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道家的修煉~1-2                              

做功的時間,應當如何選擇?

做功的時間,對於初學者來講,可以有所選擇,以便容易收到做功的效果。丹道認為子、午、卯、酉四正時,正是陰陽二炁相互消長的特別時機,因為子時純陰生陽,午時純陽生陰,

卯、酉二時陰陽相勝。此時做功,便於體察陰陽二炁的動靜,兼又多在工作之餘,也便於自我安排。如果針對專習丹功來講,當以子、丑、寅三個時辰為要,因為子時一陽初升,丑時二陽來臨,

寅時三陽開泰,皆為練炁之特殊時辰。故應於子時做功,以俟陽炁之來復,則效驗易得;丑時乃為二陽來臨,更能得炁;如果子、丑二時不能保證起來練功,寅時生出三陽,自身陽炁旺盛,

這時一般人都會醒來一次(即使不修道的人也有可能如此),就應當於寅時醒後即起,開始做功,以採取陽炁。否則此時醒而又臥,陽炁即散,不復為我所用,則修煉失去良好時機矣。

氣功的鍛煉有時間性之分。如果以一天十二時辰計,子時和午時一般是煉功的重要時辰。子時一陽生,午時一陰生。子時靜極復動,往往出現真氣萌生的現象,我們通常在子時打坐,

所期待者亦無非此珍貴效驗;在其他時間出現此現象則稱為「活子時」。人體內腦垂體指令腎上腺再刺激皮質激素(ACTH)的分泌是有一定的生理規律的。

新的一天再由零開始(晚上十二點子時)。從腦垂體腎上皮質激素分泌量的規律看,我們發現分泌低潮剛巧就在子午兩個時辰,子時為最低而等於零﹔午時為次低,相當於全日活動所提供精力的最少時候。

在這兩個時辰打坐,最容易達到大腦皮層既不興奮亦不抑制的潛藏狀態,這也是入定的境界。因為入定後神氣合一,隨著出現的是恍惚現象,就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張力狀態;

既清醒而又不知不覺,迷矇之中又通體清明,舒適而愉悅。這個醒迷之間,知昧之間,就是隨著皮質激素分泌量最低的時候展現,跟著體內自動調節而新的變化出現,

腦垂體便分泌出ACTH,送上腎上腺,再刺激新組合的腺素分泌開來,形軀身體也隨之發生新的變現,所謂「交媾龍虎」及「黃芽初現」,都是通過這種新的變現締造出來的。

上述的造作和變現,即是氣功所產生對疾病的治療及防禦功能,這也就是為何子午時所煉的工夫,較之於其他時候具有特別效驗的主要原因。

但是對於丹道修煉來講,這僅僅只是一個側面,要知所有練功時辰的確定,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丹書云:“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

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虛比。”“不易”之外,尚有“變易”,更有“中易”之“活”時辰,並非死法不變的,應當注意體會之。
 
打坐之後,應當如何收功?

收功,在道家叫做“退符”。收功的方法很多,隨著師傳不一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坐完之後,須先將舌頭從上齶放下(因在做功時舌頂上齶),

再將掐訣之兩手分開(上坐之時的順序與此正好相反,即先掐訣而後舌頂上齶),而後慢慢將兩條腿向前伸平,雙手輕撫於兩膝之上,閉目存神,不加意念,道家又稱為“文火封固”。

如此靜養一會,使鼎內蓄養之炁,自動散佈全身,否則恐有積滯而成淤氣,則易傾漏,直至此炁運化到周身為止。此時但覺神清炁爽,渾身輕靈,即是炁佈滿全身之象,

訣曰:“退符至身輕”,是其候也。或者此時再做一遍自我按摩,亦利氣血之流通。如此“退符”之後,方可下地。有的練師在上坐、下坐之時,還傳有密咒,亦可見對於“退符”之慎重。
 
請問何種人可以練氣功?何種人可以做靜功?何類病症適用於靜功調養?

氣功和靜功二者,由於其練功內容和練功特點的不同,可以有所分別,以便同修們選擇練習,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爭取獲得最佳功效。

一般來說,凡是能夠自我控制,對於自己的意念能夠把握,如果自己感到不對勁,就立刻停止不練,或者變換另外一種形式以應付之,像這種人可以做氣功,不會出現偏差。

若是心思死板而不靈巧,不善於自我控制,難以把握自己,等到身體發生特別的現象之時,又不知如何應付,練氣功一定要出毛病。對於道家靜功而言,就沒有什麼特別限制,無論性別男女、年齡老幼,身體強弱、

心思靈活或不靈活,都可以做。好動不好靜的人,不喜歡這種功夫,假若願意試一試,也能做出相當的效驗來,但是比較那些性格沉穩的人,見效要慢一些。至於何類病症適用於靜功調養,凡是一切本元虧損的病症,

如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心跳、膽怯、失眠、多夢、煩躁、驚悸、易怒、易悲、多憂、多慮、情緒紛亂、遇事健忘、頭重腳輕、肌肉削瘦、少食乏力、營養不良、消化不佳、工作不耐疲勞、生活沒有興趣等等,這些症狀,服藥難以見效,

檢查身體又難以查出病在何處,唯一的辦法,只有實行靜功修煉,可望痊癒。當然這僅僅是針對靜功調養特別有效的數種病症而言。若從道家修煉的角度上說,靜功對於深化生命所起的作用遠大於此。
 
做到入靜的境界,對於身體有什麼好處?

人體內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由於身體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礙,致使抗病的本能(自我免疫系統)難以發揮出來,因而難以抵禦疾病和衰老的侵入。靜功的作用,就是通過入靜的手段,

使人體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負擔,消除身心上的障礙,恢復人體之本能,使得人體進入自我調節狀態,逐步培蓄人體內部的能量,把原有的潛能發揮出來,以增長自身的抗病能力,

不光可以治癒疾病,並且可以達到自我更新、延緩衰老的積極狀態,恢復對於人生的信心,永遠保持青春活力。再者,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無論物質享受如何充足,平時缺少的就是一個“靜”字。

晝夜二十四個小時之中,身體雖然能夠休息,思想上卻從來難得片刻清靜。不但醒著的時候腦筋運用不停,就是睡著了也會做夢,而且睡夢裡面所感覺疲勞的程度,和醒來之時所感覺的沒有什麼兩樣。

這樣積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來越多,各種疾病乘虛而入,人體逐漸進入衰老狀態。對於一般身體健康的人來說,每天忙裡偷閒做兩次靜功,如果能夠持之以恆,不但可以預防疾病,

而且能夠延長壽命,這種長壽是必然的、健康的、積極的生命果實,每個有心修煉的人都有資格享受。
 
靜坐時間越長越好嗎?

針對初學而言,假如沒有一定的做功時間作為保障,則難以收到靜坐的功效,但也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任何東西,超過一定的限度,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云“久坐傷筋”是也。

妙德在深入道學、修煉之時,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在兩個小時以上,(但是在閉關時就以~五個小時為基準),這也是在專事修煉的條件而言,平常的人恐難取法。一般來說,鍛練靜坐,開始應當有一定的時間,充分作為保障,

每天可以保持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或者有可能的情況下再多一點。等到具備一定功底之後,也就可以靈活一些,可長可短,均能收效。但也不是說就可以偷懶怠惰,而致荒疏,則無以建功。

當然靜功進入高深層次之後,則時時在在不必刻意去坐,但又無處無時不在靜坐之中,自無時間限制矣。
 
有的功法要求放鬆身體某一部位,對嗎?

丹道修煉,要求全身放鬆,一鬆而無有不鬆。如果著意放鬆身體某一部位,容易造成其他部位的不平衡,反而破壞全身之整體放鬆。

整體不鬆,則氣血必有停滯之處,雍塞成患,容易發生問題。只有做到全身放鬆,方可處處皆鬆,氣血流行全身,而無絲毫阻滯之患,恢復人身自我調節之天然本能。

如此氣血周流,無時或滯,日日積累,自可堅固形體,保健延年。進一步還可以和合精炁神,達到更高層次的修為。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妙心 的頭像
    妙心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的部落格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