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修行為何需要修心?
 
修心是設法除去後天沾染的不良習氣, 以回歸自己先天的本性, 我們的心性原本是清淨的、平靜的、安定的、有智慧的。 

修心的過程和性質, 很像是時常拂拭鏡面的塵埃, 使其保持潔淨。人的本性本來就是善良、純璞、純真、無染的。
 
修心的方法  
 
1.誠心懺悔:首先內心必須真實承認自已以往所犯的過錯, 誠心懺悔, 並下定決心今後不再重犯。這樣的做法既可減輕內心慚愧與不安的包袱, 心靈重新得到安寧;更可了解自己心中的缺憾, 以設法彌補和改進。
 
2.行善斷惡:修心就是不管在任何時間都要心存正念、善念;多做好事, 不做虧心事;除去妄想、執著;做人處世不貪、不瞋、不癡。內心自然能安、能靜,無所罣礙。
 
3.淡泊少慾:儒、佛、道家都認為修心的重點在於淡泊少慾。 儒家孔子盛贊弟子顏回的淡泊:「一簞食,一瓤飲 ,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也說:「養心莫善於寡慾。」 

佛教的修行強調「斷緣」和「簡事」 , 就是要減低名與利的追求, 過質樸的生活, 放棄一些享受和慾望, 儘量簡化事務、淨化心靈。

道家老子《清靜經》亦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 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 為心未澄 慾未遣也」。」人若能在平日生活中清心寡欲, 則心神自然清靜。
 
4.專心一意:(活在當下) 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貫注,  把握眼前這一刻, 充分活在當下。過往事勿追思;未來事勿迎想;現在事勿留念。
 
5.心量放大:心要開闊,心量要放大,如陽光普照大地、如海洋無所不容。眼界高遠、心胸開闊、心量廣大。凡事不斤斤計較,不為小事縈懷, 名利得失處之泰然。

這樣心中自然平平靜靜、坦坦蕩蕩, 心胸開闊的人對事情的看法, 會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以別人的立場來看, 待人處世多了幾分圓融。
 
修心除了改善心性之外,對身與靈也都有很大的作用。強化身與靈都必須從心著手。
 
善於養生者不僅僅只是養護有形之身,而是兼顧心靈的修養。因為心靈是身體的主宰,心靈得到適當的修養而趨於健全,才能安排並維持適當的飲食、

睡眠、運動和休閒, 過正常而規律的生活。這樣身體自然就能夠長久保持健康。修心可獲致內心的安寧、和諧、愉悅,使每天的生活更輕鬆自在。

修心可開發智慧, 使我們能夠通達事理、物理、人情,無論做人或做事都會比較順暢,能夠圓滿的適應現實生活。
 
修心係由內心深處著手, 從根本改良自己的性格, 從而改變觀念和行為, 並因而改善命運。
 
修心對內氣系統也有很大的作用, 因為修心有成之後, 身心經常處於比較放鬆、平靜的狀態,腦波的頻率較低,內氣系統的運作效率增強, 因此能量供應充足,體質變好。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9.19~~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