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靈修修靈禪修修行 (2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jpg

如何進行天命靈修之上篇                     

天命靈修是從你出現惱人的問題開始,這些經驗會成為以後說故事的題材,大部分的天命靈修者,幾乎都是被磨到非常悽慘,

才會被告知具有靈修的天命,也幾乎每一位被告知者都會懷疑,真的嗎!怎麼可能?

然後否定者有之、心驚膽顫者有之、也有問說:那該怎麼辦?最後用一位修的頗有心得的同修講的話:相信的像瘋子,不相信的很愚蠢。

天命靈修與傳統宗教修行有異同,修心養性的方式可以參考傳統宗教的教義,但是傳統宗教可以隨著自己選擇信與不信,天命靈修則~

完全由自我的天命因緣,並且以三界因果總清算的模式修煉,靈修過程讓人充滿了疑惑,而且與神鬼的頻繁互動。靈逼體有如接到兵單,

不報到或半途放棄就以逃兵處理,堅持不修就會遭天劫難化解,修行過程又如同當兵,沒有個人意見,完全服從上級指導,因此天命靈修入門以天兵訓練稱之。

天命靈修入門

天兵從先天帶來自渡渡人的神聖使命。但是來配合的天命靈,只帶來天命指令,要執行天命指令,仍需要大量的靈能來培養成長,

而且在培養的過程中,就同時在執行指令。天兵都是被逼出來的,所以沒時間慢慢培養,因而有些項目當你學成時,也同時執行完成指令。

天兵訓練大約有三大方向,就是靜坐、修心、執行天命。其中以靜坐為基本功夫,從靜坐中吸收靈體所需的宇宙能量,使靈體運作正常並成長。

如此才能提升心性,並可以有效的執行天命。修心就是將貪得無厭的慾望,改為為眾生貢獻自己的力量,減低業力。執行天命就是依據自己的天命,

參與無形與有形眾生渡化的工作,或幫忙經營道場助道,讓陰陽兩界的有緣眾生都可以一起修行,化解恩怨共同成長。

訓練的內容包含,查察天命、靈脈、靜坐、讀誦經典、書寫靈文、聖地會靈、閉關等各種訓練。

在這些訓練的過程中,有些人會產生自發性的靈動、靈舞、說靈語,以及眼、耳、鼻、舌、身、意與靈界的被動式接觸,這些情形也稱為通靈現象。

天兵訓練的課程五花八門,對於初學者而言,靜坐是最重要的課程,如無法靜心靜坐,則須持咒、誦經、書寫靈文、經文、會靈、立誓約……等等。

該採何種應對方式,並非一成不變的通則,應請通靈的前輩與你的天師靈溝通。溝通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只要你依照指示執行,即使問題不能馬上解決,也會很快的找到門路。

訓練過程中只要是修行上的項目,遵照前輩的指導、用心修煉,承受外在的磨練,慢慢體會心念的轉變,終有悟道的一天。

本文引用 網址: http://blog.xuite.net/abc120267927/twblog

妙心隨意窩發表時間~~2013 . 04 . 0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想要啟靈的人,必須注意的六大重點

「啟靈」是運用靈性的覺知去修行的法門,這種方法是一種特殊的「感應」方法,人身本俱陰陽兩氣,「鬼神」之說體內本有,人死氣陰稱鬼魂,生前修煉純陽一炁稱元神,套一句引人注意的詞句是:「精彩絕倫」。

想要啟靈的人,必須注意以下六大重點,包括:

1. 具有宗教信仰

任何一個想啟動本靈的人,第一個條件是具有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者請勿輕易試驗,誠者靈動,金石為開,沒有不成功的。

若小孩想啟靈,還是免了(2014年5月初淑卿師姐的十一歲孫女~因持續發高燒一個星期看醫生吃藥也不見好轉、妙智師妹也幫她收驚反而心跳加快~在經過請示主神 準提佛母後 ~得知小女孩的現象是靈逼體,必須馬上幫她啟靈!

這是純屬個案:因為小女孩在兩千多年前的日本時代,已修得真人的境界,現在是真人要甦醒過來幫助小女孩,

小女孩在媽媽肚子裏時就讓媽媽吃素、不沾葷食,原來懷孕想吃的食物都是孩子想要的!因小女孩從小身體體弱多病、吃得很少{時常沒胃口},

現階段小女孩正在發育期~她的真人甦醒後幫她食慾大增,心性轉變的更加成熟,由此看來啟靈必須配合心靈輔導,才能解毒轉化心魔)!

因無堅定的宗教信仰,六神無主,最容易入魔;若是開玩笑似的試驗,也不必如此,

因「誠」之一字,乃天地之根基,萬法之始也,一切以誠字開始,如此成功一半(禮儀至上、誠信居中、智慧為底、義氣向前、仁慈居後)。倘若對此有疑惑者,亦為無緣之人也。

2. 啟靈以息念為要

啟靈時,必須把所有念頭都熄掉,只存啟靈的念頭,萬法歸一,萬念歸一,一念不起,此即是真機玄妙之所在。

啟靈的沖擊,佛性的出現,全在此一念之間,而一念即是無念,無念就是專一,霹靂一聲,神光如靈蛇竄動,一接引,一種感覺來自全身,如此活潑的本靈在身上如血液流動,皆可以感覺的非常清晰這靈魂游動。

3. 備一淨房,不可坐在床上

想啟靈的人,必先備一淨房,如佛家之禪房,書房亦可。啟靈時不要坐床上,而需坐在乾淨的椅子上「若是在寺廟宮壇的大殿中效果更嘉」。

我們不講究坐法如何,不須單盤、雙盤或蓮花坐、如意坐,只講求自然適暢,可以坐得很久即可。

啟靈前,必須沐浴齋戒,持香稟告天地神靈,莊重其事,不可隨便、掉以輕心,齋戒以三天為佳,愈久愈好,心理上以誠心為要,千萬不要得罪天上的神祇,若得罪,祂未能助力,則無用矣!

4. 誠心默念主神聖號

在淨房中點香,一支、三支、五支均可,佛教的信徒可以在心中默唸「阿彌陀佛」,道教的信徒可以默唸「瑤池金母」

(若是心中已有崇拜之神祇亦可),基督教的信徒可以默唸「耶穌基督」,

其他依此類推。記住雙手要合掌放在胸前,雙眼閉起,雙腳著地, 一心透徹專注於心中默唸「四字聖號」。

此時靈台清淨,心和天通,若感動天神下降,趕來相助,而自己的靈在禪心輪中轉啊轉的,

如小芻雞的破殼,靈魂一剎那就奔跳出來了,此時的神智清晰,且不必害怕,由其靈動可也。

此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搖頭擺手,身亦動之,此乃小週天的六大震動,神色不改,靈台清淨,不染惡緣,不著異相,這才是正道也。

5. 不可怠忽玩笑

啟靈需時多久,大凡每次約五十分鐘左右,這是因人而異的,各有不同,有人一靜坐,依因緣法,不到一分鐘馬上獲得感應;

也有人坐到時間到才感應,有人連連靜坐十回,才獲得感應。依我們的研究,一般人在靜坐中常靜不下來,

腦海中思緒如浪潮,如此一來,要想感動天神下降將非常困難,反而容易著魔的道。
啟靈若在佛菩薩前或有明師守護,比較不會出差錯,有些人不依正法,無誠心,天龍護法未至,反而著了陰神干擾,那是很麻煩的,我今天如此的說,並且一再的強調──不可怠忽玩笑,否則後果大大不妙。

6. 一心不動

古之佛門歷代宗師,禪的公案多,禪宗亦講靜坐,禪宗講的是「一心不動」,真空法亦空,不著一念。

然而在今日,禪是講「定」,講「靜」,而我們講的是「修靈」,講「靈動」,這如同一個大海,海面上潮浪動得如此厲害,而海底卻平靜如止水一般,源源的靈性亦是如此!

但在河川底層的污垢,長期河水流動,亦不能洗滌污垢,勤奮攪拌河床污垢,方能快速清淨底層污垢,靈修與禪修必須因應各人屬性。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3.1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行人為何需要悟道⋯下篇   

怕修行者若是執著在修行的表相,而沒有進入真正的實修,自心長期陷溺在自己認為已悟道的老師~那些錯誤哲理之中,而無法解脫出來,

也跳脫不出宗教儀軌與教義的框架,宗教創建的目的,旨在引導信徒來引迷入道、去執迷妄、開悟修真、行道證法、當世證道。

將宗教的活動綜藝化,只重視與眾生之結緣,卻忽略了要引領眾生去修行、修道、修真、開悟、悟道,雖然知道修行不離世間覺,修行人的表相修行,

實際上其所作所為,卻與真正的修行背道而馳,無法理解傳教者講經說法之內容,未能加予參悟就照單全收,因此對經文內容之真諦,

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不曾深入參悟法師講經說法之內容是否合理,師父的行為觀念偏差,徒弟信眾的行為觀念也跟著偏差。
 
修行對象主要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我們自己才是修行的主角,修行離不開心性,因此不能「心外求法」,這樣是永遠無法悟道與證道的,只是徒浪費自己寶貴的修行時間。

真道只有一種源頭,也就是一陰一陽生化融合之哲理,但是道之運用與應化卻是無所不在的。「有形的物質界」與「無形的非物質界」,

本來就是同時存在於這個宇宙當中並自然的運化,因此我們每一個修行人,只要用心去參悟的話,則任何宗教派門的經典都能契合大道;

但是如果無心去參悟,則在任何宗教派門修行,其實都無法真正悟道與證道的。因為宗教與道場都是中性的,也都只是我們修行之~

助緣而已,唯有自己才能真正的渡自己,但是修行之程序上,我們要有先自渡而後才能渡人,先自覺而後才能覺他之觀念。

一般而言宇宙之間只有「陰氣」與「陽氣」兩種元素而已,有「正能量」就有「負能量」,有「物質」就有「非物質」,

兩者是互相在拉扯作用的,這是宇宙大爆炸之後才有的現象,但是道是指「正能量」與「負能量」合而為一,或是「物質」或

「非物質」返回原來未爆炸之前的「唯一狀態」,道也是如此,有「入世之道」就有「離世之道」,入世之道就是「儒道」,

而離世之道就是「釋道」「仙道」,故修釋道、仙道就是指修離世之道而言,而修儒道就是指修入世之道而言,因此「成聖」是修成儒道!

各宗教法門的修行人,「心修離世道」與「身修入世道」是同時進行的,如此的話陰陽才能合化,也才是修行人正確的修行方式。

如果排斥其他宗教派門的經典教義,則此種修行人都是「氣度不足」、「度量狹隘」的現象,未能心包太虛的人,離道太遠當然就~

無法悟道;佛與魔其實都在同一心,只是一念之差而已,人因善念與惡念之差異,可隨時成佛或成魔,因此每一個人的凡心之中「佛性」

與「魔性」是並存的,兩者在我們的心中不斷的拉扯,故要能達到寵辱兩不驚,身心皆無礙的境界,迷者師度,悟者自度;

因此既然要修行,那麼就須要尋訪世間的「明師」,以啟迪自己本身的「悟性」;修行人若是他的道根深、悟性強的話,那麼他的迷障之處,

經明師一點即能「一點即通」「頓悟成佛」,但若是一個固步自封、心胸狹隘的修行人,是無法開悟的,因為沒有俱足悟道的「環境」與「條件」;

修行人除了要具備分辨「名師」與「明師」的差別之外,更要能分辨清楚「慈悲心」與「大慈大悲心」的不同之處,千萬不可以混淆。
 
修行悟道之途徑,不論是八萬四千法門,或是三千六百道門,其實都只為得引導眾生,悟出宇宙間那唯一的真理。
 
一個修行人能否「悟道」或是「不悟道」,卻與他本人的悟性高低、道根深淺或是修行悟道之意志力、信心有關。

宇宙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無字天書」,裡面都是在向眾生講述有關大道之哲理,因為大道之哲理是「無形」、「無相」的,

修行人修行的最後目標,就是要達到「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境界,使靈體徹底的脫離三界六道生死之輪迴,因而得到大自在與大解脫!
 
修行因為每一個人的道根與悟性不同之原因,故有「頓」與「漸」之分,有的人是先悟再修,有的人則是先修再逐漸的去開悟,

因此若是覺得自己悟性尚不足的話,則可以採「漸悟」之方式去修持,如果自己能瞭解忍辱與持戒之真諦,那麼可以先行止惡~

再由惡轉善,最後再由善進入無善無惡的真道之中,如此雖不能頓悟成佛,但離悟道的目標已經愈來愈近了。

儒道經典之哲理大部份是要「身體力行」的,獨善其身只是「己立」,兼善天下眾生則是「立人」,兩者之德行都能圓滿無漏,則入世法之「儒道」已經徹底悟通,因此可以「成聖」。

而釋道經典之哲理大部份都是要「自心參悟」的法門,修行人不但要自渡也要渡人,不但要自覺也要覺他,因此個人解脫只是「自覺」,

幫助他人解脫才是「覺他」,兩者之覺行都能圓滿無漏的話,則離世法之「釋道」已經徹底悟通,因此就可以「成佛」了。

仙道經典之哲理大部份是在「靈性內證」的中道法門,必須要身心靈三個方面同步兼修,身:需修煉到打通奇經八脈,太極動功活化五臟六腑氣血暢通;

心:需修煉到無我,萬緣放下,由心轉境,心不隨波逐流;靈:需修煉到清澈無染,靈清明覺!因此三種修行的方式是不可以一概而論。

「心田不生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心境上若是能夠常保清淨無染,若能覺悟人人本自具有的天性,才能流露出圓滿智慧。

修行最怕的是:「專拔別人心田的雜草,自己心田卻雜草叢生」。

故修行開悟者~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處事時,不被事境綁住,才能隨處見真啊!

妙德法語:
修真證道欲尋根,法門眾多何其深,
欲修入髓證真行,唯獨心性轉化引,
人心執迷霧茫茫,靈識開竅化愚頑,
學得聖真法理参,得持六度波羅行,
能解如來真實義,法傳引渡悟迷航。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2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行人為何需要悟道⋯上篇       

有了宗教信仰(心靈歸依)或是拜師入門就已經開啟了修行之路。靜坐、拜神、禮佛、煉法、法會、灌頂、加持、印心…..等等的修煉,就已經走在修行的道上了,

對於事物的道理表面都知道,但是實際上在行為與觀念上都沒有改變,也就是只有「知」的功能,而沒有「行」之動能。

有些修行人因為前賢的誤導,一直活在自我幻想(幻化)的境界,誤以為自己的先天靈境界很高,因此產生虛榮心、貢高心、我慢心,

進而影響了真正的修行(修真);自己對於宗教之經典只停留在唸經與誦經的層次,但卻沒有參悟經中之《第一義諦》,以至於誤解~古聖先賢所留傳下來給後人之經典的真正含意。

Ps.第一義諦: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為「世俗諦」之對稱。略稱第一義。二諦之一,又名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等,總括其名,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為諸法中之第一,故稱第一義諦。

許多的修行人對道的真諦茫然不知,常誤將行善當成是在修行,有些人則以自己宗教的經典教義為真理,並不清楚什麼狀況下~

才算是真正的「悟道」,而將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或個案當成是真理在看待,無法接受其他宗教派門之經典與道書,或是雖然讀了其他宗教的經典道書,

但是卻未完全參悟~無法理解其他宗教法門的修行「精髓」所在,又喜歡於網路上批評、毀謗、甚至言論攻擊,而產生與其他宗教之對立~

(無法互相包容、不能客觀地看待其他宗教法門),這是修行人的詬病,他們的目的則是在於毀謗他人的宗教法門,以突顯自己的法門最為殊勝。

修行者對於宇宙間的萬靈、萬事、萬物與萬象產生了癡迷心、分別心、比較心、貪婪心與執著心,此種修行者其心胸狹隘,心量不夠寬敞開闊,

相對的包容心也不足,事事計較,使自己的「無知」成為修行的最大障礙,而且對於凡塵俗世間之情感、金錢、名位、權勢等事與物執著心又太重,

故未能體悟修行之本意,旨在袪除對這些有形事物,與無形名位之罣礙與執著心。這都是由於累世的修為不夠,才會造成本身今世的道根太淺、根器不足、悟性太差之原因!

根基太差的修行人,對經典、教義內容《第一義諦》無法參悟;也因為忍辱心不足,我相心太重,經不起他人的激怒,而自毀修行的成果,

更由於好勝心太強,常誤認為自己所修的道功境界比他人高(比較心也很重),法力比他人強,本身缺乏自省、懺悔的能力。

修行人其修行之觀念固步自封,不懂得「因果不昧」這四個字之真諦,也不會適時地調整自己的修行作法與觀念,經常心外求法,

對於何謂真道卻渾然不知,因此曲解了經典、仙佛降示詩文之本意,未能以悟道的心態去解讀經典、詩文,並以私慾有利的方向去解釋。

「明心見性」與「妙智慧」,才是我們修行人修行的真正目標。重視道德、行為、觀念與心性之實修。本身修為不好,老是在他人的~

背後指責別人(拿著顯微鏡檢視別人的缺點),忽略了修行最重要的關鍵,是在修改自己以往錯誤的「觀念」與「行為」,而不是在修理別人,

因此在內心之中並未實修,但卻非常的注重修行之表相,古德有云:「禪心須在塵中淨,佛道還得世上成,打破空門形象事,無塵何必著僧衣」即是此理。

有些修行人誤以為需要有錢,或有時間才能修行,忽略了宇宙間無處不是道的哲理,人間處處都有道,世間何處非道場呢?

其實宇宙之間唯有「大自然」本身《天道與地道》,與每一個人的「心、性」《人道》,才是修行人真正要著手去實修的真道場。

對於修行方面我們一定要瞭解,只有自己才能渡自己(自渡),其他任何宗教、道場、經典、教義或大師…等等的因素~

僅是我們修行悟道的助緣與明燈,但是必須要經過仙佛、明師、大師,或者藉由前賢的助緣來引導我們才能悟道。我們若是一個悟性不夠的人,

那麼我們就會產生不識真道,不識明師、不識真經、不識真我,捨真就假,認假為真的現象出來,如此又如何能悟出真道呢?

因為我們許多的修行人,常將自己所認為對的「經典之理」當成是「真理」來看待,而且還執著於那些錯誤的《斷章取義》之理而堅決不動搖,

只在經典理論上專研、或是網路學道、辯論,從不注重真修實證,也無法將所學之經典、理論活用於日常生活中,甚至無法落實在因材施教指導修行人的過程當中,於是永遠無法證悟宇宙之真相。

妙心語錄:
網絡學道東拼西湊,真道不學假道誤學,
認假為真賣弄文學,瞞天過海矇騙眾生。

修行人因為過去不良的習氣太重,不曾思考逐步的袪除或改進以往那些錯誤的觀念與行為,也更無開悟「道可道,非常道」等字之真諦,

誤以為真理是越辯越明的,不知道真經無字、真道無言、真神無形、真佛無相、真愛無情、真音無聲、真悟無我⋯等字之真正內涵,

對於順逆境都是次第的考驗參悟不透,而將自我心性(心魔)的考驗,誤以為是自己從開始修行之後,各方面都變得很不順的主因。

這樣的話,在研讀各宗教法門經典與教義之中,仙佛藉物闡道的隱喻字也開悟不了,因此常錯解經文內容之真諦,在個人的行為上,

執著在善與惡的兩端,缺乏道心與佛性,誤將行善當成是在修行,在觀念上亦執著在自己宗教法門的教義之中,將宗教個別的教義,內容誤當成是真理,因此無法契入真道之中。見到修行上諸多的垢病,實乃可悲可嘆啊!

                                                  ~~未完待續~~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宮廟修行人  

為什麼有些人,來求道長或仙姑 解決身體或心理的病痛時,它有辦法幫你解決呢?

(因為他的念力與意識,r波的磁場感應特別強烈) 這與修行者平常所下的功夫、修為有關;一股先天炁,加上正氣凜然,

它的感應特別強烈,能夠感受到對方身體或心理的痛苦,甚至來問事者某一部分的疼痛,都能感應到自己的身上,並且也會疼痛,

(醫者父母心)使命感加上自然天地靈氣的帶動,加上經典及善知識的輔助,該如何處理自然有他的道理存在!

修道人若達到最高境界,慈悲、喜捨、謙虛、不多言(為了養氣),自成一格=道格!人有人格,道有道格,靈有靈格、神有神格!

人就是人,當與神通時,只是與某神有淵源,替他代言傳道而已!退駕以後,你仍然是一個凡人,士農工商仍須正常!

(好的道長,仙姑以行善、助人,代天宣化為目的)。

有ㄧ些修道者,退駕之後人神不分「把自己神格化」還以為自己就是祂,卻不懂得謙虛、精進(修行是ㄧ輩子的事),

而走到曲終人散神佛離你而去,被(放牛吃草)還不自知,導致自做自受自食其果!

若是請求各宮、廟、堂、壇、道場的修行人~為你處理無形事幫你排憂解難,那你就該抱著感恩的心,感謝神、聖、仙、佛及神職人員的幫助!

收費問題~視當事者處理的問題而定,當然ㄧ個道場的經營也是需要開銷,有的會要你當義工,或是分期,或是先欠著,會為對方著想的!

學修之路必須要有歸依明師引導,明師引薦仙佛次第傳授修煉,才能瞭解每個過程的功課,

有心有願才能接受仙佛的關照,有《捨》才有《得》,無捨即無得,一切順應天意方能順心如意。

若是能力所及~所付出的法佈施、財佈施、無畏佈施⋯等等都將是行功立德的最好資糧!

總而言之,真理及正道、已證道仙佛之經典、善知識不可缺,切記肉體,應注重修為,才能與靈達到和諧共存!(不可道聽塗說) 

我們說過,宮廟有他存在的必要,端看宮主們的修為了~末法時期,群魔亂舞(心魔感召),混進宮廟,所以宮主們,加油啊!!!

凡是秉持著正心正念的態度為上蒼辦道、弘法再加上本身不斷的精進、提昇~而所接引來的絕對是真神、正駕!                                                  ~共勉之~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4.11.0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啟靈與認主的相關問題             
 
關於「啟靈」與「認主」相信有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兩件事為何重要?它的作用又在哪裡?這兩件事,其實長久以來,在一般的宗教中都是存在的,如基督教的洗禮、佛教中的皈依…等等,

而「啟靈」與「認主」是偏屬道教的新興方式,然而上面這些宗教儀軌都有著相同的功用。其功用就是人透過自由意志的作用,選擇一個今生旅程可以依止的心靈信仰。
 
因應21世紀的到來,當今世界比之前的任何一個世紀都還要混雜,隨著各界空間的界限逐漸開啟,天與人、人與神、人與魔界(或無形界)的影響也比以往更為劇烈。
 
因應這樣的變化,上天只好用更清楚、更明白的方式來接引眾生。我想沒有比直接告訴我們答案,更清楚明白的了。「啟靈」其實就是告知我們靈體的來處,及我們來到地球這個學習場,主要的目的;

這些訊息是由當事人的靈體(高我、元辰、神我)所提供的,為了在混亂的世界中直接幫助人們能夠明瞭,自己今生的主要目的,對於可以接受的人,上天主張用這樣清楚明白的方式,直接告訴我們。

 Ps.內在高我、元辰、神我:亦可以稱之為一個人內在的佛性、神性。當神性從你的內在覺醒時,就稱為'內在高我'或'內在神'。內在高我就是人內在的神聖意識,當你以這個內在指引來生活時,就會建立起平靜與智慧。

如果你可以與內在高我連結,過著受到內在指引的生活,這個世界在你的眼裡將會變得全然不同。就像在我們的心上直接亮上一盞明燈;我們都是單獨來到這個世界的,其實真的很像廣闊汪洋中的一條小船,

儘管需要經歷大風大雨,只要有燈塔(光明)在,我們就可以找到靠岸與回家的方向;會用這樣跟以往截然不同的做法,是因為很多人,在現在魔界開啟的狀況下,受到魔界的干擾,在今生終了時無法回歸。
 
啟靈這樣的方式很直接,所以也很有效,一般人只要經過這個程序,並經過自己的體會驗證,都可以感受到心裡有所依靠的踏實感受,這是天界決定要在地球上推動的方式。而很多通靈人(靈媒)或是靈學老師的出現~

就是要幫助靈子們找到自己的源頭,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有所依歸,不會迷失。然而因為溝通的對象是當事人的靈體,如果當事人對通靈者是抱持存疑的態度,靈體也可能會配合人的意志,傳達出錯誤的訊息。
 
基本上靈體上的辨別是依據能量階層來判別的,像是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或特殊教育班這樣子的分類。跟社會地位或是事業成就是 非成正比的。由於靈體的能量狀況不同~

(比如缺少「愛」的能量,自然今生會對應到「愛」這個課目的學修),所以面對到今生的課題,與回歸的空間,自然就會有所不同了。相同能量狀態的個體,會互相吸引在同一個空間。
 
其實我們都有著相同的因緣,所以才會處於同一個娑婆世界做地球人,面對一樣的大環境,我們是做伙來學習打拼的,其實佛佛相念,祂們自己是沒有分別的,不論哪一位神明,也都只是生命這個神聖計畫中的一個部分,

今生是你的主神,不見得來生就是;只是應當下的因緣,剛好由這位神明負責這個階段;最終的圓滿,你我都是要走上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圓滿狀態。不論我們現在所處在任何位置,只要方向對了,大家都是未來佛!
 
所以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只要是正法、善法都應該努力去學習,只要學會了,就是我們可以用來解人生課題的方法,所以勉勵大家不要因為門戶之見而畫地自限,錯過學習成長的機會。 
 
「啟靈」與「認主」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在接受「啟靈」之後,神靈會希望我們是經過親身感受後,透過自由意志,再確定「願意」接受祂,因為「自由意志」是所有人來到這個世界所得的恩典;

世界是人的世界,非靈的世界,所以一定需要身體的意志認同,物質世界與心靈世界才能夠產生接點,神明是屬於靈界的存有,是不能干擾物質世界,幫任何人做決定的。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從小與父母分開的孩子,幾經波折後找到父母親,在與父母親相逢後,如果孩子不認父母,就算父母想要幫助他,孩子也不會「接受」。
 
「認主」其實就是,我們對神靈表達我們願意「接受」祂的接引,所做的程序。等於是在我們與神靈中間牽起一條隱形的連線,當我們在世間碰到困難時,只要雙手合十,隨時都可以跟自己的守護神做溝通、做祈禱,進而得到安慰與幫助。
 
最重要的是,由於連結已經打開,在我們要回家(離開世間)時,神靈會直接給我們接引,不會受到外陰、外靈的影響,而無法回歸。在過去人往生時,只要透過做法會或是一般的宗教儀式,一般都能夠順利回歸,

但是現在世界嚴重的陰陽失調,陰魂有時會干擾靈體回歸,很多人無法順利回歸,(我們就曾看過這樣的例子~兩年前宮裡來了一位男性問事者,

為了已經往生的母親在所有法事都做完之後,往生者還是跟親人托夢說卡住了!他在台北也四處問神~都得不到所要的答案,後來經由石觀音菩薩指點處理才圓滿落幕)。

所以不論是何種靈格,如果因緣許可最好都可以做「認主」的儀式。然而60歲以上老菩薩不用認主,60歲以上適用上20世紀的宗教方式。

當然,基督徒接受洗禮,與佛教徒的皈依,也都是上天認可與神靈連線的方式,方法沒有高低,只是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不同,請依你的自由意志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方式。
 
而對於普通靈及進化靈的來說,同樣可以做「啟靈」與「認主」的程序,一般 通靈 老師會先幫您查看因緣,因為人是累世輪迴的,通靈人(靈媒)會透過詢問您的靈體,找出與你最有因緣的神明(東、西方神明)都有可能喔!

我們也看過同時跟好幾位神明有緣的人,而從中協調出一位「守護主神」,一般來說只要透過「認主」,表達對該神靈的信賴與依歸,祂就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及接引,這就是所謂的「心誠則靈」、與主神「感應」。
 
由於祂們是高頻率的神聖存有,在祂們的意識中只有純粹的愛與感恩,所以守護主神的所有的協助都不可能違背「業力法則」與「自由意志法則」。這也是判讀所有訊息的最高原則。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來,自己去。對於今生的旅程,自己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但是我們真的都不孤單,除了有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師長…等,會在今生旅程中與我們相伴,同樣的在靈性成長上~也會有相同角色的人來與你陪伴(道伴)。
 
在此一無常的世間,人確實都需要有所依靠與有所皈依,來幫助我們渡過每個徬徨無助的時刻。真心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應有的歸屬,不虛度光陰認真的體驗自己美妙的生命歷程,因為生命本身就是創造,生命本身就是最美麗的奇蹟。
 
啟靈~開啟你原來俱備的靈性,點靈轉靈,都是一樣的~點醒轉開你[緣]有[原]有的智慧之靈!!!認主也是認回你自己的原主,[圓]處[源]頭那個清淨[圓]明自性主~當然在這之後你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去提昇靈格來完善今生的靈命!!!
 
                                                   ~~共勉之~~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3.0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養與自省的鍛鍊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品性、道德、涵養,對生命的領悟等,是經過鍛鍊和培養達到的水平。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是以地位、金錢、

容貌來衡量的,而僅僅只是一個真誠的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守靜的人,一個敢於挑戰自己的人,一個自省的人;

是一個具有高遠氣度、嚴謹節操、淡泊情趣、高雅氣質的人。在今天生活步驟充滿競爭的社會裡,在浮燥物慾的世界裡,如何鎮守本心,

修身韞德,做一個有修養、有品性的人,如何才能安頓好自己的心靈,如何在冷靜中自省,如何做到自律修身呢? 

  一、做一個真誠的人

“上善若水”。每一個人,都持有自身生命的活水,那就是“真我”。真性真情,就是我們天生具備的自家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禪詩:“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竟;消缺心中鄙夷,眼前時有月到風來。”擁有真性情,擁有誠實的心,對待家人,

即可至親至孝、至情至真;對待朋友,即可淡無心機,坦蕩心懷;對待他人,即可寬厚待人、少思計較;對待事物,即可化解障礙,尋得本性,自得其樂。

  二、做一個自律的人

“書見賢學躬行,官愛民業種德”,讀書不學聖賢,就是文字的奴隷;做官不廉明、不愛護人民,就像衣冠楚楚的強盜;

講學問不崇尚實踐,就像隨口唸經不悟佛經的和尚;建功立業卻不培養道德修養,就像開放的花朵,轉眼間就會凋謝。

自律,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關愛,源於一種道德良知。“不妄沒於勢力,不誘惑於事態,心有長城,能擋狂瀾萬丈。

”做一個自律的人,就是能率真的面對自我,素心為人,俠義交友;就是能品行如修竹傲立,操履嚴明、守正不阿;

就是能做到才華應韞、德居人前,利在人後;就是能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做到心不動、眼不迷、嘴不饞、手不伸。因為自律,擁有自尊,因為自律擁有自信。

  三、做一個守靜的人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靜,是一顆平常心,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境界。守靜,就是守志向、守本心、守清貧、守氣節。

守靜,就是要做一個身置閒處,心安靜中的人。心不動,才能堅守節操,心不動,才能守護真我。靜,並不是靜止的,

而存在於動的平衡狀態之中,是一種通過自我調節,走向平衡、安靜的內心狀態。一顆冷靜的心,可跳出世俗的羡慕;

一顆安靜的心,可消磨貪念與執迷;一顆沉靜的心,可擁有閒散的志趣;一顆守靜的心,即可達到蘇軾《定風波》中“迴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境界。

  四、做一個敢於挑戰自己的人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人,能瞭解別人,慧眼識人,是聰明人,但能夠認識自己、

瞭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夠戰勝別人的,是有力量的勇士,但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失去自信,失去鬥志。生活,是一本教科書,很多時候,我們身邊的環境,並不如我們所願,

在困境中,更需要學會欣賞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鼓勵自己,這樣,你就會發現,你的生命將煥發新的生機,

讓生命的每一天,都做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敢於挑戰的自己,一個生命飛揚的自己。每一個人,都與眾不同,

有着自己獨特的美麗。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天空原本如此晴朗,需要改變的,不是身邊的環境,而是我們的心態。

  五、做一個自省的人
  
自省即自我反省。自省,就是通過自我意識~來省察自己言行舉止的過程。“靜坐觀心,真妄畢現”。夜深人靜時,獨坐觀心,

自我反省,這時候,就可以得到大機趣,得到大慚愧。「反省」,是一面鏡子,是一劑良藥,是把自己引向~做一個有尊嚴、有人格的人之「階梯」。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2.28~~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訓的接收如何分辨?

1. 接收高靈的訊息時,該如何辨知是哪位神尊的指導?~其實每個學修之人遇到這樣的現象都會與你有著相同的疑惑,在我們靈修這個領域的修行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接收上意、訊息的這些訓練,

但又有幾位可以解讀的正確無誤?準確度的高低取決於身為一個靈子所扮演的角色而定,能否以無私、無我(無我執、無法執)的代言人角色來詮釋訊息的傳達?這是個很大的關鍵。

2. 是否其實只是自己本靈的聲音,這些訊息是否正確,還是只是內心的思考模式想法而已?~是否只是自己本靈的聲音,或只是內心思考模式的想法,這個細微現象修行者該如何去分析與判斷呢?

以我們的經驗來說:首先則是須以能量級別的高低、強弱,來區分我們所接收到的訊息,其靈訊的來源是否來自於高靈,或是指導靈?而自己本靈所發送出的訊息是沒有能量級別的。

還有一個細節要注意,靈子則是必須二六時中常自我要求保持在客觀的角度上,不抱持主觀意識、不強求、不貪求的心態來解讀訊息,這樣才能把所接收的靈訊解讀得更為客觀與準確。

修道修行或是靈修在接受上界的訓練、磨練、考核過程,還必須注意一個重點,靈子的修行修煉過程中會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許多考驗,更是智慧考題,千萬不要被考倒了還不自知!

完全相信上界所給的訊息也不對,不相信也不對,因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以才會有眾多靈子一直處在虛幻、幻想、幻化的境界中,幻境從何而來?從自心深處的潛意識幻化出來,你要說它是真也是真,說它是假也是假。

曾經有位好友她在十多年前,擁有特殊的靈異敏感體質,不曾接觸過正統的修行法門,也不喜歡讀書、更別說要深入佛學、道學經典專研囉(其實她也算是空降部隊,無師自通)。

也擁有他心通、也可看到無形界,但就是太過於自信,相信自己所接收到的訊息無誤,不曾懷疑,若是往更深層探究的話,即是起源於貪求、顯化、突顯自己、嚮往被吹捧的過程。

忙碌了將近十年的光陰,結果都是在種植別人家的福田,自家的田園卻雜草叢生,一直以來都在幫他人做超渡祖先、亡魂、陰靈的工作,結果換來的是自家的祖先都尚未得渡!

自身還被那幾年所超渡的亡魂纏身,甚至躲在體內氣海部位多達一百多條亡魂,這麼多的亡魂躲在她的體內這麼久,必須經過三個梯次才能順利送走,而且最後一次的科儀,還是經過 玄靈高上帝的授權指導,才能全部清源渡化。

不管從事有形事或者是無形事,我們不要有那種神佛都是萬能的想法(神佛也有職別、分科,祂是跟醫院醫生一樣,並非是萬能的),什麼事都想往身上攬,凡事都該「量力而為」啊!

我們所遇到的修行者,凡是帶有使命、天職、有能力的人,卻不想從事神事之職,而沒有帶天職天命這方面的人,卻反而喜歡神職人員的工作,真是天下奇事一大堆啊!

3. 該如何修練自己獲得有真正辨識的能力呢?~這種問題則是須要先以佛學、道學為基礎,多閱讀已證道仙佛的經典、善知識,並且定時的靜坐、禪坐,甚至是禪定,

有了正確無誤的仙佛經典、先賢智慧書籍引路,再來則是需要明師漸進式的引導、指點,及更深一層地進入深藏修行《清命骨》,行功立德先自渡「還清自己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若是沒有冤欠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再來就是幫助靈體修出防護網《金剛護體》,如何修煉?妙心法語:靜功煉靈氣,動功煉罡氣,內觀煉真氣,築基煉三眛真火,下丹田煉先天ㄧ炁,丹成轉化先天無為法,吸納宇宙能量打通三關九竅。 

妙心法語: 純陽ㄧ炁河車運轉,先天八卦乾坤定位, 天人合一金線接引,能量訊息法傳天意, 行功立德化解業障魔考,內功心法必須口傳心授,才能達到印心禪法,當下印證天授使命。 

如何判斷來提供訊息的是否為真神正駕?請記住,只要是讓你頭痛起雞皮疙瘩畏冷,並且會頭暈嘔吐的,可以100%肯定絕對不是神靈, 但若主神是寒山老母或是雪山娘娘,祂們的氣場能量則是清涼的「真陰之氣」,

不但不會畏冷還會感覺到清涼舒爽、全身舒暢! 會讓你頭麻但是卻感覺很舒服~而且身體發熱那就是神靈,有些境界較高的神靈甚至會讓你感覺頭暈..但是那種感覺卻是很舒服的覺受喔!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6.02.1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與修道

在修行修道之前我們先來個自我省思,是否在哪個方面,自己做得不夠好,又或者自己已經產生退道心?在現今社會裡大多數的人,都只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著想(自私心),而忽略了別人存在的價值觀。
  
大道靈修乃是一個肉體本身,所與生俱來即有慧根的漸次開悟、頓悟法門,參禪修煉者必須努力來自證與自我了脫,以期脫離三界六道輪迴。

功德的累積可以藉由佈施:財施、法施、無畏施⋯等三施來積累功德,我們靈子投胎轉世成人,首先要找尋自己靈性原本之靈源(源頭),然後靈體與肉身相融合一之後,需開始懺悔累世的罪愆,而在修煉上須下一番苦功喔!

藉由努力的修煉:靜坐、禪坐、禪定,訓體、靈動(動禪),熟讀已證道仙佛之經典、善知識、持咒、解經義(第一義諦)⋯等等,藉以種種的次第修煉,來讓本身的靈格提昇、昇華。

若是有此機緣~得以打開三界法眼,我們更該抱持著感恩的心,來利益有情、無形眾生,而不是拿此能力炫耀、顯化、玩法,我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實例,所以當你在玩法的當下,小心接下來的就是你將會被法所玩喔!

開啟靈竅既非是肉眼所能見到,主要是任督二脈就在此時打通,但是具有神通(天眼、三界法眼)者,即能夠看得到無形界虛相中的實相。

而慧眼 它可分為有形及無形兩種,你必須先贖罪,在旁指導的師父就會用薰香來幫助你,以進入禪定乃至具足三位一體的階段,合同手印,即能顯現自如,靈氣開始在你的肉身形成 遊走。

正靈已經正式來指導你之後,亦是顯靈即能入定。原靈一旦出現,你的出身門第、原靈的由來(靈源)自然表露無遺,原靈出現之後將會以著奉獻犧牲與感恩之心來行持未來的靈修之路!

你的指導師父(明師)就該告訴你如何進行下一步的修煉功課,今生要能有所成就,就必須隨時接受無形界所給你的通諭,從此以後考驗你的道心及精進的進程,將會接踵而來喔!

要印證到靈魂的不滅、及靈格的提昇,平常就要隨時的在~行、住、坐、臥之間,來煉靈、煉體、補贖(行功立德、將功補過)、求開恩赦罪,累積功德,還清宿愿,禱告(懺悔、祈求),而且必須要有誠心哦!

而三昧及三藏則是你肯努力下功夫才能修來的。

Ps.三昧(梵語samadhi)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由梵語 譯音而得,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念,把心安住於一處,而內心不散亂的意思。一般修行者大都將止心一處~

(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稱為定;遠離昏沉、掉舉而保持平等之心,稱為等持。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

三藏,佛教術語,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 ⁕經藏、 ⁕律藏、 ⁕論藏 三者合稱三藏,或三藏十二部經。

三藏也指大藏經,尤其是南傳佛教的巴利文大藏經。佛家高僧精通經、律、論三藏者,稱為三藏法師;精通經藏者,稱為經師;精通律藏者,稱為律師,精通論藏者,稱為論師。

修心、修法、修道上,如果缺少明師的教導、指點與教誨,那麼在本身的修行觀念上就會產生了偏差,在「尊師重道」上也會出現問題,如果靠自修的話能夠精進的工法是相當有限的。
  
凡是俱有根器、慧根的靈修者、修行者,這是累世所修出的福慧資糧得之不易啊!無形的靈性以及有形的肉體,能夠藉由神聖仙佛先賢的助力下,慢慢地導引大家來邁向更高的境界。

修行者、靈修者若能秉持著真心誠意、恆心、毅力再自我要求的勤奮耕耘,自然能夠接收到宇宙奧妙的真實義。

一個修行者要能修煉到先知先覺、全方位、全知的境界,需要擁有智慧心法,在行道的路徑,利用法衣(金剛護體)保護著我們的靈體,增強自身的能量、靈力、靈光;

這是經過靈體的洗禮(淨化)、真修實煉,在傳道、授業、解惑上、在濟世渡人(引迷入道)、在朝聖會靈(引導靈山、靈駕),遵照上界旨意去行持,則都能夠達到投胎轉世之宿願。

但有一點則是我們靈修者該注意到的:當你在接收上界靈訊的同時,需要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靈訊的內容,先靜下心來分析一下,現在靈修者的考驗大都是智慧考喔!

倘若是智慧不足,也就不要太早妄下做論定、決定,不能盲從,上界的考驗就是考驗你身為一個神職人員,是否具備足夠的判斷力、分析力、執行力,執行力太強的學子,衝得最快通常也是死得最快(退道、出局)。

在修持功德的作為下,積功累德,還清累世宿怨,而達到「肉身了業」、靈性的提昇與淨化將漸次地達到「靈性解脫」,相信,這是大部份的修行者所夢寐以求的目標啊!

但是也必須要有願力、恆心、毅力以及「修行助緣」,才能夠真實地把握此得來不易的因緣,這則是我們靈修者之福份啊!
  
有心向道的修行者、靈修者,都是在默默地耕耘著,倘若修行者不懂得努力自勵自強,反觀內省(自我反省),勤加修煉,磨煉體魄、內果外功、精氣神的修煉(丹道);

自己若是無法達到自修自渡,自覺覺他,試問那該如何去引導迷途眾生?而且還常會在漫不經意當中製造更多的業力,如何能濟世渡人?

靈修自性修持,乃是以本靈(先天靈性)啟靈修煉,若是不能日日精進,時時修煉,自己的靈光體自然會逐漸耗弱散失不少,常言道: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是佛陀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所施設的法門。

道法三千六百門,得其一者,萬事畢。百派千門,皆歸於至道,只要專精偏執一道,必有功成之日。而道藏精深難閱,則需明師漸次地引導修煉,路雖然困難,但堅信可以憑藉著恆心、毅力、努力而加以剋服。

修行、靈修最讓人擔憂的是人心作崇,自私自利,我行我素,不知道大道(天道)何在?靈脈是屬其何種根源?而在迷魂陣中處處行走,得來的都歸於靈(零),那麼應該如何修持才能造就自己?

修行者之所以無所適從,乃是人意勝於天意,我執太過於重,心意不夠堅定,喜聽奉承之言,真假難辨,無法自悟。聽到花言巧語,投其所好,為心所用,唯可認知的,此乃未盡本命、未盡努力,則道難成矣!

修行若是被吹捧過度其下場就會自然性的自負,當你以為自己認知全部都是正確的時候,就很難接受他人的意見了;我們可藉著已證道仙佛的經典、善知識來補充精神資糧(良知良能),修出智慧才能夠跳脫與提昇靈格。

欲走上真正的修道、修真之路,須知靈修之路不是不可走,只是得步步為營、如履薄冰,把過多的執念和欲求放下,才能夠看清前頭的路到底該如何走。 每個人的靈源、靈脈各有不同,尋師訪道,認主歸宗與主神金線接引。

還必須因應今生的功德、因緣俱足,學修之路必須要有歸依明師引導,明師引薦仙佛 次第傳授修煉,才能瞭解每個過程的功課,有心有願才能接受仙佛的關照,有《捨》才有《得》,無捨即無得,一切順應天意方能順心如意。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8~~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相關問題⋯下篇

靜坐有何好處?「靜坐」,坐對了叫做靜坐,如果不對就是呆坐、枯坐,靜坐時,暫時不要想著其他事,要先把心思淨空,以最舒服的姿勢來靜坐就可以,但首要條件必須先止念,

而「無念之境不易守」,其訣在於時時反躬自省,作為是否方式錯誤?「種田看收成,修行看結果」,所以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而止念的重點則在於~須達到無我(空性、放空),這樣才能達到靜坐、禪坐的意義哦。

靜坐時先請仙佛、師尊、護法神降護靈護體,有感應才開始進行靜坐(若是還沒有與無形師、指導靈師、仙師接上無形金線者,則無須上述呼請的過程,就算你誠心呼請,祂們也未必接收得到);

靜坐時以舌頭頂住牙牀上顎,以鼻子吸氣、以口呼出,一呼一吸稱為一息(這是鼻吸嘴吐、意義在排除穢氣)。一般我們比較喜歡使用鼻吸鼻吐的調息方式,這樣才不會造成須多用ㄧ個意念去導引,而形成無法放空的問題。

舌頂上齶,是練炁的起碼常識,但其原理,尚無人深究。人之上齶部位,有兩個小窩,伸進手指可以摸得到,道家稱為“天池”,此非針灸之穴位,乃屬修煉之關竅。

其竅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腦,為神炁會聚之所,其竅不閉,則漏神漏炁,修煉家言“口開神炁散”,即是此義。故須舌尖反卷,上封此竅,抿口合齒,保養神炁。神炁相抱,則津液易滋,隨口咽下,灌溉五臟,如同嬰兒哺乳之狀。

『另外,舌頂上齶,還有接通任督二脈的作用,丹道術語稱為“上鵲橋”。還丹之時,大丹亦從此竅降下,倘不接通,則易外漏鼻竅而走失,謂之“玉柱雙垂”,毀人性命,不可不慎啊。

把吸進來的氣,輪轉到丹田再轉到天靈蓋(頭頂),再把氣排出,也就是「搭天橋,天賜玉液瓊漿,運用八卦中之,坎中虛與離中實,抽離補坎,採藥以肚中之丹鼎煉丹,運用先天真炁,

打通任督二脈運行全身,進而懷聖胎,來達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進而回歸母源。靜坐又有一個好處,就是養精蓄銳,養身體,又可內觀靜思、反觀內省,自己之是與非而檢討自我。

如欲瞭解更多關於丹道修煉的相關細節,可參考2016.01.27鳳凰山脈 慈凰宮所發表的文章~道家的修煉~1,礙於版面的問題,就不再多談!

訓體有何好處?我們暫時不以訓體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而以運動強身的角度你能接受嗎?其實「訓體」是本靈、世靈運用~

我們肉體來進行訓體的動作,藉以加強我們的靈光體,使靈光體強壯,才不會為外靈所侵擾。另一方面也使我們氣旺身體更強壯。

寫(開)靈文為什麼要宮印及仙佛的印章?開宮的師兄師姐,多是帶有天職的,也就是仙佛為我們做主,寫好的靈文要先蓋好我們的指紋及宮印仙佛印章,

然後放在案桌上呈給仙佛過目,之後再連同一只壽金燒化,仙佛看完我們的靈文,如發現有不妥之處,祂會幫我們指導更正,而為我們做主,所以要蓋上宮印及仙佛的印章。

有人說,一般中天界的神明,我們到了他的宮池,因為我們是無極天靈,所以不需要向他們朝拜,這是錯誤的觀念,最起碼人家已經成神,而我們現在還是肉體在凡世人間哪!

學道要學大慈悲心、不能有驕傲之心,需要有禮貌,常言道:理多人不怪,不能自大、貢高我慢,其實祂們神明(天神)也是在修啊!在濟世行功積德,其實也都是無極天靈所化呀!

我常看到前去宮廟會靈的師兄師姐哭得很厲害,我感覺怪怪的,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因為本靈、世靈根本不知該如何帶動肉體來走修行之路,而到了靈山聖地,會晤到與本靈、世靈有宿世因緣的仙佛,而自責、感傷、喜極而泣,才會哭的那麼傷心,就如同見到我們久未謀面的親人般的感受,或則另有其他事理。

我要去會靈的途中,為什麼有時候身體會感覺不舒服,如想哭、想吐…等,怎麼辦?我們都是修持者,難免背後多少會有一點虹光,無形界的眾生,會希望能得到我們的幫助,

或者快到目的地的時候,仙佛會派兵馬來接引我們「身後的神佛」,這也有可能,可請帶隊者或較資深的師兄、師姐代為處理。

「唸經」我沒學過不會唸怎麼辦?唸經有什麼好處?有沒有功德?

如果我們不會誦韻,只要以經典一字一字唸清楚即可,不必韻誦,它能使我們把心靜下來,漸次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開悟出經書中的道理(第一義諦),更使我們開啟智慧;

第一義諦: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為「世俗諦」之對稱。略稱第一義。二諦之一,又名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等,總括其名,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為諸法中之第一,故稱第一義諦。

另一方面又可教化有形、無形的眾生,如果眾生改過遷善,那真是功德無量,也才是真正進入福慧雙修,佛(道)弟子的世界,最重要我們還是要瞭解經文的意義,才能智慧如海喔!

為什麼要做「普化」?靈修是講究「慈悲」,我們現在有肉身而無形的眾生並沒有肉身,僅有靈魂,所以我們要發揮慈悲心來幫助祂,所謂「普化」~

就是我們以施法、施化、勸化來幫助無形界眾生,雖然不敢說能讓他們離苦得樂,但最少我們已經盡了一份心意,請他們飽餐一頓,同時也希望他們能一起修持,同證無上道法以成正果。

我們修心行善有什麼好處?種善因得善果,我們不是講行善佈施嗎?在平常多行善事,如法施、財施、無畏施…等等,可使功德圓滿,早日撫平累世因果。

靈修心理應有的準備?一、 自己要清楚為何要參與靈修,要以真誠的慈悲心來應法,找出自己的目標與定力否則會有退道心的可能。

二、 要發揮慈悲心來救渡眾生,與眾生結善緣,不可結惡緣,勤於學習,日日精進,以成正果。

三、 靈修是修我們的自性,使我們的處事態度更為圓融,要讓家人、朋友感受到我們精進的慈悲心,使家庭更為圓滿,更能對長輩盡孝道,這樣才有意義。

我朋友知道我參與靈修,他說怎麼那麼沒水準?說靈修不好的人,他不懂靈修,機車行能不能開,是要問經營機車行的老闆,而不是問瓦斯行,您認同嗎?

好不好關鍵在於人的修為,不要因為一粒老鼠屎而壞了一鍋粥,我們要往好的(優點)方面看,而不要專看不好的(缺點、缺失)的那一方面,要學也要學好的,而不要學壞的;

我們時時刻刻自我檢討,是否修得大慈悲心,今天是否有比昨天更為精進,有無利益有形、無形眾生。畢竟修道是為我們自己而修,不是為別人在修。

問題是自己才重要,別人所修的不會跑到我們這裡來,我們修的也不會跑到別人那裡去,功德是自己修來的,重點是「心」要很清楚,為何自己要參與靈修,否則很容易動搖道心喔!

何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乃大道自然而所化生,首先我們要注重修心養性,從六根、六識修起,棄除我們心中的三毒、六慾,以自己的願力,

運用太極兩儀陰陽所煉就出的先天真炁,首先強化人道修為,來達到「明心見性」,這樣使本靈能明瞭上天的訊息,然後本靈、世靈才能與我們肉體配合,本靈也能清楚讓我們知道要做什麼,

這樣天、地、人三才的配合叫做「天人合一」,但這並非一日可得,而是需要我們的耐心一步一腳印,能夠接受明師指點、教導,紮好根基,用心來修持,也正是我們常講的~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與「迷時師渡,悟時自渡」,我們僅能提供較正確的靈修、修行概念,傳道、授業、解惑,剩下的靈修、修行之路,還是需要靠自己努力、精進、提昇,以證道、悟道為最終之目標。

妙德法語:
古聖先賢智慧聞思修,凡夫入道難契聖法林,
迷心逐妄自定品階高,修羅道入盲心難省道,
實是修者可悲可嘆哉,累世業種深植賴耶處,
從身心靈懺悟拔根除,省悟懺悔改過靈性栽,
虛心求教方能契真道,法性圓融法身證道臺。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心與修靈

靈修乃是修我們先天的本性與後天的本命,先天的本靈與後天的肉體同修,其目的,在於修我們的慈悲心,精進自己,並利益眾生,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為圓融、圓滿,增長福慧,靈子亦可藉由修行得到靈格提昇復古收圓。

為何要靈修?人是靈性的動物:人乃肉體及靈性所組合而成。靈性降下凡塵投胎轉世來到人間後,靈性卻因受環境及各種物慾所蒙蔽,而迷失了本性,無法覺悟自己的本靈從何而來,又該歸何處?

加上我們累世因果,一切業障、冤親債主的催討,未能歸還,一直沉淪於四生六道輪迴之中,造成無法解脫。靈修之主要目的在於行功積德,以功德來迴向給累世冤親債主、共修靈…等等,以消除我們累世的因果業障,進而以證道果。

何謂靈山?我們一般人講地理風水,而仙佛說的是地理的靈氣,也因此有很多宮廟選擇建築在山上,在此並非說建在平地的廟就沒有靈氣喔!

就是地理風水的靈氣稱之為「靈山」,我們到宮廟去與有緣的仙佛會面接近仙佛的靈氣,就是「會靈山」,這就是我們一般稱為的「靈山」。

何為因果業障?因果業障就是我們累生累世的所做所為,有損害到他人,因此造成對他人的虧欠與傷害,僻如說:「我們向他人借錢是因,未還給人家,現在給債主碰上了,債主要我們還錢,這就是果,簡稱因果。

積欠對方的那個人,也就是債主,」現在人家要向我們催討債務,一天到晚逼得很緊,產生心煩難過,這也就是所謂的業障。

為何要行功積德?太上老君的太上感應篇裡面說:「欲成天仙者當立壹仟參佰善 欲成地仙者當立參佰善」,由此可知行功積德之重要性,我們行功積德,非但可以彌補過去累生累世的因果業障,

而且多出來的功德累積到壹仟參佰善可成天仙,累積參佰善亦可成為地仙,即使沒有累積到參佰善,亦可增加自己的福報,或留給自己的子孫,這也就是「祖宗有德」。

如何消除因果與業障?我們可請無形的仙佛來為我們做主,向冤親債主請求暫時停止搜債(討報),待我們行功立德之後,再來迴向(還)給祂們,以彌補我們的前非。

那麼我們的師尊從何而來?這是學道修道很重要的一個課題,因為師尊在我們學道、修道的過程當中,扮演著指導與監督靈子修行的角色,並且可做為靈子的後盾,教導我們的靈子,使我們能夠更加精進,

如開靈文、演法、渡化、普化⋯等等;在剛開始修持時可能我們並不清楚,對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修到一定的程度,便會感覺祂的存在,慢慢的也會讓你知道他是何方神聖了!

當你知道祂是何方神聖的時候,接著也就是要開始進行拜(無形)師的時候,祂就是指導我們一輩子靈修的師尊(指導靈師),開靈文、演法⋯等等,只要心存正念、尊師重道,祂都會為我們做主的,每個人的師尊都不一樣,無須強求隨順因緣吧!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收到無形師的教導、牽引,不在於祂們(主神、仙師、無形師)願不願意教導,而是在於我們是否真正願意腳踏實地地看待本身的心性。當我們走在靈修時,是否常常的提醒自己要”不斷地觀照自己的心”??

佛道雙修,雖然名相及教導方式不同,但我相信「萬法歸一」,兩種看似迥然的教義,最終仍然是走向殊途同歸。想要在靈修路上找回靈脈,最終要習慣靈修「沒有地圖」,是無法按表操課的;

假使”文字”可以解決靈修問題,佛陀又何必講經說法四十餘年,仍舊是繞著「人性」兩字;靈修路上所發生的一切,最終仍是回歸到內心的問題,在靈修的路上,五識所吸引的一切皆是概念性,若未曾真正深入內心地體悟,

常常會令我們昇起貢高我慢之心,而要真正地「確信」是否抱持正心正念踏在靈修路上,則是必須經過一連串地實修與體驗;一切聽從師尊(無形指導靈師)的指導一歩一歩向上成長,直到回歸母源認祖歸宗,認清根源母脈。

靈修應有的心態,我們既然已進入靈修的殿堂,就要隨時保持一顆空杯的心,要有正知、正信、正覺、正念、惜緣、惜福、惜生、惜靈,尊重仙佛、尊重先進、尊重賢能者,並且更需做到有尊師重道的謙卑精神。

要與眾生結善緣,不可結惡緣,忍辱負重,佈施、持戒、精進、禪定、般若,要修到「無我」的境界,時時具備一顆慈悲心來利益眾生,

自我檢討今天是否有比昨天更為精進,對家人、朋友更為關心,使其感受到我們學道修行確實有精進,才不會讓人感覺有修與沒修還不是一樣,而沒有差別。

有錢人去赦因果,但是我們沒錢該怎麼辦?如果有錢人就可赦因果,那我肯定的告訴你,國內有錢的大企業家,就通通沒有因果了,這樣對沒錢者,不是很不公平嗎?

不是這樣的,因果的問題是要靠我們自己行功積德,來迴向給冤親債主的,如佈施、財施、法施、無謂施、放生⋯等等,多行善積德,才能逐漸彌補過去所造成的錯業,功德才會漸漸圓滿,也為自己慢慢轉運而進入佳境。

會靈與靈修的意義為何?眾生的「靈」本清淨無為,但受世俗迷惑,窮其一生只知道追逐功名、利錄、權利而迷失了本性。會靈的意義乃是使靈歸本源,人回本性不再迷失,能早日脫離四生六道之苦。

但是如何能使靈歸本源、人回本性呢?唯有修行一途,『修』是指戒除貪慾、嗔慾、癡迷、傲慢、遲疑之毒以修身養性,立其德。『行』是指力行怖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濟世渡化世人幫助無形眾生建其功。

如此才能使人心清淨回歸母源母根、各歸其根脈若有帶旨令任務者,更該替上蒼辦理懲奸罰惡、濟弱扶貧,化解各種災厄,完成本身職責之任務;

帶領眾生回歸母根母源,幫助母娘執行復古收圓,化解累世恩怨,一切了結完清的任務,莫再墮入四生六道輪迴之途。

修行者切莫以神通、法力等為靈修之第一所求,需知「神通」誤道啊!時時刻刻不要忘記以修己利眾為己任,不要與他人比高低,跟自己比就好,今年是否比去年更為精進、更為提昇,能否漸次地超越自己,這才是最為重要。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相關問題⋯上篇

何謂『帶天命』?帶天命的人要做些什麼事?其實每個人都各有天命,只是任務各有不同,散佈在世界各個角落,從事各行各業,盡其義務、享受權益。

但有部份則帶有『天職』;必需配合神明濟世救人,處理一些肉體觸摸不到的靈界事務,而依不同的神明,所擔任的角色任務亦有所不同。

每個人都需要修行嗎?『修行』只是個名詞,其實只要是人,每個人皆已經在修,已經在修「人間道」,修道是在修正我們的思想與觀念,

藉由思想與觀念來改變我們外在的行為,使我們處事更為圓融、圓滿,仙師問我說:「你是否具有大慈大悲心呢?今天是否比昨天更加精進呢?修行有達到利益眾生了嗎?」

我們可藉由修與行,戒除我們不良的習性與脾氣,來使家庭更圓融社會更和協,我經常說我們修道者,第一要能使先生(太太)感受到我們的精進與慈悲,對父母親更為盡孝,才有意義。

我有家庭負擔,不賺錢又不行,修行這條路要如何走下去?修行人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就是人事與神事要分清楚。

人生在世,肉體所需的食衣住行、養兒育女是在人世間的必經過程,一定要先盡好人事,將責任盡了,該做的事做好就已是在修(人間道);
針對現實、解決問題,吃苦受難;卻能逐一突破。

有時間則多配合我們的本靈、世靈,從事靈修的課程如動禪、靜功(靜禪)及學、修、行、證、悟⋯等等的次第修煉,來使我們更加精進,這一切的過程就是在修行。

我已經拜神拜很久了,為什麼還是那麼苦?前世因乃今世果,拜神並不能免去因果與業障,只要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多多少少都要吃苦,凡是人要吃的苦、受的災難、受的考驗,都一定會經歷,

不會因為有宗教信仰或赦因果就能免除,若帶有天職的眾師兄、師姐們,其所受的考驗、磨難,將會多得更多,因為『天將降大任予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膚』。

但只要我們循規蹈矩、謹守戒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自我精進,及做好為人處事之道,處處發揮慈悲心來利益眾生,

神佛一定會~點亮師兄、師姐們的「前路」明燈,讓我們看清前方的路,若有坑洞則可小心走過,若有坎坷,亦可小心閃過,不致摔得粉身碎骨,凡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為什麼幫神明濟世的人,若不濟世,肉體會被整的很慘?凡是帶『天職』的人都有一定的時間要與原靈會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此世所帶下來的任務,可是有些人時候到了,因為凡塵中有許多事情~

例如:『不相信、或是不願意、或是故意違背旨意…等等』而當一方不願配合時,另一方就不能如期行天道,進而完成使命回天繳旨,所以不得以會顯現一些神蹟,用一些方法與手段,來讓不配合的一方有所感應、覺醒、覺悟,來共同完成使命回天繳旨。

為什麼『帶天職』的靈子考驗會這麼多?不知道要考到什麼時候才會考完?前面有提到人事、神事要劃清界線,只要是人就會吃苦,經過磨練 歷經⋯等層層的考驗,此為人事。

而帶天職者,除了要歷經人事外,另還要加上神事,要完成神明救世的任務,實在是不容易,除了盡人事外,還需要盡神事,所以會歷經很多的考驗與磨練;

以增加其能力與耐力,外加神明賜予的法力,就因神明會給予帶天職者的法力,就更要給予很多的考驗,以證實此人之心性是否正直可靠,是否擁有慈悲胸懷、心量寬大,不會亂用神明所賜給的法力,而行斂財劫色傷人之事。

如此通過層層考驗後,其能力與法力也隨之增加,但在開辦聖事的過程中,上蒼也會特別留意神職人員對於服務眾生時的心態,並予以考驗與審核,待一切功德圓滿時,一切考驗將會終止。

修行之路~佛道雙修首重人道,可藉由經藏來增長大智慧,而達到正知、正信、正覺、正念,並藉由師尊(無形師)、引導師(明師)的開示來啟發我們的良知良能,進而達到惜生、惜靈、惜緣、惜福,

發揮大慈大悲心,而不迷惘,並樂善好施,以廣積陰德與功德,使我們累世業障消除,功德圓滿,達到回歸母源復古收圓!

靈修的基本功課為何?橫面:一、唸經、持咒。二、靜坐、禪坐。三、靈動、訓體。四、書寫靈文。五、講靈語、天語。等不斷重覆的練習,直至瞭解其內容及涵義。

縱面:閱讀已證道仙佛之經典、善知識、參悟經典之真實義(第一義諦),藉由參悟經典教義而開啟本身先天靈覺之智慧,發揮大慈悲心、自我省思日日精進、進而利益眾生。

第一義諦: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為「世俗諦」之對稱。略稱第一義。二諦之一,又名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等,總括其名,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為諸法中之第一,故稱第一義諦。

佛言諸法性空,然世間凡眾顛倒謂【有】,是為世諦→《世俗諦》。實際真知,空無自性,諸法實相,【性空】為第一義諦→《勝義諦》。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與修靈⋯上篇

「靈修」或「修靈」這兩個名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都是一樣,但是在解釋與修煉的方式等方面,各宗教法門卻大相徑庭!

耶教的信徒認為靈修是讓自己的心靈「與神同在」,他們認為靈修生活的精髓就是要「親近神」,他們也認為要真正認識一個朋友就是要跟祂常常接近,如此才能真正的認識~

這個朋友「神」的個性、嗜好與生活習慣,而他們既然已經信仰耶穌基督了,因此有必要過靈修的生活,讓自己的心靈與真神親近,到最後自己的靈體才能與神靈融為一體;

而將靈修歸類為道教的人則認為,靈修一詞是從「黃庭內景經」書中所演化出來的一個名詞,本來是西王母娘娘傳授魏元君女丹訣修煉密法之用,後來因為現代人精神壓力大~

轉而求助西王母娘娘,因此西王母娘娘才降下此法給修靈的人參修之用;第三種的說法則認為「靈修」其實就是「修心」的代名詞,也就是將我們凡夫俗子的喜、怒、憂、懼、愛、憎、欲,

或色欲、形貌欲、威信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想欲等七情六慾,依照靈修的課程慢慢的將它們修煉轉化掉,使我們的心能夠真正的平靜與寧靜下來。

Ps《黃庭經》,被稱為道教五大經典之一,是道教許多派系遵奉的經典,地位崇高,古今注解亦甚繁。但其主要論點,學修者體會互殊,遂成聚訟。

特別是宋朝以後,內丹之說漸漸流行,黃庭道法,往往與呂洞賓所傳丹法相混。雖然各宗教法門對「靈修」的解釋與修煉的方式不一樣,但是靈修的真諦又是指什麼?誰又能徹底的參悟呢?

首先我們要先瞭解什麼是「靈」?靈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然後再來談為什麼要「修煉靈體」,萬靈蒼生在未降下太極氣天之前,都是無極理天之中一顆顆的「先靝炁」,

那時候的「炁」每一顆都是處於一種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不增不減的狀態,而佛教心經稱炁為「舍利子」或「摩尼珠」,其實炁是需要經過修煉而得道,如宗教所說的「成仙」或「成佛」;

但是這些一顆顆的先靝炁本身之中其實均已經包含了不可分離的「陰」與「陽」兩個部份,而這兩個部份其實類似科學界所說的帶正、負電能的「質子」與「電子」,

而「質子」與「電子」有一種是屬於「物質」,另一種則是屬於「非物質」,其實「物質」與「非物質」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物質」這一部份是可以用科學儀器來驗證,而且人體的感官也可以感覺到,

而「非物質」這一部份是用科學儀器無法驗證出來的,而且以人體的感官功能也無法感覺到,所以才被歸類為「非物質」,在這累累世劫的投胎演化過程之中,我們萬靈蒼生的「靈」與「性」~

均會因為陰炁所附著的程度有所不同,而逐漸形成目前娑婆世界中各種不同的物質出來,這也是從「無極理天」演化至「太極氣天」與「皇極象天」中的演化過程;

其實這也是物質由理→炁→質→形→體的變化經過,目前世界上這些不同金屬類的製品,其實都是由不同的金炁逐漸演化而來,土質製品亦是由不同的土炁逐漸演化而來,

這也是老子在《道德經》經文中所說「無生有」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化過程,因此宇宙才會有從「無形界」演化成「有形界」的說法,但是這些物質如果再~

經過極高溫度的燒煉去還原,那麼整個宇宙的物質又會毀壞並還原,返回到最初混元一炁之「混沌狀態」,因此越低層次的靈體就表示其陰氣附著的越嚴重,而這些在凡塵中的陰氣~

指的其實就是該靈體對「外境」與「外物」的執著心,「外境」指的就是我們心中所著的「無形之相或境」,而「外物」指的就是我們眼中所著的「有形之相或境」。

太上老君在《太上清靜經》中所說:「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修靈就是要讓我們沾染不同程度濁氣之本性,逐漸將那些濁氣消除掉,以返回最初之「天性」狀態,「天性」即是指「佛性」,「佛性」即是指凡心未受濁氣污染以前的「本性」。

靈修團體跑靈山會靈母、找靈脈也是為了展開靈性的尋根之旅,「尋師訪道」學修之路必須要有歸依明師引導,明師引薦仙佛次第傳授修煉,才能瞭解每個過程的功課,

有心有願才能接受仙佛的關照,有《捨》才有《得》,無捨即無得,一切順應天意方能順心如意。瞭解靈源、靈脈、「認主歸宗」、清楚自己的使命,這樣在靈修、修行的進程,

才能步步精進與提昇,而不是為了求顯化、求感應、求神通,這樣根本與靈修、修行無關,靈修之靈子千萬別再誤人誤己!

許多年前因緣聚會下認識好多位,已經在靈修界涉略二十幾年的前輩者,我們驚覺地發現~他們都有ㄧ個共通點,就是每次在接收上界訊息演化聖事之後,均無法正確地解說,

其所演化施法之聖事的來龍去脈,所以針對這點我們找出靈修者心中的盲點~靈訊的來源與判斷力的準確度,則是靈修者首要深入學習的課程,而靜坐、禪坐的靜功更是靈修者~

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修行必須藉由靜坐、禪坐來修靈,在你達到無我之境時,宇宙能量才能夠由百匯穴而進入身體來補充良能,正常人平時只靠晚上睡眠來補充能量、消除疲勞,

但若是靈修、修行之人,想要維持健康的體魄、及快速地淨化靈體與肉體的濁氣,則必須要靠靜坐、禪坐、禪定來提昇靈覺、靈力,靈訊的解讀與靈覺有著直接的關係,藉此修煉以達到靈性昇華的最終目的。

準確的判斷力~則需要藉由已證道仙佛的經典、善知識、文章⋯等等,良知良能來補充靈性的資糧,若是有了經典依循做為依據,便比較容易增加本身的判斷力其準確度的提昇!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與修靈⋯下篇

靈修團體跑靈山會靈母、尋找靈脈也是為了展開靈性的尋根之旅,「尋師訪道」學修之路必須要有歸依明師引導,明師引薦仙佛次第傳授修煉,才能瞭解每個過程的功課。

靈修與修靈這篇文章所提及之會靈、尋找靈源、靈脈的尋根之旅,這就跟每個人的根基、根器有著直接的關聯,你是累世與主神結下了佛緣,又今生若是帶有使命限定時機必須去完成,主神當然會主動來找你,以喚醒你的靈覺,點燃你今生之修行明路。

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此機緣~得到主神主動來找上靈子(信、願、行)!有少數的靈修者ㄧ開始就會有好多位無形師來教導、指引,那是該靈子今生帶有天命必須去完成及圓滿;

但就是有大多數的靈修者完全處在摸索、迷茫的階段,每個人都是屬於個案,我們是處在客觀廣泛的角度來寫本篇文章,希望藉由文章的詮釋,能夠讓靈修者可以用較短的時間來走出陰霾期!

「靈修」內心知修,外相知修而啟發靈動,靈動又稱為動禪,能夠幫助經絡通暢而打開奇經八脈,這又是 黃庭外景經所記載,再次演化出來的靈動。

靈修理應是道教一脈,卻為道教人士所斥責!就因坊間靈修者不以經典為依據,自己也無法解釋靈動的真實意及優點,因為多數靈修者沉迷於神通、求顯化,孰不知神通誤道啊!

修行最後的目地不在於求神通~而是在求解業~在求何以利眾!再求當無來生!得以了脫~

靈修最大的障礙就是本靈、世靈、外靈分不清楚,因為被吹捧過度的下場就是會自然性的自負,當你以為自己認知全部都是正確的時候,就很難接受他人的意見,所以沒去確認,或是根本就沒想過要確認到底所接收到的靈訊來自何處。

我們必須修出智慧才能夠跳脫與提昇,走上真正的修道之路,靈修之路不是不可走,只是得步步為營、如履薄冰,把過多的執念和欲求放下,才能夠看清前頭的路到底該如何走。

常言道「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切都是「己心所造,事在人為」你不去執行沒有人會勉強自己,而心會偏差、會有過多的欲求,都是人在做決定,而不是神明幫你做決定的。

現今世風日下有心修道者不知那裡才是明師、那裡又是名師?抓著浮木當救命遊艇、危險嗎?很危險但又能如何?

以下略分四點解說,不知靈修者對於明師的定義為何?

妙心法語:
1.能夠傳道、授業、解惑者才是真明師。2.能夠瞭解日月陰陽之理,乾坤坎離之道者才是真明師。3.能夠瞭解禪密靈修法門之真實義者才是真明師。4.能夠參透法界實相真實義者才是真明師。

妙心法語:修行必須經歷《學、修、行、證、悟》的次第精進法門,「無學不能修正、無修不能正心、無行不能實證、無證不能悟法、無悟不能證道、無法不能合道、無道不能化解。」

妙心法語: 無為是《道》、有為是《法》。無《法》不能證悟《道》為何物!

妙心法語:尋師訪道、尊師重道、虛心受教、法傳真意、靈脈歸源、認主歸宗、金線接引、明心見性、得道真傳、超越法界、解脫輪迴、證悟道源。

學、修、行、證、悟次第修行觀,必須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凡事不能太主觀《我執、法執》,以自我的主觀意識去否定別人的修行法門,

而沒有經過客觀歷練的求證,無形之中阻斷同修之間的法脈因緣,不能完全瞭解法界實相的真實義,真是不知《道》為何物?無知、無明造成貢高我慢,實乃現今靈修者的詬病!感嘆!無奈!

妙心法語:靜功煉靈氣,動功煉罡氣,內觀煉真氣,築基煉三眛真火,下丹田煉先天ㄧ炁,丹成轉化先天無為法,吸納宇宙能量打通三關九竅。

妙心法語:純陽ㄧ炁河車運轉,先天八卦乾坤定位, 天人合一金線接引,能量訊息法傳天意, 行功立德化解業障魔考,內功心法必須口傳心授,才能達到印心禪法,當下印證天授使命。

如何判斷來提供訊息的是否為真神正駕?請記住,只要是讓你頭痛起雞皮疙瘩畏冷,並且會頭暈嘔吐的,可以100%肯定絕對不是神靈,

但若主神是寒山老母或雪山娘娘,祂們的氣場能量則是清涼的「真陰之氣」,不但不會畏冷還會感覺到清涼舒爽、全身舒暢!

會讓你頭麻但是卻感覺很舒服~而且身體發熱那就是神靈,有些境界較高的神靈甚至會讓你感覺頭暈..但是那種感覺卻是很舒服的覺受!

妙心宮主與妙德住持於三千年前於尼泊爾各是一位仁波切喇嘛上師,因緣聚會下與過去生的上師結緣,準提佛母同時幫妙德住持與龍井師兄打開累世的記憶,龍井師兄於尼泊爾與日本那兩世都是我們的上師,上師於過去世曾經允諾~

未來世若是不懂得如何修回殊勝的密法,祂要妙德住持不用擔心,祂定會全力協助我們的。龍井師兄於尼泊爾是坐化得道的喇嘛上師,祂於坐化前留下兩句話:「願為眾生傳授無量甚深微妙法,直至壽者不老時!」

這些內容是準提佛母幫妙德住持開啟累世記憶的聲音及影像,而且是在清醒的狀態下所開啟,並非是夢境中來顯像的,況且影像聲音歷歷在目,是從阿賴耶識所開啟而叫出的檔案!

妙心宮主於過去世(唐朝)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曾經現出法身盤坐於妙心宮主的氣海之中,時間長達三天之後便隱藏起來),這是經過三個已開啟三界法眼而同時印證到虛相中的實相,並且可以確定祂當世已是得道之方丈~

身穿深黃色加披紅色金格之袈裟,並已請準提佛母查明祂當世之法號!妙心宮主今生在修行之路,也是經過階段性的尋師訪道、尋根之旅,得道上師也沒有特別地禮遇而來提點他!

今生會再度投胎轉世是經過 南海觀世音菩薩的指點:必須救渡日本那世的地魂,常言道一條江山一條魂,我們每個人為何生生世世地投胎在這美麗的籃白星球~地球?

你的靈性、靈格要想提昇,就必須要經過重重的磨練與考驗,經過主神、天界審考官審核通過,才有機會往上提昇,而地球正是靈界的一個大考場,相信每個靈修者都希望~今生於修行道上能夠有所成就吧!

十多年前在一個因緣聚會下認識了我們的啟蒙老師,聽到老師的修行心路歷程,發現我們人類常常被光鮮亮麗的表相所蒙蔽,正所謂高處不勝寒,修為並不是表現在外在的包裝(表相修行),而是你的內德是否圓滿、德性圓融、佛性頓開,如何以內德引導眾生走入修行之正道,才是身為宗教傳道者該有的典範!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啟靈與轉靈

轉靈是開啟你的先天靈覺,助你本靈浮現,讓你知道你的使命是什麼,但是轉靈(啟靈)開啟了靈覺,有可能你就必須接受一連串的考驗喔!

【從童乩與靈乩談起】

在台灣民間宗教信仰裡,尤其在最近的30多年來,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那就是靈乩取代了童乩的地位,童乩已快成為稀有的絕種動物,

因為靈乩的數量以倍數地快速增加中,其質量也漸次的提升,至於為何突然出現在這個時空?根據我們的瞭解,全球人類在二十世紀會靈動的人僅佔20%的比率,現在是屬於靈的世紀,

在二十ㄧ世紀卻佔有60%~80%比率的人會靈動甚至已經啟靈,處處都可遇到靈活度十足的靈修者,而尚有多數的自發性啟靈者,至今也不清楚為何會啟靈?為何會開口講靈語、天語?

而且還有很多的人還誤認為是卡到外靈、外陰呢!試想,若是真卡到外靈、外陰的話,身體為何不會畏冷、起雞皮疙瘩、頭暈痛至嘔吐?既然沒有特別感覺不舒服,那就不能輕易斷定是卡陰喔!

【童乩】

以前在鄉下,我們會常看到在村里廟會陣頭活動中,童乩在神尊附身之下操五寶安五營,以七星劍、鯊魚劍、狼牙棒、月眉斧和刺球依序點兵,

做出超乎理性想像的高危險動作。因為童乩僅是神明的代言人,神借人體從事宗教活動,而神靈只佔人意識中的一部分(有降十分駕、八分駕、五分駕⋯等等),意識並非全由神明控制。

每一個儀式都有它的用意所在,也是幾百年來一直遵循的,不是童乩一起乩就亂跳,東西拿來就亂砍,一個童乩乩身夠不夠穩,處理事情會不會靈驗,最大的因素在於法師和桌頭而不是童乩本身。

【靈乩】

一般的靈乩則是民間所稱“跑靈山”之產物,跑靈山就是人跑廟拜神,以達成個人與神靈神秘接觸,的一種民間修煉方式,一旦人有了靈動現象,我們通稱為靈乩。

這其中所跑的大廟以會五峰,會五母為主,所拜的神以無極界的神尊為主,有別於童乩所服務的村廟中的太極界神尊。

據我的所了解的會五峰是以男性主神為主,通常為宜蘭梅花湖的三清宮三清道祖,五奇峰瀑布,淡水的黃帝宮,無極天元宮,竹東五指山的盤古廟,北縣石碇的無極聖祖等為主要參拜對象。

會五母則是以無極界的女神為主,如苗栗仙山的九天玄女,埔里地母廟的地母,嘉義半天巖的準提佛母,花蓮慈惠堂的金母、勝安宮的王母,以及林口竹林寺的千手千眼觀世音等祖廟級為主。

對跑靈山而言,會靈是直接與神秘力量接觸,而轉靈更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指標。你現在是甚麼靈,下次有可能會轉上另一個高靈。
為何需要訓體與轉靈?

我們用肉眼看轉蓮台是一種原地旋轉,或繞圈旋轉的訓體動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的簡單, 轉蓮台在靈體上是一種自我淨化的《動禪》,

能夠將靈體上的「靈濁」逐漸的排出,以達到接上「清陽之氣」,而不與五濁惡世之各種眾生濁氣,產生互應招感的目的,因透過轉蓮台的訓體,可以達到幾種實際的功能 :

1:靈修者淨化、提昇前世世靈的準備,讓往後的靈體於靈修上能夠更為順利 。
2:本靈靈體因累世的靈質得以昇華,而達到靈體合一的功能或能力。

(剛啟靈的靈修者,若是沒有經過訓體的這些過程,是很難讓靈體合一的,那麼祂要傳達訊息或意念給肉體,則肉體便無法解讀與接收靈訊)。

可透過轉靈的行功轉化業力結構,轉靈是藉由離心力的轉動把體內的濁氣帶出去,達到淨化靈質與提昇氣場,以幫助業力濁氣的排出,於是肉體上的病痛亦可逐步的消除。

3:轉靈的行功,同時可應用於實際的無形超度上,所以行者必須先行練就此ㄧ功法,當靈藉體完成訓體後,就可不經肉體的表現而自由變相 。

轉靈口語化應該是轉化靈執的意思。轉化包覆我們本靈的障礙,因為累生累世的投胎轉世,不止三世因果,甚至千世百世以上超乎想像,依附於本靈的累世細胞記憶,太多太錯縱複雜,藉由修行修心養性,藉假修真轉化與進化本靈。

在民間宗教上,會以跑靈山會靈直接與神秘力量接觸,開啟與靈的溝通,然而啟靈固然容易,但轉化修出純粹的本靈,就需要堅定不移的修行態度與實踐精神。

轉靈在不同層面上有不同的意義,不離主軸的是在於自性淨化與提升。轉靈需由有形與無形配合,口語來說就是肉體與靈體的相偕轉化,轉化的媒介必須經過仙佛的考核與認證。

轉靈因人而異,會在不定的時間空間下,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不管坊間多少的說法或方法,表法下少了轉化的媒介就只是表面上的假相!

「轉蓮台」又名「轉靈台」,其真正的意思是「靈性成長的階段」,「轉」在此是「精進、進步、成長」的意思,也可以說是修道的進階過程;

換句話說,就是突破障礙,放下執著、我相、人相與法執,心誠則靈而產生的靈覺、靈感、靈動。以最簡單的解釋,「轉」就是「化」!

是指領了天命、旨令、考題回去以後,要努力地去做、去行,歷經時日,功德存夠及成績符合標準之後,再度到仙佛面前繳交成績、覆旨、覆命,請求仙佛考核成果,准予進階。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05~~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行心要

我們生活在緊張忙碌的社會,就要懂得培養健康寧靜的心靈(藉由靜坐、禪坐能夠自淨其意,幫助心靈以達到安定與寧靜),否則就會隨波逐流於功利主義的社會中,而逐漸成了漂泊無根的難民。

要知道,追求名利財富沒有什麼不好,問題是「追逐」、「妄求」之下會令 人心浮氣躁。努力工作發展事業這也沒錯,關鍵在於心靈過份忙碌,易造成紛擾與煩惱。

事實上修行無須遠離塵世,刻意去追求寧靜,但必須要懂得調整自己、自我淨化、並開啟自己之本性,以達到靈明、靈覺的提昇與昇華。

古人云:「涉過生活的激流,才能靜觀處世」,人在心情紛亂的時候,必須懂得如何穩定心性、靜下心來(當然要做到這樣的境界,實際上非常的不容易,

但只要遇事能夠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你就可以很冷靜地去面對與處理)以心平氣和之心境去面對周遭的一切,才能真正的達到處世圓融。

修行就好比渡河,在渡河時切勿看洶湧的水面,這會讓你頭暈目眩跌入洪流;修行也一樣,若把一些目光留在一切不合理的爭議上,就會迷失自我而喪失理性,修行怎會成功?

修行人都該秉持著「不怨天、不尤人」,一切皆在自己心志運轉之中,才能在風雨中緊緊抓住成就自己的機會;況且ㄧ個真修為的修行者,才知藉順逆境展現我們修行的企圖心,培養菩薩那份親切柔和的悲憫心及大慈大悲心。

濟公活佛云:「修行的成就不是在佛堂的莊嚴,也不是在法門的殊勝,而是在於你學習的心態」。

到處都有著寺廟、莊嚴的大佛堂,修行人也非常得多,請問:「又有幾個擁有真正的道心在心頭呢?」如果沒有用心學習的念頭,再好的設備與環境,一樣是沒有用的。

眾生往往得之容易卻不懂得珍惜,若是你的精進與智慧已達到了飽和狀態時,千萬不要忘記「登山困難,下山容易」,千萬不要失敗於最後。

一個用心修行、力行菩薩道的修行者,他也許能夠「忍受外面世界任何磨難」、「抗拒各種誘惑」,唯有抵擋不了內心深處的恨意與無明,此種「深化的無明」,可以使往日的修為化為烏有、而前功盡棄!

修行人切勿「把心關在牢籠裡」,有空到動物園走一趟,你會發現關在籠子的動物,都呈現「無精打采、不安、憤怒」等情緒。同理心~修行者若被「情慾、色相、塵境」綁住心,那麼心靈怎會自在呢?

護持心念 堅持到最後

天底下沒有我們該憎恨的人、事、物,卻有著無量愚痴的可憐眾生,以及因私心偏見不能成就佛道的修行人;因此我們要把內在的愛,昇華為同體大悲的菩薩愛,才能幫助眾生真正地遠離煩惱與痛苦。

禪宗云:「身出家是出世俗家,心出家是出無明煩惱枷」,身出家-雖遠離塵俗現修行相,心卻隨著煩惱、痛苦打轉;打著修行招牌,心卻隨波逐流。

心出家-即跳出心靈枷鎖,不被內在無明三毒所牽,不被一切色相塵境所擾,不被橫逆、窮困、潦倒動搖我們的心,跳脫出來才能用智慧去觀看ㄧ切眾生,原本人因業力而來,就必須要藉了業而了脫生死。

過去紅陽修行「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的灑脫自在,而現今白陽修行「在塵不染塵,火中栽蓮」的氣勢,更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想想現今白陽佛、道門弟子,每一個人都用生命、血淚在寫白陽歷史,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一部經,一部用「慈悲喜捨」寫成的三曹普渡經。

經云:「智者無為,愚人自縛」,一個有智慧的人,不求這、不求那,逍遙自在。而缺乏智慧的人,抱怨這、抱怨那,那個地方不公平、那個地方沒前途;如果將人心帶入淨土,那淨土豈不變成人間苦海?

「心縛不除,處在天邊海角仍然是苦」。修行若用我執心、煩惱心來面對一切事物,這個世界也會變得醜陋不堪,不如用悲心、智慧心來欣賞這世界的一切萬事萬物!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3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行最佳的環境*                         

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裡,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心要怎麼修 ?

出家修心,心要怎麼修?就是沒有分別心,心淨則是佛。我們輪當執事人,與十方眾人接觸,就不能去分別對方,不論是俗家或出家,

一律平等對待,不起分別心,我們度眾生,就是以這無分別的心在度眾。俗家人不曉得這道理,凡事論好論壞、分是非、別愛憎;

而出家人,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表面但唯唯諾諾,應付應付,不管是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別,不去執著它,

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還一天到晚,說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論是論非的,這就是身出家,心沒有出家。

*衝破魔境*

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識順逆中求解脫,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之事。

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歷練無明煩惱?

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心魔),唯有衝破魔境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也唯有捨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掛礙,才能得到清淨解脫,

才能顯出菩提心來。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不怕別人批評*

我們必須有不怕別人批評的氣魄,只要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使別人走歪,也不會受其影響。如果一個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別人批評,

見人私談,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以為人家在說他什麼,那是沒有見識、疑心病很重的人。

*如何得六根清淨*

我們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對六塵所起的分別煩惱,分別善惡、好音壞音種種等等,這種分別就是六根不清淨。

修行就是要修這些分別煩惱,直至六根對六塵沒有分別,才是六根清淨,才能五蘊皆空。

*修行最先攝住心猿意馬*

修行最先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不讓它出去放逸,這很不容易,但我們要發願,為消這些無始來的習氣罪業,

要提出勇氣,努力修苦行,難做的,要去做,別人不願做的,我們要去做,發願自己要成就,像神聖仙佛一樣,如此的信、解、行、證、悟,業障才會消。

業障消,則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覺其苦,雖住娑婆界,猶如仙佛境。

*看破放下*

放下,並不是口頭上的放下,也不是到了臨終時正念現前,沒有一點家庭的意識,沒有親眷家屬的愛別離苦,這才叫放下。

要達到放下的境界~必須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漸漸的對事情、物質、情感的對待,與需求越來越淡~越來越能捨下,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萬緣放下。

如果還存有那麼一點家庭意識,那還是生死輪迴。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娑婆世界,是帶業來的,要在這娑婆世界中,走入清淨之門,

找一條能解脫生老病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為貪享衣、食、住、行的舒適,而更造一些新的惡業,再重入生死輪迴的舊路中。

不要貪長壽,如果不懂得修,不能走解脫之路,即使活了兩百歲,也不過是多造一些業,兩百歲一過完,還是要生死輪迴。

我們這個身軀是有生有滅的東西,終究要毀壞,是無法讓我們永久依賴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們這靈覺的靈性,才是不生不滅的真我。

我們既得人身,不要辜負這個人身,知道要走解脫之路,則成仙成佛靠這人身來修,若不知道要修,還為這個身軀的衣、食、住、行~

等等的享樂,無所不用其極,造無量的惡業,那麼三惡道中、四生之內,也有我們的份,所以,這個人身實際上是轉折點,

是個人身劫、也可說是應劫、化劫而來,償債還願,轉化、揚昇、提昇而來!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2.1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行為何需要去除私心、私欲?

一個情緒不能自我控制的人,要得到心靈平靜,就必須去除私心與偏見,凡事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ㄧ起無明就鑽牛角尖,把責任往外推,外表裝作若無其事,其實已與凡夫俗子沒有什麼分別了。

用人心、私慾去待人處事,所觀察到的僅是萬物的表相而已。要知道一般眾生的心態就是:「分別、對待、挑剔」,講話尖酸刻薄,專挑別人的「小毛病、小缺點、小過失」,若是有這種的心態時一定要調整過來。

修行是去除存有「私欲之我」,藉洗滌之淨化,以回復「本真之我」(真我)。真我即天性,純善無惡,可摒去諸私欲之侵擾矣!修行主在去除私欲,能去自我之私,將越修越無我,

直到完全不著我、不為自己著想為止,不執我者止妄矣;非是越修越為我、越為自己在著想,在盤算著,算計著,執我者,我者私也;

為我著我,即為私著私。修而著我,謬錯矣!這是人心的基本表現,乃是修行之人最大困惑,得立即糾正過來,正所謂人心不死,道心不生也。

我們的心就像一隻猛獸,不斷的躁動與不安,內心的起心動念未曾停過,思緒永遠紛亂,若希望達到心靈的平靜,就必須時時保持覺照,訓練自己的心,覺知每一個剎那的生滅。

不隨妄念所轉,不要隨著感官而走,學著看管自己的心,盡量往內安住、看住自己的心,看它是否輕盈?是否維持在輕安之中,不要隨著自己的喜惡而有所執取。

愛恨交織的情緒,會讓我們永遠不安定,所以要讓各種欲望降低,令心安住於中道的生活當中,那麼我們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所以當我們遭怨敵加害,或受再大的挫敗時,千萬別再將過錯指向他人,當我們清楚瞭解因果不虛的道理之後,將能輕鬆、自在的面對~這人世間種種的不順遂!

放下人心、私慾,才能契入無為修行。要知道:「天地無慾所以長存久活」。人由於欲多念雜所以生命短暫,隨時會枉死在「慾念」與「貪求」之下。

當心中有~貪婪時把它根絶,怨恨不平時把它斷除,人的思想不純正,行為自然不端正,若是無法改變與端正,那將會產生種種的苦難。

修行最可怕的是~「不良之思想佔盡整個心靈空間」,若是這樣心中怎會有道呢?「心田不生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心境上若是能夠常保清淨無染,若能覺悟人人本自具有的天性,才能流露出圓滿智慧。

修行最怕的是:「專拔別人心田的雜草,自己心田卻雜草叢生」。

修在己心,此心最重要,主宰一身,故務須激發己身存含之天性、真心,使之唯善唯愛,秉善愛以修涵,可突破物我之障礙,更須鍊就己心之靈明(智慧),才能釋懷一切之罣礙,

才能摒卻一切內亂外擾,魔擾都不怕,何懼於我,然所以無懼,完全取決於對己靈明之肯定,靈明(智慧)如火炬,明鑑是非曲直,可去妄以止於清靜,藉寧靜以禪心,

藉禪定以打開心眼,藉凝神以生發智慧,藉智慧以奮力精進,藉精進以去私欲,果能少私少欲,可持心於「不偏不倚」之中道思維,以契合「意念正誠」之心境。

犧牲奉獻,以德服人,德在低處-愈是謙卑低下,愈讓人尊敬。德在無私-能推功攬過,凡有過錯皆反求諸己。

修行唯有「知錯、認錯、改過,才能增長智慧善根」,「看到別人的心不重要,看見自己心境上存有什麼才重要」,用單純、歡喜的心去圓滿你生活週遭的ㄧ切。

見人﹤不是處>-返觀以自省。
見人﹤私偏處>-返觀以自律。
見人﹤過份處>-返觀以自戒。

修行者的成長是須要經過無數次的磨練,才能一次次的成長,所以一個懂得修行的人,不要凡事執著外境,要展現你的包容性,就像海能納百川,有容乃大,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打開心門,展現人人本自具有的菩薩心。菩薩心「有如清涼柔和的月光」,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卻能讓人感到無限親切與慈祥。眾生由於妄想、執著,因此永墜生死苦海,故唯有學習放下才能破除心靈之障礙。

要知道人的思想、情緒、感情以及生活的過程,無不從心裡反應出來,所以禪宗云:「萬法惟心」,也就是說必須透過修行、靜坐、禪坐以啟發自性(靈性),才能使心靈寧靜、平衡,漸而啟發光明與智慧出來!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2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我們居住在這娑婆世界中,煩惱苦厄叢生,尤其人生八大苦,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求不得、煩惱熾盛等無人能幸免。
 
要知道,物質世界越文明,心靈世界就會愈空虛,再加上外在環境的壓力,可說是內憂外患,如果找不到「心靈的出路」,便會如火車偏離了軌道,弊端叢生。

「隨所住處恆安樂」若是在世間不能得到解脫,死後又怎能開悟呢?在世間都不能「善盡自己的本份、自己的任務」,

若是換了另一個環境(天堂),又如何能突破心靈障礙,破除自己的執著心呢?因此人不能妄想或期望「生活之外得到解脫」或「妄求死後往生到理想國度」。
 
要知道,人身即是「法界宮」,而心即是我們的「清靜宮」,欲修無上菩提,要透過「靜修、觀照、修證」去力行菩薩道,任何再大衝擊、逆境也能隨遇而安,以保有一顆自在隨喜的心境。
 
修行法門何其多,「但悟一心,即超三界」,一般修行者,都是外求,又修這個法門,也修那個法門,法門雖多,但全是心外法。「心外法即是生死法,並非解脫法」。
 
惠能大師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修行人要怎麼修才能明心見性呢?「切莫外求」,就是往我們內在的心靈深處探索,以期開啟累世的潛能。

但若是尚未開悟者,還是需要明師的指點,正所謂:「千里尋明師,萬里訪真道」,佛陀當初未證道前也是經歷過~六年的尋師訪道的過程;試問若是要靠自修自悟,這得浪費多少年的青春歲月啊!
 
修行若能掃除一切煩惱,去除一切人我是非,心境才不會受世俗所迷惑,修行要是能夠做到「內不亂、外離相」,讓心靈平靜,才能不被一切塵境所轉。
 
我們不要拿世俗人的眼光與標準來檢視自己,這樣易墜入世俗之障礙,否則將來之成就與凡人無異。要進步就要拿菩薩清淨與規律來自我督促,拿菩薩的標準來自我勉勵,將來才能成爲菩薩。

一般修行人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恭維的話,一味刻意奉承的話,而真實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正所謂忠言逆耳,要知道能根治心靈病源的藥卻是「良藥苦口」。
 
修行切勿讓順逆環境而影響到我們寧靜之心靈。「君子素居」這個『素』,就是無聞,也就是樸素之意。意指:君子安居樂業,安貧樂道就是素居。喜怒哀樂發於和,心境自然不被環境所轉。
 
「自渡方能渡人,自覺才能覺他」,我們常會提醒修行者~幫助別人也就是在成長自己;當渡人成全時,其心靈最能謙卑、忍讓、犧牲、心自然沒有嗔恨、計較,反而能過得更安祥自在。

由心靈皈依入手

要知道,依佛家觀點來看「人生過程,每一個人是披著業力的外表,上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一齣戲」。得意的時候只不過在人生舞台上,短暫的得意自己,一旦脫下戲服,

你還是赤裸裸的自己。所以佛家云:「畢竟還是你自己」,但千萬別讓舞台得意之事給沖昏了頭,會讓你不斷地在演戲(習慣貪圖人生,留戀凡塵,不斷地於三界六道中輪迴不止)。

失意的時候也不必沮喪、悲傷或看不開,想想上了戲雖演得悽苦無比,下了戲卻能歡樂自在。切記『善用短暫人生,扮演好這一齣戲,切莫讓戲中假象矇蔽自我(蒙蔽良知)』。

佛經云:「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千經萬典要如何下手?由「心靈皈依入手」。因為心靈皈依可以啟迪智慧、解脫障礙、徹底獲得自由,以達生命究竟圓滿。

現今修行未開悟者,須藉善知識或師父啟蒙才能明理修行,已開悟者當知依法不依人,透過啟發智慧自性自渡,正所謂「迷時師渡,悟時自渡」。

皈依自性清淨~人生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面對自己?如何對待自己?「唯有皈依純真的自性(真我)」。純真自性是我們本自具足,而不是外來的。它是人人原本所具有的「清淨本源」,

亦是天地萬物一切法的根本(源頭)。依修行來講「不向外追求,不迷失自己,心中沒有矛盾,沒有攀緣,沒有困擾,而達到福慧具全的人生」。

皈依心靈覺醒~淨化自己的心靈,展現自性淨土,去除種種煩惱、憂傷和牽掛,才能自在解脫,並且可藉由心靈的覺醒以幫助靈性的淨化,及心性的轉化與提昇!

淨化情緒~可得到好的性情。
淨化慾望~可知足常樂。
淨化思想~可通權達變。
淨化心境~才能自在無礙。 

皈依道德實踐~道德不是用來討論的,而是貴在身體力行。不是刻板教條,它是智慧的展現,目的在圓滿精神生活。
 
南海古佛云:「我們修道、辦道,是為了尋回放失的良心,去除虛偽的外表,回歸天真無飾的自己。」
 
佛家常言:「塵盡光生」。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充滿高度的慧性,唯有在心境「清淨單純」之下才會放出光芒,這就是佛性。故 惠能大師的「自淨其意」是最直接了當的指導。

要知道:「唯淡方顯真,唯常方能久」。淡-純樸、簡單。 常-真實的、永恆的、不變的。修行要無阻礙,不要凡事複雜、鑽牛角尖、尖酸刻薄、看外相而產生比較心。

「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複雜的心去面對,則煩惱、罣礙一大堆,心要無私才能明辨是非。自己不能吃虧何必占人便宜,自己不願受刺激那何必批評他人呢?你說不是嗎?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2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心隨境轉還是境隨心轉?

為什麼人生是苦的、無常的、空虛的?因為大多數的人其精神生活一直處於「矛盾的鎖鏈之中」。如何解除這鎖鏈?唯有自己的心,透過心性法門、明師指點~達到明心見性方能打開這鎖鏈的心結。

要知道人的思想、情緒、感情以及生活的種種過程,無不從心裡反應出來,所以禪宗云:「萬法惟心」,也就是說必須透過自性(天性)才能使心寧平衡、平靜,發出光明智慧。

惠能大師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曾向《江州侍衛官張日用》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欲學至高無上佛法,不可輕視初發道心的人,那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人,往住有最上乘的大智慧。然而自認高人一等的人,有時會被愩高、我慢、我執、蒙蔽了智慧,所以說不可隨便輕視於人,否則會帶來無邊罪業。

本性中的菩提道心,本是清淨無染沒有瑕疵的!「那來的一物可執,那來的塵埃可掃呢?」可執、可掃那是我們「心動了」,心隨境轉,慢慢的用人心在看、在想,怎會清淨呢?

佛經常言:「自性不添一物」-加上去的即是違章建築。即是根塵對境所產生的貪、嗔、痴等習性、稟性,必須剷除,否則外表再努力、再用心,也只是表相的修行功夫。

如果一切境界的相都沒有了,剩下的就是你那顆清淨的心。經云:「三界無別法只有一心作」。清楚告訴我們,三界內無別法,所有的法,都是自己的心所造就出來的。

修行原本是為了自在解脫,何以反成了心靈的困惑與枷鎖,再一次束縛自己。要知道修行為何找不到自我?為何沒有智慧?

就是太依靠紙上尋佛法、太注重修行法門,而不懂得要反觀自省(反省、懺悔、改過)、自悟自渡、自覺覺他,那麼心怎會清淨呢?

要知道,外在六塵相是你的心,六根對境六塵產生「見色隨色轉、聞聲隨聲去」,「好的就愛,惡的就憎」,一切見聞覺知取捨都有-這是你已起了分別心。

見色-看到別人精進、成長,心境如何?是歡喜心接受別人成就,或心存我要超越他的得失心。事實上當你接受別人成就而讚美他,「提昇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聞聲-聽到別人的恭維、讚美聲而產生了「如痴如醉的大頭病」,在掌聲中極易迷失自己。

佛經裡所闡述的文字般若既深又奧妙,如果無法追求佛經的真理(第一義諦),一味地「以文解義」,甚至僅是表面唸經而已,沒有實證功夫,那對修行一點助益也沒有。

至於心悟轉世間-其主要在告訴我們「徹悟本心」,面對一切塵境與色相才能不染不著,才能轉世間煩惱為無上菩提。

眾生由於妄想、執著,因此永墜生死苦海,故唯有放下~才能破除自我之心靈障礙。在這之前必須先要做到~面對它、處理它、接受它、再來才能真正的放下它(煩惱障礙)。

佛陀常云:「佛不能渡人,靠眾生自渡」。佛法是入世思想,修行者不是隱名深山修道,而是要體悟紅塵眾生疾苦,透過渡己也才能渡眾,這樣才能覺行圓滿。

禪宗云:「無一物中無盡藏」。依數學上來說:「零等於無限大」,心境空無一物,有如虛空,才能展現無量無邊的智慧。假若一個修行者心靈倉庫堆滿了「俗心與塵垢」,怎會有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呢?

「迷者眾生,悟者為佛」。很明白地指出一個人要將自己驕傲、我慢、貪妄的心拋開,虛懷若谷用心修行,才能去除迷惑徹悟人生。

※菩薩與凡夫修行心境上差別在那裡?

菩薩—遇事平靜而能轉境(複雜環境有簡單心)。
凡夫—遇事念起而生無明(簡單中有複雜心)。

要知道「慾望無窮盡,那麼你的心事與煩惱也會無窮盡」。慾望本身無善無惡,端看本身是否有足夠定力控制它,但跟著慾望走就會被支配、被控制,而喪失了清靜的本性。

故心不煩—則隨遇而安,心無慾—則隨事而靜,心的歸宿在於寧靜。
古人云:「修養未達聖人之境時,人人都是外道」。心境上未達無爭、無執、無為時,一切所學全是心外法。外道—是指將身心安住在彩色世間,心隨境轉,生活受外境的左右而無法作自己的主人。

然而面對紅塵俗世,只要修行者的心夠清澈、寧靜,不多求、不妄想、盡自己的本份,演好自己的角色,人間即是淨土。

因此人世間修行第一要件就是把「自己的心給擺平」,不要活在患得患失與苦樂不安當中,修行最怕的是「常覺得自己受委曲、受寃枉、心有所不平」。

這表示你還沒有把心給安住,世間事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是當事者的觀念與立場不同罷了,正所謂「法無定法,理無絕對」,凡事皆是己心所造作,你不去執行、不去做,沒有人會勉強你;

修行若是能夠做到「功成而弗居,寧攬過而不居功」的境地,這樣已達到聖人之境界!聰明人,推功攬過;反之,攬功推過者,恐怕只能算是假道學之人。

《功成弗居》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同“功成不居”之義。
《善於推功、敢於攬過》,展示的是一種雅量容人的胸懷,體現的是一種厚德載物的境界,傳遞的是一種肝膽相照的鼓勵。

在一個修行團隊中能夠推功攬過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正直木訥,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處世境界。

在這裡真誠地奉勸修行者,千萬不要一遇緣境~就把所有的責任、過錯都往外推,這不是一個真修實煉的修行者該有的心態!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2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