舉止-隨時保持微笑,說好話,有禮貌,言談舉止流露道氣,培養良好的應對進退之道。彰顯真正文質彬彬的修道人。

2、改毛病去脾氣-透過迴光返照的功夫,但用此真心,念念不離自性,革除貪、瞋、癡、慢、疑等習氣,此時良心作主,毛病脾氣就容易脫落了。

3、建功立德-道在聖傳修在己,德由人積命由天,聖人說過:茍無至德,至道不凝焉,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做為人生三不朽的聖業,

從修行中完成渡眾的悲願,同時也在渡眾中完成修行的工夫,這也是內聖外王的極致表現。

Ps.「內聖外王」,語出莊子天下篇,而卻最能表徵儒家之學。內聖,是內而成就聖賢之德;外王,是外而推行仁政王道。
內聖之學,以成聖、成賢為目標。儒家認為人人都可以成聖賢,都可以通過道德實踐,完成自己的德行人格,以進到聖人的境地。

4、煉就如如不動的真功夫-縱有再好,再高超的體會或理論,老是光說不練,終有被現實擊倒的一天;

而現今修道者大都是居家修士,在現實與人事中接觸,煉就出污泥而不染的真功夫。人之所以會苦,是因捨不去,

割捨不掉,所以不瀟灑,不自在,如果耐得住,忍得久必能熬得出定力,不為外在環境而影響。真正達到八風吹不動安座紫金蓮的境地。

修道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轉變環境或命運,而在學修中同時「教學相長」,能夠幫助眾生出離煩腦痛苦,修行絕對要自我期許做到戰戰兢兢,

如履薄冰,做到勿自欺,無愧於天地之間,同時謹記活在當下,把握當下的念頭,隨順因緣,逆來順受,真正達到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的境界。

無入而不自得:不論處於任何境地,皆能自適。即不失其道之意。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1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乩有雙修法嗎?有!                   

夫妻為一體,各自身中有陰陽,男又為陽、女為陰,若再配合子午陰陽交泰時刻,既可以自轉,也可以公轉、大公轉,而形成天地悉皆歸狀態,按靜坐心法入靜即可,很簡單!( 夫妻雙修靜坐時,盤坐相對坐於床南北兩端,床中央墊板打上淨香靜坐,自然達到夫妻陰陽調和互補.及各自陰陽的調和 ……!)

當我們靈乩進階修自己本體之後,由引導師親自調教或明師的指導各種 [ 氣法 ] [ 炁法 ] 的修練,吸取佛光神氣與宇宙大自然之浩然正氣,漸次的提昇到能照見虛空法界實相,1- 2 年的修練勝過您1- 20年的苦修或像無頭蒼蠅般的亂竄!!

其實男女身中本各自有陰陽,故要修陰陽何必要什麼「陰陽雙修」與「男女雙修」呢?道家修煉靜坐就有所謂結丹.結聖胎.生成嬰兒奼女的,那要 1 - 2 0 年的功夫,因此常有些修者或學氣功者覺得人的氣太弱且不足,那是因為這些修者大都卓著在~靜態的禪坐修練,而缺少動態的氣功修練!

但若由引導師或明師教導下運轉陰陽二氣 ( 炁 ), 您相信嗎?不管您是男是女,只要四年就能自己結聖胎!即在自體氣海生出三寸的小真人來(亦稱為法身),此時您的修練已達具地仙的資格!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1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人類生命的組合原素                      

1.身體→肉體→會腐壞→只是借我們住.

2.靈魂→三魂七魄→當人生命結束時 

靈魂就會脫離借我們住的房子→肉體 
此時如沒經過靈修的靈魂. 只有渾渾噩噩的接受業力安排。

靈修該修些甚麼

藉無私利他的精神.積功立德.避免此生再造業. 
清除累世因果業障.還本來純淨之靈魂. 
提昇靈體的層次.邁向修行之路.前進仙佛之道。

開發無限潛能

靈魂本不生不滅.而投胎的目的是要借假修真 
〈借假體修靈〉我們的靈體經累生累世修煉學習.

所修得的能量不可限量.但今生肉體不知道要修.
使得我們的靈體長期囚禁於肉體當中.而暗無天日.

靈和肉體不能合一.以至潛能無法發揮。悲...哀...無.....奈....

上智波羅蜜,能除一切苦,苦在心頭鎖,心苦苦是苦
心知其足樂,是心在造化,是心起苦因,因果之牽絆
知苦要了苦,真心作懺悔,惡緣善緣了,心以常樂受
樂心改命盤,心是命好源,得此人身全,還能結佛緣

妄念一生神即遷,神遷六賊亂心田,
心田一亂神無主,六道輪迴在目前,
畜生餓鬼苦萬般,勸君勿起妄念貪
一失人身萬劫難!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1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靈性的進化                                 

人是一個身心靈三位一體的複合體。身、心、靈三者既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同時它們又是一個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整體。

然而,目前宗教界卻是普遍地在把身心靈三位一體割裂開來下功夫,我們接下來看這將會帶來什麼結果?

如果人想要真正靈性進化,就必須從身心靈這三個方面同時入手下功夫。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好比你要燒一壺水,就必須用柴火同時對水和壺下功夫。

你無法單獨只對水或壺兩者其一下功夫,如果你非要這樣做,就無法達到把水燒開的目的,你要麼就對著水無從下手,要麼就乾燒把壺損壞。

同理,你怎麼可能只對身心靈複合體的某一部份下功夫,而試圖進化身心靈複合體之整體昇華呢?

如果你非要這樣做,就無法達到整體進化的目的——你要麼就無從下手或沒有進化,要麼就“乾燒”把身心靈三位複合體損壞。

身心靈提昇只強調其一必定帶來偏頗,比如一些說禪者和只注重修心、靜心者。說禪者會對他人說:只要你參透悟通了,你就可以立刻成佛成道了!

比如一些氣功修煉者,忽略了修心和發展靈知、靈覺的重要性,而且振振有詞地對別人說:你們學的那些都不是真修實煉,我煉的這個才是真功夫!

1.有人只在對“身”下功夫

事實真的如此嗎?不是的!身體和能量場的修持只是靈性進化的其中一部份而已,因為你身心靈複合體的心靈部份並沒有成長。

如果一個人只注重能量場的擴展與膨脹,不注重修心及辨識非物質的指導者,一旦被誤導帶入歧途,能量場擴展得越大,對自己和他人帶來的無意識傷害相應也就會越大。

2.有人只在對“心”下功夫

修心者會不屑地對他人說:我是不會去做修靈的這些東西的,只要我時時覺察、觀心,到時候自然就會成就!

靜心者會對他人說:只要你靜心,自然就能應對世界未來的變化,安然度過淨化時代的難關,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如果參悟不變成頭腦式的猜謎遊戲,不執著到~用話頭去糾去“纏”,去參去悟是一件好事,可以讓你識破無明癡障。

時時觀心當然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讓你對周圍一切保持覺知。靜心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讓你安住在內心,保持意識清明。

但是,參悟、觀心和靜心只是靈性進化的一部份,並非全部。
如果你停止於此,你的生物身體和能量場毫無進展,也就無法帶來全面進化,當然也不足以讓你應對世界未來淨化時代的變化。

3.甚至有人只在對 “腦”下功夫

這些研究者會對人說:我的理論系統整合了宗教經典理論,是如何的正心、正念與正法,可以幫助人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因為真正的靈性進化是在對自身的生命實相下功夫,而理論系統是在對頭腦下功夫,是一種滿足頭腦但麻痺靈性的東西。

理論系統永遠不可能解決生命實相的問題,因為理論系統與生命實相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前者對應假相(四大假合),後者對應真相(法界實相).

這算是走得最偏的一種“靈修”了,稱這為“修心” 倒是恰當,因為沒有真修實證。

學理論系統的人是徹底的靈修門外漢,因為他們的包容心比其他宗教法門者更窄,所以往往導致他比一般靈修者更狂妄、更自大、更執著。

4.有人只在對“靈”下功夫

那真正的靈性進化是怎樣的呢?真正的靈性進化是身心靈這三者的完全提昇,同時包括了修身、修心和修靈這三者。

有些只熱衷於透視、出體和通靈等,他們會對人說:我的能力才是真功夫,你們所學的都不如我!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天生具有或發展出透視、有意識出體和通靈的能力,這無疑是一件極好的事.

但這也只是靈性進化的一部分,並非全部。而且最好不要只單獨發展這些能力,如果缺乏對靈界的認識和瞭解,及缺乏修心來保持意識清明,

就會缺乏辨識力而與各種惡靈、邪靈接觸打交道,再加上缺乏對能量場的掌握和界域能力,長期下來是會給自己帶來巨大損害的。

盲目的崇拜、追求靈動、靈語、靈文顯化,而不深入經藏學修、研究、參悟,更不懂得從心性上反省、懺悔、轉念、然後再放下,這樣子更是~

無法修真證道的,自己都不瞭解自己了,如何藉由外緣外境來磨練修證得道?真話可能比較刺耳,但現今已至末法時節,無法再任由發展下去,這樣的話須要再磨個幾世才能熬夠出頭?

修真證道欲尋根,法門眾多何其深,
欲修入髓證真行,唯獨心性轉化引,
人心執迷霧茫茫,靈識開竅化愚頑,
學得聖真法理参,得持六度波羅行,
能解如來真實義,法傳引渡悟迷航。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0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啟靈修行                               

所謂的《啟靈修行》應解釋為「開啟累世靈性,修正秉性與習性」,

累世靈性不是別人,累世靈性就是我們自己的潛意識,而修行就需從修心養性開始修起,再加上閱讀~證道仙佛的經典、道書、學習善知識⋯等等的靈性資糧,

及適時地累積功德化解本身的因果業障,幫助靈性淨化、成長、提昇靈格,才是啟靈的最主要之目的!

尹真人云:「道法三干六百門,每門各執一妙根。惟有些子玄關竅,不住三千六百門。」

呂祖云:「只知性,不知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

我們累世轉世投胎,秉性的習氣最為明顯,我們若可以清楚知道自己過去的每一世,就可以知道什麼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了!

我們世靈(自己累世朝代靈)個性的缺點,每每在累世中表露無疑,而修行,就是仙佛要我們的靈改掉壞的脾氣、習氣、與個性,

仙佛也會出考題來磨我們的脾氣,而在仙佛的指導之下,修行者逐漸的也在修行中提昇靈的能力,但是能力提昇了~最忌諱自大、

自我神格化、及假傳上意,這就是為什麼仙佛要考驗、磨練我們的心性,更是我們修心性的主要原因,把累世習氣、秉性、個性,

修改得更加圓融、把自己菱菱角角的個性給磨成圓圓滑滑,為人處事圓融、不爭、不計較、無批評自然就無是非,那麼人道圓滿了,

要跨入聖道之門相對的就比較容易,超凡入聖就不再是夢想而是目標了!

我們所修行的就是要求將自已從貪婪和執著中解脫出來,使自已得到恬靜、閒適和智慧的開悟。所以,修行是完全表現在日常生活中,

也是日常生活中尋求自我的覺悟和提昇,因此,「搬柴運水,是修行。行住坐臥,是修行。揚眉瞬目,是修行。澄手靜慮,是修行。」

生活中充滿喜悅滿足,沒有慾、嗔、怒、怨、虔心接受,種因得果的因果輪迴以敬天畏神之心,循善向善,認知上天交付之使命與任務,學天知命均是修行。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有兩大層面,自悟與自我的修持與提昇是渡已。另一個重要的層面是渡人,世人混沌不明,如何循誘世人知其所來,

知其所往,勸誘世人探求因果輪迴、認知天付使命任務的真理真道,使得人人皆有機會成就正果、證道,才是修行的更高層次。

藉此也才能有效的消滅已身在人世間所種之業障,這樣修行於生活中的自我提昇自是充滿自信與喜悅,終能一生順遂。

偈曰:
天機朗朗洩於書,不遇聖師也是虛。
若不低心求率性。輪迴異類待何如?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0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的真心                               

萬教歸一,靈修在台灣不計其數,每一個人不也是抱著一顆最真最誠的一顆心,在學修路上,而大部分的人,一年一年的過了,

還不是分不清楚自己到底靈修的對不對,總是陷在一個框框裡面,跳脫不出來,本是滿滿的一份自信心,卻被無形的業力與時間~

磨的所剩無幾,心中的疑問放在心底,四處尋求解答,未能一句透心,而腳步又停了下來,在這靈修的人,有誰經過點明之後,知道自己要修持了呢?

雖有一些人不能完全認同靈修,而加以排斥之外,誰不是用真心去面對靈修兩字,更用心去試著配合完成靈的需要,可是這份真心,

這份真心到最後,有幾人能完成一切,法喜充滿呢??

這是多少人的心聲,只要修持路上,一定會聽到”好好的修,你就繼續修就對了!不要再躲了”,這三句話不知聽了多少次了,

可想而知,都知道啊~!但~就是很多問題不能理解,更有好多框框跳脫不出來,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是自己業力重?

或者是智慧不足?為何別人走得出去,而我就不能,或許大家有同感,常獨自一人時,反問自己,何嘗不是用真心在學修路上嗎?

不也很精進嗎?但為何是我?心中茫點這麼多。其實靈修,除了真心與堅定心,以及不退道心之外,還需要擬定方向與目標!

你為了什麼而走入靈修?目地是什麼?是追求神通?是主動亦或是被動?還是被磨到非走不可?靈修要的是能使內心的世界得到平靜,

修就是要心安,你的靈自安,才能心靈自在不是嗎??但要修得心安、清安,必須做到自度,你是否已經自度了呢?

靈修雖然是一門大學問,但你如果是以輕鬆的心,放寬的心以及不執著的心,其時你可以在靈修路上做你自己,你也會越來越快樂,

最重要的”心”,能讓你放下一切,珍惜一切,
心裡沒有太多的物慾、貪念,自然快樂,心自然也開了,你的生活也就自在了,不是嗎??

Ps.學修無怨言,修行無批評,修真無計較,團結無是非! 這是我們學修以來的左右銘!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4.0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