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修行人為何需要悟道⋯上篇       

有了宗教信仰(心靈歸依)或是拜師入門就已經開啟了修行之路。靜坐、拜神、禮佛、煉法、法會、灌頂、加持、印心…..等等的修煉,就已經走在修行的道上了,

對於事物的道理表面都知道,但是實際上在行為與觀念上都沒有改變,也就是只有「知」的功能,而沒有「行」之動能。

有些修行人因為前賢的誤導,一直活在自我幻想(幻化)的境界,誤以為自己的先天靈境界很高,因此產生虛榮心、貢高心、我慢心,

進而影響了真正的修行(修真);自己對於宗教之經典只停留在唸經與誦經的層次,但卻沒有參悟經中之《第一義諦》,以至於誤解~古聖先賢所留傳下來給後人之經典的真正含意。

Ps.第一義諦: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為「世俗諦」之對稱。略稱第一義。二諦之一,又名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等,總括其名,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為諸法中之第一,故稱第一義諦。

許多的修行人對道的真諦茫然不知,常誤將行善當成是在修行,有些人則以自己宗教的經典教義為真理,並不清楚什麼狀況下~

才算是真正的「悟道」,而將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或個案當成是真理在看待,無法接受其他宗教派門之經典與道書,或是雖然讀了其他宗教的經典道書,

但是卻未完全參悟~無法理解其他宗教法門的修行「精髓」所在,又喜歡於網路上批評、毀謗、甚至言論攻擊,而產生與其他宗教之對立~

(無法互相包容、不能客觀地看待其他宗教法門),這是修行人的詬病,他們的目的則是在於毀謗他人的宗教法門,以突顯自己的法門最為殊勝。

修行者對於宇宙間的萬靈、萬事、萬物與萬象產生了癡迷心、分別心、比較心、貪婪心與執著心,此種修行者其心胸狹隘,心量不夠寬敞開闊,

相對的包容心也不足,事事計較,使自己的「無知」成為修行的最大障礙,而且對於凡塵俗世間之情感、金錢、名位、權勢等事與物執著心又太重,

故未能體悟修行之本意,旨在袪除對這些有形事物,與無形名位之罣礙與執著心。這都是由於累世的修為不夠,才會造成本身今世的道根太淺、根器不足、悟性太差之原因!

根基太差的修行人,對經典、教義內容《第一義諦》無法參悟;也因為忍辱心不足,我相心太重,經不起他人的激怒,而自毀修行的成果,

更由於好勝心太強,常誤認為自己所修的道功境界比他人高(比較心也很重),法力比他人強,本身缺乏自省、懺悔的能力。

修行人其修行之觀念固步自封,不懂得「因果不昧」這四個字之真諦,也不會適時地調整自己的修行作法與觀念,經常心外求法,

對於何謂真道卻渾然不知,因此曲解了經典、仙佛降示詩文之本意,未能以悟道的心態去解讀經典、詩文,並以私慾有利的方向去解釋。

「明心見性」與「妙智慧」,才是我們修行人修行的真正目標。重視道德、行為、觀念與心性之實修。本身修為不好,老是在他人的~

背後指責別人(拿著顯微鏡檢視別人的缺點),忽略了修行最重要的關鍵,是在修改自己以往錯誤的「觀念」與「行為」,而不是在修理別人,

因此在內心之中並未實修,但卻非常的注重修行之表相,古德有云:「禪心須在塵中淨,佛道還得世上成,打破空門形象事,無塵何必著僧衣」即是此理。

有些修行人誤以為需要有錢,或有時間才能修行,忽略了宇宙間無處不是道的哲理,人間處處都有道,世間何處非道場呢?

其實宇宙之間唯有「大自然」本身《天道與地道》,與每一個人的「心、性」《人道》,才是修行人真正要著手去實修的真道場。

對於修行方面我們一定要瞭解,只有自己才能渡自己(自渡),其他任何宗教、道場、經典、教義或大師…等等的因素~

僅是我們修行悟道的助緣與明燈,但是必須要經過仙佛、明師、大師,或者藉由前賢的助緣來引導我們才能悟道。我們若是一個悟性不夠的人,

那麼我們就會產生不識真道,不識明師、不識真經、不識真我,捨真就假,認假為真的現象出來,如此又如何能悟出真道呢?

因為我們許多的修行人,常將自己所認為對的「經典之理」當成是「真理」來看待,而且還執著於那些錯誤的《斷章取義》之理而堅決不動搖,

只在經典理論上專研、或是網路學道、辯論,從不注重真修實證,也無法將所學之經典、理論活用於日常生活中,甚至無法落實在因材施教指導修行人的過程當中,於是永遠無法證悟宇宙之真相。

妙心語錄:
網絡學道東拼西湊,真道不學假道誤學,
認假為真賣弄文學,瞞天過海矇騙眾生。

修行人因為過去不良的習氣太重,不曾思考逐步的袪除或改進以往那些錯誤的觀念與行為,也更無開悟「道可道,非常道」等字之真諦,

誤以為真理是越辯越明的,不知道真經無字、真道無言、真神無形、真佛無相、真愛無情、真音無聲、真悟無我⋯等字之真正內涵,

對於順逆境都是次第的考驗參悟不透,而將自我心性(心魔)的考驗,誤以為是自己從開始修行之後,各方面都變得很不順的主因。

這樣的話,在研讀各宗教法門經典與教義之中,仙佛藉物闡道的隱喻字也開悟不了,因此常錯解經文內容之真諦,在個人的行為上,

執著在善與惡的兩端,缺乏道心與佛性,誤將行善當成是在修行,在觀念上亦執著在自己宗教法門的教義之中,將宗教個別的教義,內容誤當成是真理,因此無法契入真道之中。見到修行上諸多的垢病,實乃可悲可嘆啊!

                                                  ~~未完待續~~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8.19~~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