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福徳與功德                

一般人往往在布施之後,執著布施的福德,這種福德終究屬於人道,修行、學佛、學道則要進一步的提昇、超越。

要在心念上超越,修善不執著善,佈施不執著福德、功德,由慈悲心慢慢轉化煩惱心,進而達到清淨心就能夠向上提昇、超越。 

例如六波羅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必須要配合般若,般若就是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

 一切法之生起不離緣起,  然緣起法之體性本空,  要理解緣起性空,  必須 從三法印起觀照。所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 是生命之依止,  又名《一實相印》。

諸行無常者,  是指宇宙一切法都有生滅,剎 那、剎那的變化,  此變化十分微細,  我們置身其中,  渾然不覺。宇宙間一切 現象遷流不息,  故曰無常,

一切有情無情,  沒有永恆不變的,  生老病死,  六 道輪迴,  四時遷變,  喬木榮枯,  過去的已過去,  未來的不存在,  而當下卻不能執著,

故說諸行無常, 就布施而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後,此三輪相,不存於心,名“三輪體空”。

假使不配合般若的智慧,所修的善法就只是一種福德。有福德當然也是好事,但要得解脫、要成就佛的智慧、要發菩提心,

就必須知道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並且要慈悲平等,心量廣大,具足般若智慧,達到無念、無住、無為,如此,這念心就是無上的清淨心,就能夠究竟解脫、圓滿佛智。  

若於一切境界,能夠不生貪著,就是「無住」,心就定下來了。「無住」屬於定境,還要「生心」,才與菩提心相應。

「生心」不是起一個念頭,而是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自在。 而這裡所說的無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

所以「無住生心」不但是對任何東西不起貪愛,而且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我們要把福德轉變為功德,功德是什麼?不著相就是功德,著相就是福德。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這是福德;

做了很多好事,忘得乾乾淨淨,若無其事,這是功德。所以福德跟功德在事相上完全相同,裡面不一樣,裡面一個執著,一個不執著。

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沒有真妄、沒有是非,有這些東西都是染污,你心就不清淨了。清淨心才能出離六道輪迴。

我們也談到福德可以長養功德,可是不可把福德當作功德;曾經有人問過:「福德跟功德到底是有什麼不一樣呢?」

福德是福業,我們種福田;比如說在廚房工作,在宏法部份,做編輯的工作,幫道場做種種的雜務等等,在三寶裡來種福田,

(佛家三寶:佛、法、僧;道家三寶:道、經、師;人身三寶:神、氣、精;靈修三寶:啟靈、加持、授記)這個都是屬於福德。

如果我們修行的這個目標,方向沒有認清楚的話,往往在修行的一生裡就把福德當功德;做了非常多的福業,可是沒有真的功德。

功德也需要福德來幫忙,如果我們在平常做種種福德的時候,能夠觀照自己,觀照自心,能夠自己時時迴光返照,克已復禮,這就是在福德裡長養我們的功德。

何謂功德?我們把功德兩個字分開來解釋,「功」可以說行外功,「 德」可以說培內德。如果一個人只知行外功而不知培內德,

那便是有漏功德。比如我們辦道,若是只知辦道,只知渡人,有緣眾生來求道、求渡、請益,而身為傳道者卻不知要往內修心、修徳,

日後傳道者與信眾相處不圓融,理念不能夠溝通,自身德性又不能包容人家,那麼這個人,很可能就不再繼續向道了,這樣是有無功德?

甚麼叫功德?功德在哪裏?如果說有那一點功德,在六 祖壇經裡有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

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

於此言下不悟.及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3.17~~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