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998ACB2-9843-4C90-B7E3-5A20D6C5781A.jpeg

【福徳與功德】

一般人往往在布施之後,便會執著於布施之後的[福德],其實這種[福德]終究屬於人道,然而在修行、學道、禪修、靈修者,要懂得如何進一步提昇並且超越自我,從這兩方面去努力完成,以達到學修之預定目標!

首先你必須要在[心念上]做超越,修善不執著善,佈施不執著福德、功德,由慈悲心慢慢轉化煩惱心,逐步轉化業力,進而達到[清淨心],如此,就能夠向上提昇、超越。 

例如六波羅蜜中,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必須要配合[般若],【般若】就是[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

 一切法之生起-不離緣起,然緣起法之體性本空,要理解[緣起性空],必須從[三法印]起觀照。所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是生命之依止,又名《一實相印》。

諸行無常者,是指宇宙一切法都有生滅,剎那、剎那的變化,此變化十分微細,我們置身其中,渾然不覺。宇宙間一切現象,遷流不息,故曰無常,一切有情無情,沒有永恆不變的…..

生老病死,六道輪迴,四時遷變,喬木榮枯,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不存在,而當下卻不能“執著”,故說諸行無常, 就佈施而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後,此三輪相,不存於心,名“三輪體空”。

假使不配合般若的智慧,所修的善法(事相上不變,內心-卻執著福德與功德),這就只是福德。有福德當然也是好事,但要想得解脫、要能成就“佛”的[智慧],必須發菩提心,

就必須要知道[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並且慈悲平等,心量廣大,具足【般若智慧】,達到無念、無住、無為,如此,這念心就是無上清淨心,就能夠[究竟解脫、圓滿佛智]。

若於一切境界現前時,能夠不生貪著,就是[無住],心也就定下來了。[無住]屬於定境,還要[生心],才能與“菩提心”相應。這[生心]不是起一個念頭,而是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佛性作主,方能自在。 

這裡所說的[無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所以[無住生心]不但是對任何東西不起貪愛,而且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佛性作主。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覺、智、知、道。意思是覺悟、智慧,華譯為「覺」,是指能[覺知法性的“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

[菩提]可以解釋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最後的“光明自性”,就達到了涅槃的程度。廣義而言,[菩提]就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舊譯為道,即是通往[真理道路]的意思。

曾經有人問到:「福德跟功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斷惡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緣,獲得福報是果,有大福德自然就有大的福報,但是,不管怎麼大也脫離不了六道輪迴。而真正的功德則是可以幫助自己…..

增加精進心,勇猛修持佛法、道法、正法,幫助自身脫離六道輪迴。要達到[一真法界]就必須功德俱足,簡單的說,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報自然稀有殊勝。

學修要懂得把[福德]轉變為[功德],功德是什麼?不著相就是[功德],著相就是[福德]。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這是[福德];做了很多好事,忘得乾乾淨淨,若無其事,這是[真功德]。

所以福德跟功德在事相上完全相同,裡面卻不一樣,裡面一個執著,一個不執著。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沒有真妄、沒有是非,有這些東西都是染污,你的心就不清淨了。唯有真正清淨心才能[出離六道輪迴]。

福德是福業,要種植福田,比如:在廚房工作、弘法部份、編輯工作,幫道場做種種雜務…等等,在三寶裡種植福田,這在事相上是屬於[福德],但在心裡面,不執著、不計較、不放在心裡,即能將福德轉換為功德!

靈子在學修過程裡,發心立愿,利益群生,不為自己謀求福利,只為引導善緣之人,願為群生點亮一盞[引路明燈],朝向光明大道學修,協助眾生尋找心靈出口、修出真我,不為自己圖利的付出,即是“締造真功德”!

在修行禪修靈修中…如若缺少方向與目標,沒有如實認清真相,往往在修行的一生裡,常會誤把[福德當功德],造就非常多福業,甚至還阻斷眾生之因果循環討報,而造業累累,最悲哀的是…竟然沒有締造[真功德]。

要知道,[功德]也需要[福德]來幫忙,如果我們在平常做種種福德的時候,能夠觀照自己,觀照自心,能夠堅持時時迴光返照,克己復禮,這就是在福德裡長養我們的功德。

何謂功德?我們把[功德]兩個字分開來解釋,「功」可以說…行外功,「 德」可以說…培內德。如果一個人只知行持外功,而不知培養內德,那便是[有漏功德]。

比如說我們在辦道,若是只知辦道,只知渡人,有緣眾生來求道、求渡、請益,而身為傳道者、引導師,卻不知要往內在心靈修心(修正心念.邪思)、修徳(修正自身德行),

日後這傳道者或引導師,與信眾相處的不圓融,理念不能夠溝通,自身德性又無法包容他人,那麼這個信眾,很可能就不再繼續向道修行了,試問,這樣的話,這位傳道者或引導師是否有功德呢?

辦道.傳道.引導師或傳道者,若只依賴神通(魔通),而不想學修,不想精進,不想改變自己以往錯誤的種種觀念,如此,如何能感染他人,影響他人…進入真正的[修真之道]?

常謂「同氣相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念感招,貪求神通,急功近利,招感而來的是正神、邪神、魔靈、還是山精水怪、魑魅魍魎?天靈都不想學修,選擇墮落,那該如何超越,如何提昇?靈格該如何進階?

要知道[功不積-業不能消],[德不培-冤不可解]。靈子對此之道,當要[慎之又慎之]啊!

擷取自~鳳凰山脈 慈凰宮 ~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