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eg

禪定的修煉~5

禪門的靜坐,並非枯坐而是要參,也就是用心參悟。從有差別中,找到無分別的真心,那是參禪的要道。人透過感覺而觸及內心更深層的部分,因此感覺有通往覺悟的功能,在「覺知」與「覺悟」之間的觸媒則是靜心與思惟。

若能時時在覺知、靜心、思惟裡鍛鍊,養成了觀照生命的態度,就能在車流人潮中也能有開悟的一刻。每個人都有自我寶藏,但需藉助禪定來表達,希望透過禪定的智慧,點亮我們心靈的光明,千年暗室,才有通透的一天。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用心、很專注,實際上還是沒有,因為你還沒有禪定的功夫。禪定是通過修煉修出來的,而修煉也是要有方法和竅訣的,通過這些方法、竅訣去修煉,最後心才能專注,才會有這種功夫。

除了一些上上根基的人,大多數人都不可能立刻就能專注。對一些利根者,也許是因為他的時機因緣已到,所以心瞬間就能定下來,瞬間就能開悟、漸悟、頓悟,但這是極少數的情況。

開始禪修,發現又有雜念,如果是對過去的檢視,要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對未來的追求,也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對佛法義理的思惟,也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對當下身心狀態的思惟,也放下,回到正念。

純然地活在正念裡,過去、未來、現在或法義的影像,甚至各式各樣的推理、想像、感覺、情緒和衝動,全部都讓它從心中流過,不要逗留。修智慧,才需要思惟、觀察;修禪定,則只要覺知它,而不需要思惟、觀察。

攀緣心逐漸安靜下來,雜念自然減少,這是一個沈澱的過程,不能勉強,要用中道的態度來應對。好像手中拿著易碎的杯子,捏太緊會破,拿不穩摔在地上又會碎;心也是這樣,逼得太緊會厭倦,太放任又雜念紛飛。不疾不徐、從容不迫才能成就禪定。

禪定要訓練的是「收發自如」,而不是環境的取捨。靜坐時觀察「丹田之起伏」與觀察「念頭之起處」,兩種方法應交替運用修煉,前者為後者的基礎,後者為悟空要門。所謂「念頭」,非指偶爾在心中一閃而過的影像,

而是指我們業已肯定它是青、黃、綠、白、是、非、善、惡、有、無、正、邪、生、佛、迷、悟的那一念,到底它是從什麼地方現起的呢?到底它是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呢?這點我們一定要看清楚,切莫迷迷糊糊、若隱若現的。

一念不生有三種。第一種是指用意志力去壓抑,用意志力使念頭生不起來。這是指一般世間的禪定。第二種一念不生的「念」,它的定義是指「實在感」。 一個悟道的人,由於徹見諸法無「我」——實在性,所以對思想的實在感生不起來,對見解的實在感生不起來,各種東西的實在感都生不起來。

第三層次的一念不生是當一個人各種實在感已經很久很久都起不來了,於是,自然而然起伏不定的念頭也消息瓦解了,這個時候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做「道共定」,它對散亂、妄念的止息;

正如同古代禪師所說的:「不是我不煩惱,只因無物可思量」。他的到達,首先是由於斷除我見——實在感,繼之,將如夢如幻的般若空觀融入潛意識,促使散亂的因素徹底瓦解所導致的一念不生。

一般的禪定透過作意、修煉而達到的心理狀態,它是刻意製造出來的產品;而道共定是令散亂的原因——分別我見與俱生我見——瓦解而已,一切生起散亂的因素徹底或部分瓦解了,所自然到達的心理狀況,那就叫「道共定」。

而古代禪師所言:「不是我不煩惱,而是無物可思量。」這句話就是在透露道共定的意味。「道共定」就是透過智慧化解散亂的原因到達的禪定狀態。而更簡單的說,「道共定」只是沒有散亂而已,而沒有再去另修一個禪定。

一般人修禪定,經常注重靜坐的禪定;其實禪定的修煉,更應該利用上班時、炒菜時、陪小孩玩時、在履行責任和義務時加以鍛鍊。為什麼?一個人如果一天只靜坐一小時,剩下的二十三小時都不修禪定,那就好比燒一壼開水,燒一分鐘,剩下的二十三分鐘都在休息,這樣水不容易燒開。

反之,如果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當中修禪定,那就像燒開水燒了二十三分鐘,即使沒有靜坐——少燒一分鐘,水也容易煮開。如果進而再透過靜坐加強修煉禪定,那麼就等於二六時中都在修定,這樣很快就可以鍛鍊起禪定,於未到地定或於初禪得自在。這種境界的達成,可能花費幾個星期就能達成,所以極精進的修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鍛鍊。

禪宗的禪定,乃是行、住、坐、臥都禪定,不是特指靜坐,靜坐只是修定的一個形式而已。禪定不僅是行、住、坐、臥,乃至於講話、喝茶、上班、炒菜、陪小孩子遊戲,隨時都可以修的。一切時地無論進行的是什麼樣的事,恆常地「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就是修禪定。

能否親見涅槃,其關鍵幾乎全在有無具備初禪以上的定力! 定力深者,自己從《阿含》《般若》或禪典去找尋答案,鮮少不能立證初果以上,縱或由於聖解(邪見)深固,一時之間自己無力開悟、頓斷疑根,但是在善知識的一言之下,若說不能當下大徹大悟者,幾乎可說是不可能!

定力中等者,對他而言:「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只要風吹草動他就開悟,聽聞甚深緣起空義更不消說,可以說經論都在描述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悟境經常成片,一、兩天或三、五天如入無心之境,幾是家常便飯。

可惜的是:百疑百悟,始終不徹(疑惑會復起,他自己心裡知道)。定力淺者,則在生活之中,也會有偶發的悟境出現,那種身心脫落的踴躍,或延續三、五分鐘,或延續三、五小時不等。久習經論者,此時常誤以此為見法性,動輒引用經論來描述此中意境。

一個人要修初禪定,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達到未到地定。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先培養穩定、一心的個性,這個,我們通常稱之為「禪定的個性」。不管到什麼地方,永遠都是一。一個武士如果要跟人家決鬥的時候,

才提醒自己要進入「太極無心境」已經來不及了。他須要平常就相當一心,平常就具有生死一如的氣勢,這樣在臨決鬥的時候,他才有辦法心住太極。同樣地,修禪的人不能說靜坐的時候才想隨息、才想入定,他平常就要培養一心的個性了。

修定的人,不是睡著就是清醒,不是清醒就是睡著,沒有既躺在床上卻又胡思亂想的,或者既醒著卻又昏昏沈沈的情形。

「初禪」的定力,比「未到地定」略微深沈一些,當一個人捨去隨息使心念定於一處時,自然會有輕安的覺受生起;不過這時作意的成分雖說微乎其微,但到底還是作意的——也就是說,學者此刻之所以在定中的狀態,乃屬主觀意志守護的結果,而凡是需要運用意志加以守護的,其本身便是一種「緊」的現象;

「初禪」的產生則是突然跳躍過此道關卡進入一種比「未到地定」更輕安、更清明、更少作意的心理狀態。之所以用「跳躍」二字,是因為由未到地定進入初禪定的過程是瞬間忽然發生的——這個過程一般是無法加以事先規劃的。

所謂「未到地定」,依我們個人經驗及給予的定義是:在靜坐時,自己的心念純跟著呼吸的起伏而動著——呼時知道呼,吸時知道吸,全部的心念都安穩地集中在呼吸上(屏氣停息時亦然)學者真正做到心息一如之境——不過這時學者會有心隨著息而走很累的感覺生起,於是他進而捨棄隨息游動的心念,使心念止於一處。

~~未完待續~~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6.02.27~~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