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道家的修煉~3-1                             

依照靜坐之法,看到眼前有光,但是心中跟著高興起來,這個光就忽然看不到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心性未定階段的表現。上一篇有言,心定光即定,而心不定光亦不定,起初階段做到完全心定不太容易,會有不穩定的時起時伏,所以就要在具體功夫之中來修正之。

看到光之後,心中就跟著高興起來,說明心性還未降伏,如果心性已伏就不會起心動念。須知修煉之中,不好的心念屬於雜念,好的心念亦屬於雜念,所以必須做到心不動方可。

即前面所講的由初成“身不動”,進入中成“心不動”之後,才可以說心性初步定下來了,直至上成“意不動”之後,方可以說是心性大定。心靜之後,見到性光,是在心無所思、一念不生之時所發生,

此時心性已聚。但是一旦動了心念,則已聚之心性,又被擾亂而分散,自然性光隨之消失。所以我們說根據性光,可以檢驗我們自己的功夫。性光不見,即心性尚未進入清靜,性光現而復失,則心又動念而入於散亂。

所以根據性光,可知自己心性尚未完全凝定。這時就要注意掃除一切思慮念想,再從止念上下功夫,使心性做到完全不動念,則已現之性光,必然時時光明,而無得而復失之憂。
 
觀照之中,光的顏色,是否會不一樣呢?

這是一個較為深入的問題,須要身心驗證方能見到。一般來說,如果完全入靜,眼前出現的是白光,古人云:“虛室生白。”但是人的五臟之炁,亦應五色。白色之光,乃屬肺炁,

炁主於肺,靜則炁聚,故為白色。其他心炁為赤色,肝炁為青色,脾炁為黃色,腎炁為藍色。隨著功夫的變化,都可能有所表現,但是不要管他,這是自然的。如果從功夫的較高層次而論,

五臟之炁,會聚於中宮丹田,逐步結成大丹,中宮為脾屬土,則其所見之光,乃為黃色。這些都不要管他,功夫只管做去,只要見到光,就要順其自然,就是正確的做法。
 
有人說眼前出現的光,就是丹書上秘而不傳的“玄關”,請問是不是呢?

這是一個有層次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存在誤解的盲區。“玄關”之義,在道家修煉學是很關鍵的內容。但是若非功夫到處,則不易明白。所以秘而不宣,自有其難言之處。

簡要說來,玄關就是人天相通的一個機關,這是需要修煉達到一定層次之後,自然就會印證。但是在初乘的靜功修煉,我們所講修證的性光,和玄關並不是一回事。性光就是性光,玄關就是玄關,在此階段,

不可等同而語。若見到性光之後,思想上頓時感到與平時大不一樣,自己看到光中好似有形象,有時看到像一條龍在雲中翻騰,有時又看到仙室宮闕金碧輝煌,請問這些都是真的嗎?

見到性光的境界,此時身心已然入於靜地,當然在思想上與平時感覺不會一樣,這時也須要正確把握。如果在光中看到某種事物的形象,就是說明在心念上尚未完全掃清思慮,還有一些潛伏的念頭暗中作怪,

因而無形的光會呈現有形的東西。這個還要在掃除心念上再下功夫,前面講到無論光是什麼形狀,都不要管他,亦有這方面的含義。否則把光中感覺到的形象視為真的事物,就等於為自己的心念找到了另外的歸宿,

不光對於靜功的修習製造了無形的障礙,而且對於以後更高層次的丹功修為都會產生阻力。我們在前面已經講到,即使看到性光,也不要當成什麼回事,心中有任何東西存在,對於道家的靜功修煉都有妨礙作用。
 
靜功是許多人在一起做好?還是一個人單獨做好?

這兩種形式各有利弊,不能說哪一種就是最好。許多人一起做,在彼此的互相觀摩與監督之下,容易對自己嚴格要求,也容易增強坐功的勇氣與信心,提高做靜功的興趣;

但是人多難免互相嘈雜與影響。一個人做靜功,雖然容易獲得清靜,身心較為自由,但是容易產生怠惰。從前道家叢林的圜堂和佛家叢林的禪堂用功的方法,就是集體在一起做;

深山老林裡面住茅庵修煉的道人,就是單獨坐功。雖然宗教家坐功另有信仰上的神秘含義,與普通人煉功的宗旨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方法,也可以作為借鑒。

今天我們煉功,最好是兩種辦法結合起來,互相增益。另外根據每個的實際情況,再作取捨。
 
我們所修煉的靜功,和其他人所講的有何不同?

我們所修煉的靜功,和其他功法有所不同。一般人認為,靜功就是靜,就是什麼都不想,這種認識不能說是不對。但是在具體的靜功修煉之中,還是要有一些方法,因為一般人如果不用任何方法去做入靜的功夫,

實際上不太現實。氣功上許多方法就是用意念,煉到一定程度也就沒有進展了。在道家修煉的目標,是把靜功作為初步築基的功法,築基是為以後更高層次的修為打下雄厚的基礎,所以道家靜功的起步層次就已很高。

這是為以後深層修煉的長遠考慮,靜功也就不是單純的靜功,即使不做靜功以上的功夫,僅做靜功也會達到較高的層次,這是道家靜功的層次本身所決定的。但是從前道家人士,拘於閉關自守的陳規陋習,所謂“一訣天機值萬金”,

並不是要拿著口訣去贏利,自古道家從來淡泊名利,而是要把口訣傳給符合修煉條件的人。所以道家本身修煉靜功的方法,從不輕傳,知之者甚少,相對來說幾乎失傳。我們所修煉的靜功之道,

是在道家內部傳授的基礎之上,經過自身驗證之後,修煉出的靜功法訣。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印證高層次的功夫。所以和歷代丹經道書的宗旨,若合符契。我們所講到的“聽息”與“觀照”兩大法門,

是自然而且無為的方法,不是強調用心念;靜功止念的方法,也是提倡主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去行持靜功的“清靜心”。陳攖甯先生五十年代寫過《神經衰弱靜功療養法問答》一文,那是當時在杭州屏風山療養院講授靜功的講義,

因為主要針對治療神經衰弱而言,所以和傳統道家修煉靜功的要求有所不同。裡面談到的“聽息”法,是道家靜功中的精華內容。從前做靜功,身體出現靈動(氣動)的現象,現代氣功稱為“自發功”,

在正統道家修煉而言,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有關靜功的修煉中著重辨析了這個問題。須知道家靜功的層次,所談聽息與觀照兩大法門,看似簡單,其實高深。應當從功夫印證中實際深入去驗證,就會明白。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09~~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道家的修煉~2-2                               

靜功做到一定的程度,內部丹田之炁就會發動。是否須要經過外部身體自然靈動的這個階段之後,丹田才會出現有炁發動的現象?

不然。根據很多人坐功的經驗,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有少數煉靜坐功夫的人,在身體外部靈動將要結束的時候,丹田之內即開始有炁發動。

2、又有些人,身體靈動的階段過去之後,而內部毫無動靜,中間再經過一段完全安靜的時期,才慢慢地覺得丹田有炁發動。

3、更有些人,日積月累地把功夫做下去,身體內外並未發生什麼特異的情況,但是自己的身體,無形之中已經發生了許多好的變化,都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出現的。

4、還有些人,身體外部並無靈動現象,功夫做到一定時候,丹田之炁便會有自己發動之感覺。所以外部身體靈動,和內部丹田炁動,並沒有直接關聯;

也不是必須要經過身體外部的靈動,才會出現丹田炁動。因此切切不要誤認為煉靜功一定要身體發生靈動才行,否則將會心魔招引。
 
靜功煉到相當的程度,身體內部有炁衝動,請問這時候應當如何對待?

此時身體應當仍然靜坐不動,讓內炁自己發動,只要運用輕微的意思照顧之,切記不要用意念去幫助或引導之,也不要在心中存在疑慮或害怕,丹法有一句口訣,叫做“勿忘勿助,

勿疑勿懼”。漸漸地,緩緩地,聽候內炁自然發動、自然運行、自然收斂、自然停止。回復平常狀態之後,再靜坐二三十分鐘,然後收功下坐即可。

內炁發動,在半路上尚未停止的時候,不可用自己的後天意識做主將靜功甘休,更不可受驚嚇、被干擾、起妄念、動情緒,否則可能會出現岔氣的問題。
 
靜功之道,所授聽息、觀照兩大法門,一邊要做聽呼吸的事情,一邊要去觀眼前的光,俗話說:“一心不可二用”,這樣做不是分散精力嗎?怎麼能夠入靜呢?

這裡所講的聽息與觀照兩大法門,各有各的用法,對於這一點首先要搞清楚,然後才會知道二者之間並不矛盾。非惟如此,兩大法門之間還可以相互補充。我們所講的聽息法門,

是要先天呼吸法,然後凝聚注意力,專一於聽呼吸,但又不是去聽呼吸的聲音,而是通過聽呼吸的法訣,使自己的心神安靜下來,逐步達到“入靜”的境界。所以靜功的初步法訣,

是要用在“聽息”的上面。我們所講的觀照法門,是在聽息的基礎之上,逐步做到心神的安靜之後,眼前自然就有性光的發現。因為通過聽息,使心神凝聚為一,而當心神安靜之後,

則散亂的心性隨之聚起,而性光亦隨之逐漸現出。這時所講的觀照,是在有光之後,以似觀非觀的意思去體驗。不是說在聽息的時候,再分出心來去觀照,這樣自然無法專一用功。

而是說通過聽息,達到入靜之後,性光發生,同時也就體會到了光的存在。這個“觀”照,是在“聽”息的功夫有了效果,然後自然也就“觀”到了光;而這個“聽”息,如果在“觀”到了光之後,

也才會真正明白“聽”息不是聽到聲音。二者之間有連帶關係,但又能夠自然進入道家靜功之正軌。聽息是隨息而聽,觀照是靜觀其變;聽息是有為的,觀照是無為的;觀照之後,

聽息也成為無為。由聽息進入觀照,也就真正達到了入靜的境界。這樣由不自然進入自然,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才符合道家修煉的基本原則。
 
古代道書上面講“迴光返照”,是要把光照入丹田,這裡所講的觀照,為什麼只是觀看祖竅?

古代道書上所講的“迴光返照”,這個“光”指的是目光,因為平常人目視於外,心神隨之外遊,為了達到內修的目的,須要將其收歸於內,以此光照入丹田,返照身內,然後從事內練之功。

這個“光”和我們靜功所觀的“光”,雖有連帶關係,但不是一回事。當然修功深了,迴光返照的“光”,也就是性光的作用了。我們在築基功夫第二步進入練炁的層次之後,也要把性光返照身內,

去從事修煉丹田內炁的功夫。但是在靜功初層,性光還沒有聚起來,怎麼能夠返照身內呢?而且我們如果用目光代替性光,那就達不到修“性”的深層次第功夫了。

所以把意念放於祖竅,因為此處是性之根源,欲使吾人散亂之心會聚一處,只有收歸於此,才能見到性光。一般的人,心性散亂而不知覺察,倘若還沒有做到聚合性光,就令其迴光返照,

則心性尚未聚於其本來根源,又分到別處,反而阻礙“性”功的修煉。所以道家築基之正法,靜功入手第一步,須要修性於祖竅,從道理和方法上面,自有其深刻含義。
 
為什麼我守靜多日,還是兩眼漆黑,從來也看不到光的現象?

這是入靜還沒有深入的緣故,繼續靜下去總會見到。不要著急,但是也不要追求。須知光的發生,是在心性凝聚之後,自然發生的現象,不是想來就來的。

(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此種階段的體驗)還應當在入靜上多下功夫,逐漸領悟。將來就有機會發生眼前見光的現象,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可追求。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0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道家的修煉~2-1                               

若是學習靜坐已有年餘,還是感覺雜念難除,無法解決,是否自己就不適合做靜功?

舉凡靜坐之時滋生雜念,這是初學坐功常有的現象,絲毫不覺得奇怪。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均無時無刻不在起心動念,只是常不自覺察,常常忽略過去。靜坐之時,卻才感覺雜念紛擾,

浮游亂想,難以制止。有的人坐功之後才知道,未開始煉功好像什麼都不想,上坐之後什麼都會想起來了,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錯覺而已。靜坐之時,分明感覺到了雜念的存在,

證明已經進入初步入靜,這是一種好的現象,並不須要煩惱。猶如明鏡一般,蒙塵日久,失去光明,不照有塵;及至初現光明,方才映出灰塵。人之心體如鏡,雜念如塵,覺察雜念存在,

是心體初顯光明之兆。證明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入靜,並非不適合做靜功。須知有一分靜,便有一分光明;有十分靜,便得十分光明。因此,初學靜坐感覺雜念存在,可以不去理會它,

如果理之,成為一種心理負擔,反而難以守靜;亦不可故意放縱之。只須稍稍收攝心神,坦然求靜。久則光明自現,雜念便能自息,恍然一覺,不知物我矣。這一境界,要在坐功之中實際印證方能得之。
 
靜坐之時,為何雜念愈斬愈多,甚至煩躁而無法持久靜坐,最好的止念之法是什麼?

止念,是靜坐的關鍵所在,雜念不去,靜功難以進步。若欲強行斬除,效果適得其反。比如一杯混濁的水,當其混濁之時,無論如何作用,而濁者自濁,只有待其逐漸澄清,

自然清者上升,濁者下降,變為清濁分明。《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即是說“濁”者,只有以“靜”之法,才能慢慢澄清,這就是靜功的作用。水濁之時,

好像念生之際,不辨清濁動靜,強欲使之變清甚難。而且人的念頭是無形之物,不似有形之物斬之即斷。無形之念,往往斬而又生。故用方法止念,難以徹底奏效。追究念頭生起之處,

其根在於自心,雜念猶如枝葉,欲使雜念不生,必應在其心地下功夫,斷其根源,自然枝蔓不生。僅僅斬其枝葉,必致其根愈生,雜念愈多,難以制止。且易勾起心火,變得煩躁,

難以久坐。故當尋其心性清靜之本體,返還本根空性,以清靜之法,逐漸涵養,不求斬除雜念,久則雜念自去。此自然無為之道,實為靜坐修真之大法,勝過一切有為法門,且無弊端。

正在靜坐的時候,有的人會發生身體靈動的現象,但是有的人卻不會發生靈動,大家同樣做靜功,為何有的動,有的不動?靈動之時身體不由自主,各人出現的姿勢又不一樣,

即使是同一個人,靈動的姿勢也是每次常有變換,但又不是自己讓身體動起來的,請問這種現象是怎麼回事?

這是某些特定的修行人在靜坐之中,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因為每個人素質不同的緣故,所以因人而異。比如用同樣的藥物,治療一樣的疾病,每個人獲得的療效,不會完全相同,也是這個道理。

靜坐之時,當身體還沒有完全放鬆,存在局部緊張,或者心中尚有隱藏的念頭作怪,沒有去除乾淨,就容易發生這種情況。這種現象在氣功上稱為自發功,在道家修煉卻認為此僅屬於~

未能真正入靜的一種表現,是身心靈尚未進入靜功境界的一種現象。就是說心裡面雖然好像已經入靜,其實在潛意識之中還有念頭在作怪,才會在適當的時候出來搗亂,所以在煉靜功之時就會引動身體產生靈動。
 
凡是煉靜功的人,是否都要經過身體靈動的這一個階段?自從第一次做靜坐出現靈動開始,將來是否每次煉功都會靈動,永遠都會如此?

並非人人靜坐都會出現靈動,身體會靈動的是少數(因為靈體的穩定度不足),不會靈動的是多數。不要誤認為凡是煉靜功的人都會靈動,這樣容易產生自我誘導,也容易造成在靜坐的時候不由自主的靈動起來,千萬不可形成這樣的錯覺。

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還以為是自然出現的現象。其實這是尚未真正入靜的一種表現,因而不可以認為坐功就一定會靈動,或認為靜坐煉功時靈動就是一種好的現象(除非你當下是要拉筋、練瑜珈術幫助身體的筋絡順暢)。

入靜功深,做靜功就是內部炁動,而不是外部靈動,二者之間存在根本上的層次差別。身體出現自發氣動的情況,也不是永遠都是如此。等到全身放鬆、心念大靜之後,這時靜坐,身體即可安穩不動。

但是,外部的安穩是一方面的事,靜功進入到一定深度之後,內部丹田之炁將來或者可能會發動,這是應該預先知道的,免得臨時發生時感到心慌意亂,不知如何對待,

以致耽誤功夫的進展。所以形體外動和內部炁動是兩回事,須要認識清楚。只有外部形體不動,內部炁機才會積聚發動。
 
身體外部的動作,平常生活之中~是能夠受自己的意識支配。學做靜功之時,忽然不聽指揮,自發性靈動起來,就怕長期下去,弄得收拾不住,整天手舞足蹈、搖頭擺尾,那將成何體統,如何是好?

不知可有方法能夠自我控制?靜功之中身體靈動,對於人身是否有好處?請問究竟是控制好還是放縱好?有時身體想動,感到力量很大,甚至都要跳起來,這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

只要能夠按照前面所講的方法,正確去操練靜功,呼吸之氣有為調息至~無為而治順其自然,身體的動作不要用意助之,等於做柔軟體操一樣,那就沒有大的妨礙,動的時間一長,自己就會停止。

如果不想靈動,要祂停止下來,也有辦法做到,只須發出訊息指令即可,精神上馬上放鬆下來,思想上稍微抑制一下,身體馬上就不動了。不動之後,稍停片刻,仍然可以繼續煉靜功,這樣就能令身體不再靈動。

在古代修煉家的著作上面,只是講到身體內部會發生炁機震動的景象,從來沒有主張身體外部的靈動。道家也有太極之類的內家拳法,屬於動功,但這與靜坐靈動是兩碼事。

外部靈動的結果,擔心會出現身體氣習過於緊張,而且會擾亂內部天然炁機,故為道家修煉所一貫反對。所以靜功之中身體靈動,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此時如能控制調整好,才可能進一步放鬆身體,

靜調身體內部炁機。因此道家靜功之法,總以身體不動為最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令身體外部入靜,而內部炁機自己發動,從而達到調節和昇華生命的高深層次。不要誤認為凡是做靜功的人,

身體必定出現靈動(氣動)的情況,這個錯誤的思想一旦注入意識(或潛意識)之中,也會誘導發生靈動(氣動)的現象,反而成為弊端,這是不可取的,違反了道家“靜”的準則。

如果開始靜坐一段很長時間後,身體靈動(氣動),甚至想要跳將起來,(這是潛在喜悅安於顯化現狀,才會時時想要突顯自我,而讓他人對自己另眼相看),

孰不知修煉靜功~為得是要幫助靈體,修煉出更高深的能量境界,及靈格的淨化與提昇,並非要處在顯化的階段~而不思進取。

須知道家修煉是從不自然走向自然,從必然王國走入自由王國,故不可任其自由靈動,而以身靜為上。

~~未完待續~~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0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心隨境轉還是境隨心轉?

為什麼人生是苦的、無常的、空虛的?因為大多數的人其精神生活一直處於「矛盾的鎖鏈之中」。如何解除這鎖鏈?唯有自己的心,透過心性法門、明師指點~達到明心見性方能打開這鎖鏈的心結。

要知道人的思想、情緒、感情以及生活的種種過程,無不從心裡反應出來,所以禪宗云:「萬法惟心」,也就是說必須透過自性(天性)才能使心寧平衡、平靜,發出光明智慧。

惠能大師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曾向《江州侍衛官張日用》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欲學至高無上佛法,不可輕視初發道心的人,那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人,往住有最上乘的大智慧。然而自認高人一等的人,有時會被愩高、我慢、我執、蒙蔽了智慧,所以說不可隨便輕視於人,否則會帶來無邊罪業。

本性中的菩提道心,本是清淨無染沒有瑕疵的!「那來的一物可執,那來的塵埃可掃呢?」可執、可掃那是我們「心動了」,心隨境轉,慢慢的用人心在看、在想,怎會清淨呢?

佛經常言:「自性不添一物」-加上去的即是違章建築。即是根塵對境所產生貪、嗔、痴等習性、稟性,必須剷除,否則外表再努力、再用心,也只是表相的修行功夫。

如果一切境界的相都沒有了,剩下的就是你那顆清淨的心。經云:「三界無別法只有一心作」。清楚告訴我們,三界內無別法,所有的法,都是自己的心所造就出來的。

修行原本是為了自在解脫,何以反成了心靈的困惑與枷鎖,再一次束縛自己。要知道修行為何找不到自我?為何沒有智慧?

就是太依靠紙上尋佛法、太注重修行法門,而不懂得要反觀自省(反省、懺悔、改過)、自悟自渡,自覺覺他,那麼心怎會清淨呢?

要知道,外在六塵相是你的心,六根對境六塵產生「見色隨色轉、聞聲隨聲去」,「好的就愛,惡的就憎」,一切見聞覺知取捨都有-這是你已起了分別心。

見色-看到別人精進、成長,心境如何?是歡喜心接受別人成就,或心存我要超越他的得失心。事實上當你接受別人成就而讚美他,「提昇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聞聲-聽到別人的恭維、讚美聲而產生了「如痴如醉大頭病」,在掌聲中極易迷失自己。

心悟轉世間

佛經裡所闡述的文字般若既深又奧妙,如果無法追求佛經的真理(第一義諦),一味地「以文解義」,甚至僅是表面唸經而已,沒有實證功夫,那對修行一點助益也沒有。

心悟轉世間-其主要在告訴我們「徹悟本心」,面對一切塵境與色相才能不染不著,才能轉世間煩惱為無上菩提。

眾生由於妄想、執著,因此永墜生死苦海,故唯有放下~才能破除自我之心靈障礙。在這之前必須先要做到~面對它、處理它、接受它、再來才能真正的放下它(煩惱障礙)。

佛陀常云:「佛不能渡人,靠眾生自渡」。佛法是入世思想,修行者不是隱名深山修道,而是要體悟紅塵眾生疾苦,透過渡己也才能渡眾,這樣才能覺行圓滿。

禪宗云:「無一物中無盡藏」。依數學上來說:「零等於無限大」,心境空無一物,有如虛空,才能展現無量無邊的智慧。假若一個修行者心靈倉庫堆滿了「俗心與塵垢」,怎會有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呢?

「迷者眾生,悟者為佛」。很明白指出一個人要將自己驕傲、我慢、貪妄的心拋開,虛懷若谷用心修行,才能去除迷惑徹悟人生。

※菩薩與凡夫修行心境上差別在那裡?

菩薩—遇事平靜而能轉境(複雜環境有簡單心)。
凡夫—遇事念起而生無明(簡單中有複雜心)。

要知道「慾望無窮盡,那麼你的心事與煩惱也會無窮盡」。慾望本身無善無惡,端看本身是否有足夠定力控制它,但跟著慾望走就會被支配、被控制,而喪失了清靜的本性。

故心不煩—則隨遇而安,心無慾—則隨事而靜,心的歸宿在於寧靜。
古人云:「修養未達聖人之境時,人人都是外道」。心境上未達無爭、無執、無為時,一切所學全是心外法。外道—是指將身心安住在彩色世間,心隨境轉,生活受外境的左右而無法作自己主人。

然而面對紅塵俗世,只要修行者的心夠清澈、寧靜,不多求、不妄想、盡自己的本份,演好自己角色,人間即是淨土。

因此人世間修行第一要件就是把「自己的心給擺平」,不要活在患得患失與苦樂不安當中,修行最怕的是「常覺得自己受委曲、受寃枉、心有所不平」。

這表示你還沒有把心給安住,世間事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是當事者的觀念與立場不同罷了,正所謂「法無定法,理無絕對」,凡事皆是己心所造作,你不去執行、不去做,沒有人會勉強你;

修行若是能夠做到「功成而弗居,寧攬過而不居功」的境地,這樣已達到聖人之境界! 聰明人,推功攬過;反之,攬功推過者,恐怕只能算是假道學之人。

《功成弗居》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同“功成不居”之義。
《善於推功、敢於攬過》,展示的是一種雅量容人的胸懷,體現的是一種厚德載物的境界,傳遞的是一種肝膽相照的鼓勵。

在一個修行團隊中能夠推功攬過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正直木訥,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處世境界。

在這裡真誠地奉勸修行者,千萬不要一遇緣境~就把所有的責任、過錯都往外推,這不是一個真修實煉的修行者該有的心態!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你的心門打開了嗎?

修行者的成長是經過無數次的磨練,才能一次次的成長,所以一個懂得修行的人,不要凡事執著外境,要展現你的包容性,就像海能納百川,有容乃大,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打開心門,展現人人本有的菩薩心,菩薩心「有如清涼柔和的月光」,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卻能讓人感到無限親切與慈祥。

修行最怕的是以「吹毛求疵、小鼻子小眼睛來看週遭的一切人事物」。應打開心胸往好的方面去思考-『退一步原來是向前』。

當你遇逆流考驗時,別忘了提醒自己:「放輕鬆,轉個念,較能海闊天空」。修行當知「心窄路窄,心寬路寬,若心平氣和,凡事皆順」,何必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批評?此即為-看得開、放得下的無我心境。

天地之道,無所不納,心善若水,無所不容。現今修行者不是追求這個名利,就是追求那個權勢;連自己修行的角色都不清楚,怎能發揮道氣而扭轉乾坤(局勢)呢?

先賢云:「智慧、德性要內斂,鋒芒要忌諱光芒畢露,道本自然平淡,要依理依序而行,才能一階階成」。

慈悲要像清水、明鏡一樣不受塵擾,一旦事過境遷,立即恢復澄清,不留任何色彩。因此,以清淨心做善事,就是無量功德;若捨不得,沒有歡喜心,去做善事就僅是福德。

每個人都喜歡去道場「聽經聞法」,但更不要忘記要開啟每個人心中之道場,聽聞佛法而能落實生活中,叫行佛法。

人間一切逆境-皆是成佛增上緣。
天上一切妙境-皆是志士逍遙地。

現今道場,講究的是「外表包裝」,一般人都忘不了表面外在裝飾,反而忘掉不該忘掉之「道的內涵」。

「浮華如夢幻,淡中能見真」,熱鬧繁華之境,過後頓生淒涼,清高平淡的修為歷久越蘊含恬淡意味。

般若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清楚告訴我們~六根雖具全,沒有真空妙性是無法起作用。本性雖靈妙,沒有六根是無法顯現如來妙義。

大家都知道,短暫旅行,需要攜帶行李,而我們修行一生中,一直不斷揹著:「身、口、意」三個包袱,一直揹到人生終點站,下一站輪迴再重新來過,難道不辛苦?不會無奈嗎?唯有「丟掉它」才能真正地解脫。

禪宗云:「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當風吹向稀疏的竹林,竹葉會發出聲響,當風吹過去後,竹葉並沒有留下任何聲音。

同理: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面對橫逆、潦倒時,也會起心動念,去面對、處理、化解,但事情過後,仍會回到原來「清靜心境」一點也不染著。

故修行開悟者~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處事時,不被事境綁住,才能隨處見真。

所以修行者當知:「並非疾病傷害人,而是煩惱、妄想蠶食人」。逆境不一定會毀滅一個人,而是身陷逆境中,妄想、煩惱會障住你的心性,而阻礙你的修行、修為。

「人生不滿百,常懷百歲憂」~一個人如果一直煩惱過去的事,或憂慮還未發生的事,那麼整個人就會像「枯木一樣,無生機可言」。一個修行者,三心四相斷不了,煩惱罣礙一大堆,怎麼修行呢?

濟公活佛云:「時代潮流都會褪色,我們學的就是那一點『真常』,唯有真常之性,才能常清常靜」。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清淨本體,像「海洋深處一樣,永遠不起波浪」。

今天修行所要尋找的就是那「寧靜的本體」-內在的自我。當我們「心情起了波濤時,就是善用這個平靜的深度,去化解外來壓力,使它恢復平靜」。

獨木橋放在地上,可以來去自如,若懸於斷崖上則寸步難行,為什麼?「環境不一樣,心境也就不一樣」。一個修行者,若能煉就-平常心,不為境所牽,不患得患失,任何順逆環境都能來去自如。

俗話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明知自己是來修行來了願的,卻糊裡糊塗跟「世俗潮流」過日子。要知道,生死輪迴的時間愈長,所累積輪迴的力量就愈大,在世間所造的業力-叫輪迴業力,也叫輪迴力量。

這股輪迴力量:「讓六道輪迴眾生習慣造業,習慣走原來的路」,只因習慣成自然了。諸佛菩薩一再呼籲大家:「在下一次輪迴還沒有完全定局之前,這個時機你一定要契入修行」:

1.有智慧者當知藉修行來改變人生,用很渺小人力去平衡大自然的力量~我們稱之為「四兩撥千斤」。這就是我們時常講的「修道時機」。

2.趁著每人心中這盞明燈「未熄還在」,趕快「快馬加鞭」,以最短時間來換取將來的逍遙自在。

眾生若欲離塵出空,不染身心,唯佛德妙慧可依估!佛法中之入世、出世法,以財食養身命,功德養慧命,澈底清除心地上之塵垢;

啟開自縛之心結,打破黑暗地獄之窗,以得自在安樂,享盡無窮之清淨福報。

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那裡有混亂,我們透過修行而生發智慧,那裡才有寧靜的境地;佛法講的解脫無非就是~解脫痛苦和煩惱,這正是學習佛法、道法的真正目的。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道家的修煉~1-1                              

修煉強調修德,認為“無德不養道”,修煉和修德有何關係?

傳統道家學說認為,人的先天真性,本與太虛同體,清淨無染,真空圓滿。投胎下生之後,產生種種後天妄心,如雲遮月,蒙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礙,念想難除,妨害道行。

修德的目的,從靜修的角度來講,是要培養個人謙虛、柔和、無我、不爭的坦蕩胸懷,淨化心靈,去妄歸真,再來下功夫修煉,則入靜易而進功深,所謂:“德正則心安,心安則炁順。

”相反,若無修德之氣質,則心地不清,靈性不純,如此心意去做修煉功夫,無異沙地造廈。所以修煉強調修德,乃與個人的修功息息相關,有德就有道,無德即失道,

道以德為基,德高道更高。從社會意義上來說,提倡修德,使人與人之間形成團結、互助、真誠、和睦的關係,有益於社會風氣的好轉,和生活環境的安定。道家修德,進一步還要求推誠萬物,“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提倡以好生之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因此道家修煉所提倡的修德,並不局限於狹隘的個人修煉,這種廣義的道德觀,體現了真實的道德價值,既有社會價值,又有個人價值,

個人修德有益於社會,利濟他人就是昇華自己。《老子》云:“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出世的修真之學,與入世的為人之道,“獨善其身”與“兼善天下”,

二者並不抵觸,而是互補協調的統一。明白了修德,大道就在眼前,人人可為,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
 
道家修煉,為何從靜功入手?
道家修煉,貴乎煉炁。(“炁”的讀音與“氣”相同,專指先天之氣,用來區別後天呼吸之氣。)《黃帝內經素問》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

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種種氣的變化,可謂詳明,但是這裡所講的“氣”,均屬後天情志所生之氣。獨有一句,醫家不知,而為道家所秘,

這就是---“靜則炁生”,這個“炁”,乃是道家修煉所用的先天之炁。短短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道家修煉的基本原理。蓋種種內情外感,傷人內炁,道家寡欲,而抱神守靜。

靜則內炁得養,生機蘊藏,自會再生真炁,而為丹本。真炁發生,自有景象,須親身體驗,非字面可得。再者,修真過程之中,一切炁的變化,都要求對境無心靜觀其變,不假人為方合天道。

倘無持靜之訓練,夾雜後天念想,謂之練意不淨,功夫難以達到高層次。因此道家修煉,須以靜功入手。
 
道家修煉,是否就應當盤膝打坐?
道家修煉,非必盤坐。因為這是內在的功夫,並不取決於外在的形式。曾見有人盤坐一生,自我標榜道行不淺,結果仍然不免老病而死,皆因不悟內在丹訣之故。

徒然追求外表形式,等於猴子撈月,執形而求,離道千里。道家修煉,不拘外形,行、立、坐、臥均可,而以四大威儀較為常見。丹經云:“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

坐則抱臍下之珠,臥則調丹田之息。”行⋯可緩步徐行,措足坦途,神態自若,安然行炁。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於體側,或雙手相疊,放於丹田。

坐⋯可以盤坐,盤坐較為穩固;亦可兩腿放下,正襟端坐於椅子上,雙手相疊(或掐訣),放於丹田,或手撫兩膝亦可。臥⋯可以平躺,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手心向上,

置於體側,或雙手相疊,置於丹田,或者側身臥最佳,一手置於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於丹田。以上各種姿勢,皆須注意頭脊正直,自然安適,以利氣血流通和放鬆入靜。

試觀華山“睡仙”陳摶老祖,壽享一百一十八歲高齡,終生以睡功作為修煉手段,至今華山希夷洞內,猶存其臥功睡像。則可證明,道家修煉之成就,並不取決於一定盤腿打坐。
 
舌頂上齶的位置在何處?其作用何在?
舌頂上齶,是煉炁的起碼常識,但其原理,無人深究。人之上齶部位,有兩個小窩,伸進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稱為“天池”,此非針灸之穴位,乃屬修煉之關竅。

其竅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腦,為神炁會聚之所,其竅不閉,則漏神漏炁,修煉家言“口開神炁散”,即是此義。故須舌尖反卷,上封此竅,抿口合齒,保養神炁。

神炁相抱,則津液易滋,隨口咽下,灌溉五臟,如同嬰兒哺乳之狀。另外,舌頂上齶,還有接通任督二脈的作用,丹道術語稱為“上鵲橋”。

還丹之時,大丹亦從此竅降下,倘不接通,則易外漏鼻竅而走失,謂之“玉柱雙垂”,毀人性命,不可不慎。
 
坐功的朝向,以何方為宜?
方向問題,本與做功關係不大。丹道所練者混元之炁,純陽之體,超越有形之上,本無方向之可言。丹經云:“震兌非東西,坎離不南北。”若對初學而言,為了容易入門,

可以有所分別。坐功的方向,一般朝向東方,因為東方是太陽升起的方向,面向東方,以利採取生炁。其他如春季向東,以養肝臟,有肝病者可以依之;夏季向南,以利養心,

有心病者可以依之;秋季向西,以利養肺,有肺病者可以依之;冬季向北,以利養腎,有腎病者可以依之。以及亥子二時面向北方,寅卯二時面向東方,巳午二時面向南方,

申酉二時面向西方,辰時面向東南方,戌時面向西北方,丑時面向東北方,未時面向西南方,皆為合法(以上時辰僅供參考,亦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向即可)。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05~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道家的修煉~1-2                              

做功的時間,應當如何選擇?

做功的時間,對於初學者來講,可以有所選擇,以便容易收到做功的效果。丹道認為子、午、卯、酉四正時,正是陰陽二炁相互消長的特別時機,因為子時純陰生陽,午時純陽生陰,

卯、酉二時陰陽相勝。此時做功,便於體察陰陽二炁的動靜,兼又多在工作之餘,也便於自我安排。如果針對專習丹功來講,當以子、丑、寅三個時辰為要,因為子時一陽初升,丑時二陽來臨,

寅時三陽開泰,皆為練炁之特殊時辰。故應於子時做功,以俟陽炁之來復,則效驗易得;丑時乃為二陽來臨,更能得炁;如果子、丑二時不能保證起來練功,寅時生出三陽,自身陽炁旺盛,

這時一般人都會醒來一次(即使不修道的人也有可能如此),就應當於寅時醒後即起,開始做功,以採取陽炁。否則此時醒而又臥,陽炁即散,不復為我所用,則修煉失去良好時機矣。

氣功的鍛煉有時間性之分。如果以一天十二時辰計,子時和午時一般是煉功的重要時辰。子時一陽生,午時一陰生。子時靜極復動,往往出現真氣萌生的現象,我們通常在子時打坐,

所期待者亦無非此珍貴效驗;在其他時間出現此現象則稱為「活子時」。人體內腦垂體指令腎上腺再刺激皮質激素(ACTH)的分泌是有一定的生理規律的。

新的一天再由零開始(晚上十二點子時)。從腦垂體腎上皮質激素分泌量的規律看,我們發現分泌低潮剛巧就在子午兩個時辰,子時為最低而等於零﹔午時為次低,相當於全日活動所提供精力的最少時候。

在這兩個時辰打坐,最容易達到大腦皮層既不興奮亦不抑制的潛藏狀態,這也是入定的境界。因為入定後神氣合一,隨著出現的是恍惚現象,就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張力狀態;

既清醒而又不知不覺,迷矇之中又通體清明,舒適而愉悅。這個醒迷之間,知昧之間,就是隨著皮質激素分泌量最低的時候展現,跟著體內自動調節而新的變化出現,

腦垂體便分泌出ACTH,送上腎上腺,再刺激新組合的腺素分泌開來,形軀身體也隨之發生新的變現,所謂「交媾龍虎」及「黃芽初現」,都是通過這種新的變現締造出來的。

上述的造作和變現,即是氣功所產生對疾病的治療及防禦功能,這也就是為何子午時所煉的工夫,較之於其他時候具有特別效驗的主要原因。

但是對於丹道修煉來講,這僅僅只是一個側面,要知所有練功時辰的確定,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丹書云:“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

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虛比。”“不易”之外,尚有“變易”,更有“中易”之“活”時辰,並非死法不變的,應當注意體會之。
 
打坐之後,應當如何收功?

收功,在道家叫做“退符”。收功的方法很多,隨著師傳不一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坐完之後,須先將舌頭從上齶放下(因在做功時舌頂上齶),

再將掐訣之兩手分開(上坐之時的順序與此正好相反,即先掐訣而後舌頂上齶),而後慢慢將兩條腿向前伸平,雙手輕撫於兩膝之上,閉目存神,不加意念,道家又稱為“文火封固”。

如此靜養一會,使鼎內蓄養之炁,自動散佈全身,否則恐有積滯而成淤氣,則易傾漏,直至此炁運化到周身為止。此時但覺神清炁爽,渾身輕靈,即是炁佈滿全身之象,

訣曰:“退符至身輕”,是其候也。或者此時再做一遍自我按摩,亦利氣血之流通。如此“退符”之後,方可下地。有的練師在上坐、下坐之時,還傳有密咒,亦可見對於“退符”之慎重。
 
請問何種人可以練氣功?何種人可以做靜功?何類病症適用於靜功調養?

氣功和靜功二者,由於其練功內容和練功特點的不同,可以有所分別,以便同修們選擇練習,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爭取獲得最佳功效。

一般來說,凡是能夠自我控制,對於自己的意念能夠把握,如果自己感到不對勁,就立刻停止不練,或者變換另外一種形式以應付之,像這種人可以做氣功,不會出現偏差。

若是心思死板而不靈巧,不善於自我控制,難以把握自己,等到身體發生特別的現象之時,又不知如何應付,練氣功一定要出毛病。對於道家靜功而言,就沒有什麼特別限制,無論性別男女、年齡老幼,身體強弱、

心思靈活或不靈活,都可以做。好動不好靜的人,不喜歡這種功夫,假若願意試一試,也能做出相當的效驗來,但是比較那些性格沉穩的人,見效要慢一些。至於何類病症適用於靜功調養,凡是一切本元虧損的病症,

如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心跳、膽怯、失眠、多夢、煩躁、驚悸、易怒、易悲、多憂、多慮、情緒紛亂、遇事健忘、頭重腳輕、肌肉削瘦、少食乏力、營養不良、消化不佳、工作不耐疲勞、生活沒有興趣等等,這些症狀,服藥難以見效,

檢查身體又難以查出病在何處,唯一的辦法,只有實行靜功修煉,可望痊癒。當然這僅僅是針對靜功調養特別有效的數種病症而言。若從道家修煉的角度上說,靜功對於深化生命所起的作用遠大於此。
 
做到入靜的境界,對於身體有什麼好處?

人體內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由於身體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礙,致使抗病的本能(自我免疫系統)難以發揮出來,因而難以抵禦疾病和衰老的侵入。靜功的作用,就是通過入靜的手段,

使人體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負擔,消除身心上的障礙,恢復人體之本能,使得人體進入自我調節狀態,逐步培蓄人體內部的能量,把原有的潛能發揮出來,以增長自身的抗病能力,

不光可以治癒疾病,並且可以達到自我更新、延緩衰老的積極狀態,恢復對於人生的信心,永遠保持青春活力。再者,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無論物質享受如何充足,平時缺少的就是一個“靜”字。

晝夜二十四個小時之中,身體雖然能夠休息,思想上卻從來難得片刻清靜。不但醒著的時候腦筋運用不停,就是睡著了也會做夢,而且睡夢裡面所感覺疲勞的程度,和醒來之時所感覺的沒有什麼兩樣。

這樣積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來越多,各種疾病乘虛而入,人體逐漸進入衰老狀態。對於一般身體健康的人來說,每天忙裡偷閒做兩次靜功,如果能夠持之以恆,不但可以預防疾病,

而且能夠延長壽命,這種長壽是必然的、健康的、積極的生命果實,每個有心修煉的人都有資格享受。
 
靜坐時間越長越好嗎?

針對初學而言,假如沒有一定的做功時間作為保障,則難以收到靜坐的功效,但也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任何東西,超過一定的限度,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云“久坐傷筋”是也。

妙德在深入道學、修煉之時,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在兩個小時以上,(但是在閉關時就以~五個小時為基準),這也是在專事修煉的條件而言,平常的人恐難取法。一般來說,鍛練靜坐,開始應當有一定的時間,充分作為保障,

每天可以保持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或者有可能的情況下再多一點。等到具備一定功底之後,也就可以靈活一些,可長可短,均能收效。但也不是說就可以偷懶怠惰,而致荒疏,則無以建功。

當然靜功進入高深層次之後,則時時在在不必刻意去坐,但又無處無時不在靜坐之中,自無時間限制矣。
 
有的功法要求放鬆身體某一部位,對嗎?

丹道修煉,要求全身放鬆,一鬆而無有不鬆。如果著意放鬆身體某一部位,容易造成其他部位的不平衡,反而破壞全身之整體放鬆。

整體不鬆,則氣血必有停滯之處,雍塞成患,容易發生問題。只有做到全身放鬆,方可處處皆鬆,氣血流行全身,而無絲毫阻滯之患,恢復人身自我調節之天然本能。

如此氣血周流,無時或滯,日日積累,自可堅固形體,保健延年。進一步還可以和合精炁神,達到更高層次的修為。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2.05~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我們居住在這娑婆世界中,煩惱苦厄叢生,尤其人生八大苦,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求不得、煩惱熾盛等無人能幸免。
 
要知道,物質世界越文明,心靈世界就會愈空虛,再加上外在環境的壓力,可說是內憂外患,如果找不到「心靈的出路」,便會如火車偏離了軌道,弊端叢生。

「隨所住處恆安樂」若是在世間不能得到解脫,死後又怎能開悟呢?在世間都不能「善盡自己的本份、自己的任務」,

若是換了另一個環境(天堂),又如何能突破心靈障礙,破除自己的執著心呢?因此人不能妄想或期望「生活之外得到解脫」或「妄求死後往生到理想國度」。
 
要知道,人身即是「法界宮」,而心即是我們的「清靜宮」,欲修無上菩提,要透過「靜修、觀照、修證」去力行菩薩道,任何再大衝擊、逆境也能隨遇而安,以保有一顆自在隨喜的心境。
 
修行法門何其多,「但悟一心,即超三界」,一般修行者,都是外求,又修這個法門,也修那個法門,法門雖多,但全是心外法。「心外法即是生死法,並非解脫法」。
 
惠能大師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修行人要怎麼修才能明心見性呢?「切莫外求」,就是往我們內在的心靈深處探索,以期開啟累世的潛能。

但若是尚未開悟者,還是需要明師的指點,正所謂:「千里尋明師,萬里訪真道」,佛陀當初未證道前也是經歷過~六年的尋師訪道的過程;試問若是要靠自修自悟,這得浪費多少年的青春歲月啊!
 
修行若能掃除一切煩惱,去除一切人我是非,心境才不會受世俗所迷惑,修行要是能夠做到「內不亂、外離相」,讓心靈平靜,才能不被一切塵境所轉。
 
我們不要拿世俗人的眼光與標準來檢視自己,這樣易墜入世俗之障礙,否則將來之成就與凡人無異。要進步就要拿菩薩清淨與規律來自我督促,拿菩薩的標準來自我勉勵,將來才能成爲菩薩。

一般修行人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恭維的話,一味刻意奉承的話,而真實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正所謂忠言逆耳,要知道能根治心靈病源的藥卻是「良藥苦口」。
 
修行切勿讓順逆環境而影響到我們寧靜之心靈。「君子素居」這個『素』,就是無聞,也就是樸素之意。意指:君子安居樂業,安貧樂道就是素居。喜怒哀樂發於和,心境自然不被環境所轉。
 
「自渡方能渡人,自覺才能覺他」,我們常會提醒修行者~幫助別人也就是在成長自己;當渡人成全時,其心靈最能謙卑、忍讓、犧牲、心自然沒有嗔恨、計較,反而能過得更安祥自在。

由心靈皈依入手

要知道,依佛家觀點來看「人生過程,每一個人是披著業力的外表,上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一齣戲」。得意的時候只不過在人生舞台上,短暫的得意自己,一旦脫下戲服,

你還是赤裸裸的自己。所以佛家云:「畢竟還是你自己」,但千萬別讓舞台得意之事給沖昏了頭,會讓你不斷地在演戲(習慣貪圖人生,留戀凡塵,不斷地於三界六道中輪迴不止)。

失意的時候也不必沮喪、悲傷或看不開,想想上了戲雖演得悽苦無比,下了戲卻能歡樂自在。切記『善用短暫人生,扮演好這一齣戲,切莫讓戲中假象矇蔽自我(蒙蔽良知)』。

佛經云:「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千經萬典要如何下手?由「心靈皈依入手」。因為心靈皈依可以啟迪智慧、解脫障礙、徹底獲得自由,以達生命究竟圓滿。

現今修行未開悟者,須藉善知識或師父啟蒙才能明理修行,已開悟者當知依法不依人,透過啟發智慧自性自渡,正所謂「迷時師渡,悟時自渡」。

皈依自性清淨~人生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面對自己?如何對待自己?「唯有皈依純真的自性(真我)」。純真自性是我們本自具足,而不是外來的。它是人人原本所具有的「清淨本源」,

亦是天地萬物一切法的根本(源頭)。依修行來講「不向外追求,不迷失自己,心中沒有矛盾,沒有攀緣,沒有困擾,而達到福慧具全的人生」。

皈依心靈覺醒~淨化自己的心靈,展現自性淨土,去除種種煩惱、憂傷和牽掛,才能自在解脫,並且可藉由心靈的覺醒以幫助靈性的淨化,及心性的轉化與提昇!

淨化情緒~可得到好的性情。
淨化慾望~可知足常樂。
淨化思想~可通權達變。
淨化心境~才能自在無礙。 

皈依道德實踐~道德不是用來討論的,而是貴在身體力行。不是刻板教條,它是智慧的展現,目的在圓滿精神生活。
 
南海古佛云:「我們修道、辦道,是為了尋回放失的良心,去除虛偽的外表,回歸天真無飾的自己。」
 
佛家常言:「塵盡光生」。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充滿高度的慧性,唯有在心境「清淨單純」之下才會放出光芒,這就是佛性。故 惠能大師的「自淨其意」是最直接了當的指導。

要知道:「唯淡方顯真,唯常方能久」。淡-純樸、簡單。 常-真實的、永恆的、不變的。修行要無阻礙,不要凡事複雜、鑽牛角尖、尖酸刻薄、看外相而產生比較心。

「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複雜的心去面對,則煩惱、罣礙一大堆,心要無私才能明辨是非。自己不能吃虧何必占人便宜,自己不願受刺激那何必批評他人呢?你說不是嗎?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7.2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修行為何需要去除私心、私欲?

情緒不能自我控制的人,要得到平靜,就必須去除私心與偏見,凡事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ㄧ起無明就鑽牛角尖,把責任往外推,外表若無其事,其實已與凡夫俗子沒有什麼分別了。

用人心、私慾去做人處事,所觀察到的僅是萬物的表相而已。要知道一般眾生的心態就是:「分別、對待、挑剔」,講話尖酸刻薄,專挑別人的「小毛病、小缺點、小過失」,若是有這種的心態時一定要調整過來。

修行是去除存有「私欲之我」,藉洗滌之淨化,以回復「本真之我」(真我)。真我即天性,純善無惡,可摒去諸私欲之侵擾矣。修行主在去除私欲,能去我之私,將越修越無我,

直到完全不著我、不為自己著想為止,不執我者止妄矣;非是越修越為我、越為自己在著想,在盤算著,算計著,執我者,我者私也;

為我著我,即為私著私。修而著我,謬錯矣,這是人心的基本表現,乃是修行之人最大困惑,得立即糾正過來,正所謂人心不死,道心不生也。

我們的心就像一隻猛獸,不斷的躁動與不安,內心的起心動念未曾停過,思緒永遠紛亂,若希望達到心靈的平靜,就必須時時保持覺照,訓練自己的心,覺知每一個剎那的生滅。

不隨妄念所轉,不要隨著感官而走,學著看管自己的心,盡量往內安住、看住自己的心,看它是否輕盈?是否維持在輕安之中,不要隨著自己的喜惡而有所執取。

愛恨交織的情緒,會讓我們永遠不安定,所以要讓各種欲望降低,令心安住於中道的生活當中,我們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所以當我們遭怨敵加害,或受再大的挫敗時,千萬別再將過錯指向他人,當我們清楚瞭解因果不虛的道理之後,將能輕鬆、自在的面對~這人世間種種的不順遂!

放下人心、私慾,才能契入無為修行。要知道:「天地無慾所以長存久活」。人由於欲多念雜所以生命短暫,隨時會枉死在「慾念」與「貪求」之下。

當心中有~貪婪時把它根絶,怨恨不平時把它斷除,人的思想不純正,行為自然不端正,若是無法改變與端正,那將會產生種種的苦難。

修行最可怕的是~「不良之思想佔盡整個心靈空間」,若是這樣心中怎會有道呢?

「心田不生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心境上若是能夠常保清淨無染,若能覺悟人人本自具有的天性,才能流露出圓滿智慧。

修行最怕的是:「專拔別人心田的雜草,自己心田卻雜草叢生」。

修在己心,此心最重要,主宰一身,故務須激發己身存含之天性、真心,使之唯善唯愛,秉善愛以修涵,可突破物我之障礙,更須鍊就己心之靈明(智慧),才能釋懷一切之罣礙,

才能摒卻一切內亂外擾,魔擾都不怕,何懼於我,然所以無懼,完全取決於對己靈明之肯定,靈明(智慧)如火炬,明鑑是非曲直,可去妄以止於清靜,藉寧靜以禪心,

藉禪定以打開心眼,藉凝神以生發智慧,藉智慧以奮力精進,藉精進以去私欲,果能少私少欲,可持心於「不偏不倚」之中道思維,以契合「意念正誠」之心境。

犧牲奉獻,以德服人,德在低處-愈是謙卑低下,愈讓人尊敬。德在無私-能推功攬過,凡有過錯皆反求諸己。

修行唯有「知錯、認錯、改過,才能增長智慧善根」,「看到別人的心不重要,看見自己心境上存有什麼才重要」,用單純、歡喜的心去圓滿你生活週遭的ㄧ切。

見人﹤不是處>-返觀以自省。
見人﹤私偏處>-返觀以自律。
見人﹤過份處>-返觀以自戒。

修行者的成長是經過無數次的磨練,才能一次次的成長,所以一個懂得修行的人,不要凡事執著外境,要展現你的包容性,就像海能納百川,有容乃大,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打開心門,展現人人本有的菩薩心。菩薩心「有如清涼柔和的月光」,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卻能讓人感到無限親切與慈祥。

眾生由於妄想、執著,因此永墜生死苦海,故唯有學習放下才能破除心靈之障礙。

要知道人的思想、情緒、感情以及生活的過程,無不從心裡反應出來,所以禪宗云:「萬法惟心」,也就是說必須透過修行、靜坐、禪坐以啟發自性(靈性),才能使心靈寧靜、平衡,漸而啟發光明與智慧出來!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7.23~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對於「靈修」你瞭解多少?

「靈修」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但可知在最近這幾年裡,眾多修行者為何ㄧ直被修行、靈修所困擾著?而且極力地想尋找「心靈的出口」?

這無非就是我們的「靈」已經等不及,與等得不耐煩,祂知道若是再不尋回靈源以契合「修真」之路,這世的修行考卷將「繳交白卷」,那麼你說祂能不急嗎?

一般的修行者常會忽略的一件事,他們習慣把自己的肉體(假我)當做真我在對待,而把地球的家當成永遠的故鄉,孰不知「靈源之鄉」豈是肉眼凡胎所能想像得到的,識神假我豈能和「真我」之先天靈相提並論呢?

但又有幾個修行者,願意為著斷輪迴而立願下定決心來努力著呢?「因為大多數的修行者均不相信~靠著修道修行、行功立德、靜坐禪定、清償宿怨、陰陽兩利,漸進式的積功累德,能夠為靈性的揚昇而奠定穩固的基礎」。

識神的解說:

識神是在身體大腦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體行為的意識體。生命體從誕生那一刻起就不斷地用身體(包括肌膚和神經)和感官接收天地間各種事物的資訊能量,

包括風雲、光影、陰晴、冷暖和聲音,在人類生命體中還會不斷接受人文事物,特別是大量地接受知識和生活教導,在大腦裏積累了很多知識資訊和事物資訊。

大腦具有特殊的生物性資訊加工功能,大腦功能與資訊能量之間產生能量旋機,形成大腦思維,不斷複製、演化、創造和提煉新的資訊,使大腦內的資訊迅速膨脹,

資訊能量也隨之增大,形成資訊能量場,具有能量感應性。這種感應性不斷增強,又產生在大腦中,最終與大腦機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體功能的意識體,這就是識神。

識神無論怎麼強,都受到大腦機能和儲存資訊的制約,人的思想會千差萬別,也不會產生超出大腦機能的思維能力,不會產生超越所儲存知識資訊以外的思維能力,

所以人的思想必然局限在大腦機能和所儲存的知識範圍內。識神與大腦機能混成,是生命體的有機構成,人的情感、欲望等都與識神密切相關,都在識神的作用和控制下發生,所以人的識神具有情感和欲望的因素。

修行可大略分為幾項目標:

1.能充分了解自我,深入經藏解析得更加清楚。
2.為了增長智慧,解脫人世間的煩惱。
3.藉由修行而能夠對生死的看淡、看破。
4.修行為求~尋找本身靈性的靈源、靈脈、認主歸宗。
5.藉由修行而能達到靈性的開悟、漸悟、頓悟。
6.修行、靜坐、禪坐的修煉能夠改變我們的氣質。
7.修煉仙道炁功而能夠達到靈性的提昇與昇華。

不管你是選擇哪一項基準為修行的目標,其實都離不開身、心、靈的這三個區域,倘若修行偏向哪一方,對於自我靈性之成長均會造成影響;

要知道,物質世界越文明,心靈世界就會愈空虛,再加上外在環境的壓力,可說是內憂外患,如果找不到「心靈的出路」,便會如火車偏離了軌道,弊端叢生。

這是現今修行者常會面臨到的心靈困境,內心常會感覺人生了無生趣,為何要來投胎轉世呢?沒有方向目標,看不到希望、願景,到底為什麼而修?為著什麼而努力?為了什麼在奮鬥著呢?

太多太多的疑問真的是無解嗎?錯了,當初妙德住持被環境磨得求生之意志都快支持不下去,在此還是要感恩妙心宮主的陪伴、心靈療癒、精神資糧的補充(道聖門的學修道學課程),

及持續ㄧ年多的寄放善書、整理擦拭書櫃,以行動去執行(無畏佈施)、助印善書⋯等等,才慢慢地從谷底攀升上來,這些心路歷程若非當事人是無法體會與理解的;

但只要你有經歷過苦磨的人生歷練,對於其他有緣之眾生的悲苦將能夠感同身受。正所謂羅馬並非ㄧ天所造成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修行的成長也必須要靠ㄧ步一腳印慢慢地累積出成果。

因而在對一切靈媒、靈乩、通靈、靈通者等……的靈訊接收,若是可以放下身段,而融合於天地萬物,加以真實的演繹過程,讓自己去思考一切在當下中所接受的靈訊,正是對自己的缺失可以作摒除與彌補的動作。 

凡塵的一切事相,在有情眾生來言,正是處在二元對待的世界,若無法能明晰對此陰陽兩極的限制。必然無法真實的放下身段,因在是非、對錯、正邪中,僅人類才有的心態與觀念,將會影響修行人的判斷與抉擇。

若可以破除於此二元的限制,則對有情眾生的生存當下,必然是作超越的根本性。亦對此兩極化的限制來作個大轉圜,甚且不會造下業因業果業障與累世的牽纏,把自己纏得無法脫離。

聖賢云:「萬般皆有因緣註,知命了命苦」,世間萬項皆有其因緣存在,而生命過程,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因緣使命,當逆境來臨時才能從~

「消舊業、了苦根」中解脫出來,才能在修道因緣上好好把握,盡心盡力去獲取修行最重要的東西—慈悲與智慧。

在這人生的舞台上,每個人各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位置,「不排斥、不比較」,更不可嫉妒、與不可譭謗而產生了對待、產生了得失心。

要知道:「接納他人的成就、欣賞旁人的特色」。這是智者無為的心境,因為他能用包容心與智慧去看待這一切的人事物。

想想好花須要綠葉襯,才能顯出花兒的美麗,在人生的大花園裡,每一朶花、每一片葉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不應該被否定。修行最重要的是「怎麼讓自己發光發亮,也接受別人的光與亮(光環)」。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7.22~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