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如何自由出入定境      

我們發心修行、學佛、學道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解脫,能成就道果,圓成妙智慧。要想圓滿成就這個目標,就必須找到正確的方向,

找到對自己能契合的法門,還要有大善知識的引導以及個人切實的信受奉行,才不會繞遠路或是走錯路。修行的法門雖然很多,

歸納起來有方便法門、感應法門、究竟法門,從修行的方法又可分為:漸修與頓悟兩大類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成佛是成就「法身佛」。頓悟了心性,就縮短了修證的時間。

我們常說,修行,粗惑好轉,細惑、微細惑必須在日常百忙訓練的同時,去深入禪定才能轉。很多人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沒有禪定經驗者,很難體會這個道理,可以理解。

不經歷甚深禪定,你無法看到根植與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升起現行的微妙,更別說去截斷瀑流,證悟實相,然後升起妙用。

話說回來,如何入定?如何自由出入定?這裡,我們只講關於初禪的方面,因為以後的可以旁通(至於大定方面的,還要聯繫入定前的著意等因緣)。

入定不是等待機會,很多修行人一生入定都不能自在入定,入定對他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原因是不懂得怎麼訓練自由出入定。

訓練的關鍵,就是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禪定的人,即使曾經入過定,也是每次坐下來,就等待體驗他以前靜坐的覺受,

依靠期待上一次靜坐的體驗而入定,不相信入定是可以隨時進入的。過去傳記裡,修行人出入自在、坐脫立亡、轉世不迷者很多。

這個訓練好了,將來功夫深入,配合出入體的方法,要出入自在就輕車熟路了,但這只是身體的解脫。還不是得道,必須配合般若~

(般若(bō rě),梵語的譯音,,全稱“般若波羅蜜多”(梵文:Prajñ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羅蜜”。意譯“妙智慧,微妙智慧”,),才能真正解脫。

禪坐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覺受。如果一個人的身心都很舒適、健康,修法又正確,他入定前會產生輕安的現象。

全身非常舒服,一般感覺輕飄飄的,有些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大,甚至膨脹到覺得充滿整個世間;有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小,

或感覺要飄浮起來。經過這種現象後,就會產生很快樂的感受,這即是進入初禪前的輕安覺受。初禪、二禪、三禪都有不同的快樂感受,

到了四禪就捨棄樂受了。四禪定都有他們的四加行。我們一再強調起初訓練初定時要觀照身心的覺受,除了了悟諸法的不生不滅,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訓練自由出入定做準備。初入定的人一定會覺得全身很舒服、快樂,身上原有的不舒服感消失,外呼吸停止~

或變得非常微細,內呼吸活躍起來,心念集中了,這樣,我們已經進入初禪了。但初期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經入定,倒是出定才發覺。

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種體驗,就是從非常舒服的感覺中出來之後,會忽然覺得腳又酸、麻、痛了,但在出來之前卻不知道痛,

因為初禪只有樂受沒有苦受,離生喜樂嘛,你暫時離開了意識對身體覺受的分別執著,有一種初步超越身心的解脫快感。

所以,入初禪時身心很舒服,一旦出定就會重新恢復分別意識對身心束縛。我們知道,煩惱來自於分別執著。

《楞伽經》云,一切識廣說有八識,如果簡說的話,可以分為三種現象,即三種識:

1,真識,即真相之識,如來藏性。
《愣迦經》以真如為如來藏與阿賴耶的含義,當然是並不完全一致的,但到底結合為第八識了。

如來藏是極清淨的本體,與一切稱性功德相稱,因為無始妄染所覆,清淨的如來藏體而成為阿賴耶了。

這也是如來藏之"藏"的意思,祂儲藏一切法的種子,即一切善業、惡業及無記業的種子。

有情眾生在過去無量世及這一世所造的善惡業種都完整儲存在如來藏中,未來因緣成熟時,就會由此身或另外一個色身來承受這個果報;

雖然前一世和這一世的身體不一樣,但都源自於同一個如來藏,也正因如來藏具有儲藏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業種的功能,故能連接三世之酬償,使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2,現識,即現量境的識。現量境猶如鏡子照物,忠實而不偏頗,只有印相沒有染著相。現識是對現量境所顯的現量識。3,分別事識,是分別一切事物的分別識。

如果要恢復真識的自相,先要消除接受習氣薰染的分別事識的作用,一切身心的根識便自然消除,這就是滅了識相。在修行的次第中,

如果先訓練把~升起相續作用的生因滅了,因相續而生的緣也就自然消滅,無始劫來妄想薰染的習氣就不能起現行。但由於人們面對~

宇宙萬物,首先接觸的不是第一念,而是現量境,但現識與分別意識的交變過程是不容毫髮的,所以,我們從第一念下手訓練。

也就是說,一件事在依它起的現量境上,一覺即離,就不會形成遍計所執,就不會有煩惱。我們經常提醒大家靜坐中要保持覺知,

也就是知道自己在靜坐、知道自己在散亂在昏沉的那覺知,它不屬於散亂,也不是屬於昏沉,要保持著那一知。

對於身心的反應,保持一知,不要去貼標籤、去研究。關鍵就在於我們是不是真正一念了,如果去研究,就有染了,就不是第一念了。

在日常百忙中,也同時訓練,對一切聲色不起貪執,辱駡、讚歎等等不過是聲音而已。其他色塵亦如是思維轉化。這個說起來簡單,

因為有無始劫的貪執在,做起來就難,要恒持訓練。日常百忙做到了,靜坐時就不容易散亂,進一步,入禪定就輕而易舉了。

Ps.以我們的經驗,要入初禪,上坐時先空掉雜念,但不是去多個“空”,只要對一切保持覺知就行了。至於身心的反應,看著它,

不迎不懼。如此,立刻就可以入定。(對前面的理論感覺繁瑣的人,要入初禪定記住這個就行了)進一步,看到入定過程有呼吸與~

心念的變化,還有身體感覺受樂的變化。我們要利用這些變化來認識入定的道路,並且依次照破五蘊,證得無上菩提!

「無上菩提」指的是無上的至果,佛的本意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菩提是接近成佛修成的至果,達一定成就可得「無上師」果位。

因為此篇專講如何入定,特別是如何入初禪之定,其它的就不多做解說了。保持覺知,不是要我們去抓住覺知,這樣又多了個“覺知”。

覺知,是無染的、親切的、輕輕地安住,對身心的反應,看著他,不做任何聯想。這樣離生喜樂就來了。當雜念升起,定境就會退,

只要再提起一念即可重新進入禪定。習慣了,清清明明,有個知的境界在,還不是道。要知道我們活著,基本的身體健康在,

這個喜樂才會生起。如果色身毀壞,它也毀壞了,可見這個境界還靠不住。把身體的樂受還給感覺,把心理的歡喜還給知覺,那個還不掉的,才是我們要找的。

靜坐、禪坐,不是枯坐、呆坐,要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又譯三摩地,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止」、「定」》。

修行是越來越清明,而不是越來越糊塗。保持清明,就可以輕鬆出入定境。下坐時,要把定境帶到日常百忙,才能真實啟用。

如果在定境的喜樂中還坐不住,那是好動的習氣使然,要看到這個。很多人入定,先是安坐,一直坐,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就進入定境了。到底是什麼時候入定、怎麼入的,不知道。

至於定境的進展,以及下一步要注意什麼,更是莫名其妙。他往往認為必需坐久了才會入定,其實是不懂如何入定。甚至有人即使~

入了定了也不知道已入了定,就那樣在那裡傻等,就等著坐斷兩條腿吧。我在關中,實在感到時間寶貴。但有感於末法時期,修行不易,

所以奉獻此篇,希望對願意實修者有所幫助。不以為然者,請別煩惱,大可一笑了之。

禪定,又叫正定、止觀,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5.03.16~~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