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296.JPG

密宗&咒語

密宗發源於印度,是佛教的一支,密宗強調「心物一元」,與禪宗的「明心見性」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於眾生天性多執著,故密宗巧立種種方便,如觀想、持咒、結印等儀軌,接引不同根器之人,最後同歸般若自性。

密法中有很多咒語,如《楞嚴咒》、《大悲咒》、《心經咒》⋯等等。若論流傳之深廣,攝受之殊勝,《六字大明咒》當屬咒中第一。本文將對六字大明咒的源流,意義、功德與感應做逐步分析。

要緊的是,修密法若無法與空性智慧相應,如此,則反成「牢不可破」的執著,所以世尊教誡:「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在《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釋迦牟尼佛對除蓋障菩薩習得六字大明咒表示肯定後,立即出現七十七俱胝(俱胝 = 107)如來同說准提咒,接著又有無數百千萬俱胝那由他(那由他 = 1028)菩薩,合念六字大明咒。

由於准提信仰在唐朝時已經流行,所以提倡准提信仰者,便依據本經,把六字大明咒⋯當作是修准提法時的一個附屬咒語來修持。六字大明咒的本尊---四臂觀音。

如今六字大明咒成為全世界流傳最廣的咒語,此咒除印度文、中文和藏文外,還被翻譯成英文、蒙古文、韓文、日文、越南文、斯里蘭卡文和尼泊爾文⋯等等。這要歸功於西藏密宗的興盛與元朝蒙古帝國疆域的廣闊。

西藏人持誦六字大明咒,至少比漢人早了三百多年,六字大明咒在西藏的廣泛傳誦,公認始於松贊干布,就是娶大唐文成公主為妻的那位吐蕃國王。松贊干布不僅大力宣揚六字大明咒,並下令將數千部梵文經典翻譯成藏文。

西藏第一部系統闡述六字大明咒的藏文專著《嘛呢全集》(成書於七世紀),就傳為松贊干布所著。而前面提到的《大乘莊嚴寶王經》藏文譯本,據說也是松贊干布與其大臣合譯的。

後來他的孫子赤松德貞王自印度迎請蓮花生大士入藏,正式開啟了藏密的傳授。

按漢藏兩地的傳譯,六字大明咒是四臂白觀音的心咒,西藏還另有四臂紅觀音的傳承,此四臂紅觀音法,據說是由蓮花生大士傳至西藏。

藏王松贊干布,在他的《嘛呢全集》中詳細宣說持誦六字明咒之功德,舉例如下:「若持誦六字大明咒,能清淨六道業障,並遣除其痛苦。「唵」字,能清淨天之業障,並遣除其死墮苦;「嘛」字,能清淨非天之業障,並遣除其戰鬥苦;

「呢」字,能清淨人之 業障,並遣除其生老病死苦;「叭」字,能清淨旁生之業障,並遣除其役使苦;「咪」字,能清淨餓鬼之業障,並遣除其饑渴苦;「吽」字,能清淨地獄之業障,並遣除其寒熱苦。
  
若持誦六字大明咒,能關閉轉生六趣之門,唵字⋯能消除傲慢心所引轉生天趣之業力,關閉轉生天趣之門;嘛字⋯能消除嫉妒心所引轉生非天之業力,關閉轉生非天之門;呢字⋯能消除貪心所引轉生人趣之業力,關閉轉生人趣之門;

叭字⋯能消除癡心所引轉生旁生之業力,關閉轉生旁生之門;咪字⋯能消除吝嗇心所引轉生餓鬼之業力,關閉轉生餓鬼之門;吽字⋯能消除嗔心所引轉生地獄之業力,關閉轉生地獄之門。
  
再者,如菩薩行可以歸納為六度,若誦此六字大明咒則能圓滿六度,「唵」字⋯圓滿布施度;「嘛」字⋯圓滿持戒度;「呢」字⋯圓滿忍辱度;「叭」字⋯圓滿精進度;「咪」字⋯圓滿禪定度;「吽」字⋯圓滿般若度。
  
再者,若持誦此六字大明咒王,能將五毒、煩惱、分別念,寂滅於法界,而現前五智慧。

唵字~能現前法界智;嘛字~能現前大圓鏡智;呢字~能現前平等性智;叭字~能現前各別自證智;咪字~能現前成所作智;吽字~能現前俱生智;如是六種智慧不必尋找而自然現前。」

六字大明咒是---四臂觀音的心咒,用以加持六道眾生。四臂觀音為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之一,身著綢緞及纓絡,其身皎白如月,代表清淨無瑕的身口意。

中間兩手合掌當胸並持摩尼寶珠、後兩臂高舉至肩,右後手持水晶念珠,代表無止盡的救渡眾生出離輪迴、左手持蓮花,代表淨化一切煩惱。四臂另代表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左肩的鹿皮表慈悲純正的心,頭頂上的五方佛冠代表五方的智慧;雙跏趺座代表甚深禪定的境界。四臂觀音坐在蓮花月輪上,象徵清淨圓明。全身散發五彩光芒,明朗照耀十方。
「唵」(嗡)字代表⋯身、口、意三者至心皈依佛,並得一切如來灌頂。「入唵字門解一切法厚平等性不可得故。」

「嘛」字為⋯華嚴字母第十七個字,表示「入大迅疾眾峰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我所執性不可得故。」而「嘛呢」二字在古梵文表示摩尼寶珠,或表示「寂默無生」。

「叭」字為⋯華嚴字母第三個字,表示「入法界際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勝義諦不可得故。」「叭咪」二字在古梵文表示蓮花。

「咪」字為⋯「一切法無動。由知一切法無動故。即證摩訶般若波羅蜜。」

「吽」字為⋯「金剛三昧耶心。」見《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能破除一切障礙。

總而言之,六字大明咒每一個字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全咒代表著對觀音菩薩無盡的讚頌。持咒時心念專一,返聞咒音,心念廣同法界,法界同一音聲,心念與咒音合一即空即有,即有即空。

而那個不在空也不在有的,即是身心之密。一切密法的目的是要證到「心物一元」,而「心物一元」之初步需先達到「三密相應」,三密即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相應,三業才能清淨。能夠超越種種煩惱,免除六道輪迴。

修學密法的基本條件是「善根」,成就密法的最重要條件是「相應」,而六字大明咒是要使自己與觀音菩薩的⋯智慧及慈悲相應,心心相印,才會感悟到,原來觀音菩薩不離我們的心中,我們也在觀音菩薩的心中。

佛法無邊,唯信能入,唯智能度。觀音菩薩的智慧如同《心經》中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為什麼五蘊皆空?

因為五蘊都是妄想。《楞嚴經》說:「色蘊⋯是堅固妄想,受蘊⋯是虛明妄想,想蘊⋯是融通妄想,行蘊⋯是幽隱妄想,識蘊⋯是顛倒妄想。」

因為都是妄想,所以永遠不能為自己的存在得到一點什麼,一切都在成住壞空的變化中,終究留不住,因此行持菩薩道,幫助眾生解脫痛苦,脫離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迴的苦海。

苦海是指各種苦難之世界,亦即生死輪迴之三界六道。眾生沈淪於三界之苦惱中,渺茫無際,備受種種的痛苦,猶如沈沒於大海難以出離,

好像沉溺於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中一樣, 故以廣大無邊之海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轉其中,無法超拔,故稱苦輪海,或略稱輪海。

心、咒合一,不住六塵。把自己過去被自我意識所封閉的心靈打開,身心內外,如同明珠,朗徹無礙,無盡喜樂油然而生。對於世間一切人事物的順逆,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平等看待,不起分別。

而與觀音菩薩慈心相應,如同《法華經》中所說的普門示現:「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帶給眾生歡樂,進而體察眾生的根器與習性,並與其構成「心靈共同體」,因而以同理心引導之,進入生命的開闊與灑脫,得究竟安樂。

透過修持六字大明咒,超越一切痛苦,歸到自己本有的存在真性,由於想到眾生的苦難,感同身受,遂把生命的力量毫無保留轉為對別人的無盡關懷。希望眾生脫離苦海,不再自尋煩惱、自相殘殺,於是與觀音菩薩的悲行相應,

即《華嚴經》中觀自在菩薩對善財童子開示的「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願諸眾生遠離一切怖畏。因此產生永不止息的大無畏力,承擔人世間的種種苦難,聞者見者無不為之動容而發菩提心。

鳳凰山脈 慈凰宮 發表時間~~2016.05.14~~

 

arrow
arrow

    妙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