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靈修與靈乩的迷思

道教教徒相信 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人類通過某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
 
大多數的修行者均不相信~憑藉著修道、修行、靈修、行功立德、靜坐禪定、清償宿怨、陰陽兩利,漸進式的積功累德,能夠為靈性的揚昇而奠定穩固的基礎。

而道教的靈修與中天神佛的代言人「乩童」不太一樣,乩童是神佛上身時,完全無法自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這是屬於降十分駕,但也有八分、七分、六分駕⋯等等)。

而靈修的人,事實上可以視為是靈乩,也就是神佛可上身或不上身,完全以心相印,以靈相通,完全可以自己作主,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說什麼、寫什麼!

學習者,可以利用「奉請」的方式,招請某位固定神佛,或多位神佛之靈相通來指導、對話,示警、協助調查資料、或處理幽冥之事,而靈修者學習達到某一個階段,亦可奉請固定或不固定之神佛 降臨教導。

與神佛溝通的方式,可以是文字、影相、聲音、或意念,可能是其中一種方式,或是其中某幾種方式一起使用,修行程度越高的,所感受到的文字、影相、聲音、訊息、感覺之類,就越清楚,修行程度越低的,就越不清楚。
 
神佛能夠來協助的事情,可以是查閱、處理某人之間的因果,超渡陰靈,化解怨情,與祖先、或冤親債主們的溝通,得知他們的想法,抓鬼,認證廟中神佛⋯等等,反正看不到的事情,都可以透過此法來有效解決。
 
因為可以處理的事情很多,所以學習的人,也相對的須遵守許多規範,而這些規範,其實多是儒家的觀點。也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等等觀點。

若是學習者不守這些戒律、規範,輕者會被處罰、示警,重者會將溝通的能力及旨令收走。

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三者是相對應,相互聯繫,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禪~打開心量放下自我,活在當下奉獻真愛」。

所謂神明的代言人,過去中天神明使用的「乩童」,神明上身時,乩童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乩童的辦事經驗,完全無法傳承,

而當乩童行為失序時,神明不願再由其代言,更容易有做假的假乩出現,所以天律對這些代言人的要求,也因此提高。

修行切忌僅在於注重『表面裝飾』,這樣只會讓我們的 習氣 越陷越深、離道 漸行漸遠。唯有秉持純真、樸實、踏實的心,才能通過重重的考驗與關卡。
 
而母娘系統的無極天神佛,其代言人就稱為靈乩,修行方式稱為靈修,可以自由與神明溝通,神明也會訓練學員,對學員做許許多多的考核(就是所謂的魔考),

考核通過的,不代表從此就沒事,因為考核是永遠的(除非你已經被該位神佛放逐、放牛吃草了),考核之目的在讓靈乩一直保持著正心、正念與正行來為其代言、宣化、傳道。
 
若是學員學不起,魔考老是過不去,比如太過於執著、貪瞋痴看不透、無法理解「空性真實義」,神明也不會強迫學員學習,直接就將學員除名,拿掉他所曾擁有的功力。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求取神通,而是要了解自己的缺失,改善自己錯誤的行為,可惜許多人誤會神通才是學習的目的,導致魔考無法過關,就出現所謂幻聽、幻語之類,所謂神經病的行為出現。
 
只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尊天敬地」、「尊師重道」、「不會妄自尊大」,相信這些所謂的魔考,都可以很容易過關的。

靈乩的修煉過程,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匯聚[真炁],因(靈)為無形,故無形法,無形而為,才能符合(道炁長存)之真意。

靈修:內心知修、外相知修、靈動:動得經絡轉動,這又是 黃庭外景經所記載,再次演化出來的靈動、動禪,靈修理應是道教一脈!卻為道教人士所斥責,就因坊間靈山者不以經典為依據 ,故一般人對於靈修者誤解相甚!

就因多數靈修者迷思於神通~!神通誤道啊!~修行最後的目地不在於求神通~在於求解業~在求何以利眾!再求當無來生!得以了脫~

在學修的過程中必經歷煉,像火在燒,有直言批評、毀謗,有難聽的攻訐,有誤會的流言,有是非的批判,有善意的建言,有病痛的折磨,有親情的考驗,有精神的消耗,有經濟的壓迫,

有業力的魔障,有因果的報應,有同修的排斥,有神佛的道考,有監考的魔考,有同修的互考。你說,修煉的過程,苦不苦?難不難?

人人必經的修行過程,持戒、佈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增益自己,增思論點,印證觀照。給自己參透人性,提昇更廣、更深、更高的思慮及智慧,是學修的最佳機會。

儒、釋、道都是古聖先賢智慧的結晶,是教育,不是迷信!只是後來的人不深入經典、經藏,不修慧,只想抄捷徑,只想跟神佛做利益勾結;誠實正直是謂神,神明怎麼會理你呢?

真正的修行,簡單的講,就是「修正錯誤的行為」,修的是「實質」上言行舉止的改變與調整,而非「形式」上的表相修行;將懶散修正為精進、傲慢修正為謙德、偏狹修正為寬宏、

自私修正為仁愛......等,佛佛道同,不見得非得深入名山古剎,面對青燈古佛;修行之機,俯拾即是啊!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只有親自深入經教、經藏,直接與古聖先賢對話,陶冶性情,變化氣質,方能體其真趣,切實改造命運,得其真實受用。

修道 的正確觀念:
首重修出自己的慈悲心,日日精進、進而利益眾生。修道是尋回自己本性。

●修道 在修身養性,棄除惡習、棄惡從善,而不是一眛追求神通。

●修道 要認理歸真,依「道」而學、依「理」而行、順應自然,不執着於顯化。

●學習古聖先賢求心不求佛的精神。

●修道 注重調心、再調身。

●要求自身之佛(自性佛),身外無佛可求。

●要默默耕耘、勤積功德與陰德使其圓滿。

●修道 不執着於功果 功德及形象(表相)。

●齋修之人應齋心,齋身並行,身心合一。

●修道 要注重倫理、道德,只要心中有愛、人間有情,到那裡都是快樂的天界。

●修道 乃終身大事,並非一時一刻,有所成就時,亦應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觀照自心,方不致入寶山 空手而回(修道首重修出妙智慧)。

●累積功德 可超拔祖先入天界 靈修院、收圓院。

●積功累德以化解宿怨,可望早日脫離四生六道之輪迴。

●前世與三世因果可靠力行積德迴向、收圓做徹底解決。

修行、靈修若是能修煉至 三花聚鼎、五氣朝元,那麼表示你於坐功之火候已經臻至爐火純真之境界!三花聚頂意指元精(鉛花)、元氣(銀花)、元神(金花)凝神聚氣於頭頂,

吸收先天日月精華,守正中之竅、迴光返照、達本還元,發現真如自性的方法與意境!五氣朝元乃指五臟(肝、心、脾、肺、腎),之五氣(木、火、土、金、水),朝元精、元氣、元神,

五臟衛氣調和自然,濁氣排出,真氣歸身不散遊走全身,百病皆除、諸疾不侵,漸漸返老還童,延年益壽。這就是所謂的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的方法。

若欲瞭解何謂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含義及修煉方式,歡迎參閱 粉絲專頁~2015.08.30所發表~「修道煉氣之秘訣~上篇」、及2015.08.31所發表~「修道煉氣之秘訣~下篇」,這兩篇文章已有更詳細之解說!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9.1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為何需要改善熬夜?               

熬夜不僅不利於增重,而且熬夜對個人的健康是一種慢性危害,尤其,對那些不規律晚睡的白領而言,頻繁調整生物鐘對健康的危害尤其嚴重。

下面為大家介紹熬夜最常見有七大危害,長期熬夜的朋友要注意了。

熬夜的危害一:過度肥胖 經常熬夜的人喜歡吃“宵夜”,夜晚進食不但會使人難以入睡,還會使隔晨食欲不振,如此造成的營養不均衡,就會引起過度肥胖。

熬夜的危害二:胃腸疾病 經常熬夜的人喜歡吃“宵夜”。經常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必要休息,胃黏膜的修復就不可能順利進行。

而且夜間睡眠時,吃的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

熬夜的危害三:眼睛疲勞 熬夜的人多半是做文字工作或經常操作電腦的人,在昏黃燈光下苦戰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勞、視力下降。

過度疲勞還會造成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黑眼圈、眼袋。

熬夜的危害四:心臟病風險 長期熬夜的人,由於人體的生物鐘受燈光、時鐘的影響,

這就對心臟等器官帶來影響,若長期“黑白顛倒”,將會使人增加患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熬夜的危害五:皮膚異常 經常熬夜的人還會出現皮膚不適的問題,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黑斑、青春痘等。

熬夜的危害六:容易感冒 常處於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隨之下降,感冒是最易發生的疾病之一。

熬夜的危害七:精神不振 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白天容易出現頭昏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現象。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0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人體的能量場『中脈』                 


中脈,乃是人的小宇宙身體,所形成的自然能量場,此自然能量場在人體之中,從頭頂中央百會穴(頂輪)至人體正下方會陰穴(底輪),形成了自然能量柱,稱為「中脈」。

 
而在這中脈之內,又形成了七個中脈能量點(或稱為穴),這七個穴,發出肉眼所不可見的輪狀光芒,稱為七輪,又叫做「七輪穴」。


而中脈七輪 為何能產生出光芒?為何是七處?又為何是輪狀?

輪穴的另一名稱叫「靈穴」,乃是「靈通」之意。「靈穴」的開啟,也是打通了「物質世界」與「靈界」之間的橋樑。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原本具有的潛在「神通」或「感應」會顯現出來。中脈七輪的開啟,同時開啟了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之間的門戶,

這大宇宙包括「無限度的異次元空間」,藉由禪定的修煉 大宇宙能量,將會無限廣大的直接從中脈輪穴而進入身體。


首先人體會先產生外表看不見的變化,從「頂輪」至「底輪」,人體中央的潛在脈象(能量柱)會形成出來,此能量隨即在身體構造的「關鍵點」自然形成七處能量穴(頂輪、額輪、喉輪、心輪、太陽輪、丹輪、底輪)。


「頂輪」與「底輪」是人體之最上與最下端,所以自然形成兩處能量聚集點。

而腦部的中央點 ~ 松果體,則自然形成另一能量聚集處,稱為「額輪」或「眉心輪」。

頸部為頭、身相連處,形成另一能量場,稱為「喉輪」。

而橫隔膜之上,心肺器官中央處,則也聚集了能量,稱為「心輪」。

身體腹部~腰的中間帶,則自然形成另一能量交會處,稱為「太陽輪」或是稱為「臍輪」。


較為特殊的,是整個人體的能量,自然向身體內縮聚焦所形成之集合點,稱為「丹輪」,就如同一顆水晶球的能量聚合點,是自然的集合在中心處。

 
當中脈七輪開啟,功力逐漸增強,人體自然會孕育出「能量結晶體」,這結晶體呈現小型發光球狀,稱為「丹」,「丹」之聚集處,即一般人所稱的「丹田穴」。

 
這「七輪」之數字,正好與佛教以「七」作為一大數之「循環或圓滿」不謀而合,所以有其意義之所在。

當七處能量穴經過逐漸的修煉,此能量即擴大輻射成球狀,人體「中脈七輪」才會真正的形成。


但七輪並非是固定大小,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功力的強弱、心念,而大小縮放,顏色與光芒也會形成不同的變化,不是只有外界所認知的七輪是「紅澄黃綠藍靛紫」或單一顏色的中脈而已。


當功力越來越強之時,輪穴會不斷擴大,所散出之光芒也會越來越大,銳氣萬象,最後整個七輪連為一體,人體將形成一個超級能量體,

這能量體的光芒大小以及色彩,會隨著我們的心念而千變萬化,也可收放自如,真至如此,已非凡夫境界。


大環境磁場,影響到了人體潛在能量

小嬰兒的身心磁場純淨,天靈蓋及中脈七輪是自然開啟的,所以小嬰兒對於週遭人事環境磁場的變化,敏銳度更甚於大人好幾十倍,

也容易受到驚嚇,一受到驚嚇,魂魄分離,哭鬧不止,要許久才能恢復正常,隨著年紀的漸長,身心靈受到污染,天靈蓋及中脈七輪才又漸漸關閉。


4000多年前的人類,整體地球的大環境磁場是清靜平和的,青山綠水,氧氣充足,心思純樸,妄念很少,沒有污染,吃的食物也簡單乾淨,人心與大自然相應。

所以當時人類的「中脈」是自然開啟的,就如同「任督兩脈」是自然通暢的。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規律,人的疾病不多,平均壽命在110多歲,少於100歲的都算短命,身體能量與大自然接近,

人只要稍經訓練,就能啟發原始智慧,所以古時許多偉大發明,醫術、算命、卜卦、玄學、氣功、武術、仙術、神通.....等等。

這些令現代人匪夷所思的東西,我們無法想像古人是如何創造出來的。但是可以知道的一點,那些都是智慧能量所產生的結晶。

 
現代的我們,要如何重新開啟「中脈」,好讓我們的「潛在本能」可以恢復一些些。只要恢復一些些,此能量就可以讓我們增強智慧,啟發自體 潛能,省去了多少的病痛啊!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1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無極麻仙姑降文~龜息大法                          

道家龜息,淵源流長;龜何以長壽,蓋以耗氣其微,養精蓄銳,得以減輕損耗真元,而得長壽之訣。所以,耗氣損元是促命短夭,反之,當然得延其壽。

自古以來,修真之士,特重養生修真之法訣。但養生,有關飲食、睡眠等日常生活及作息等,換言之,是規律生活,

飲食不觸過於剌激食物,故道家亦主張:淡食以養生。修真者,元也。男為乾,乾為陽,故男修元陽;女為坤,坤為陰,故女修元陰。

養生有術(亦即不蓄意傷害身體器官之飲食作息),加上真元不予浪費。基本上已縮減身體使用之傷害,亦即延長使用年限;

並且,養精蓄銳,更可以激發身體之潛能。人身之氣,氣息不絕,只是,綿亙賡續之餘,卻有必要節制其耗損之程度。

人身展現生命,呼吸動靜之間,都是減損氣機。譬喻一個人坐在樹下乘涼,一個人作激烈運動,則其所引動而消耗之源,當然是不能正比。

(在此意指超出正常運動量)道家龜息之法,即是,在人身所必要消耗之能源氣機以及真元,藉此妙術歛肅、節制,正如水龍頭加裝出水節制器,以免水量過大而浪費。

道家修法,尤其注重藉諸天地、地形、五行等大自然所蘊含之能量;從其間吸納攝後,融為己用。而自身之能量,受此肉身所束縛,

因此必要加以激發至極限,意即開發自身所具備之天賦,使之可以運用。

欲修龜息大法;既已明知與氣元之關連,當然必要由此著手。我人之氣,有強有弱,有綿長,有促短,雖然未必攸關龜息大法之成就與否,

但是,不可否認,氣息使之綿亙、厚實,此至綿延,卻是基本要件。

因此,每日以卯辰之交,或亥子之交,以取交泰之氣。靜坐吐納,以取馭氣之機,兼而蓄氣儲元。馭氣之工,必要關鍵,因為用氣之道,

如用水源,省之有積,費之則耗;故需練其氧氣在體,徐之運用。具體作法─氣歛於內穿行無礙,循環無礙,口鼻作用可由毛細孔替代,則龜息有初基。

需知,人在生命展現之中,呼吸端賴口鼻運用,換言之,氣為人之生命所仰賴。但是,魚在水中,亦要呼吸,亦要用氣,只是不同於人。龜息大法,正是運用此理而成。

吸進氧氣,納入丹田,呼出即是有害之二氧化碳;在此吸取有益及排除有害之過程,正如水龍頭一開,水量即出,但加裝節水器,

卻可控制其出水量。我人口鼻之呼吸,是與生俱來之本能,但,毛細孔亦可呼吸,並提供身體之氧氣;此即龜息之精華所在。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9.10~~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為何需要禪坐       

當我們已經走在解脫道上時,「禪定」就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但那是幫助我們見法很重要的過程,這個「定」就是我們「心」的開發,

「心念住」的這個心。心,本來就是浮動、躁動不安,世間的 世智辯聰再怎麼厲害,心定不下來的話,心鏡就像一面凹凹凸凸的鏡子,

如果心靜不下來,就沒辦法看清真理實相,所以很多的判斷都是從「自我」的意識去投射、去解析,去論斷是非、好壞,

而所論斷的是非、好壞都不是如實觀,所以無法證得「如來」的境界。

何謂如來?就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乘是如如的智,來是如如的境。以如如之智,來觀察如如之境。《境智如如,智境合一》。

換言之,也沒有境,也沒有智。道是因,覺是果。這是因圓果滿的境界,所以叫做「如來」。

 如來有二身,就是「真身」和「應身」。「真身」是法身,「應身」是化身,雖然名詞不同,但是體用相同。

「"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後終於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

"通過介紹真如之道,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獲取利益",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

如果心靜不下來,沒辦法來到「明心」的階段,就沒辦法「見性」、沒辦法大徹大悟,沒辦法真的 徹證真理實相、遠離顛倒夢想。

為什麼需要靜坐呢?因為靜坐可以讓我們身穩定,當身穩定之後,才能夠開發微細的「心行」,才能夠看到微細的起心動念,這個都是環環相扣,逐漸深入的。

覺得很累時,藉由把自己的心緒安靜下來,就能把身體的能量波,調到低週波。當你把身體調到低波時,就能接收 宇宙 天空大地的能量場,

接收天地之氣,也就能接到太陽能給你的能量場,幫你調整身體。靜下來,才可以接收到很多身體需要的能量波。

「靜」和「坐」,就是讓你可以把自己先安靜坐下來,把身體的波長回歸到最初很安靜、很穩定、很和諧的波,慢慢你就會接收到 宇宙間的「療癒波」。

人在最穩定的低波時,那個波充滿了安詳、諧和。當你擁有安詳諧和的波時,就很容易接收到很 高層的高段波的指示,有人稱之為「天意」。

主觀太強、心無法靜定的人,都比較不容易接收到在宇宙游離的一些高週波訊息。

有些人認為修行、學佛不一定要靜坐,只要這念心不起貪心就好了。這是偏執的觀念,如果不用靜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前,

為什麼要在菩提樹下靜坐?而且在成道前的六年苦行,也都是在禪坐當中?由此可知,禪坐是《圓成佛果》的重要助緣。 

為什麼要禪坐?因為禪坐較容易使我們的心安定下來,禪坐有了定境,身心馬上就能得到一種輕安、愉悅、安詳的感受,這念心就能落實、安住。 

靜中養成之後,還要在動中磨鍊,將靜中的定境,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當中,如此,在行、住、坐、臥、上班、下班都可以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做事、讀書、煮飯、打掃…等等一切行為舉止,都是善念,則家庭、社會、辦公室等任何地方,皆是清淨的道場。

真正的修行在求「解脫」,除了修福之外,還要修慧,但這些智慧來自「自證」,而非理論得來。

無念之境不易守,其訣在於時時反躬自省,作為是否方式錯誤?所謂「種田看收成,修行看結果」,所以修行是一輩子的事!

修真之道,內功外行,缺一不可。

內修性命,外積善德,清心寡欲。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15~~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福徳與功德                

一般人往往在布施之後,執著布施的福德,這種福德終究屬於人道,修行、學佛、學道則要進一步的提昇、超越。

要在心念上超越,修善不執著善,佈施不執著福德、功德,由慈悲心慢慢轉化煩惱心,進而達到清淨心就能夠向上提昇、超越。 

例如六波羅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必須要配合般若,般若就是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

 一切法之生起不離緣起,然緣起法之體性本空,要理解緣起性空,必須 從三法印起觀照。所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 是生命之依止,又名《一實相印》。

諸行無常者,是指宇宙一切法都有生滅,剎 那、剎那的變化,此變化十分微細,我們置身其中,渾然不覺。宇宙間一切 現象遷流不息,故曰無常,

一切有情無情,沒有永恆不變的,生老病死,六 道輪迴,四時遷變,喬木榮枯,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不存在,而當下卻不能執著,

故說諸行無常, 就布施而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後,此三輪相,不存於心,名“三輪體空”。

假使不配合般若的智慧,所修的善法就只是一種福德。有福德當然也是好事,但要得解脫、要成就佛的智慧、要發菩提心,

就必須知道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並且要慈悲平等,心量廣大,具足般若智慧,達到無念、無住、無為,如此,這念心就是無上的清淨心,就能夠究竟解脫、圓滿佛智。  

若於一切境界,能夠不生貪著,就是「無住」,心就定下來了。「無住」屬於定境,還要「生心」,才與菩提心相應。

「生心」不是起一個念頭,而是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自在。 而這裡所說的無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

所以「無住生心」不但是對任何東西不起貪愛,而且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我們要把福德轉變為功德,功德是什麼?不著相就是功德,著相就是福德。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這是福德;

做了很多好事,忘得乾乾淨淨,若無其事,這是功德。所以福德跟功德在事相上完全相同,裡面不一樣,裡面一個執著,一個不執著。

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沒有真妄、沒有是非,有這些東西都是染污,你心就不清淨了。清淨心才能出離六道輪迴。

我們也談到福德可以長養功德,可是不可把福德當作功德;曾經有人問過:「福德跟功德到底是有什麼不一樣呢?」

福德是福業,我們種福田;比如說在廚房工作,在宏法部份,做編輯的工作,幫道場做種種的雜務等等,在三寶裡來種福田,

(佛家三寶:佛、法、僧;道家三寶:道、經、師;人身三寶:神、氣、精;靈修三寶:啟靈、加持、授記)這個都是屬於福德。

如果我們修行的這個目標,方向沒有認清楚的話,往往在修行的一生裡就把福德當功德;做了非常多的福業,可是沒有真的功德。

功德也需要福德來幫忙,如果我們在平常做種種福德的時候,能夠觀照自己,觀照自心,能夠自己時時迴光返照,克已復禮,這就是在福德裡長養我們的功德。

何謂功德?我們把功德兩個字分開來解釋,「功」可以說行外功,「 德」可以說培內德。如果一個人只知行外功而不知培內德,

那便是有漏功德。比如我們辦道,若是只知辦道,只知渡人,有緣眾生來求道、求渡、請益,而身為傳道者卻不知要往內修心、修徳,

日後傳道者與信眾相處不圓融,理念不能夠溝通,自身德性又不能包容人家,那麼這個人,很可能就不再繼續向道了,這樣是有無功德?

甚麼叫功德?功德在哪裏?如果說有那一點功德,在六 祖壇經裡有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

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 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

於此言下不悟.及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17~~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如何自由出入定境      

我們發心修行、學佛、學道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解脫,能成就道果,圓成妙智慧。要想圓滿成就這個目標,就必須找到正確的方向,

找到對自己能契合的法門,還要有大善知識的引導以及個人切實的信受奉行,才不會繞遠路或是走錯路。修行的法門雖然很多,

歸納起來有方便法門、感應法門、究竟法門,從修行的方法又可分為:漸修與頓悟兩大類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成佛是成就「法身佛」。頓悟了心性,就縮短了修證的時間。

我們常說,修行,粗惑好轉,細惑、微細惑必須在日常百忙訓練的同時,去深入禪定才能轉。很多人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沒有禪定經驗者,很難體會這個道理,可以理解。

不經歷甚深禪定,你無法看到根植與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升起現行的微妙,更別說去截斷瀑流,證悟實相,然後升起妙用。

話說回來,如何入定?如何自由出入定?這裡,我們只講關於初禪的方面,因為以後的可以旁通(至於大定方面的,還要聯繫入定前的著意等因緣)。

入定不是等待機會,很多修行人一生入定都不能自在入定,入定對他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原因是不懂得怎麼訓練自由出入定。

訓練的關鍵,就是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禪定的人,即使曾經入過定,也是每次坐下來,就等待體驗他以前靜坐的覺受,

依靠期待上一次靜坐的體驗而入定,不相信入定是可以隨時進入的。過去傳記裡,修行人出入自在、坐脫立亡、轉世不迷者很多。

這個訓練好了,將來功夫深入,配合出入體的方法,要出入自在就輕車熟路了,但這只是身體的解脫。還不是得道,必須配合般若~

(般若(bō rě),梵語的譯音,,全稱“般若波羅蜜多”(梵文:Prajñ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羅蜜”。意譯“妙智慧,微妙智慧”,),才能真正解脫。

禪坐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覺受。如果一個人的身心都很舒適、健康,修法又正確,他入定前會產生輕安的現象。

全身非常舒服,一般感覺輕飄飄的,有些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大,甚至膨脹到覺得充滿整個世間;有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小,

或感覺要飄浮起來。經過這種現象後,就會產生很快樂的感受,這即是進入初禪前的輕安覺受。初禪、二禪、三禪都有不同的快樂感受,

到了四禪就捨棄樂受了。四禪定都有他們的四加行。我們一再強調起初訓練初定時要觀照身心的覺受,除了了悟諸法的不生不滅,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訓練自由出入定做準備。初入定的人一定會覺得全身很舒服、快樂,身上原有的不舒服感消失,外呼吸停止~

或變得非常微細,內呼吸活躍起來,心念集中了,這樣,我們已經進入初禪了。但初期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經入定,倒是出定才發覺。

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種體驗,就是從非常舒服的感覺中出來之後,會忽然覺得腳又酸、麻、痛了,但在出來之前卻不知道痛,

因為初禪只有樂受沒有苦受,離生喜樂嘛,你暫時離開了意識對身體覺受的分別執著,有一種初步超越身心的解脫快感。

所以,入初禪時身心很舒服,一旦出定就會重新恢復分別意識對身心束縛。我們知道,煩惱來自於分別執著。

《楞伽經》云,一切識廣說有八識,如果簡說的話,可以分為三種現象,即三種識:

1,真識,即真相之識,如來藏性。
《愣迦經》以真如為如來藏與阿賴耶的含義,當然是並不完全一致的,但到底結合為第八識了。

如來藏是極清淨的本體,與一切稱性功德相稱,因為無始妄染所覆,清淨的如來藏體而成為阿賴耶了。

這也是如來藏之"藏"的意思,祂儲藏一切法的種子,即一切善業、惡業及無記業的種子。

有情眾生在過去無量世及這一世所造的善惡業種都完整儲存在如來藏中,未來因緣成熟時,就會由此身或另外一個色身來承受這個果報;

雖然前一世和這一世的身體不一樣,但都源自於同一個如來藏,也正因如來藏具有儲藏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業種的功能,故能連接三世之酬償,使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2,現識,即現量境的識。現量境猶如鏡子照物,忠實而不偏頗,只有印相沒有染著相。現識是對現量境所顯的現量識。3,分別事識,是分別一切事物的分別識。

如果要恢復真識的自相,先要消除接受習氣薰染的分別事識的作用,一切身心的根識便自然消除,這就是滅了識相。在修行的次第中,

如果先訓練把~升起相續作用的生因滅了,因相續而生的緣也就自然消滅,無始劫來妄想薰染的習氣就不能起現行。但由於人們面對~

宇宙萬物,首先接觸的不是第一念,而是現量境,但現識與分別意識的交變過程是不容毫髮的,所以,我們從第一念下手訓練。

也就是說,一件事在依它起的現量境上,一覺即離,就不會形成遍計所執,就不會有煩惱。我們經常提醒大家靜坐中要保持覺知,

也就是知道自己在靜坐、知道自己在散亂在昏沉的那覺知,它不屬於散亂,也不是屬於昏沉,要保持著那一知。

對於身心的反應,保持一知,不要去貼標籤、去研究。關鍵就在於我們是不是真正一念了,如果去研究,就有染了,就不是第一念了。

在日常百忙中,也同時訓練,對一切聲色不起貪執,辱駡、讚歎等等不過是聲音而已。其他色塵亦如是思維轉化。這個說起來簡單,

因為有無始劫的貪執在,做起來就難,要恒持訓練。日常百忙做到了,靜坐時就不容易散亂,進一步,入禪定就輕而易舉了。

Ps.以我們的經驗,要入初禪,上坐時先空掉雜念,但不是去多個“空”,只要對一切保持覺知就行了。至於身心的反應,看著它,

不迎不懼。如此,立刻就可以入定。(對前面的理論感覺繁瑣的人,要入初禪定記住這個就行了)進一步,看到入定過程有呼吸與~

心念的變化,還有身體感覺受樂的變化。我們要利用這些變化來認識入定的道路,並且依次照破五蘊,證得無上菩提!

「無上菩提」指的是無上的至果,佛的本意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菩提是接近成佛修成的至果,達一定成就可得「無上師」果位。

因為此篇專講如何入定,特別是如何入初禪之定,其它的就不多做解說了。保持覺知,不是要我們去抓住覺知,這樣又多了個“覺知”。

覺知,是無染的、親切的、輕輕地安住,對身心的反應,看著他,不做任何聯想。這樣離生喜樂就來了。當雜念升起,定境就會退,

只要再提起一念即可重新進入禪定。習慣了,清清明明,有個知的境界在,還不是道。要知道我們活著,基本的身體健康在,

這個喜樂才會生起。如果色身毀壞,它也毀壞了,可見這個境界還靠不住。把身體的樂受還給感覺,把心理的歡喜還給知覺,那個還不掉的,才是我們要找的。

靜坐、禪坐,不是枯坐、呆坐,要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又譯三摩地,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止」、「定」》。

修行是越來越清明,而不是越來越糊塗。保持清明,就可以輕鬆出入定境。下坐時,要把定境帶到日常百忙,才能真實啟用。

如果在定境的喜樂中還坐不住,那是好動的習氣使然,要看到這個。很多人入定,先是安坐,一直坐,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就進入定境了。到底是什麼時候入定、怎麼入的,不知道。

至於定境的進展,以及下一步要注意什麼,更是莫名其妙。他往往認為必需坐久了才會入定,其實是不懂如何入定。甚至有人即使~

入了定了也不知道已入了定,就那樣在那裡傻等,就等著坐斷兩條腿吧。我在關中,實在感到時間寶貴。但有感於末法時期,修行不易,

所以奉獻此篇,希望對願意實修者有所幫助。不以為然者,請別煩惱,大可一笑了之。

禪定,又叫正定、止觀,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16~~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e.jpg 
無極麻仙姑降文~一氣真元         

天地有陰陽二氣,人身亦同有陰陽之氣,但如何吸納陰陽之氣而練成純陽之氣(或是純陰之氣),則是真元也。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四象;而衍化成萬象萬物。其中,太極之一氣,兩儀即陰陽;故,一氣生兩儀,兩儀肇陰陽又可復歸成一氣者也。

天地為陰陽,日月為陰陽,乾坤男女為陰陽,凡事萬物,以迄萬象均為陰陽之象,換言之,由一分二,再由二歸為一。

如此演化之過程,再成收圓之象,應用於修真者修其一氣真元,正是奧妙所在。所謂「一氣真元」,一氣先天所具,至真至純之氣;

真元,則為人體陰陽所秉賦也。人自呱呱墜地,由一縷真靈入胎,依附肉身而成長,肉身因在凡塵,自受污染,因而,真靈亦同受污染,

乃成蒙蔽;但是,靈不入胎,無以成長,胎不入靈,不成性命。兩者有如唇亡齒寒,相互依持,因此,必要藉修持而行復歸合一之功也。

古來修真之士,為修培此一氣真元,大費苦辛。有苦尋鍾靈毓秀之洞天福地;有尋找深山大澤,奇山峻嶺以求地靈氣場;

有搜尋佛道丹藥,以脫胎換骨,增強氣機。每一動作,倍見苦辛,即是在企求得助於天地大自然精華,或是前賢心得之丹方妙藥。

因為,人身是在紅塵濁世,總有難免受所戕害;雖然,因其受益,卻也因其所損。何況,夙世以來潛藏於輪迴業障之中,業力尚蠢蠢欲動。

人身具有一氣真元,即是成就純體;如要行持任何法教妙術,是已事半功倍;正如未曾染著之白紙,可以清晰印上任何文字、圖畫。

而修道家長生術者,更是如火添薪,熊熊益旺而得其周全之功。

今人修法,已不必如往昔修真之士,或覓山川大澤,或覓奇山酸嶺,或求仙丹妙藥;只要慎防夙世業力之干擾即可。

欲修純體之一氣真元,男者為乾陽,正午是正陽熾盛之時,女者為坤陰,陽沒陰起之申時最佳。天時既得,加緊修功;坐於正時,

藉時之氣,吸納於身內,沈於丹田,旋成氣海,蘊納天地精華,九轉之功—必需丹田一沈,氣海一旋,謂之一轉。

道家九轉,有謂周天一轉,有謂丹田旋氣為一轉;差別在丹需周天,練體則無需。不過,恆持不怠,使氣無所滯,當為首要。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14~~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如何增加靈體之防護網?      

靈性剛甦醒時,如同初生的嬰兒,弱不禁風到了醫院、喪禮,
或是業氣較重的人身邊、住家的不淨,便會不舒服,這是正常的現象;

若是廟會、慶典活動中,能接收到正神的能量,
而所受到的加持力也會倍於平常,一切就看個人的因緣。
----------------------------------------------------
要如何讓靈體長大呢?

煉氣,煉功,靜坐,禪坐,禪定,訓體,動禪,運動⋯等等,
通常都對肉體的健康均有幫助,

精神好、體力佳、自然氣旺。
但真正要對靈光體的助益有幫助的是「功德力」
與「懺悔力」跟神佛的「加持力」!

懺悔力:靈的一切病因、枷瑣、疼痛感…,
人的運途不順,很多都是過去所犯的錯業所累,

三世一世修,靈覺一醒,第一件事情,就是業力現前。
業力現前,最重要的是態度,而正確的心態是決定受磨練之時間的長短。
如果能心存感恩,當下懺悔改過永不再犯,則幾年之內自見轉機,
若是只想著擺脫、快速解決、花錢了事、或是逃避…,
磨個幾十年至死者亦多見。

功德力:就是德光,靈成長最需要的元素。
財佈施、法佈施、無畏施就是欲想行功立德的最好善德!
善德,不會是用交換利益、交換功德而來,世上沒有可以用買賣的功果。

只有用真心去幫助別人成長、啟發他人的良知良能,
達到利益眾生的善行才會是真正的功德。
種善可以得福,福報亦非功德,而是福德。

福報、業報交相輪替仍不離輪迴。此事靜思有得。

加持力:信力、願力、行動力,是一切加持力的導引。
如果沒有信、願、行之力,則難以承接上天源。
人在地面上,若是能得到神佛之助~

如同暗室之明燈照路,出離苦海不迷航。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非馮人一已之力而能成就的。
一切在背後都有著無形的強大力量在推引與安排著。

能夠得到神助祐,自然是在平日的修為、願力所感。
心愈是謙虛、誠信,得到的啟發就愈豐富。
------------------------------------
世上沒有一步登天的法門,只有真修實證,
才能步步上昇~完善今生的靈命、慧命!
肯佈施、信願行、真懺悔。  

懺悔至深則能達純靜,並且真心悔過,將功補過,
以化解累世業障,靜至極而能開悟  !

把靈覺的感知感應當作方便法。

把心性的修煉當作根本法。 ~共勉之~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5.03.02~~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eg 
什麼是收圓?           

什麼是靈修?       

什麼是天命?

靈光病?

時常都有人在問同樣的問題。
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了為了求解,勞民傷財。

四處奔波。

運氣好的遇到貴人讓你清明了解。

運氣不好的鬧到家庭失和破裂、失財、失信心。

在未真正進入修行前~
不知累世是曾經修佛、修道、修密、修主耶穌、

還是修成魔、成精…過去累生累世的自已。

收圓:就是把累生累世的自已全部整合起來(開啟累世修行的潛能),重修(補修)累世所不足的課程。

ㄧ世世的圓滿提昇~而達到回歸源頭。

用什麼整合?
用清淨無染的自性智慧整合,用行功立徳的功德化解而達到合一。

合不起來,是因為有斷層面,

這些斷層面就是自已累世的業力,到了今生,

全化身躲在自己的習氣裡面(細胞記憶)。

想解開業力,得先向內在的過去懺悔、改變習氣。

斷層面一接上,無明破,智慧開,

自性貫穿過去、現在到未來。便能合一。

肉體不知,整日傭傭碌碌。

看看作什麼能利益自己的事。

靈急了。過去累生累世的自已急了,

只好讓你看見一些不該看到的、

聽到一些不該聽的,說一些根本聽不懂的話(靈語),

比一些你看不懂的動作(靈動、氣動)

而為的是讓你知道祂的存在。

根基好的,靈光病、打咯、打哈欠、無來由的哭、

見神、見鬼、對磁場敏感、料事如神…

甚至打開你所有的靈觸、靈識,

靈覺(眉心脹、養、麻)、頭頂氣壓來提醒你

推不動的。連你的業力全部集合起來催你。

姻緣、金錢、健康…一樣一樣倒。

要財沒財、想要家庭圓滿不得、

想要健康長壽不得…諸如想求一切不得,

業力會集中火力在你最缺、最弱的打擊你。

你愈想要的,就愈會被拿走,只有「萬緣放下、懺悔、化解因果」能擋。

這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有些靈,沒有足夠的能量,

即使到肉身死,也醒不來。

唯有自己開始認真學、用心修、努力行、再驗證、進而開悟。
用身行感化對方(冤親債主),若是能送到廟裡去是最好,

要是真的沒辦法,

有心共修就請祂在一邊作護法。肉體必須行功立徳~以期等待時機成熟再將其送回(六道輪迴)。

慈心如川流不息。善心一念,阻力變助力。


談修道至證道(學、修、行、證、悟),
每人一路修來都有不同的心路歷程,

尤其佛道比較難走。

如果幫人辦事,難勉遇上無解的因果,

最好不要強辦,如果自己法力不足(或不在自己的權限以內),

定會惹來麻煩因而~承擔到對方業力糾纏不清。

所以要先收自己的圓(自渡),修好具備上乘條件 

修行最怕思想偏離,借修道之名,行不具之實;

在現今這個功利社會中,真正能做到無私~為眾生傳道、說法、引導的人真的有限。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粉絲專頁發表時間~~2014.11.11~~
文章標籤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