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群網站修煉修行靈修 (10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jpg 
你是否懂得感恩呢?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和幸福!學會忘記,讓身心輕鬆;懂得捨得,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忘記是一種風度,捨得是一種智慧。

更要懂得捨得的真諦,懂得忘記的心靈昇華,讓精神得到提升,懂得捨得會活得很精彩。學會忘記,懂得捨得。

記得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牢記是一種責任,淡忘是一種智慧。

忘記是一種記憶的灑脫,一種胸懷和境界的開闊,一種紳士的風度和勇氣的超脫,一種對過去和成功的淡然處之,一種對痛苦和憂愁的嘲諷和不屑,一種對人生輕輕鬆鬆處世之真諦。

其實,生活的本身就是在於不斷地吸取、積累和淘汰。

生命是一種過程,一種吐故納新的過程。就是吸取有道理的,積累應該堆積的,淘汰那些個糟粕。正是因此,人生難免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學會忘記,也就不會記住;

這是生活的辯證法,也是生活本身的規律所在。我認為在很多時候,人們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學會懂得捨得。

忘記是一種風度,捨得是一種智慧。

人要想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快樂和幸福,就必須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夠改變的。這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境界。

忘記是一種心靈超脫的修養,捨得就是一種心靈的昇華;忘記是一種優秀的品德,捨得就是一種絕好的心態;忘記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捨得就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最高境界;

正所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隨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人生若能如此,那麼將會是多麼的完美和幸福呀!靠得住,實為可貴,珍惜的事務切勿忘記;丟得下,實為應該,廢棄的東西應早摒棄。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不敬,牢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和幫助,忘記自己過去的輝煌和成就,銘記今天的責任。

學會捨得,捨得身外的名利和虛榮,

捨得一時的風光和瀟灑,捨得誘人的利益和榮譽。只有懂得捨的人,才能獲得卓越的成就。做到能忘記處且忘記,能饒人處且饒人;

能捨得之時,就一定要捨得,絕不回頭。

能牢記的一定要銘刻在心底,能施人處且施人。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和幸福!

學會忘記,讓身心輕鬆;懂得捨得,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麗。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懂得捨得的真諦。

那樣人生將會更加的真實與完美!

因為無欲無求,活得淡然,活得舒坦,也會活得很精彩!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05~~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為何需要氣聚丹田?~下篇

內丹術中認為:人到成年之後,身體由於物欲耗損精氣,先天之元精已不足,必須使用先天元氣溫養它,使之充實、飽滿起來;並使之重返先天精氣(元精),

這就是初關煉精化氣的內容和目的,由於這部功法是要使內氣沿督、任兩脈的經絡路線在人體內作周流運行,故又稱為小周天。

通常在練功的初期,由於思緒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馬上守住,可先採用逐步放鬆法,使思想、意念漸漸集中,雜念逐步減少,從而達到氣沉丹田的入靜狀態。

應當指出,意守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預防和排除雜念,在運用過程中,不要過分用意,要似守非守,若即若離。如果勉強死守,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緊張。

因此,要注意意守的火候,即意守時的注意力的強度;意守強度太小,雜念難以排除,丹田也難以守住;意守強度偏大,雖然雜念可以減少,但易招致頭痛頭脹,精神緊張等不適症狀的出現。

所以,煉功初期意守火候比起“似有似無”應偏大些,精神要放鬆,以頭不脹痛為度,這樣有助於排除雜念,幫助入靜;隨著煉功實踐的加長,可逐漸減小意守的強度,漸漸達到似守非守,綿綿若存的程度。

煉功先進們認為,通過一定時期的意守丹田鍛鍊,內氣(此指感覺)就會在該區聚集,慢慢還會產生一些熱、重、脹,以及類似熱氣流的感覺,並逐步明顯。再煉下去,無需用意念引導,就可能自然地出現~內氣循任脈、督脈循行的感覺。

意守是煉功者將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幫助意識進入氣功入靜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發揮意識能動性,主動感知和調整自身功能活動,來達到良好效果的煉功方法與過程。

我們都知道意守丹田,是煉功者將意念集中並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煉功方法,是眾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種。更確切地講,這種方法屬於,意守自身部位類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實際煉功時,

人們是無法將意念僅僅守在一個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個範圍內。因此,將丹田理解為這樣一個範圍更合適些。

人身雖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說,但實際煉功時,除特殊情況之外,一般所說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認為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

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匯集烹煉、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

當然,從現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觀點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並未發現有特殊的形態和功能。但是 通過意守丹田,來促進煉功者的意識達到入靜狀態而取得療效,則早已被實踐所證實!其中的機理,有待於人們進一步研究、揭示。

煉氣對於身心的調整:
一、調心:就是調整思維活動,只注意同功法有關的良性思維活動(不能懷疑),即“一念代萬念”;同時,還要把意念集中到身體的某個部位(通常是下丹田,叫“意守丹田”;

若是治病,則意守病灶,又稱‘阿是穴’)。這樣才能慢慢地進入氣功狀態。如果 開始雜念紛紛不能入靜,可以循環心數一到九,就能慢慢入靜了。

二、調身:做功必須有一定的姿式和一定的套路(動功),以保證氣血通暢和達到最好的效果;靜功分站、坐(盤)、臥式幾大類,對一般人來說,動靜結合的功法較好,姿勢一定要正確,做功效果才更好。

三、調息:就是要調整呼吸氣息,達到‘勻、長、細、緩’。呼吸分屏息、自然(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體式呼吸(用全身的毛細孔和氣穴)和胎息(肺呼吸幾乎停了)等六種。

這三者要相互配合,鬆靜自然,忘記了周圍世界。“意到氣到,氣隨意行”,就能使氣血經絡無比通暢了;從而促進新陳代謝、使臟腑功能正常、

激發人體潛能、增加‘精氣神’活力,腎氣充盈,增強免疫力,實現陰陽平衡,使後天之氣和先天之氣,有機融合的身體健康狀態。

依物理學理論:當宇宙的能量聚集到極高時,會產生反物質現象,當人類的身心透過專注的修持到達某一個程度之後,整個身心的能量~

也同時增強,身心細胞昇華到極點,拋出反物質,使整個身體內在的小宇宙發生重大變化,重新調整組合,而改變物質的結構。

呂純陽祖師說道:修煉大道的精髓是「無心是空」、「無不為是用」、寂然無思無慮、豁然知空不空、真空妙有、妙有中真空。大腦靜寂在儲能狀態之下,是修煉中的「空與無」,然後才通向不空的「有」之中間環節。

修法從數息、隨息、聽息、忘息。從煉氣、聚氣、養氣、結氣、伏氣、胎氣。一呼一吸悠悠綿綿,神歸氣中,氣與神合,神氣相住、相濡相沫、漸漸的自然形成丹胎。如是則精斂、氣聚、神凝、息定、胎成。

其過程自「有至無」,妙有中真空;再從「無至有」,真空中妙有。佛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道學:無中生有、有還歸無、虛實相生、有無相成。

精神學:從有意識到無意識再到超意識。「有與無」,從數息聚能煉氣,到養氣忘息胎成返虛。其修煉過程都扣緊每個環節,互補性、延遞性,這是一條從入世到出世的修煉大道。
 
古修煉名家要言:從後天呼吸意識的覺知,進入「有中生無」忘息返虛的空境,另一種先天意識覺知馬上被激活擔負起無中生有的重任。

心要有,要見無中生有;丹要無,又要是有中之無;「有與無」在大腦中聚變,互為轉換,是名生化之機,名曰至道。

若欲瞭解修煉如何築基、養丹,請參閱粉絲專頁2015.07.11所發表之文章「丹道真正築基法」,此篇文章中已有更詳盡的解說!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為何需要氣聚丹田?~上篇

丹田原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精氣神的術語,現在已被各派氣功廣為引用。《東醫寶鑒》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還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

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視丹田的意義,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所謂「丹田」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區域,它包括了上、中、下三個部位之丹田:在臍下部位稱為下丹田,在心窩部位稱為中丹田,在兩眉間(於兩眉間往下往內二寸之位置)則稱為上丹田。

意守丹田一般指下丹田,下丹田有人認為在臍下一寸五分氣海穴處,也有人認為在臍下三寸關元穴處。意守丹田並非指僅守住一個穴位點,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定的範圍內。

無論什麼功法都要求在鬆靜自然的狀態下做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個點自然會緊張,這對煉功也非常不利,意守丹田一般是指靜功,如站、坐、臥樁等,而練太極拳則不強調意守丹田,但在定勢中應做到氣沉丹田。

丹田是修煉丹道者最重要的氣穴,通周天的起止處,是任、督、衝三脈所起之處、是諸經絡匯集之所,是全身經絡之樞紐,主男子藏精,女子養胎之處,因此古人稱:是生命之祖,生氣之源,陰陽之會,呼吸之門,五臟六腑之本。

「密宗」瑜珈認為每個人的脊柱下端,至內盆中間有一個巨大的能量儲存庫叫「根達尼」。它是一條強盛的生命之蛇,它深深的藏在人體之中,煉功和修持者最終就是要找到「根達尼」之所在,才能發揮出不可思議的力量。
 
道德經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之門,亦即呼出為玄,吸入為牝,呼吸息息到下腹丹田,下丹田是命根、命氣、命蒂的代表。是生死門戶,主男子之精,女子之胎,皆與生死有關。

密宗的根達尼與丹田的位置,就是人體生理解剖的「性腺生殖神經中心」,它主宰著人體內分泌激素賀爾蒙和生殖作用,是生命物質的基礎。

「精」者為人類性腺組織生殖系統,千百年來的修煉名家,對此均相當重視,金丹大道的修煉,其基本功夫就在於「煉精」返轉功夫。張三豐云:「順者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

並需配合煉氣、聚氣、養氣、結氣、伏氣、胎氣。並常伏氣於臍下,守神於身內,這樣有序性的進階修煉過程,最緊要的訣竅便是神氣融合於丹田,使下丹田出現發燒發熱(並非灼熱),所以煉功成敗的關鍵點在於下丹田的溫熱感。

「氣」者為呼吸系統,人類的生命在呼吸之間,它藉由肺部的呼吸開闔作用,吸入的氧氣到肺部後,經肺泡膜的擴散融入血液中。

再由血液攜帶著氧氣,運送到身體各組織細胞裡,經由細胞的滲透作用以完成氣體交換。血液將氧氣釋放出來,滲透入組織內,同時將組織內之二氧化碳帶走。

「神」者為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皮質層為總指揮和協調中心。人須具備思想、記憶、判斷、學習、語言、情緒、性格、感覺、運動正常化,才稱得上是「健康的神」。

否則行屍走肉,或植物人已不具神的存在,所謂「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是也。

古仙修煉理無別訣,無非精氣神而已;若以現代生理學解釋,神是大腦神經中樞,是生命的主宰,精氣則是性腺生殖中樞,是生命的火種,在「丹田」。煉丹下手在此,其主要在生殖中樞。

陽生產藥時,男女性腺生殖中樞及有關內分泌腺體大量分泌性荷爾蒙激素,在無慾念的情況下,經由分泌、釋放、滲透、擴散、自然吸收,再轉化為生命能量。

「無欲則剛」,培養磅礡正氣能量,終極則以修煉成金丹、反璞歸真。古人以此法修煉、冀以超生理之極限、來達到成仙之目的。

修煉從聚能、養氣以至伏氣,皆以丹田為核心;意念專注丹田,丹田既為性腺神經中心,通過波動與壓縮的作用,因而激發性腺神經興奮。

性腺內分泌也與中樞神經系統之間均保持著動態平衡,互相調節與控制;如果中樞神經失調,除腦神經衰弱外,也會影響性神經性機能方面的衰弱。

傳統丹道講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講功訣,就算得到功訣、懂得了方法就能解決修煉問題?其關鍵在於「意識修煉」,也叫「練己築基」;古人云:「未練還丹先練己」,練己築基不純,得了丹訣也解決不了問題。

說句不客氣的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往高層次修煉;這句話不是說哪個人不能練,是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堅定,不為各種影響和刺激所動。若做不到這一點,知道了方法也沒用。

所以過去的老師經常出各種難題為難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訣,磨徒弟的性子(磨練心性);磨性子就是練己築基,練其意志力,沒有意志力,煉功就不能堅持到底。

有的人已下定決心,可一碰上事情(觸緣)馬上就變了樣,正所謂「外境難知心性,一遇緣境方知」;所以練意志得從事上練,心不動,給自己立下志願要達到功成之境,那就必須堅持到底啊!

若欲瞭解修煉如何築基、養丹,請參閱粉絲專頁2015.07.11所發表之文章「丹道真正築基法」,此篇文章中已有更詳盡的解說!

~~未完待續~~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8.2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性命雙修                

性命雙修,是道家內煉的大法,也是道家區別於儒、佛兩教的重要特點。然而什麼是性命,並非人人知曉,命好理解,性則難明。

性命雙修,內丹學術語,分性功與命功兩種,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道教內丹學亦可稱為「性命學」,即一套「性命雙修」為特徵的學問。

前輩們的丹經書籍大部象言假義,從不明說,這其中另有深意,暫不討論。僅就性命雙修而言,如果明白直說就是要求修真者“神形兼修”。

何為性命之學:「本乎天者,謂之命;率乎已者,謂之性。」然“性命”二字,儒釋道三家有不同見地。儒教以盡性立命為宗,釋家以養性聽命為宗,道家以煉性壽命為宗。

其關鍵就在於「以神為性,以炁為命。神不內守,則性為心意所搖;炁不內固,則命為聲色所奪」;神與炁乃一身上品妙藥,重在不亡情。

故道家修煉者~煉津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證道成真。

神與炁就是七返九還的妙藥,去而復回謂之返,已得而又轉,稱為還,其回轉的方法中,關鍵就在於採藥,但是,

採藥有時節,製藥有法度,入藥有造化,煉藥有火侯,這之前已有討論。

ps.道家從內丹角度探索養生的道理,還丹也就成為內丹學的基本術語 。從內丹的角度看,所謂「大還丹」指的是在小還丹基礎上,進一步修煉,而使內氣能夠運轉於十二經絡~

以及奇經八脈。用道門的術語來說,這叫做「七返九還」。所謂「七返九還」,這是根據易學河圖數理來的,河圖以天地自然之數

「一」至「九」排列於東西南北中五方,表示宇宙之氣的季節變化,道家煉丹將此數理引入內丹學之中,以為人體內氣的運轉也像~

宇宙之氣的周轉一 樣,由北方之「 六 」到南方之「七」,由東方之「八 」到西方之「 九 」,這個「 九 」是陽數之極,物極則反,

「九還」表示的正是數足而周,因周而反的意思。總而言之,大還丹是道家內丹修煉的一種最高境界,它不是隨便可以獲得的 ,必須有明師引導,循序漸進,才能有所成就。 

性者,元性也,本來面目也,也就是指元神。儘快地調出元神,並抓緊命功的修煉就是性命雙修。性和命的關係就如同馬和車,

性可喻為馬,命可喻為車,車壞馬即奔,屋壞人即走。道家追求即世成道,所以重視性命雙修,佛家追求超脫,所以獨重修性。

一般的宗教思想,大都是苦難者的呻吟,不少的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痛苦,大千世界無可留戀,把幸福的希望寄托於天國,寄希望於~

死後靈魂得救。但是,道家思想仍與此說大相徑庭,道家樂生、重生、貴術,認為人生難得,“今生不將此身度,待將何日度此身”,

認為人生在世是件快樂之事,死亡才是痛苦的,要把握人生,爭取竟其天年!仙道貴生,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為試驗室,尋求探索~

能夠使人長壽的方法,探求突破太極弦與道合真的方法。這些方法就是道功和道術修持上強調「形神相須,生道合一,安神固形,性命雙修,性功修心神,命功固形骸。」

一般的宗教均認為,人的壽夭,皆由天定,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道家卻截然相反,《西升經》指出:“我命在我,不在於天。”

強調只要不懈修持,不抱聽天由命的消極思想,順應自然,從中把握自然規律,達到合自然而成真。性命雙修實為道家即世成真的寶筏~

立志修真者必須牢牢掌握這一大關鍵。南派由於入門弟子,一般年齡較大,而且主張“大隱隱於市”和先盡人道後進仙道,而且握有~

“接命法”“栽接法”的補漏堵的方法,所以入門時一般是由命入性,這只是指入門時而言。

性命雙修實際是道家南北的總旨,沒有原則上的區分,修真人要總體把握。就功法而言,通中脈和通督脈(髓道通)這才是性和命區分的關鍵和教外不傳之密。

中脈是元神出入軀體的通道,所以密宗把握住修中脈的法竅。督脈是修命的總持,所以道家的性命雙修把握三關九竅。性命雙修的妙處,

還在於元性帶有歷代的信息,他比識神聰明何止百倍。如能將其調出,令其採集萬物之真炁,回補修命,則大大加速修命的過程。

元神一旦活躍起來,修真者即生慧,慧而不外用,慧而會用,則功力上長迅速,早登修真之法船。性命雙修在功理功法上都是一門大學問

修真者應認真體悟。這對修煉是極有益處的。經云:“性靠自悟,命靠師傳”。任何功法都是由有為進入無為的境界。

修煉元神關鍵是掌握微妙、玄妙、奇妙,大部分修為只能靠自己體悟,為師者只能原則上掌握和指導,所以說“性靠自悟”。

煉形(命)涉及到方法,步驟,火候時機等特殊因素,“差毫髮不結丹”,所以稱為“命靠師傳”。“悟”之一字,大有講究一方面師傳者~

不可將玄況說深說透,以免形成定格,修者難以突破和全面發展。只可釋疑解惑,具體事督促檢查破解,或者以講故事談神話的方式,

舉例旁敲側擊地點化,才能掌握好順應自然這一大“火候”,使實修者在三維以上空間自由翺翔,“海闊憑魚躍,天廣任鳥飛”。

這對於更加快速識神元神的同步,是一極為重要的方法。另一方面,對實修者而言,應當在重德性、德心的前提下,密修自悟,切勿輕言;

對於功態中,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玄妙,要以自悟為主,師破為輔。對於玄境萬勿對有忌及嫉妒心的功友言談,更不可對不相信者吐半語,

否則將損耗大量能量,功力難以上進。因為能觀察到玄境,就說明元神已經活躍,天目已經開啟,五神主五眼,天眼就是元神所主。

天目初開說明元神幼弱,能量不足。如果輕言或有意用功能,必會嚴重損傷元神,有的人很可能因此病一場,千萬要慎言,謹密而修。

自己寫煉功筆記,就教於師是可行的,但切忌招搖!性命雙修必須二者並重,年輕人、中年體壯之人可由性入命。

老年人稱為衰休,必須先行授命之法或者栽接法,將自體的生理指標復歸於乾健狀態。

呂祖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終止此層.永無進境。

這二種情況都是偏頗,必須杜絕和防止。道家唯有性命雙修才是正法正途,望諸同道共識。

性命雙修之“性”的含義,不載於丹經,屬於教外別傳的天人大秘密。今漏泄此訣,願諸道友珍秘。

修行除養性,更要從自身修起,而且要身心雙修,性命雙修,內外雙修,福慧雙修,止觀雙修。

性命雙修就是道德雙修、神形兼修!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0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經典哲理~2        

●世上最貧窮的四種人:一是沒有夢想的人;二是沒有朋友的人;三是沒有知識的人;四是沒有健康的人! 
●生命中最為珍惜的五種人:一是父母,二是手足,三是恩師,四是朋友,五是自己! 

●人生中受人最喜歡的四種人:一是睿智之人,二是愛書之人,三是愛笑的人,四是天真活潑的孩童。 

●人生最難斷的是感情,最難得的是友情,最難分的是親情,最難找的是真情,

最難求的是愛情,最難還的是人情,最難受的是無情,最難忘的是險情! 

●人生最大優點是勇於暴露缺點,人生最大缺點是一貫否定缺點,不知道自己有缺點就是最大的缺憾,不知道有錯誤就是最大的危險! 

●人生最大的無知是自欺;人生最可憐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人生最大的收穫是覺悟,人生最大的財富是誠信。 

●人生最大的錯誤,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換取個人煩惱!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失信,人生最大的毛病是妄語。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與無明,

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人生最大的失敗是驕傲,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

●人生最喜樂見的是:心安理得,俯仰無愧。人生最大的阻礙是:心高氣傲,剛愎自用。 

●人生最大樂趣,是從瞬息即逝的事物中攫取到生活的真理。

●人生最大力量:做情慾主宰,做命運縴夫;人生最大收穫:跌跤的疼痛,攀登的喜悅;人生最大聰明:看鏡子正衣帽,照人眼識自我! 

●人生最大的安慰,是一生中不因私利而給別人帶來不幸。人生最大的開悟,是從瞬息即逝的事物中攫取永恆真理。 

●人生最難解的試題,就是能否正確認識自己。只有認真地邁出每一步的人,才談得上是不虛此生的人!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癡迷,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獻媚,人生最大的危險是貪婪。

人生最大的煩惱是名利,人生最大的可惡是淫亂,人生最大的善行是奉獻! 

●最大的樂趣是探索與創造;最大的收穫是經驗與教訓;最大的財富是知識與智慧;

最大的安慰是友誼與信任;最大的苦惱是無知與空虛;最大的愚蠢是騙自己和親人! 

●人生最大的哀痛是,子欲孝而親不在;人生最大的可嘆是,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才明白,什麼是自己應該做而未做的! 

●最大的難題是人生,最好的一天是今天,最好的方針是誠實,最大的失策是放棄,最可笑的資產是驕傲,

最需要的東西是常識,最大的悲哀是無知,最好的習慣是勤奮。 

●人最難認識的是自己,最難跨越的是自己,最難改變的也是自己。人生要把認識自我當做生命中的第一要事。

只要相信自己,最忠實於你的永遠是希望,只要有一顆誠真的心,所有的收穫將不會失去。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舊迎新,因為人類最高的慾求是在時時創造新生活。 

●人生最關鍵的課題是選擇,但人生最難的卻是人要不停地選擇。有時候剛完成一個選擇,又得進行另一個選擇。有時在開頭選擇對了,

在第二步卻可能選擇錯。有時一直都做了適合自己的選擇,到最後一個選擇前卻走到了另一條不適合自己的道上。 

●人最困難是自己戰勝自己,人最可悲的是自己無法戰勝自己,人生最難解的試題就是能否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2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三位一體的身心靈            

身、心、靈是一個蠻新的概念,對於大多數的我們來說。它到底在說什麼?我想,它來自於西方的概念:body(身體物質),mind(頭腦心智),spirit(靈性精神)。

西方人是很熟悉這三個的,比如基督教文化講聖父、聖靈和聖子,現代的心理學在說潛意識、意識與超意識。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東西。

在這裡我們也講三,佛教裡面有西方三聖,傳統文化裡講天、地、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才生萬物??

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三者的結合,它們之間會相互作用與互相轉化。從能量的層次上來看,精神靈性的層次最高,它可以決定和顯化~

心智(包括情緒)狀態,同樣也可以外顯為物質。我們很多人都熟悉的那句話叫,你的外在實相就是你內心的投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從三者的相互作用來看,又沒有孰高孰低之分。靈魂是看不見的身體,而身體是可以看得見的靈魂,也是我們靈魂的廟宇,它是我們成長的基礎,要好好的對待我們的身體!

個人內在的成長,同樣必須是三者結合的。而從哪一方面入手,都是可以的,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身心靈的合一。

瑜伽是一個從身體入手的方法,由於歷代的瑜伽大師們對人類身體的精妙探索,已經使得瑜伽變成了一門精深的科學,對於身體,

對於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等的相互關係與轉化,已經有了超乎想像的瞭解。比如昆達里尼瑜伽,一個簡單的體位法,

其實所能做到的卻是身體的健康、心理情緒的釋放(包括非常多的前世記憶及細胞記憶),以及意識靈性的提升。聽起來似乎很神秘,

但是,瑜伽說到底就是一個神秘的科學。頭腦所能夠得到滿足的一點點解釋,其實是不足以說明其中的奧秘,而最終是效果決定了一切!

有些人可能會從心理情緒的層面入手,比如很多心理治療,心理學的方法就是如此。它們能夠起到釋放情緒能量的作用,

或者讓人換一換思維方式,讓人輕鬆,並帶動一定的意識轉化。但是,我們的看法是,心理學所能做的還是階段性的,也是有限的。

因為,無論是思想也好,還是情緒也好,它們沒有超越頭腦的範圍。從根本上來說,頭腦仍然是表面的,它並不是我們的真我,

不是我們的本質,因此,一直在心理學裡打轉的人最終會發現,他們會陷入一個瓶頸。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西方心理學家,

和精神科醫生最終會走向奧修、走向靜心修靈的原因。因為只有在靜心裡,我們才能夠找到真我的本質,才能夠真正的成長與自由。

靈性,也就是意識的轉化~是成長的最終目標。意識的提升並不是眼前所看到這幾個字而已,它也一點不玄妙。

它最終會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與關係當中,最終會體現在我們為大眾服務,為存在服務的精神上。如果我們能夠內心寧靜的活在每一天,

平靜友善的與周圍人相處,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有靈性的人。靈性成長的道路是一條靜心的路,你或者通過生命中的關係進入,

或者通過純然的單獨而進入,首先要到達的就是靜心狀態、靈性的淨化、靈格的提昇,漸漸的達到如如不動~進而體驗真正的自在圓滿!

身心靈三者的平衡結合,就是合一。而身、心、靈三個不同的面向又具有共通的特性~就是能量。萬事萬物的最本質的形態就是能量。

物質粒子是能量的振動、情緒及念頭也是能量的振動,而意識也是能量。你的能量振動頻率決定了你的身、心、靈三個層面的水平。

所以,從能量入手進行治療與轉化,也就是從最根本處着手的方法,因為能量可以同時到達身、心、靈的三個層面。

昆達里尼是能量、瑜伽是能量,deeksha是能量,靈氣是能量,先天炁也是能量,能量治療當然用的也是能量。

《deeksha(滴夏)是梵語》具有啟發、點化、啟蒙的意思。是一種正向治療能量的傳遞,能為您的身體、心智、情感、靈性、直覺、潛意識等層面,帶來平衡療癒與淨化的作用。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2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養與自省的鍛鍊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品性、道德、涵養,對生命的領悟等,是經過鍛鍊和培養達到的水平。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是以地位、金錢、

容貌來衡量的,而僅僅只是一個真誠的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守靜的人,一個敢於挑戰自己的人,一個自省的人;

是一個具有高遠氣度、嚴謹節操、淡泊情趣、高雅氣質的人。在今天生活步驟充滿競爭的社會裡,在浮燥物慾的世界裡,如何鎮守本心,

修身韞德,做一個有修養、有品性的人,如何才能安頓好自己的心靈,如何在冷靜中自省,如何做到自律修身呢? 

  一、做一個真誠的人

“上善若水”。每一個人,都持有自身生命的活水,那就是“真我”。真性真情,就是我們天生具備的自家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禪詩:“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竟;消缺心中鄙夷,眼前時有月到風來。”擁有真性情,擁有誠實的心,對待家人,

即可至親至孝、至情至真;對待朋友,即可淡無心機,坦蕩心懷;對待他人,即可寬厚待人、少思計較;對待事物,即可化解障礙,尋得本性,自得其樂。

  二、做一個自律的人

“書見賢學躬行,官愛民業種德”,讀書不學聖賢,就是文字的奴隷;做官不廉明、不愛護人民,就像衣冠楚楚的強盜;

講學問不崇尚實踐,就像隨口唸經不悟佛經的和尚;建功立業卻不培養道德修養,就像開放的花朵,轉眼間就會凋謝。

自律,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關愛,源於一種道德良知。“不妄沒於勢力,不誘惑於事態,心有長城,能擋狂瀾萬丈。

”做一個自律的人,就是能率真的面對自我,素心為人,俠義交友;就是能品行如修竹傲立,操履嚴明、守正不阿;

就是能做到才華應韞、德居人前,利在人後;就是能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做到心不動、眼不迷、嘴不饞、手不伸。因為自律,擁有自尊,因為自律擁有自信。

  三、做一個守靜的人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靜,是一顆平常心,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境界。守靜,就是守志向、守本心、守清貧、守氣節。

守靜,就是要做一個身置閒處,心安靜中的人。心不動,才能堅守節操,心不動,才能守護真我。靜,並不是靜止的,

而存在於動的平衡狀態之中,是一種通過自我調節,走向平衡、安靜的內心狀態。一顆冷靜的心,可跳出世俗的羡慕;

一顆安靜的心,可消磨貪念與執迷;一顆沉靜的心,可擁有閒散的志趣;一顆守靜的心,即可達到蘇軾《定風波》中“迴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境界。

  四、做一個敢於挑戰自己的人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人,能瞭解別人,慧眼識人,是聰明人,但能夠認識自己、

瞭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夠戰勝別人的,是有力量的勇士,但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失去自信,失去鬥志。生活,是一本教科書,很多時候,我們身邊的環境,並不如我們所願,

在困境中,更需要學會欣賞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鼓勵自己,這樣,你就會發現,你的生命將煥發新的生機,

讓生命的每一天,都做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敢於挑戰的自己,一個生命飛揚的自己。每一個人,都與眾不同,

有着自己獨特的美麗。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天空原本如此晴朗,需要改變的,不是身邊的環境,而是我們的心態。

  五、做一個自省的人
自省即自我反省。自省,就是通過自我意識~來省察自己言行舉止的過程。“靜坐觀心,真妄畢現”。夜深人靜時,獨坐觀心,

自我反省,這時候,就可以得到大機趣,得到大慚愧。「反省」,是一面鏡子,是一劑良藥,是把自己引向~做一個有尊嚴、有人格的人之「階梯」。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28~~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道家修煉秘笈                                   

內丹術是道家的說法,是修煉上乘內功的一個重要階段。內丹又稱之為金丹、靈珠、聖胎。是人體的精氣神修煉而成。

《周易闡真‧金丹圖》曰:“夫命者,先天正氣;性者,先天元神。命屬陽,性屬陰,性命相合,陰陽混一,是為金丹。”
 
內丹是人體真氣的凝聚狀志,內視之為團狀,顏色為金黃色,或者為淡黃色、玉白色。內丹聚之成團,散則無形。內丹的形成,


就像人體內有一座核反應堆,能量極大。按道家的說法,結丹才能得道。多種上乘功夫及特異功能,往往都要在結丹的基礎上才能產生。
 
 一、結丹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排除病氣疏通經絡。結丹必須有一定的命功基礎才有可能。對初學者來說,首先是要有一個健康結實的身體,

這就要求按照前面所講的功法,勤學苦練,排除自身的病氣,疏通全身經絡,積聚內氣。這一階段實為一切初學者的下手功夫。

《道言淺近說》曰:“下手於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閉外三寶,養其內三寶。”外三寶即口、耳、眼,內三寶即精、氣、神。
 
第二階段.為築基煉己。這一階段最主要的是煉己。這就要求一方面在煉功中不斷排除雜念,提高入靜的深度,一方面又要求~

修養自己的道德,不斷清除自身的業障,洗去心靈的灰塵。煉己越純結丹就越順利。這就好像蓋一座高樓打下紮實的基礎,

基礎越牢自然樓層就蓋得越高。結丹法是道家內丹術中的高級功法,過去稱之為神仙術;打好基礎對於結丹來說十分的重要,絕不可等閒視之。
 
第三階段.為煉精化氣。通過前面兩個階段,有了一定的功底,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了。這一階段的主要功法是小周天功。

通過小周天功把所產的小藥(元精)煉為元氣,以為產大藥作準備。這一階段十分重要,它的見驗標準是產小藥,也就是人的陰精(生育之精)轉化為元精,並且貫通任督二脈。
 
第四階段.是煉氣化神,又稱產大藥聚氣結丹。這一階段是成功的關鍵,成敗與否在於此。
 
 二、聚氣結丹法
 
~要領~
 
(1)選靜功中站、坐、臥姿。男子將左手掌面按在下丹田,右手掌按在左手的手背上,女子則相反,先將右手掌按在下丹田,左手掌按在右手背上。
 
(2)在上面動作做完以後,馬上入靜。入靜達到一定程度時,煉功者內視自己的下丹田(神光下照),此時可內視到每條經絡的精氣~

流歸於下丹田,其所流歸下丹田的精氣,形狀如五顏六色的小露珠在丹田流動,這就是精氣歸源。
 
(3)當精氣歸源時必須專心凝神聚氣,同時內視自己的丹田,這時呼吸由自然呼吸自動調節,逐步變得細而長。此時,

不能產生任何雜念,要求始終凝神聚氣,同時內視自己的下丹田。凝神聚氣與內視丹田一次又一次的相互交替進行著。

初練者要求每次內視丹田的時間不能過長。當結丹達一個月以後,練功者可以逐漸增強意念作用,把丹田的各種精氣逐漸煉成鴨蛋大小一團。
 
(4)當丹練成一團後,其顏色不一,有霧白色,有淡黃色的,有淡粉色和淡紫色等。這時再繼續用凝神聚氣法(神氣合一)加強意念,

將初煉之丹逐步煉成一塊玉白色的純丹,結丹即告成。
 
(5)丹結成後,還應反複煉,也就是要進行養丹,使丹更加堅實。要求在入靜後,逐漸調整呼吸,呼出時宜短小,吸進時宜細長,

逐漸體會到自己的肌肉隨著呼吸一起一伏,同時腹部也逐步隨著氣息的一呼一吸地鼓動著。這就達到了胎息境界。當胎息煉成後,

煉功者可以加強意念作用、將丹逐漸從小煉到大,再從大逐漸煉到小。這時可大至無窮,可小至極點。當丹煉至無窮大時,人體也就自然大至無窮,跟宇宙萬物融為一體了。
 
~功法說明~
 
(1)結丹功夫包括採藥、煉丹、還丹全過程,採藥是煉丹、還丹的基礎。採藥主要靠採氣法和調息法。
 
(2)在結丹過程中,如口內產生很多津液,這時應將其慢慢吞納入腹至下丹田此為還丹。
 
(3)內功中所指的精,它不僅指人體中的精液和各臟腑的精氣,而且還包括宇宙萬物的精氣。
 
(4)結丹法採用自然呼吸法。隨著功夫的加深、意念活動的加強,煉功者將會自然調整自己的呼吸,自然而然產生各種各樣的呼吸方式。
 
(5)結丹的時間以子、午二時為最佳,其他時間也可以。初練者,每天只練一次,每次在十分鐘之內;一月以後,每天可根據具體情況,

煉一至二次,每次在三十分鐘以內。結丹前後均可做靜功和動功。結丹形成的總體時間無法統一,煉功者都隨時要進行養丹保丹,

由此來不斷補充內丹耗損的能量,使內丹更加堅實。養丹的時間,每次可在三十分鐘以上。
 
(6)在結丹過程中,有的煉功者可能在內視丹田時,會看到丹田內出現很多異境,這是自然現象,希望煉功者不要只追求觀賞,

而忘記結丹。此時煉功者應凝神聚氣,加強意念作用,將丹煉純,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異境將會消失,而丹可成玉白色之狀。
 
(7)女人結丹,主要在兩乳之間膻中穴,多練為宜。對於女子下丹田的結丹修煉,應注意在行經期間、經期前後三天不宜煉丹,以免造成血崩或經血過多。
 
(8)結丹過程中,若不得要領,意念過強,武火過旺,丹田會熱如火燙,這是燒丹症狀,重者陰部尿道有火燥感。此時應停止結丹,

及時進行糾偏。其法是入靜,意念北方之水氣湧來,將自己全身罩住,同時意念水氣進入身體,平息丹火。三至五天後,待丹火平息,

丹田不發燙時,再行三至五天靜功,確定丹田正常,才可行功結丹。平息丹火時,若丹田發熱不厲害,可意念月華照體來平息丹火。
 
(9)結丹的這段時間,應嚴禁房事。如有遺精現象,不必驚慌,可重新結丹。

清淨為德,法道為真,氣和理順,丹法動念,
煉氣煉丹,無畏無為,至心至為,內中涵養,
以德修中,修煉己性,至德至真,德性圓融。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8.2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行人該瞭解的因果論~下篇

子女的個性有「剛」有「柔」,年齡有「大」有「小」,學歷有「高」有「低」,而他們的朋友之中亦有「好」有「壞」,

個性溫和懦弱的子女可能離家出走或自殺,但是個性剛強又有一些幫派朋友的子女可能喝酒、鬧事、上妓女戶、打人洩恨或毆打父母,

子女不孝其實是一種「表相」,事實上所有的家人都是累世的「因緣果報」,才得以出生在同一個家庭,所以若處理不好雙方之間的因果關係的話,

那麼前世所結恩怨的業報便會立即顯現出來,整個宇宙萬靈蒼生的本靈與本性最初都是一樣的,哪有什麼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妯娌、親朋好友的關係呢?

這些關係都是世間的「表相」而已,而每一個人的肉身軀殼也只是人生舞台上的「戲服」罷了,真正因果討報的主角就是隱伏在我們~

肉身軀殼中的不同靈體,而人生則是讓我們來圓滿累世的恩怨情仇,還債報恩,解冤釋結,肉身了業,靈格提昇,超脫三界。
 
因為大部份的父母都沒有悟道,因此對子女的管教、期望、干涉或意見…等等,大部份都是不符合中道的,處理的方式若是不符合~

中道的話,那麼自己造了什麼惡因就會在爾後得到什麼惡果出來,那麼什麼情形才是合乎「道」呢?就是只要處理的結果,能夠產生雙方都滿意的圓滿現象,那麼就是符合中道了;

父母有父母的要求,子女有子女的看法,完全按照父母的觀念或想法去做,則子女無法接受,但若全部按照子女的期望去做,

當然父母也不滿意,因此如果雙方都堅持己見,那麼雙方一定會發生衝突,長期衝突之結果則雙方就會結怨,因此不論雙方的關係是~

父子、母女、夫妻、兄弟或情侶都一樣,為什麼呢?我們自己心中的佛性或魔性都無法相處了,更何況自己以外的那些世俗關係呢?
 
關係都是「表相」,因緣果報的才是「真相」,雙方的關係再怎麼親密都不如我們自己心中的「佛性」與「魔性」或「善念」與

「惡念」二十四小時都膩在一起來的親密吧!因此千萬不要用長輩的威權、財物的誘惑或斷絕雙方關係的恐嚇來處理雙方之爭執,

當然子女對父母的情形亦是如此,因此很多的父母與子女誤解了孝道,將子女單一方面對父母的孝順當成了孝道,故產生了許多「不慈」與「愚孝」的蠢事出來。
 
「孝順」有可能符合「孝道」,但是「孝順」卻不等於是「孝道」,這一句話怎麼說呢?因為「孝順」的重點在「順」字,但

「孝道」的重點卻在「道」字,所以「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或「再怎麼不好他們都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啊!」,類似這種的話就是在講

「孝順」而不是在講「孝道」,但是這種孝順的孝是愚孝,因為這種孝已經違反道的「圓滿」與「圓融」的精髓所在,

例如父母在販毒,他們要子女去送貨,那麼子女要不要順從父母的意思呢?媽媽在大賣場偷奶粉要子女把風,子女要不要順從呢?

子女對父母單方面的順從不是「孝道」,而是標準的愚孝,但是所有的教科書都沒有告訴世人這些重點所在,所以世界各地才會發生一大堆的「不慈」與「愚孝」之蠢事出來。

 《緣起法》云:「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對於因與果的關係,我們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許多人誤以為因果關係是宿命論,認為世人的一切得失成敗,都是由命運之神來掌握,

所有的努力是沒有用的,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因緣果報其實跟「靈體」或「輪迴」有關,輪迴起於印度的梵書時代,而成熟於

《奧義書》,萬靈蒼生都是由「靈體」與「肉體」所組合而成的,肉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物質形成,

但是因果關係卻與靈體的輪迴有關,氣體、液體與固體等水的三態就是一種物質的輪迴現象,春夏秋冬則是四季之輪迴現象,

生老病死則是萬靈蒼生之輪迴現象,生化異滅是靈體的輪迴現象,成住壞空是物質的輪迴現象,而元亨利貞則是宇宙的輪迴現象,

地球之物質因為受地心引力之影響,無法離開大氣層,因此不斷的輪迴轉換形態,但是物質的本性是不會消滅的,故有~~

《物質不滅定律》之理論,而靈體本身無形無相能穿越時空,入水不溺、遇火不焚、跨燄不焦、遇金不削,遇土不埋,能穿牆過壁,

故沒有生死之問題,牛頓雜誌曾經報導「希格斯粒子」,其中有提到宇宙中充滿「某種看不見的東西」,它們不會與任何的物質碰撞,

因此包括太陽、地球或各種星宿…等等物質,他們可以直接以光速穿過,這些都是屬於靈體的部份,因此靈體不是物體、質體也不是氣體,而是宇宙間最小的「基本粒子」。

人往生之後除了業障與習氣之外,其他什麼都帶不走,這些習氣及業力正是投胎何處與投胎哪一道的重要關鍵,父母可以生我們的肉體,

但是卻無法生我們的靈體,因為肉身是在後天的物質界,而靈體則在先天的非物質界,所以人往生之後物質界的肉身屍骸返回大地歸土,

而靈體則返回先天的無極界,這是指悟道的靈體而言,其他沒有悟道的靈體~因為其外層已包裹了很多的濁氣墮入物質界,

所以只有在凡塵六道之中不斷的轉投胎,以期有朝一日能肉體徹底了斷業障,而靈體獲得究竟解脫,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
 
在靈體的因果業障方面,討與報雙方的關係如同陰陽一樣,所以會相互吸引而產生各種關係,以利業障之討報,所以緣不深的人~

是不會結為夫妻的,不是一家人也不會進一家門,因為靈體要無任何因果業障才能徹底解脫返回靈鄉,所以自己造什麼因一定會~

受什麼果報,如此才能陰陽平衡,所以害別人就等於害自己一樣,對別人好也等於是對自己好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自作自受」

與「自造自化」的道理,因為對任何人好與壞都是在造善業與惡業,如此都將導致自己的靈體墮入輪迴,所以宗教的千經萬典都在告訴我們不執、不著與不染即是此意。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2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行人該瞭解的因果論~上篇     
    
何謂「因果」呢?「因」者前因也,也就是指事情發生之源起,「果」者後果也,也就是事情產生之結果也,「因」與「果」其實就是

「陰」與「陽」、「福」與「禍」、「善」與「惡」、「佛」與「魔」的另一種形式,許多的人因為不瞭解因果的實相,

故自造其惡的前因並自食其惡的果報,自造其善的前因,而自得其善的果報,導致於其靈體一直在生死中流轉而無法獲得究竟之解脫,

所以老子曾經在《太上感應篇》中提醒世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一句話不是在「勸人為善」,

更不是在「阻人為惡」,而是在闡述道的哲理;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老子一生之中強調的都是「道」而不是「善」。
 
「道」與「善」有什麼不同嗎?當然不同,不但完全不同而且還是天壤之別呢!善是「慈悲心」,道是「大慈大悲心」,善是「造善業」,

道是「無善無惡」,善是行善故須「墮入輪迴」;行道、悟道、得道,故能「脫離輪迴」,行善是「凡人的心」,悟道是「開悟的心」,

善是「起念動念」的作為,道是「清淨本心」的結果,所以老子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一句話不是在

「勸人為善」或「阻人為惡」,而是在點醒世人,任何起心動念的結果都要自作自受,動善念造善業的人當然要墮入輪迴去享受善的果報,

因為這是他自己想要得到,也是應該得到的果報,當然動惡念造惡業的人也要墮入輪迴去接受惡的果報,這也是他自己應該歡喜做甘願受的結果。
 
幾千年來,存在中國人心中「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善惡觀念,維繫著我們社會的道德於不墜,

這種具有「懲惡勸善」之功的法則,就是宗教所說的《因果觀》;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觀念,

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不變法則,那麼為什麼「舉頭三尺有神明」呢?其實這一句話所說的「神明」是指城隍爺而言,為什麼呢?

因為本來「神明」這一個名詞就是指眾神的意思,那麼什麼是「神」呢?「神」在基督信仰者來說就是指宇宙的主宰者,

在人身來說則是指元神與識神,對儒教的信仰者而言則是~值得世人學習與敬仰的那一種精神,對道教的信仰者而言是指神靈而言,

但事實上靈與物質充滿整個的宇宙,不可能只有在人的頭上三尺之處有神靈,故一般人所說的舉頭三尺之神明,正是指冥界執司冥律審判善惡的檢察官城隍爺而言。
 
一切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能引生果的是「因」,而由因而生的是「果」,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結果,

不是從它的原因所生成的,一般人不瞭解因果的變化過程也稱為「造化」,「造化」就是指創造與演化,因此原本是指自然界自身發展,

與繁衍綿延的功能,但是人類本身也是造化者的其中之一,這裡說的「造」就是指人類本身起心動念之後所有的作為皆是,

而所謂「化」則是指這些作為之結果,對於周遭的環境、受其行為影響之個人思維與行為的無形改變,也就是「潛移默化」的意思,

因此我們自己就是造化,造化也是指我們自己,自造自化,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
 
很多人執意去做善事與惡事,但是表面上看起來他所做的這些善事與惡事對象好像都是別人,但是實際上這些事的果報都會回到自己的本身來承受,只是他們自己沒有感覺到罷了,

例如婆婆對媳婦的態度,如果婆婆對媳婦採取一種威權的手段,要將媳婦的氣勢壓下去或動不動就要辱罵媳婦,那麼婆婆自己所造的惡因

其實已經為她自己種下了不好的惡果,婆婆對媳婦不好的一面是「明的」,但媳婦對婆婆不好的另一面卻是「暗的」,婆婆對媳婦所造~

的惡因是「立即的」,但是媳婦還給婆婆的惡果卻是「深遠的」,因此婆婆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贏了」,但是她在暗地裡卻是「輸了」。
 
許多的婆婆常常會怪媳婦不孝,但是首先要先檢討自己當初是怎麼對待媳婦的,如果婆婆對媳婦當初是造了善的「因」,則當然媳婦爾後

回報回來的一定是孝的「果」,如果當初婆婆對媳婦不好,還想要媳婦孝順的話,那麼「因果觀念」就不成立了,一般凡夫俗子都有~

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貢高心、我慢心、慳吝心與嫉妒心…等等的諸心,因此除了真正悟道的人會徹底的

放下那些仇恨與恩怨之外,其餘的人都是會想辦法報復的,因此當初婆婆若對媳婦不好,那麼這就是婆婆自己造的因,

所以婆婆爾後一定會得到媳婦不孝的果,反之,如果媳婦嫁到夫家之後對婆婆不好,表面上婆婆為了家庭的和諧、兒子的家庭幸福或

親家的尊嚴,有時候會忍氣吞聲不表示意見,但是爾後婆婆卻會在分家產、向家人告狀、背後講壞話…等等各方面向媳婦反撲回來。
 
「管」與「教」是兩種不同的方式,但是卻要用在同一個對象身上,因此若用的方式不對的話,那麼就已經是在造惡因了,這話怎麼說呢?

每一個父母與子女的個性都不同,因此管教之方式要隨著被管教的對象去調整自己的作法,方法用對了便會產生圓滿的結果出來,

方法若用錯了,那麼便已經開始在造惡因了,如果這種錯誤的管教方式沒有改變的話,那麼惡果便會隨著子女個性之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惡果出來。

~~未完待續~~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2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行人為何需要悟道~下篇   

修行者若是執著在修行的表相,而沒有進入真正的實修,自心長期陷溺在自己認為已悟道的老師~那些錯誤哲理之中,無法解脫出來,

也跳脫不出宗教儀軌與教義的框架,宗教創建的目的,旨在引導信徒去引迷入道、去執迷妄、開悟修真、行道證法、當世證道。

將宗教的活動綜藝化,只重視與眾生之結緣,卻忽略了要引領眾生去修行、修真、悟道,雖然知道修行不離世間覺,修行人的表相修行,

實際上其所作所為,卻與真正的修行背道而馳,無法理解傳教者講經說法之內容,未能加予參悟就照單全收,因此對經文內容之真諦,

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不曾深入參悟法師講經說法之內容是否合理,師父的行為觀念偏差,徒弟信眾的行為觀念也跟著偏差。
 
修行對象主要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我們自己才是修行的主角,修行離不開心性,因此不能「心外求法」,這樣是永遠無法悟道與證道的,只是徒浪費自己寶貴的修行時間。

真道只有一種源頭,也就是一陰一陽生化融合之哲理,但是道之運用與應化卻是無所不在的。「有形的物質界」與「無形的非物質界」,

本來就是同時存在於這個宇宙當中並自然的運化,因此我們每一個修行人,只要用心去參悟的話,則任何宗教派門的經典都能契合大道;

但是如果無心去參悟,則在任何宗教派門修行,其實都無法真正悟道與證道。因為宗教與道場都是中性的,也都只是我們修行之~

助緣而已,唯有自己才能真正的度自己,但是修行之程序上,我們要有先自度而後才能度人,先自覺而後才能覺他之觀念。

一般而言宇宙之間只有「陰氣」與「陽氣」兩種元素而已,有「正能量」就有「負能量」,有「物質」就有「非物質」,

兩者是互相在拉扯作用的,這是宇宙大爆炸之後才有的現象,但是道是指「正能量」與「負能量」合而為一,或是「物質」或

「非物質」返回原來未爆炸之前的「唯一狀態」,道也是如此,有「入世之道」就有「離世之道」,入世之道就是「儒道」,

而離世之道就是「釋道」「仙道」,故修釋道、仙道就是指修離世之道而言,而修儒道就是指修入世之道而言,因此「成聖」是修成儒道!

各宗教法門的修行人,「心修離世道」與「身修入世道」是同時進行的,如此的話陰陽才能合化,也才是修行人正確的修行方式。

如果排斥其他宗教派門的經典教義,則此種修行人都是「氣度不足」、「度量狹隘」的現象,未能心包太虛的人,離道太遠當然就~

無法悟道;佛與魔其實都在同一心,只是一念之差而已,人因善念與惡念之差異,可隨時成佛或成魔,因此每一個人的凡心之中「佛性」

與「魔性」是並存的,兩者在我們的心中不斷的拉扯,故要能達到寵辱兩不驚,身心皆無礙的境界,迷者師度,悟者自度;

因此既然要修行,那麼就須要尋訪世間的「明師」以啟迪自己的「悟性」;修行人他的道根深、悟性強的話,那麼他的迷障之處,

經明師一點即能「頓悟成佛」,但是一個固步自封、心胸狹隘的修行人,是無法開悟的,因為沒有俱足悟道的「環境」與「條件」;

修行人除了要具備分辨「名師」與「明師」的差別之外,更要能分辨清楚「慈悲心」與「大慈大悲心」的不同之處,千萬不可以混淆。
 
修行悟道之途徑,不論是八萬四千法門,或三千六百道門,其實都只為得引導眾生,悟出宇宙間那唯一的真理。
 
一個修行人能否「悟道」或是「不悟道」,卻與他本人的悟性高低、道根深淺或是修行悟道之意志力、信心有關。

宇宙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無字天書」,裡面都是在向眾生講述有關大道之哲理,因為大道之哲理是「無形」、「無相」的,

修行人修行的最後目標,就是要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使靈體徹底的脫離生死之輪迴,因而得到大自在與大解脫!
 
修行因為每一個人的道根與悟性不同之原因,故有「頓」與「漸」之分,有的人是先悟再修,有的人則是先修再逐漸的去開悟,

因此若是覺得自己悟性尚不足的話,則可以採「漸悟」之方式去修持,如果自己能瞭解忍辱與持戒之真諦,那麼可以先行止惡~

再由惡轉善,最後再由善進入無善無惡的真道之中,如此雖不能頓悟成佛,但離悟道的目標已經愈來愈近了。

儒道經典之哲理大部份是要「身體力行」的,獨善其身只是「己立」,兼善天下眾生則是「立人」,兩者之德行都能圓滿無漏,則入世法之「儒道」已經徹底悟通,因此可以「成聖」。

而釋道經典之哲理大部份都是要「自心參悟」的法門,修行人不但要自度也要度人,不但要自覺也要覺他,因此個人解脫只是「自覺」,

幫助他人解脫才是「覺他」,兩者之覺行都能圓滿無漏的話,則離世法之「釋道」已經徹底悟通,因此就可以「成佛」了。

仙道經典之哲理大部份是在「靈性內證」的中道法門,必須要身心靈三個方面同步兼修,身:需煉到打通奇經八脈,太極動功活化五臟六腑氣血暢通;

心:需煉到無我,萬緣放下,由心轉境,心不隨波逐流;靈:需煉到清澈無染,靈清明覺!因此三種修行的方式是不可以一概而論。

「心田不生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心境上若是能夠常保清淨無染,若能覺悟人人本自具有的天性,才能流露出圓滿智慧。

修行最怕的是:「專拔別人心田的雜草,自己心田卻雜草叢生」。

故修行開悟者~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處事時,不被事境綁住,才能隨處見真啊!

修真證道欲尋根,法門眾多何其深,
欲修入髓證真行,唯獨心性轉化引,
人心執迷霧茫茫,靈識開竅化愚頑,
學得聖真法理参,得持六度波羅行,
能解如來真實義,法傳引渡悟迷航。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行人為何需要悟道~上篇       

有了宗教信仰(心靈歸依)或是拜師入門就已經開啟了修行之路。靜坐、拜神、禮佛、煉法、法會、灌頂、加持、印心…..等等的修煉,就已經走在修行的道上了,

對於事物的道理表面都知道,但是實際上在行為與觀念上都沒有改變,也就是只有「知」的功能,而沒有「行」之動能。

有些修行人因為前賢的誤導,一直活在自我幻想(幻化)的境界,誤以為自己的先天靈境界很高,因此產生虛榮心、貢高心、我慢心,

進而影響了真正的修行(修真);自己對於宗教之經典只停留在唸經與誦經的層次,但卻沒有參悟經中之《第一義諦》,以至於誤解~古聖先賢所留傳下來給後人之經典的真正含意。

許多的修行人對道的真諦茫然不知,常誤將行善當成是在修行,有些人則以自己宗教的經典教義為真理,並不清楚什麼狀況下~

才算是真正的「悟道」,而將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或個案當成是真理在看待,無法接受其他宗教派門之經典與道書,或是雖然讀了其他宗教的經典道書,

但是卻未完全參悟~無法理解其他宗教法門的修行「精髓」所在,又喜歡於網路上批評、毀謗、甚至言論攻擊,而產生與其他宗教之對立~

(無法互相包容、不能客觀地看待其他宗教法門),這是修行人的詬病,他們的目的則是在於毀謗他人的宗教法門,以突顯自己的法門最為殊勝。

修行者對於宇宙間的萬靈、萬事、萬物與萬象產生了癡迷心、分別心、比較心、貪婪心與執著心,此種修行者其心胸狹隘,心量不夠寬敞開闊,

相對的包容心也不足,事事計較,使自己的「無知」成為修行的最大障礙,而且對於凡塵俗世間之情感、金錢、名位、權勢等事與物執著心又太重,

故未能體悟修行之本意,旨在袪除對這些有形事物,與無形名位之罣礙與執著心。這都是由於累世的修為不夠,才會造成本身今世的道根太淺、根器不足、悟性太差之原因!

根基太差的修行人,對經典、教義內容《第一義諦》無法參悟;也因為忍辱心不足,我相心太重,經不起他人的激怒,而自毀修行的成果,

更由於好勝心太強,常誤認為自己所修的道功境界比他人高(比較心也很重),法力比他人強,本身缺乏自省、懺悔的能力。

修行人其修行之觀念固步自封,不懂得「因果不昧」這四個字之真諦,也不會適時調整自己的修行作法與觀念,經常心外求法,

對於何謂真道卻渾然不知,因此曲解了經典、仙佛降示詩文之本意,未能以悟道的心態去解讀經典、詩文,並以私慾有利的方向去解釋。

「明心見性」與「妙智慧」,才是我們修行人修行的真正目標。重視道德、行為、觀念與心性之實修。本身修為不好,老是在他人的~

背後指責別人(拿著顯微鏡檢視別人的缺點),忽略了修行最重要的關鍵,是在修改自己以往錯誤的「觀念」與「行為」,

而不是在修理別人,因此在內心之中並未實修,但卻非常的注重修行之表相,古德有云:「禪心須在塵中淨,佛道還得世上成,打破空門形象事,無塵何必著僧衣」即是此理。

有些修行人誤以為需要有錢,或有時間才能修行,忽略了宇宙間無處不是道的哲理,人間處處都有道,世間何處非道場呢?

其實宇宙之間唯有「大自然」本身《天道與地道》,與每一個人的「心、性」《人道》,才是修行人真正要著手去實修的真道場。

對於修行方面我們一定要瞭解,只有自己才能渡自己(自渡),其他任何宗教、道場、經典、教義或大師…等等的因素~

僅是我們修行悟道的助緣與明燈,但是必須要經過仙佛、明師、大師或前賢等助緣來引導我們才能悟道。我們若是一個悟性不夠的人,

那麼我們就會產生不識真道,不識明師、不識真經、不識真我,捨真就假,認假為真的現象出來,如此又如何能悟出真道呢?

因為我們許多的修行人,常將自己所認為對的「經典之理」當成是「真理」來看待,而且還執著於那些錯誤的《斷章取義》之理而堅決不動搖,

只在經典理論上專研、或是網路學道、辯論,從不注重真修實證,無法活用在因材施教的修行過程中,永遠無法證悟宇宙真相。

網絡學道東拼西湊、真道不學假道誤學、
認假為真賣弄文學、瞞天過海矇騙眾生。

修行人因為過去不良的習氣太重,不曾思考逐步的袪除或改進以往那些錯誤的觀念與行為,也更無開悟「道可道,非常道」等字之真諦,

誤以為真理是越辯越明的,不知道真經無字、真道無言、真神無形、真佛無相、真愛無情、真音無聲、真悟無我等字之真正內涵,

對於順逆境都是次第的考驗參悟不透,而將自我心性(心魔)的考驗,誤以為是自己從開始修行之後,各方面都變得很不順的主因。

在研讀各宗教法門經典與教義之中,仙佛藉物闡道的隱喻字也開悟不了,因此常錯解經文內容之真諦,在個人的行為上,

執著在善與惡的兩端,缺乏道心與佛性,誤將行善當成是在修行,在觀念上亦執著在自己宗教法門的教義之中,將宗教個別的教義,內容誤當成是真理,因此無法契入真道之中。

~~未完待續~~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懂得學習放下        

人生就是要和對的人, 以大家都舒服的方式,一起度過。 世界上有兩種長大的方式, 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不了的, 心中了無牽掛。所有人都用後一種方式長大。

 
沒有人能真正地過百分之百不依賴他人的生活。 一味地排斥依賴、心心念念想要獨立的人, 很難真正地獨立,最多也只是孤立而已。

當你看到那些漸漸消逝的美好, 就能體會到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負面情緒的話,不要說。管好自己的嘴,有時候 做啞巴,是一種境界。 真正的愛情,不是付出全部, 而是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不必要挑剔生活的不如意, 所有的一切不外乎是自己的天真遇上了社會的現實罷了。 成見不如理解,抱怨不如放下。 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古人說,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這個“不為”,就是拒絕。 人們常以為拒絕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防衛, 殊不知它更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 它給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處撒下陽光。 任何事物,只要讓你心情沉重、 讓你對自己有不好的感覺、 阻礙你前行的,把它丟掉。

 
心有所想,目有所望,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 不同的世界,如此美好。 堅強女人記住:真正的愛, 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 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 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人要學會把握尺度,屬於自己的理應爭取 不管他人看法,只為自己而活, 只為自己快樂而活,得不到的從不強求, 屬於自己的從不放棄, 從不因別人看法而做任何改變。 

以多種角度看待人生的一切, 看淡不如意的,淡忘煩心的, 珍惜擁有的,爭取能夠得到的, 人生即會變的快樂。


拿得起,是一種責任, 放的下,是一種了悟。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與修道

在修行之前我們先來個自我省思,是否在哪個方面,自己做得不夠好,又或者自己已經產生退道心?在現今社會裡大多數的人,都只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著想(自私心),而忽略了別人的價值觀。
大道靈修乃是一個肉體本身,所與生俱來即有慧根的漸次開悟、頓悟法門,參禪者必須努力來自證與自我了脫,以期脫離三界六道輪迴。

佈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靈子投胎轉世成人,先要找尋自己靈性原本之靈源(源頭),然後靈體與肉身相融合一之後,需開始懺悔累世的罪愆,在修煉上須下一番苦功喔!

藉由努力的修煉:靜坐、禪坐、禪定,訓體、靈動(動禪),熟讀已證道仙佛之經典、善知識、持咒、解經義(第一義諦),藉以種種的次第修煉,來讓本身的靈格提昇、昇華。

若是有此機緣~得以打開三界法眼,我們更該抱持著感恩的心,來利益有情、無形眾生,而不是拿此能力炫耀、顯化、玩法,我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實例,所以當你在玩法的當下,小心接下來的就是你將會被法所玩喔!

開啟靈竅既非是肉眼所能見到,主要是任督二脈就在此時打通,但是具有神通(天眼、三界法眼)者,能夠看得到無形界虛相中的實相。

慧眼它可分為有形及無形兩種,你必須先贖罪,在旁指導的師父就會用薰香來幫助你,以進入禪定乃至具足三位一體的階段,合同手印,即能顯現自如,靈氣開始在你的肉身形成遊走。

正靈已經正式來指導你之後,亦是顯靈即能入定。原靈一旦出現,你的出身門第、原靈的由來(靈源)自然表露無遺,原靈出現之後將會以著奉獻犧牲與感恩之心來行持未來靈修之路!

指導的師父就該告訴你如何進行下一步的修煉功課,今生要能有所成就,就必須隨時接受無形所給你的通諭,從此以後考驗你的道心及精進的進程,將會接踵而來!

要印證到靈魂的不滅、及靈格的提昇,平常就要隨時的在~行、住、坐、臥之間,來煉靈、煉體、補贖(行功立德、將功補過)、求開恩赦罪,禱告(懺悔、祈求),而且必須要有誠心哦!

而三昧及三藏則是你肯努力下功夫才能修來的。

Ps.三昧(梵語samadhi)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由梵語 譯音而得,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念,把心安住於一處,而內心不散亂的意思。一般修行者大都將止心一處~

(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稱為定;遠離昏沉、掉舉而保持平等之心,稱為等持。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

三藏,佛教術語,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 ⁕經藏、 ⁕律藏、 ⁕論藏 三者合稱三藏,或三藏十二部經。

三藏也指大藏經,尤其是南傳佛教的巴利文大藏經。佛家高僧精通經、律、論三藏者,稱為三藏法師;精通經藏者,稱為經師;精通律藏者,稱為律師,精通論藏者,稱為論師。

修心、修法、修道上,如果缺少明師的教導、指點與教誨,那麼在本身的修行觀念上就會產生了偏差,在「尊師重道」上也會出現問題,如果靠自修的話能夠精進的工法是相當有限的。
俱有先天慧根、根器的靈修者、修行者,這是累世所修出的福慧資糧得之不易啊!無形的靈性以及有形的肉體,能夠藉由神聖仙佛先賢的助力下,慢慢地導引大家來邁向更高的境界。

秉持著真心誠意、恆心、毅力再自我要求的勤奮耕耘,自然能夠接收到宇宙奧妙的真實義。一個修行者要能修煉到先知先覺、全方位、全知的境界,需要擁有智慧心法,在行道的路徑,

利用法衣(金剛護體)保護著我們的靈體,增強自身的能量、靈力、靈光,這是經過靈體的洗禮(淨化)、真修實煉,在傳道、授業、

解惑上、在濟世渡人(引迷入道)、在朝聖會靈(引導靈山、靈駕),遵照上界旨意去行持,則都能夠達到投胎轉世之宿願。

但有一點則是我們靈修者該注意到的:當你在接收上界靈訊的同時,需要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靈訊的內容,先靜下心來分析一下,現在靈修者的考驗大都是智慧考喔!若是智慧不足,

也就不要太早妄下做論定、決定,不能盲從,上界的考驗就是考驗你身為一個神職人員,是否具備足夠的判斷力、分析力、執行力,執行力太強的學子,衝得最快通常死得最快(退道、出局)。

在修持功德的作為下,積功累德,還清累世宿怨,而達到「肉身了業」、靈性的提昇與淨化將漸次地達到「靈性解脫」,相信,這是大部份的修行者所夢寐以求的目標啊!

但是也必須要有願力、恆心、毅力以及「修行助緣」,才能夠真實地把握此得來不易的因緣,這則是我們靈修者之福份啊!
有心向道的修行者、靈修者,都是在默默地耕耘著,倘若修行者不懂得努力自勵自強,反觀內省(自我反省),勤加修煉,磨煉體魄、內果外功、精氣神的修煉(丹道);

若是無法達到自修自渡,自覺覺他,試問那該如何去引導迷途眾生?而且還常會在漫不經意當中製造更多的業力,如何能濟世渡人?

靈修自性修持,乃是以本靈(先天靈性)啟靈修煉,若是不能日日精進,時時修煉,自己的靈光體自然會耗弱散失不少,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是佛陀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所施設的法門。

道法三千六百門,得其一者,萬事畢。百派千門,皆歸於至道,只要專精偏執一道,必有功成之日。而道藏精深難閱,路雖然困難,但堅信可以憑藉著恆心、毅力、努力而加以剋服。

修行、靈修最讓人擔憂的是人心作崇,自私自利,我行我素,不知道大道(天道)何在?靈脈是屬其何種根源?而在迷魂陣處處行走,得來的都歸於靈,應該如何修持才能造就自己?

無所適從,人意勝於天意,執著我行,心意不堅,喜聽奉承之言,真假難辨,無法自悟。聽到花言巧語,投其所好,為心所用,唯可認知的,此乃未盡本命、未盡努力,道難成矣!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相關問題~下篇

靜坐有何好處?「靜坐」,坐對了叫做靜坐,如果不對就是呆坐、枯坐,靜坐時,暫時不要想著其他事,要把心思淨空,以最舒服的姿勢來靜坐就可以,但首要條件必須先止念,

而「無念之境不易守」,其訣在於時時反躬自省,作為是否方式錯誤?「種田看收成,修行看結果」,所以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而止念的重點則在於~須達到無我(空性、放空),這樣才能達到靜坐、禪坐的意義哦。

靜坐時先請仙佛、師尊、護法神降護靈護體,有感應才開始進行靜坐(若是還沒有與無形師、指導靈師、仙師接上無形金線者,則無須上述呼請的過程,就算你誠心呼請,祂們也未必接收得到);

靜坐時以舌頭頂住牙牀上顎,以鼻子吸氣、以口呼出,一呼一吸稱為一息(這是鼻吸嘴吐、意義在排除穢氣)。一般我們比較喜歡使用鼻吸鼻吐的調息方式,這樣才不會造成須多用ㄧ個意念去導引,而形成無法放空的問題。

舌頂上齶,是練炁的起碼常識,但其原理,尚無人深究。人之上齶部位,有兩個小窩,伸進手指可以摸得到,道家稱為“天池”,此非針灸之穴位,乃屬修煉之關竅。

其竅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腦,為神炁會聚之所,其竅不閉,則漏神漏炁,修煉家言“口開神炁散”,即是此義。故須舌尖反卷,上封此竅,抿口合齒,保養神炁。神炁相抱,則津液易滋,隨口咽下,灌溉五臟,如同嬰兒哺乳之狀。

另外,舌頂上齶,還有接通任督二脈的作用,丹道術語稱為“上鵲橋”。還丹之時,大丹亦從此竅降下,倘不接通,則易外漏鼻竅而走失,謂之“玉柱雙垂”,毀人性命,不可不慎啊。

把吸進來的氣,輪轉到丹田再轉到天靈蓋(頭頂),再把氣排出,也就是「搭天橋,天賜玉液瓊漿,運用八卦中之,坎中虛與離中實,抽離補坎,採藥以肚中之丹鼎煉丹,運用先天真炁,

打通任督二脈運行全身,進而懷聖胎,來達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進而回歸母源。靜坐又有一個好處,就是養精蓄銳,養身體,又可內觀靜思、反觀內省,自己之是與非而檢討自我。

如欲瞭解更多關於丹道修煉的相關細節,可參考2015.07.25粉絲專頁所發表的文章~道家的修煉~1-1,礙於版面的問題,就不再多談!

訓體有何好處?我們暫時不以訓體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而以運動強身的角度你能接受嗎?其實「訓體」是本靈、世靈運用~

我們肉體來進行訓體的動作,藉以加強我們的靈光體,使靈光體強壯,才不會為外靈所侵擾。另一方面也使我們氣旺身體更強壯。

寫(開)靈文為什麼要宮印及仙佛的印章?開宮的師兄師姐,多是帶有天職的,也就是仙佛為我們做主,寫好的靈文要先蓋好我們的指紋及宮印仙佛印章,
然後放在案桌上呈給仙佛過目,之後再連同一只壽金燒化,仙佛看完我們的靈文,如發現有不妥之處,祂會幫我們指導更正,而為我們做主,所以要蓋宮印及仙佛的印章。

有人說,一般中天界的神明,我們到了他的宮池,因為我們是無極天靈,所以不需要向他們朝拜,這是錯誤的觀念,最起碼人家已經成神,而我們現在還是肉體在凡世人間哪!

學道要學大慈悲心、不能有驕傲之心,需要有禮貌,常言道:理多人不怪,不能自大、貢高我慢,其實祂們神明(天神)也是在修啊!在濟世行功積德,其實也都是無極天靈所化呀!

我常看到前去宮廟會靈的師兄師姐哭得很厲害,我感覺怪怪的,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因為本靈、世靈根本不知該如何帶動肉體來走修行之路,而到了靈山聖地,會晤到與本靈、世靈有宿世因緣的仙佛,而自責、感傷、喜極而泣,才會哭的那麼傷心,就如同見到我們久未謀面的親人般的感受,或則另有其他事理。

我要去會靈的途中,為什麼有時候身體會感覺不舒服,如想哭、想吐…等,怎麼辦?我們都是修持者,難免背後多少會有一點虹光,無形界的眾生,會希望能得到我們的幫助,

或者快到目的地的時候,仙佛會派兵馬來接引我們「身後的神佛」,這也有可能,可請帶隊者或較資深的師兄、師姐代為處理。

「唸經」我沒學過不會唸怎麼辦?唸經有什麼好處?有沒有功德?

如果我們不會誦韻,只要以經典一字一字唸清楚即可,不必韻誦,它能使我們把心靜下來,漸次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開悟出經書中的道理(第一義諦),更使我們開啟智慧;

另一方面又可教化有形、無形的眾生,如果眾生改過遷善,那真是功德無量,也才是真正進入福慧雙修,佛(道)弟子的世界,最重要我們還是要瞭解經文的意義,才能智慧如海喔。

為什麼要做「普化」?靈修是講究「慈悲」,我們現在有肉身而無形的眾生並沒有肉身,僅有靈魂,所以我們要發揮慈悲心來幫助祂,所謂「普化」~

就是我們以施法、施化、勸化來幫助無形界眾生,雖然不敢說能讓他們離苦得樂,但最少我們已經盡了一份心意,請他們飽餐一頓,同時也希望他們能一起修持,同證無上道法以成正果。

我們修心行善有什麼好處?種善因得善果,我們不是講行善佈施嗎?在平常多行善事,如法施、財施、無畏施…等等,可使功德圓滿,早日撫平累世因果。

靈修心理應有的準備?一、 自己要清楚為何要參與靈修,要以真誠的慈悲心來應法,找出自己的目標與定力否則會有退道心的可能。

二、 要發揮慈悲心來救度眾生,與眾生結善緣,不可結惡緣,勤於學習,日日精進,以成正果。

三、 靈修是修我們的自性,使我們的處事態度更為圓融,要讓家人、朋友感受到我們精進的慈悲心,使家庭更為圓滿,更能對長輩盡孝道,這樣才有意義。
我朋友知道我參與靈修,他說怎麼那麼沒水準?說靈修不好的人,他不懂靈修,機車行能不能開,是要問經營機車行的老闆,而不是問瓦斯行,您認同嗎?
好不好關鍵在於人的修為,不要因為一粒老鼠屎而壞了一鍋粥,我們要往好的(優點)方面看,而不要專看不好的(缺點、缺失)的那一方面,要學也要學好的,而不要學壞的;

我們時時刻刻自我檢討,是否修得大慈悲心,今天是否有比昨天更為精進,有無利益有形、無形眾生。畢竟修道是為我們自己而修,不是為別人在修。

問題是自己才重要,別人所修的不會跑到我們這裡來,我們修的也不會跑到別人那裡去,功德是自己修來的,重點是心要很清楚,為何自己要參與靈修,否則很容易動搖道心喔!

何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乃大道自然而所化生,首先我們要注重修心養性,從六根、六識修起,棄除我們心中的三毒、六慾,以自己的願力,

運用太極兩儀陰陽所煉就出的先天真炁,首先強化人道修為,來達到「明心見性」,這樣使本靈能明瞭上天的訊息,然後本靈、世靈才能與我們肉體配合,本靈也能清楚讓我們知道要做什麼,

這樣天、地、人三才的配合叫做「天人合一」,但這並非一日可得,而是需要我們的耐心一步一腳印,能夠接受明師指點、教導,紮好根基,用心來修持,也正是我們常講的~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僅能提供較正確的靈修、修行概念,傳道、授業、解惑,剩下的靈修、修行之路,還是需要靠自己努力、精進、提昇,以證道、悟道為最終之目標。

妙德法語:
古聖先賢智慧聞思修,凡夫入道難契聖法林
迷心逐妄自定品階高,修羅道入盲心難省道
實是修者可悲可嘆哉,累世業種深植賴耶處
從身心靈懺悟拔根除,省悟懺悔改過靈性栽
虛心求教方能契真道,法性圓融法身證道臺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靈修相關問題~上篇

何謂『帶天命』?帶天命的人要做些什麼事?其實每個人都各有天命,只是任務各有不同,散佈在世界各個角落,從事各行各業,盡其義務、享受權益。

但有部份則帶有『天職』;必需配合神明濟世救人,處理一些肉體觸摸不到的靈界事務,而依不同的神明,所擔任的角色任務亦有所不同。

每個人都需要修行嗎?『修行』只是個名詞,其實只要是人,每個人皆已經在修,已經在修「人間道」,修道是在修我們的思想與觀念,

藉由思想與觀念來改變我們外在的行為,使我們處事更為圓融、圓滿,仙師問我說:「你是否具有大慈大悲心呢?今天是否比昨天更加精進呢?修行有達到利益眾生了嗎?」

我們可藉由修與行,戒除我們不良的習性,來使家庭更圓融社會更和協,我經常說我們修道者,第一要能使先生(太太)感受到我們的精精進與慈悲,對父母親更為盡孝,才有意義。

我有家庭負擔,不賺錢又不行,修行這條路要如何走下去?修行人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就是人事與神事要分清楚。

人生在世,肉體所需的食衣住行、養兒育女是人世的必經過程,一定要先盡好人事,將責任盡了,該做的事做好就已是在修(人間道);
針對現實、解決問題,吃苦受難;卻能逐一突破。

有時間則多配合我們的本靈、世靈,從事靈修的課程如動禪、靜功及(學、修、行、證、悟)⋯等等的次第修煉,來使我們更加精進,這一切的過程就是在修行。

我已經拜神拜很久了,為什麼還是那麼苦?前世因乃今世果,拜神並不能免去因果與業障,只要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多多少少都要吃苦,凡是人要吃的苦、

受的災難、受的考驗,都一定會經歷,不會因為有宗教信仰或赦因果就能免除,若帶有天職的眾師兄、師姐,所受的考驗,將會更多,因為『天將降大任予斯人也,

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膚』。但只要我們循規蹈矩、謹守戒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精進為人處事之道,處處發揮慈悲心來利益眾生,神佛一定會~

點亮師兄、師姐們的「前路」明燈,讓我們看清前方的路,若有坑洞則可小心走過,若有坎坷,亦可小心閃過,不致摔得粉身碎骨,凡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為什麼幫神明濟世的人,若不濟世,肉體會被整的很慘?凡是帶『天職』的人都有一定的時間要與原靈會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此世所帶下來的任務,

可是有些人時候到了,因為凡塵中有許多事情,例如:『不相信、或是不願意、或是故意違背旨意…等』而當一方不配合時,另一方就不能如期行天道,

進而完成使命回天繳旨,所以不得以會顯現一些神蹟,用一些方法與手段,來讓不配合的一方有所感應、覺醒、覺悟,來共同完成使命回天繳旨。

為什麼『帶天職』的考驗這麼多?不知道要考到什麼時候才會考完?前面有提到人事、神事要劃清界線,只要是人就會吃苦,經過磨練歷經層層的考驗,此為人事,

而帶天職者,除了要歷經人事外,另還要加神事,要完成神明救世的任務,實在是不容易,除了盡人事外,還需要盡神事,所以會歷經很多的考驗與磨練;

以增加其能力與耐力,外加神明賜予的法力,就因神明會給予帶天職者的法力,就更要給予很多的考驗,以證實此人之心性是否正直可靠,是否慈悲胸懷寬大,

不會亂用神明所賜給的法力,而行斂財劫色傷人之事,如此通過層層考驗後,其能力與法力也隨之增加,待一切功德圓滿時,一切考驗將會終止。

修行之路~佛道雙修首重人道,可藉由經藏來增長大智慧,而達到正知、正信、正覺、正念,並藉由師尊的開示來啟發我們的良知良能,進而惜生、惜靈、惜緣、惜福,

發揮大慈悲心,而不迷惘,並樂善好施,以廣積陰德與功德,使我們累世業障消除,功德圓滿,達到回歸母源復古收圓。

靈修的基本功課為何?橫面:一、唸經、持咒。二、靜坐、禪坐。三、靈動、訓體。四、書寫靈文。五、講靈語、天語。等不斷重覆的練習,直至瞭解其內容及涵義。

縱面:閱讀已證道仙佛之經典、善知識、參悟經典之真實義(第一義諦),藉由參悟經典教義而開啟本身先天靈覺之智慧,發揮大慈悲心、自我省思日日精進、進而利益眾生。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8.1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修心與修靈

靈修乃是修我們先天的本性與後天的本命,先天的本靈與後天的肉體同修,其目的,在於修我們的慈悲心,精進自己,並利益眾生,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為圓融、圓滿,增長福慧,靈子亦可得到果位晉升復古收圓。

為何要靈修?人是靈性的動物:人乃肉體及靈性所組合而成。靈性降下凡塵投胎轉世來到人間後,靈性卻因受環境及各種物慾所蒙蔽,而迷失了本性,無法覺悟自己的本靈從何而來,又該歸何處?

加上我們累世因果、業障一切冤親債主的催討,未能歸還,一直沉淪於四生六道輪迴之中,造成無法解脫。其靈修之目的在於藉由行功積德,來迴向給我們的冤親債主…等等,以消除我們累世的因果業障,進而以證道果。

何謂靈山?我們一般人講地理風水,而仙佛說的是地理的靈氣,也因此有很多宮廟選擇建築在山上,在此並非說建在平地的廟就沒有靈氣喔!

就是地理風水的靈氣稱之為「靈山」,我們到宮廟去與有緣的仙佛會面接近仙佛的靈氣,就是「會靈山」,這就是我們一般稱為的「靈山」。

何為因果業障?因果業障就是我們累生累世的所做所為,有損到他人,因此造成對他人的虧欠,僻如說:「我們向他人借錢是因,未還給人家,現在給債主碰上了,

債主要我們還錢,這就是果,簡稱因果。積欠對方的那個人,也就是債主,」現在人家要催討了,一天到晚逼得很緊,產生心煩難過,這也就是業障。

為何要行功積德?太上老君的太上感應篇裡面說:「欲成天仙者當立壹仟參佰善 欲成地仙者當立參佰善」,由此可知行功積德之重要性,我們行功積德,非但可彌補過去累世的業障,

多出來的累積到壹仟參佰善可成天仙,累積參佰善亦可成為地仙,即使沒有累積到參佰善,亦可增加自己的福報,或留給自己的子孫,也就是「祖宗有德」。

如何消除因果與業障?我們可請無形的仙佛來為我們做主,向冤親債主請求暫時停止搜債(討報),待我們行功立德之後,再來迴向(還)給祂們,以彌補我們的前非。

那麼我們的師尊從何而來?這是學道修道很重要的一個課題,因為師尊在我們學道、修道的過程當中,會來指導我們一切,做我們的後盾,教導我們的靈子,

使我們更精進,如開靈文、演法、渡化等等,在開始修持時可能我們並不知道,也沒有感覺,修到一個程度,便會有感覺祂的存在,慢慢的也會讓你知道他是何方神聖!

當你知道祂是何方神聖的時候,接著也就是要開始進行拜(無形)師的時候了,祂就是指導我們一輩子靈修的師尊(指導靈師),開靈文、演法⋯等等,

只要心存正念、尊師重道,祂都會為我們做主的,每個人的師尊多不一樣,無須強求隨順因緣吧!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收到無形師的教導、牽引,不在於祂們(主神、仙師、無形師)願不願意教導,而是在於我們是否真正願意講腳踏實地地看待本身的心性。

當我們走在靈修時,是否常常的提醒”不斷地觀照自己的心”??佛道雙修,雖然名相及教導方式不同,但我相信「萬法歸一」,兩種看似迥然的教義,最終仍然是走向殊途同歸。

想要在靈修路上找回靈脈,最終要習慣靈修「沒有地圖」,無法按表操課,假使”文字”可以解決靈修問題,佛陀又何必講經說法四十餘年,仍舊是繞著「人性」兩字;

靈修路上所發生的一切,最終仍是回歸到內心的問題,在靈修的路上,五識所吸引的一切皆是概念性,未曾真正深入內心地體悟,常常會令我們昇起貢高我慢之心,

而要真正地「確信」是否抱持正心正念踏在靈修路上,則必須經過一連串實修與體驗;一切聽從師尊(無形指導靈師)的指導一歩一歩向上成長,直到回歸母源認祖歸宗,認清根源母脈。

靈修應有的心態?我們既然已進入靈修的殿堂,就要隨時保持一顆空杯的心,要有正知、正信、正覺、正念、惜緣、惜福、惜生、惜靈,尊重仙佛、尊重先進、尊重賢能者。

要與眾生結善緣,不可結惡緣,忍辱負重,佈施、持戒、精進、禪定、般若,要修到「無我」的境界,時時具備一顆慈悲心來利益眾生,

自我檢討今天是否有比昨天更為精進,對家人、朋友更為關心,使其感受我們學道確實有精進,才不會讓人感覺有修與沒修還不是一樣,沒有差別。

有錢人去赦因果,但是我們沒錢該怎麼辦?如果有錢人就可赦因果,那我肯定的告訴你,國內有錢的大企業家,就通通沒有因果了,這樣對沒錢者,不是很不公平嗎?

不是這樣的,因果的問題是要靠我們自己行功積德,來迴向給冤親債主的,如佈施、財施、法施、無謂施、放生等等,多做善事,才能彌補,功德才會漸漸圓滿,也為自己慢慢轉運進入佳境。

會靈與靈修的意義為何?眾生的「靈」本清淨無為,但受世俗迷惑,窮其一生只知追逐功名、利錄、權利而迷失了本性。

會靈的意義乃是使靈歸本源,人回本性不再迷失,能早日脫離四生六道之苦,但是如何能使靈歸本源、人回本性呢?唯有修行一途,

『修』是指戒除貪慾、嗔慾、癡迷、傲慢、遲疑之毒以修身養性,立其德。『行』是指力行怖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濟世渡化世人幫助無形眾生建其功。

如此才能使人心清淨回歸母源母根、各歸其根脈若有帶旨令任務者,更該替上蒼辦理懲奸罰惡、濟弱扶貧,化解各種災厄,完成本身職責之任務;

帶領眾生回歸母根母源,幫助母娘執行復古收圓,化解累世恩怨,一切了結完清的任務,莫再墮入四生六道輪迴之途。

修行者切莫以神通、法力等為靈修之第一所求,時時刻刻不要忘記以修己利眾為己任,不要與他人比高低,跟自己比就好,能否漸次地超越自己,才是最為重要。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8.1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道教之出入世間法

宗教倫理思想和道德學說,既是宗教神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宗教修行實踐的指導,是宗教信徒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範和原則。

因此宗教倫理思想比起宗教的其他神學理論,在教徒中有著更廣泛和深入的影響,對教徒的精神和社會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教倫理是以道教信仰為基礎的~人倫準則和社會行為規範。道教以其“仙道貴生”的生命倫理、“尊道貴德”的社會倫理、“敬神感通”的神學倫理以及“道法自然”與“知和曰常”的生態倫理,

涵蓋了人與個體(自我)生命、人與人、人與神、人與自然等多重道德關係,以其特有的方式,傳遞著社會系統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拓展了中國傳統倫理的價值觀。

一、“仙道貴生”

“貴已重生”,追求“長生成仙”,既是道教勸善成仙生命倫理的出發點,也是其目的。儘管“長生成仙”的內涵隨著道教的發展前後有所轉換,但它對“成仙不死”的追求卻矢志不移,

道教徒總是嚮往自由逍遙、生命與大道合一的神仙生活,相信通過修煉,不僅精神生命可以昇華,生理生命亦可以脫胎換骨。因此,貴已重生,性命雙修是道教倫理的一大特點。

道教對人類生命的本質有著自已獨特的認識。《道德經》第25章有“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說法,

而道教早期經典《老子想爾注》裏卻把其中的“王”字代之以“生”字,把“生”與道、天、地並列為“域中四大”之一,足以體現道教重生的精神。

生命乃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天地萬物從“道”那裏獲得的最大的德性,“德莫大於活。”另一部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上論天道,下論人道。其中重要內容就是人如何擺脫死亡,實現神仙長生。

認為天地之性,萬千事物中,“人命最重”;天地之間,“壽最為善”,生命長久地存在本身就意味著最高的善。在《太平經》的眼光中,真正的智者是能夠延長自我生命的人,人的本性即是“樂生而惡死”。

葛洪就不贊成用“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的一般性論斷來直接證明人必有死。他在《抱撲子。論仙》中說:

“夫言始者必有終者多矣,混而齊之,非通理矣。謂夏必長,而薺麥枯焉;謂冬必凋,而竹柏茂焉;謂始必終,而天地無窮焉;謂龜鶴長存焉。”

那麼,怎樣才能從死亡的劫難中獲得解救呢?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神不出身,與道同久”。相信“修道於身,愛氣養神,延壽益年,其法如是,乃為真人”(《老子。河上公章句》)。

生命無限延續直至永遠不死的關鍵就是要修道,祛除種種世俗名利和個人情欲,回歸到自然、純真的人類本性,實現“生道合一”,即個體的有限生命與自然大道的永恆生命相結合。

否則,修身成仙的理想就無以立足。這樣,道教之生命倫理就與其社會倫理緊密聯繫了起來,所謂“性命雙修”不僅是形體生命修煉,而且指心性品德之修煉。正所謂“長生之本,唯善為基”。 

道教的生命倫理觀,包含著人類對現實生命的摯愛和對生命奧秘的探求。道教丹鼎派相信通過服食自已煉製的神丹妙藥,生命就可以延續而長生不死。正如丹鼎派代表人物葛洪在~

《抱樸子》中所說:“長生之道,不在祭祀鬼神也,不在導引與屈伸也,升仙之要,在神丹也。知之不易,為之實難也。子能作之,可長存也。"

可見,道教堅信人類憑藉自已的努力,能夠實現自身生命不死的理想,由此而形成了相當系統的外丹學說。

二、“尊道貴德”

倫理是社會行為的價值依據。道教社會倫理是道教用以協調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同其他一些宗教一樣,道教倫理思想的實際功能也是指向社會的。

一方面,道教承襲了道家的價值觀,以超脫凡俗而得道成仙為理想,另一方面,迫於儒學的影響和教徒的現實需要,要求信徒遵行用以維繫世俗社會秩序的倫理規範,凸顯其“神道設教”的社會控制本質。

如《道德經》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教吸收了道家思想,強調奉道守戒者要“尊道貴德”。

道教徒畢生學道、修道、行道、證道、悟道,以道為最高信仰;德同與道,是道的體現,崇德就是尊道,以尊道貴德為其倫理精神的核心。

道教從《太平經》開始,就確定了“內以至壽,外以至理”的養生與積善並重的原則。救人濟世之善行不僅重要,甚至是修煉成仙的首要條件。葛洪說:“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禍,

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抱撲子。對俗》)這個原則不斷被後世所強調。

北宋張伯端《悟真篇》所言:“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始合神仙本願。”

在社會倫理方面,道教試圖融攝儒家的倫理綱常,將在世俗社會普遍盛行的行善積德作為修道成仙的基本條件,認為只有在世俗社會中“功行滿足”,才能獲成仙之果。

宣稱神仙不僅須在內丹修煉上成功,而且須在世間廣積功德,方可修成正果。《老子想而注》就明確指出:“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太上老君經律》也特別強調遵守道戒的重要性:

“人生雖有壽萬年者,若不持戒律,與老樹朽石何異?甯一日持戒為道德之人而死,補天宮,屍解升仙。世人死有重罪,無益鬼神,鬼神受罪耳。——從古至今,誰能長存者?唯道德可久耳!”

道教神仙理想的倫理本質躍然紙上。南宋以後興起的淨明道,其教義中最突出的內容,就是強調修道必須忠君孝親、正心誠意,以至被稱為“淨明忠孝道”。

儘管修道的最終目標在於成仙,然而成仙絕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晉真人語錄》亦雲:“若要真行,須要修仁蘊德,濟貧拔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

或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為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清初全真龍門派中興之功臣王常月強調先盡人道,方可論仙道,完全把入世的儒家倫理與出世的道家信仰結合起來,

把修道德與求神仙放在幾乎同等重要的地位,足見其救人與救世理想的高度統一。推動了道教社會倫理的世俗化,使道教倫理精神得以昇華。

與其他宗教體系一樣,道教倫理極為重視約束教徒行為的戒律,許多道書中都有針對現實人倫關係而設的戒條,如唐代正一派《要修科儀戒律鈔》中的“老君百八十戒”、

張萬福所編《三洞眾戒文》中提出“學道求真,莫不先持齋戒。——戒者,戒諸惡行,防眾行之最。若不持戒,道無由得。”並規定在俗男女應受“無上十戒”。

內容大多針對世俗行為而設,包括戒殺、戒盜、戒酒、戒邪念、慎言、助人為樂等,而更適合世俗男女的接受和修持,在在表明了當時道教社會倫理影響之廣泛。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8.13~~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道教的神仙論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體系中,深居核心地位的一環,因信道、修道、行道、悟道、證道、積德累功、誦經持戒、丹道勤煉,都能得道成仙;

而仙是天人合一,仙亦等同於道,能千變萬化,隨感應物,可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游乎四海之外,甚至與天同壽。

這種仙可學致的理想美景,千百年來,讓諸多信道者修行不輟,這種意念與動力,頗值探討。而成仙者,史載甚簡,如以宗教之慈愛胸懷,

明示世人者,何以近世亦無所見;是環境因素,山川靈秀破壞所致?或是人性鄙陋,無修仙之資?或是修煉未足,難登仙錄?這是常遭質疑之處。

一、道教神仙之特性與定義:

道教對神仙之特性是:
一、長生不死;
二、逍遙自在;
三、人可修致⋯等其定義:

1.如莊子謂之「無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例似藐姑射山之神人,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順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2.葛玄謂之「天仙舉形升虛,地仙遊於名山.屍解仙先死後蛻。」能「躡玄波而輕步,鼓翮清塵,風駟雲行,仰凌紫極,俯棲崑崙……」。

3.司馬承禎謂之「坐忘得道,心有五時,身有七候,延千歲曰仙人,煉形為氣曰真人,煉氣成神曰神人,煉神合道曰至人。」

4.王重陽謂之「虛心實腹,去華忘名,棄利清神,全氣丹結,仙成。」「飄遊於逍遙之地,入於無何有之鄉。」

二、道教神仙信仰之源起與發展:

1.源起於上古鬼神祀禮之繼承:
《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體。」道教對上古之鬼、神、精,都視為神仙、鬼神體系,加以崇拜。

2.來自戰國神仙家之影響:
《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史記.封禪書》自齊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

3.秦皇、漢武求仙藥:
造成世人的夢幻跟隨,後世發展成外丹功、內丹功、醫藥、積善、誦經等各種方法的興起。

貳、道教神仙譜系之形成:

一、太平經和太平道的神仙體系雛型。如:太上、九君、九皇、廿四氣神等。
二、正一盟威道的神仙系統。如:老君、三元九府、百二十官……。

三、魏晉時期,靈寶派、上清派對神仙譜系的充實。如:葛洪《枕中書》、陶宏景的《真靈位業圖》、《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等,已將神仙譜系按品序排列。

四、唐宋時期,神仙系統的定型:經由《九天生神章經》、《雲笈七簽》、《無上黃菉大齋立成儀》、《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等,將最尊神定位完備。

五、元明清時期,神仙譜系的補充和特點:

1.各派祖師系統的完善排列。
2.神仙地位也有升降。

參、道教修道成仙之途徑:

一、丹道派的修煉:性命雙修、煉心煉性(修心養性、修身養命、修靈養神),可以得道,唯近世已將肉化成仙之現象,較不言及,而著重於心性之修煉。

二、積善派的修煉:《太上感應篇》:「積德累功,欲求天仙者當下一千二百功,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功。」等。

三、誦經派的修煉:如:誦《黃庭經,內景篇》萬過,「賜乘八景,升上帝庭」。

四、持戒派的修煉:《太上老君戒經》持身奉經之法,「煉質入仙真,遂成金剛體。」「心因立福田,靡靡車輪升,七祖升天堂,我身白日騰。」
肆、對後世之影響:

一、文學上:對詩詞、戲曲、傳記、小說……等。產生正面價值,讓創作者另有超越時空的幻想境地;

避除現世的苦難心靈,另有發揮的空間,而一般普世大眾也獲得精神的迷醉,供養修道者,祈能如黃帝白日昇天般,附攀龍鬚而成仙。

二、藝術上:因想像力的昇華,道教的瑰寶文物得以創作產生,如宮觀廟宇之建築、刺繡、繪畫、美術、雕刻等等,蓄積中華文化善美的精華。

三、民俗上:各種神仙的崇拜,社會中各種寺廟宮觀道壇興起,不管持齋、積善、養生……等,都渴望能有朝一日成仙、成神、成聖。

四、心理上:依《道教義樞》、《玄門論》天界三十六天,三界內及四種民天,共有天仙三十二品。其下無色界、色界、欲界,共有仙品分為二十七品,仙階的判定,仙職的升等,

仍須考核判定,後天得道成仙者,位列低階、甚或散仙,是否與人世體制相同?仍須勤奮修持服務,其狀況進境為何?心境是否會改變?也形成修道者的修行心理魔考之一。

做為一個修行者是否該自我省思,我們的修行目標是否明確?方向是否正確?道門是本靈脈所要修持之法門?我是否越修越快樂?修行人必須要有個正確的認知,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

請做好心理準備再來走入修行之路,不管是辛勞、苦磨、堅難、都永不退道,這是為自己而立下堅定誓約,學道、修道、行道、證道、悟道,試問你做到哪ㄧ道呢?

進入廿一世紀,知識教育愈為普及,科技發展日新月精,不單神仙可修致之信仰已大幅改變,就算是道教徒也甚少相信肉體羽化成仙之信仰;反而相信神仙境界,

既是心境靈性修養的目標與理想,若是人性調適得當,能夠再加上明師引導修煉,而漸次地靈性提昇、靈源接脈、認主歸宗、法船同渡;這將是修行者所夢寐以求的理想與目標。

修真,從字面解釋就是通過修行求得真我,而修真就需通過對自身的不斷修行,不斷地找出自身的不足及缺點,而去改進、完善它而讓自己更瞭解自己,這就是修真!

自己都還不能對自己瞭解透澈那還談什麼成仙成佛呢?
道在心中,佛在心中,己心度人,人度己心!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求取神通,而是為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缺失,改善自己的行為,可惜許多人誤解神通才是學習的目的,導致魔考無法過關,相信修行者只要在學修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尊天敬地」、

「尊師重道」、「不會妄自尊大」,那麼這些所謂的魔考,都可以很容易過關。靈修、靈乩的修煉過程,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匯聚[真炁],因(靈)為無形,故無形法,無形而為,才能符合(道炁長存)之真意。

正如少陽派所主張的性命雙修法,煉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其修煉次第分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等修煉步驟。

丹功修煉,須明順逆。順即順天道,逆即逆天行。順天道即築基,包括煉精、煉氣、煉神的三種實功,乃後天也。逆天行即上乘仙功,還丹以上的層次~

包括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化功,乃先天也。要想真正進入氣功神秘的殿堂,必須經過築基這一關。

至於欲瞭解~修煉丹道細節~請參閱粉絲專頁2015.07.11丹道真正築基法 這篇文章,有更詳細的解說。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8.12~~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靈修與修靈~2

靈修團體跑靈山會靈母、尋找靈脈也是為了展開靈性的尋根之旅,「尋師訪道」學修之路必須要有歸依明師引導,明師引薦仙佛次第傳授修煉,才能瞭解每個過程的功課。

靈修與修靈這篇文章所提及之會靈、尋找靈源、靈脈的尋根之旅,這就跟每個人的根基、根器有著直接的關聯,你是累世與主神結下了佛緣,又今生若是帶有使命限定時機必須去完成,主神當然會主動來找你,以喚醒你的靈覺,點燃你今生之修行明路。

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此機緣~得到主神主動來找上靈子(信、願、行)!有少數的靈修者ㄧ開始就會有好多位無形師來教導、指引,那是該靈子今生帶有天命必須去完成及圓滿;

但就是有大多數的靈修者完全處在摸索、迷茫的階段,每個人都是屬於個案,我們是處在客觀廣泛的角度來寫本篇文章,希望藉由文章的詮釋,能夠讓靈修者可以用較短的時間來走出陰霾期!

「靈修」內心知修,外相知修而啟發靈動,靈動又稱為動禪,能夠幫助經絡通暢而打開奇經八脈,這又是 黃庭外景經所記載,再次演化出來的靈動。

靈修理應是道教一脈,卻為道教人士所斥責!就因坊間靈修者不以經典為依據,自己也無法解釋靈動的真實意及優點,因為多數靈修者沉迷於神通、求顯化,孰不知神通誤道啊!

修行最後的目地不在於求神通~而是在求解業~在求何以利眾!再求當無來生!得以了脫~

靈修最大的障礙就是本靈、世靈、外靈分不清楚,因為被吹捧過度的下場就是會自然性的自負,當你以為自己認知全部都是正確的時候,就很難接受他人的意見,所以沒去確認,或是根本就沒想過要確認到底所接收到的靈訊來自何處。

我們必須修出智慧才能夠跳脫與提昇,走上真正的修道之路,靈修之路不是不可走,只是得步步為營、如履薄冰,把過多的執念和欲求放下,才能夠看清前頭的路到底該如何走。

常言道「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切都是「己心所造,事在人為」你不去執行沒有人會勉強自己,而心會偏差、會有過多的欲求,都是人在做決定,而不是神明幫你做決定的。

現今世風日下有心修道者不知那裡才是明師、那裡又是名師?抓著浮木當救命遊艇、危險嗎?很危險但又能如何?

妙心法語:

1.能夠傳道、授業、解惑者才是真明師。2.能夠瞭解日月陰陽之理,乾坤坎離之道者才是真明師。3.能夠瞭解禪密靈修法門之真實義者才是真明師。4.能夠參透法界實相真實義者才是真明師。不知靈修者對於明師的定義為何呢?

妙心法語:修行必須經歷《學、修、行、證、悟》的次第精進法門,無學不能修正、無修不能正心、無行不能實證、無證不能悟法、無悟不能證道、無法不能合道、無道不能化解。

妙心法語: 無為是《道》、有為是《法》。無《法》不能證悟《道》為何物!

妙心法語:尋師訪道、尊師重道、虛心受教、法傳真意、靈脈歸源、認主歸宗、明心見性、得道真傳、超越法界、解脫輪迴、證悟道源。

學、修、行、證、悟次第修行觀,必須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凡事不能太主觀《我執、法執》,以自我的主觀意識去否定別人的修行法門,

而沒有經過客觀歷練的求證,無形之中阻斷同修之間的法脈因緣,不能完全瞭解法界實相的真實義,真是不知《道》為何物?無知、無明造成貢高我慢,實乃現今靈修者的詬病!感嘆!無奈!

妙心法語:靜功煉靈氣,動功煉罡氣,內觀煉真氣,築基煉三眛真火,下丹田煉先天ㄧ炁,丹成轉化先天無為法,吸納宇宙能量打通三關九竅。

妙心法語:純陽ㄧ炁河車運轉,先天八卦乾坤定位, 天人合一金線接引,能量訊息法傳天意, 行功立德化解業障魔考,內功心法必須口傳心授,才能達到印心禪法,當下印證天授使命。

如何判斷來提供訊息的是否為真神正駕?請記住,只要是讓你頭痛起雞皮疙瘩畏冷,並且會頭暈嘔吐的,可以100%肯定絕對不是神靈,

但若主神是寒山老母或雪山娘娘,祂們的氣場能量則是清涼的「真陰之氣」,不但不會畏冷還會感覺到清涼舒爽、全身舒暢!

會讓你頭麻但是卻感覺很舒服~而且身體發熱那就是神靈,有些境界較高的神靈甚至會讓你感覺頭暈..但是那種感覺卻是很舒服的覺受!

妙心宮主與妙德住持於三千年前於尼泊爾各是一位仁波切喇嘛上師,因緣聚會下與過去生的上師結緣,準提佛母同時幫妙德住持與龍井師兄打開累世的記憶,龍井師兄於尼泊爾與日本那兩世都是我們的上師,上師於過去世曾經允諾~

未來世若是不懂得如何修回殊勝的密法,祂要妙德住持不用擔心,祂定會全力協助我們的。龍井師兄於尼泊爾是坐化得道的喇嘛上師,祂於坐化前留下兩句話:「願為眾生傳授無量甚深微妙法,直至壽者不老時!」

這些內容是準提佛母幫妙德住持開啟累世記憶的聲音及影像,而且是在清醒的狀態下所開啟,並非是夢境中來顯像的,況且影像聲音歷歷在目,是從阿賴耶識所開啟而叫出的檔案!

妙心宮主於過去世(唐朝)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已現出法身盤坐於妙心宮主的氣海中),這是經過三個已開啟三界法眼而同時印證到虛相中的實相,並且可以確定祂當世已是得道之方丈~

身穿深黃色加披紅色金格之袈裟,並已請準提佛母查明祂當世之法號!妙心宮主今生在修行之路,也是經過階段性的尋師訪道、尋根之旅,得道上師也沒有特別地禮遇而來提點他!

今生會再度投胎轉世是經過 南海觀世音菩薩的指點:必須救渡日本那世的地魂,常言道一條江山一條魂,我們每個人為何生生世世地投胎在這美麗的籃白星球~地球?

你的靈性、靈格要想提昇,就必須要經過重重的磨練與考驗,經過主神、天界審考官審核通過,才有機會往上提昇,而地球正是靈界的一個大考場,相信每個靈修者都希望~今生於修行道上能夠有所成就吧!

十多年前在一個因緣聚會下認識了我們的啟蒙老師,聽到老師的修行心路歷程,發現我們人類常常被光鮮亮麗的表相所蒙蔽,正所謂高處不勝寒,修為不是表現在外在的包裝(表相修行),而是你的內德是否圓滿、德性圓融、佛性頓開,如何以內德引導眾生走入修行之正道,才是身為宗教傳道者該有的典範!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8.1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