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eg

實相修行與表相修行

之前曾經提到過《深藏修行》,何謂深藏修行?無論任何宗教派門都可以作深藏修行,即是「清命骨」,清我們自身的靈體、靈氣、靈魂,使得靈體乾淨無污染、無穢氣,

人吃五穀雜糧偶而會吃到不新鮮、有毒素的食物,必須藉由運動流汗、多喝水藉尿液排毒、靜坐淨化心靈、沉澱心思、接收宇宙能量的洗滌與釋放負能量場~

以達到身、心、靈的同步淨化;倘若能再多利用空檔時間來閱讀已證道仙佛之佛學、道學、經典、善知識,將能夠幫助身、心、靈的同步提昇!

不知是否已經走在揚升的道路上?請捫心自問~問問自己裡面的「真我」,問問祂:今生的修行路徑是否走對了呢?我們每個人在下來投胎轉世之前,即已經有一套投胎前的生命計劃「命盤」,

而這套命盤即是前世的自己,利用了ㄧ生的做為而為自己的未來寫下的~「考題」,今生將如何面對今生的課題、考題?這樣說有點模糊,換個方式來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的道理,認為一個人今生今世一切的遭遇,不管是好是壞、是福是禍,

均與其過去〈包括前世〉所種的業因關係極其密切,所以有恩者必報恩,有仇者必報仇,有債者必還債,害人者終必被害;

因果之間如影隨形,永難逃避(除非事後努力行善以贖前愆,加以彌補)。然而要接受這種觀點,事實上頗不容易,一般人大都必須~

經過長時間的體驗,甚至一再地付出很大的代價,最後才能逐漸領悟出這種道理,這就是輪迴「人道」所必須經過的路程。

修行是否修到自身骨子裡呢?修行是否真正的做到深藏修行,還是僅停留在表相修行上,光修肉身表面之行為,如果內心的觀念沒有改變,那麼同樣的過錯還是會一犯再犯;

而光修正觀念但如果行為完全沒有改變,那就是一種「空談」而不是修行,因此看某一個人是否在修行,看他的觀念與行為是否朝正道方向改變即可窺知,所以「修行」兩字的定義~

就是修正我們自己以往錯誤的觀念與行為~使之符合中道之思維與行為。中道之思維指的就是「正念」,中道之行為指的即是「正行」,那麼何謂「中道」呢?

所謂的「中道」就是指大中至正、不偏不倚、大慈大悲、公正無私、至道至德與無私無我的哲理,偏離了這些哲理~偏邪的觀念與行為皆是「表相修行」之範疇。
 
人有外表和內心之相,若是形諸於外色的,自然顯而易見;若是存乎於內心的,每每千變萬化,而且隱藏難知。 故,內心所想與外在所作所為,
若是果業尚未成熟之時,實在難以預料其成敗定局。如同所為之事,終究能否成功,須看整體事態的演化與進展,目前實難以預料。

當未蓋棺之前~實難論定其善惡功果,總需等到三寸氣斷之時,善惡方可定論,功過才能分明。 若前半生為人善良;後半生卻犯下罪大惡極之事,此等違天之罪業,足以影響破壞前半生所累積的一切善行善德。 

故當人尚未蓋棺論定之前,實在無法論辨他人是真善或是真惡。猶如未見到光明之時,陰陽難分;智慧尚未顯現之時,正邪難辨。

人的天性本無善惡,方當一念未動。但是遇到因緣境遇之時,方才引生善惡之分,是非之別。故觸發的因緣,實際是善惡重要的關鍵。 

人處於各種環境中,如果沒有《妙智慧》因應凡事境遇,則突如其來的事情,必然令人不知所措。每個人的心性不一,想法各異,各具禀性;有的人不輕舉妄動,穩如泰山;有的人則輕浮、草率,懵懵懂懂。

究竟實情,皆出自個人的業力習氣,乃衍生出不同的偏好趣向及見解想法。如果見聞正法的時間短促,資質淺昧,自然就經不起逆境的考驗,即刻垂敗傾倒。 

只要外緣的境遇突顯,隨時攀生意念,觸發心思,繫緣外境,而在心地之中演化出某種觀念; 致使心靈意趣頓生變化,迫使內心之中隱藏的惡行惡跡表露出來,

顯露出反覆變化的偏邪情境。所以,一般初機學修佛法、道學的初學者,由於缺乏定力,難有覺明之智,以達恆持穩定清淨的心性,而難得其輕安自如之境。 

因為心性之變異,是無形無色的,外觀難知、難見;難以明白其分秒的變化,有如天地之詭譎,風雲之變化莫測。 由此便可得知,修行需先修出智慧,穩定其心性,恆持自我之清靜心!

「身在局內,心在局外」或「身修入世之道,心修離世之道」這是身與心的修行方式,身不入世則累世的業障無法「了業」,心不離世則無窮的煩惱與罣礙無法獲得「解脫」,

至於「心」的修持那是屬於高中之層次,心不能定則靈是無法修出智慧的,因此心最重要的修持要訣即是「定」,「定」的真諦就是~

《太上清靜經》中所說的「真清」與「真靜」,(心若想真能「定」則必須藉由靜坐、禪坐才能達到「心定」的境界)。

若無法修至心性兩空之《真修行》,如此以往不但在道業上難期有所成就,可能還會害自己的靈體墮入累世輪迴之中,而流浪於生死之間!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7.13~~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