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eg

 

頓悟解脫之道⋯下篇

 

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祂從小就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開悟的那年二十四歲。他的悟性極高是個樵夫在砍柴的,以前家家都是燒灶,必須燒柴火。這個行業現在已經沒有了,大家都是使用天然瓦斯,在抗戰時期還有賣柴的。

 

古時候就有人得天天上山砍柴,挑柴到城裡頭賣。惠能當初的工作就是靠砍柴賣柴維生,是非常勞累的苦力。惠能大師到城裡賣柴時,在偶然的機會中,聽到有人在念《金剛經》,他聽了之後即茅塞頓開。

 

居士與惠能對談之後,發現惠能這個人太有天才,他說道:惠能這樣砍柴賣柴太可惜,他的條件一定能學得成功,應該要到黃梅五祖弘忍老和尚那裡去學習。居士非常慷慨,非常愛才,難得有這樣一個人才出現,就鼓勵他去學習。

 

居士還馬上拿出十兩銀子讓惠能安家,在那時十兩銀子他一年也賺不來,更不可能賺到那麼多錢,還給他做安家費。居士並邀請一些學佛的朋友,大家幫忙照顧他的老母親,讓他放心去求學,這樣居士就把這個事情給促成。

 

那麼五祖怎麼教導他?並沒有教他到禪堂裡面坐禪,也沒有教他到講堂聽經聞法,也沒有指定幾個出家人輔導他,統統沒有。只教他到碓坊去做義工(舂米作坊),他以前是砍柴的,對砍柴有經驗,還去破柴、去舂米。

 

舂米、破柴,在佛寺裡頭專門得有一些人是在做這些粗活,惠能當時參加這個行列。這又是什麼?這是在參禪,不在禪堂,在碓坊(舂米作坊),不在禪堂。誰會用功?惠能非常盡責地用功把它做好,但是別人可不會如此盡職。

 

五祖見時機已經成熟,便讓大家作首偈子送給五祖審閱,真正能夠開悟的就會傳承衣缽給他,而他就是第六代禪宗祖師!

 

神秀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惠能云:

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慧能認為用漸修的功夫,去污除穢,是求道的境界,但不是悟道的境界。而且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的禪宗大德“成佛了”是錯誤的。

 

開悟並沒有成佛,明心見性之後還是需要繼續學習、學修。佛是覺行圓滿的人,我們雖然已經見到了‘法性’,有了‘覺’,但‘行’還不夠圓滿,所以還要繼續努力。但開悟以後,他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就比較好用功了。

 

那麼如何悟後起修?需入世藉事煉心,漸斷無明習氣、秉性。見性之後,雖然斷了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等無明,但微細無明習氣仍在,必需漸修漸斷我們的無明習氣。

 

如何入世藉事煉心?在日常生活當中,從待人處事接物之處,去歷練與鍛煉,將無明習氣逐漸斷除。須知,無始以來的習氣、秉性,不會因為開悟而完全消失,必需要借學道修行而慢慢地去除掉。

 

六祖惠能大師偈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而六祖慧能大師所說的「自性」雖含藏萬法,若沒有透過去蕪存菁的過程,佛性便永遠無法顯現;所以,「自性」不能當作「佛性」來解釋,亦即頓悟還須漸修,才能有得證菩提、證得清淨法身、成就佛道的機會。

 

禪門的靜坐,並非枯坐而是要參,也就是用心參悟。從有差別中,找到無分別的真心,那是參禪的要道。人透過感覺而觸及內心更深層的部分,因此感覺有通往覺悟的功能,在「覺知」與「覺悟」之間的觸媒則是靜心與思惟。

 

若能時時在覺知、靜心、思惟裡鍛鍊,養成了觀照生命的態度,就能在車流人潮中也能有開悟的一刻。每個人都有自我寶藏,但需藉助禪定來表達,希望透過禪定的智慧,點亮我們心靈的光明,千年暗室,才有通透的一天。

 

摘錄自~鳳凰山脈 慈凰宮~~2017.01.02~~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