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因果定律法則⋯下篇

 

一、間接定律: 要提高自我價值(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必須通過提高他人價值間接實現。例如:自己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須通過首先提高別人的自尊間接實現。自己要有所成就,必先通過成就別人間接達成。

 

又例如:有些公司創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潤,這些公司往往曇花一現,一兩年內就消失;而那些致力於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質產品的公司往往長盛不衰,越做越大。

 

這就是間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間接定律中提高自我價值和提高他人價值往往是同時發生的,即當自己在提高別人價值的時候,自己的自我價值馬上就提高。 

 

二、佈施定律: 佈施就是“給出去”的意思。這個定律是說,自己佈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自己身上。例如:自己佈施金錢或物質,自己將會成倍地獲得金錢或物質回報;自己佈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

 

自己將會成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給自己的歡喜;自己佈施安定,讓他人心安,自己將會成倍地得到安樂。相反,如果自己施加於別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氣、憂愁,自己將成倍地得到這些報應。

 

 三、不圖報原則: 這是佈施定律的補充。這個原則是說:自己佈施的時候永遠不要企望獲得回報,自己越不望回報,而所得到回報給自己的反而越大。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所以請記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

 

四、愛自己原則: 一切利他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開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並真心喜愛自己。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愛別人,才能愛世界,自己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自己如果不喜歡不滿意自己,那麼自己是無法真正喜歡別人的。

 

這點非常重要。 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於自私自利,這是誤解。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自己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會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 

 

五、寬恕原則: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則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第一個需要寬恕和原諒的對象是父母,不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做過或正在做什麼不好的事,都必須完全、徹底地原諒他們;

 

第二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所有以往以任何方式傷害過或正在傷害自己的人,記住自己無需與他們勾肩搭背嘻皮笑臉,自己無需與他們成為好朋友,自己只要簡單地、完全地寬恕他們,就可以砍掉消極之樹的樹根;

 

第三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自己!不管自己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請先真誠地懺悔並保證不再犯,然後——請寬恕自己。內疚這一沉重的精神枷鎖不會讓自己有所作為,相反會阻礙自己成為面貌煥然一新的人。 

 

六、負責原則: 自己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當自己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自己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自己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後看,盯着過去發生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長吁短嘆。事實上,對自己負責的也只能是自己。請時刻提醒自己:“我對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負完全的責任”。

 

 七、不對抗原則: 切忌有與命運對抗的想法和心態,這容易使人~生起不平之心。自己想和命運對抗,其實是在和自己較勁,這樣越對抗越難擺脫。最好的心態是不管命運是好是壞,我只管修好自己,一日修來一日功,這樣壞者變好,好者更好。所以“改變命運”應稱為“修造命運”。 

 

八、除草原則: 人的雜念妄念就像花園裡的雜草。雜草不需要專門的照料和養分,它自己就能長得茂盛。如果不管它,花園就會“雜草叢生”。所以一個好的花園,必須時常進行除草。所謂“時時勤拂拭”。

 

相反正見善念就像花園裡的花朵,必須細心種植栽培,才能生長得好。所有善知識和有用的、有利的資訊,都必須時時接觸和複習。重複重複再重複,把性格修造的這種腦力勞動~徹底變成體力勞動。

 

 九、行動原則: 有行動才有吉凶,無行動則無吉凶。例如自己有了病,卻不配合治療,不進行體育鍛鍊,病會好嗎?做了善事種了善因,就會產生一股力量,把自己的行動向吉處推,但是沒有行動,這股力量如何顯現呢?所以學道學佛行善所帶來的吉祥,也必須在行動中才能顯現出來。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1.15~~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